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

劉澤洪的父親去找了洪承疇,他的伯父則是去找了祖大壽,希望大軍頭祖大壽能夠親自出面。

遼東的參將遊擊們不是誰都像孫傳庭那般懂得朝廷政事,要是人人都懂得朝廷政事,遼東武官全都是孫傳庭,大明那也不會亡國了。

劉澤洪的伯父擔心他們的分量不夠,便去找了祖大壽,心想着以祖大壽的身份和地位不管怎麼說都會給三分薄面。

焚燒山海關的糧倉是多大的罪名,劉澤紅的父親和伯父比誰都清楚,知道這一次劉澤洪肯定是在劫難逃了。

他們也沒想着讓自家的孩子還能繼續當個武官,不過誰也不願意眼睜睜看着自己家孩子被斬首,起碼來個死罪難免活罪難逃。

就想着能不能運作一個貶官,至於殺頭,只要洪承疇點頭了肯定就能矇混過關。

劉澤洪的伯父找到祖大壽,那位膀大腰圓如同一頭人形熊羆的大軍頭,正坐在八仙桌上吃酒肉。

祖大壽聽到劉澤洪伯父的話,頓時沒了食慾,看出了其中的厲害。

明顯是有人在挑撥他和洪承疇的關係,讓他這一派的參將遊擊和洪承疇反目成仇,成爲徹底對立的敵人。

祖大壽稍微一思索,大致就猜到是誰這麼幹的了,應該就是工業派的那羣改革圖新的官員們。

這樣一來,不僅能消弱了隸屬於東林黨的洪承疇,還給傾向於工業派的滿桂減輕了壓力。

祖大壽知道自己今天不能去總督衙門,一旦去了,就徹底和洪承疇決裂了。

但又不能不去,相比較得罪洪承疇,祖大壽更不想寒了麾下參將遊擊們的心。

畢竟,參將遊擊們纔是祖大壽立足的根本,沒了這些參加遊擊的支持他也不會成爲大軍頭,更不會被洪承疇這麼重視了。

既然要做了,祖大壽就準備做得更決絕一些,拍着桌子站了起來,罵罵咧咧道:“劉良佐,去把兄弟們全部叫過來。”

“本總兵倒要看看,誰敢殺我祖大壽的侄兒。”

劉良佐聽到一句我祖大壽的侄兒,感動的差點掉眼淚,鄭重的給祖大壽抱了抱拳,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去喊老兄弟們了。

一炷香以後,祖大壽麾下那幫能征善戰的參將有機們,全部到齊了。

全部披掛了甲冑,戴着六瓣明盔,腰上懸掛佩刀,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前往總督衙門。

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意思。

祖大壽同樣是披掛了一身罩甲,懸掛着佩刀,一路上罵罵咧咧的走向了總督衙門。

當他們來到總督衙門,不可避免的碰壁了,根據看門的親丁說,洪承疇不在總督衙門已經帶人去巡視關外了。

祖大壽明白這是洪承疇的託詞,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必須把這場崑曲給演下去演到底。

祖大壽拔出了腰間的佩刀,一刀劈在了總督衙門的大門上,大聲喝道:“誰要是敢殺我祖大壽的侄兒劉澤洪,就是與我祖大壽勢不兩立,你告訴洪總督今天本總兵一定要保住澤洪侄兒。”

祖大壽身後的參將遊擊們瞧見他一刀劈在總督衙門大門上的一幕,也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緊接着是很大的感動。

總督衙門的大門就是洪承疇的臉面,祖大壽這一刀劈在了上面,這其中的意思很顯然了。

祖大壽能夠爲了麾下將領們的侄兒,敢與任何人決裂,就算他是遼東總督也不惜與他決裂。

祖大壽演完這場戲,罵罵咧咧的帶着人回去了,臉上雖然很是憤憤不平,心裡卻很明白一件事。

劉澤洪保不住了。

洪承疇要想保住遼東總督的位置,必須得殺了劉澤洪,要不然就是抗旨不尊。

有了抗旨不尊這個名頭,別說是拿下他的遼東總督官帽子了,就是把他送進大理寺監牢也是毫無異議。

三天後,事情果然就像祖大壽所預料的那樣,劉澤洪被推上了斷頭臺,一刀剁下了腦袋。

祖大壽當然帶着一大幫子親信參將遊擊們,以及駐紮在山海關內的祖家軍,裝模作樣的來了一場譁變。

當然,這個裝模作樣只有祖大壽一人,麾下的親信參將遊擊們瞧見祖大壽的那個架勢,還真的以爲是要譁變了。

最後出來阻止這一場譁變的,反而是滿桂,滿桂不像祖大壽和洪承疇那般有那麼多爭權奪利的心思。

就像當初強塞了一個遼東總督,滿桂沒有任何異議的服從了朝廷的安排,甚至把麾下爲了給他打抱不平準備給洪承疇一點顏色看的參加遊擊們打了一頓。

在滿桂的心裡,大明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個人的榮辱不是很重要,甚至微不足道。

只要能保證大明的國門穩固,保證滿清不能越過山海關進入中原,誰當這個武官的頂點官階都一樣。

別說是強塞過來的是洪承疇了,就是一直不對付的祖大壽,也是被滿桂一直狠狠壓制的手下敗將,擔任了遼東總督也是毫無異議。

祖大壽正是看出了這一點,纔敢把事情鬧得這麼大,不惜用譁變的方式來表達心裡的不滿。

他知道滿桂一定會出來阻止,阻止祖大壽和洪承疇這兩大軍頭的火拼。

整個山海關,也只有滿桂能夠阻止他們,不管祖大壽洪承疇怎麼的和滿桂不對付,但都對他的人品極其的佩服。

山海關上下,也都對滿桂一心報國的人品極其佩服。

再加上滿桂又是和曹文詔一樣,同屬於資格最老的遼東武官,很快就把有可能發生的譁變給壓了下去。

沒過多久,消息就傳到了密雲縣。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正在商定密雲縣土改最後一件事,課稅怎麼徵收。

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後,又是相視一笑。

這條陽謀果然好用,但效果也很好,離間了祖大壽和洪承疇之間的關係,消弱了東林黨在遼東的勢力。

心情最好的就要說是朱舜了,因爲他知道這件事不僅是消弱了東林黨在遼東的勢力,還殺了一名貳臣。

朱舜心裡的那個賬本,再次劃去一個名字。

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章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
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章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