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

王恭廠的掌廠一般來說是沒有品秩的,通常是由宮裡的太監擔任,又叫做掌廠太監,太監們本身就有品秩,所以王恭廠掌廠基本上不設品秩。

讓一個正常人擔任掌廠,從來沒有先例,朱舜屬於開國以來的頭一個。

關於朱舜的品秩問題,崇禎本來是想給他一個九品,但是內閣宰輔們死活不同意,說是這樣就破壞了品秩制度,軍器局大使也才九品,最後只能給他一個從九品。

朱舜戴上雙翅烏紗帽,穿着綠色官服,腳下踩着硬底官靴,整個人的氣場立刻就不一樣了,確實有了幾分官老爺的儀態。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恭廠裡的貼廠和僉書這些個小吏,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擔心年輕氣盛的朱舜斷了他們的財路。

那些專門給王恭廠提供鐵料木料的商賈,擔心就少了一些,畢竟王恭廠的原材料都是工部撥下來的,朱舜接觸不到。

膽戰心驚的等了大半個月,還是不見朱舜有什麼動靜,就放下心來繼續偷偷販賣火繩槍。

造價十五兩三錢銀子的火繩槍,轉手一賣,賣給那些喜歡熬鷹遛狗的紈絝子弟,就能賣到三十兩的天價。

王恭廠的貼廠和僉書多達二三十人,每名小吏每年都能從中撈取上百兩銀子,別看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吏,有的甚至在京城有間兩進的宅子。

不是朱舜不想燒火,只是沒有那個閒工夫搭理他們,手搖式珍妮紡紗機已經設計好了。

但是這個手搖式珍妮紡紗機,需要一個婦人搖動手柄,帶動傳動皮帶,才能進行紡紗。

朱舜覺的這個效率提高了八十倍的珍妮紡紗機還是不夠先進,正在對它進行改進。

把搖動手柄拆掉,換成扭力槓桿、三槽凸輪、鏈條這些的機械部件,改造成更加先進的水力珍妮紡紗機。

不管是手搖式珍妮紡紗機,還是水力珍妮紡紗機,不需要電力,也不需要蒸汽,結構不算複雜。

朱舜以前看歷史書的時候,專門研究過國外的工業革命,清楚的記着這兩種珍妮紡織機的結構,只用了七八天時間,就把水力珍妮紡織機的結構圖畫好了。

記得歸記得,但是真正要造出來,還要考慮到實物的一些小細節,就這樣又在公廨裡悶着頭計算了十幾天。

終於在第二個旬假的那天,朱舜把水力珍妮紡織機的結構圖,徹底計算好了,就連最不起眼的棱角,都標註了精準的度數。

朱舜現在可是東林黨最痛恨的人,還沒有之一,朱舜悶着頭搞機械設計搞了多長時間,很多東林黨成員就有多長時間沒有吃過肉了。

更不要說狎妓出遊,醉生夢死的去逛青樓了,很多東林黨人爲了還上借貸,甚至含着眼淚都把自己最愛的小妾送人了。

朱舜擔任王恭廠的掌廠以後,貼廠和僉書們擔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東林黨人也擔心這個三把火,只不過擔心的是朱舜不燒火。

沒想到朱舜還真的一點火沒燒,都已經二十天了還是沒有半點動靜,這讓謀劃了不少陰謀詭計的東林黨人,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再怎麼用力,力氣再怎麼大,也拿對方沒有任何的辦法,這讓本來心情就不好的東林黨成員們,鬱悶的想要吐血。

明朝官員的假期還是挺多的,除了省親假、祭把假、婚喪假這三大假期以外,其他各種小的休沐假期,加起來多達四十七天。

官員下午放衙回家有兩個時間,春分以後是申正,秋分以後是申初。

朱舜把手裡結構圖收好,看了一眼利瑪竇傳到大明的西洋自鳴鐘,正好到了下午四點,就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向衙門外面走去。

回到家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朱舜前一個旬假沒回來,朱忠仁夫妻兩個還以爲兒子這次旬假也不回來了,天色剛黑下來就睡覺了。

朱舜伸出手敲響了木門,等着老爹過來開門的時候,發現自己鬧出的動靜,竟然沒有一隻狗叫喚。

不是沒有狗叫,是沒人養狗,自己都吃不飽,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養狗,朱舜忍不住感嘆道:“以前看史料的時候,史書上只用寥寥幾個字,就一筆帶過了說明朝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這已經不是不好過了,能活着就不錯了,黃村還是在天子腳下,要是換成西北這些地方,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慘樣。”

朱舜現在是黃村混的最有出息的人了,孔有桂全家也都抓進大牢了,按理說沒人能夠威脅道朱家的安全了。

朱忠仁過來的時候,還是謹慎的拎着一個棍子,沒辦法這個世道不安穩:“是誰。”

“爹,是我。”

聽到是兒子的聲音,朱忠仁趕緊把木門打開了,瞧見兒子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外面,現在還是大半夜,忍不住絮叨了幾句:“這麼晚了你也不知道多帶兩個衙役。”

“這要是在半路上碰到了流寇可怎麼辦。”

自己又不是知縣,哪裡來的衙役,朱舜知道在老爹這些普通老百姓眼裡,只要是當了官就會有一大幫子人,前呼後擁的讓官老爺使喚。

朱舜也沒去解釋,解釋也解釋不清楚,打着哈欠說道:“爹,我困了,先回去睡覺了。”

“明天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明天暫時就別去上工了。”

朱忠仁聽到上工兩個字,老臉忍不住一紅,兒子當官以後心疼他這個當爹的,就不讓他去私窯幹活了。

兒子又不在家看着他,朱忠仁想着多幹一點多給兒子存一點娶媳婦的錢,就偷偷的又去了,沒想到這小子鬼精鬼精的,沒能瞞住他。

想到兒子這麼精明,朱忠仁忍不住樂呵起來:“上什麼工,你爹我這幾天一直在休息,休息的骨頭架子都快軟了。”

家裡的土屋只有一間屋子,裡面分成了三個房間,中間是大堂,左邊是朱舜父母睡覺的地方,右邊是他的小房間。

朱柳氏聽見是兒子回來了,披上一件衣服走了出來,正好在大堂碰見了兒子:“舜兒,吃飯了嗎。”

朱舜這段時間消耗的精力不少,又走了很長時間的路,確實很困了:“吃過了娘,我先去睡覺了。”

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
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