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

張希孟捏着這封密信,他都無語了,盧秋雲偷了這麼多家,連這種機密的大事,都逃不過他的手腳,這貨到底有多厲害?難不成是神偷附體了?

“盧秋雲,你能不能說說,到底是怎麼偷來的?”

盧秋云爲之一振,張相問我的偷技了,他在乎我了,我這不是小偷小摸,是能拿得上臺面的手段了!

這貨的確是腦子不太正常,他告訴了張希孟,沒準就能天下皆知了,到時候他就是義盜的代表了,沒準會有更多人站出來,跟他一樣,去偷有錢人呢!

必須說,一個字不漏告訴張希孟!

拿命做廣告了,這位是真敬業。

“其實也不難,最初我偷東西吧,是跟江湖人學來的手藝……比如我要先踩好盤子,選定目標,弄清楚飲食起居的習慣,趁着沒人出去,我就潛入他的家中……實不相瞞,我在鎖匠鋪還待了兩年多,爲了學本事,我成天提着酒,把那些老師傅灌得大醉,他們看家的本事,我都學來了。就這麼說,現在天下間就沒有我打不開的鎖!張相,要是不信,你找幾個鎖過來,我閉着眼睛,就能打開!”

好傢伙,還真是自信!

張希孟也懶得測試他的業務水平,畢竟溜門撬鎖只是小道。他能偷方國珍,能偷左君弼,肯定不是靠着這點小本事。

果然,盧秋雲繼續道:“我發現那些有錢人家,都戒備森嚴,家丁僕人衆多,我能偷的也只是普通富戶,後來我就苦心思索,找出新的辦法……我乾脆直接進去,大搖大擺拿出來。比如方國珍,他娘就既信佛法,又信風水。我就假裝給他們家看風水,然後鼓動老太太,捐個金佛出來,替他兒子祈福,保佑方家子孫萬代,公侯萬代……那老太太就信了,她讓人把方國珍私藏的金佛拿出來,結果就到了我手裡。”

“還有左君弼……他最有意思了,這傢伙成天請人看相測字,詢問吉凶禍福。我就裝成龍虎山的道士……也不是裝的,我是真在龍虎山待過,道家的本事,我是學了個通透。他真把我當成了活神仙,還請我去他的書房,幫他驅邪,我就隨手拿了這封信!”

“張相,其實偷東西沒有那麼難,就拿你這個府邸,看似有人看着,戒備森嚴。但是家裡人要出去採買米糧柴草,春秋的時候,要修葺房頂圍牆……實不相瞞,木工,瓦工,漆工,風水堪輿,看水脈,挖井……這些事情我都會啊!幹我們這行,藝多不壓身!對了,我剛看到,貴府似乎要找個廚子,我,我會做菜啊!要不我給張相公當廚子算了,我手藝真的不錯的,整個金陵城,能比我強的,不會超過十個!”

這貨滔滔不絕,別說張希孟了,孫炎都聽傻了,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

什麼玩意都會,簡直萬花筒了,你乾點什麼不好,又偏偏要偷!只能說是一朵人間奇葩!

這樣的人才,殺了簡直糟蹋東西了。

張希孟也着實想網開一面了……“孫炎,你先把他送去戰俘營,讓別不華看着他。再告訴別不華,如果人跑了,我就拿他是問!”

孫炎立刻答應,樂顛顛帶着盧秋雲下去了,在路上他還告訴盧秋雲呢!

“你算是有福了,這戰俘營裡面,都是人才。有會養馬的御史大夫,有會養鴿子的知樞密院事,有一心修史的元朝宗室,還有教諸將騎兵戰法的大元萬戶,你跟他們在一起啊,正好互相聊聊,砥礪奮進,沒準你就真能悟道了!”

盧秋雲完全是懵逼的狀態,他怎麼也料不到,朱家軍還有這麼奇葩的地方?

一個奇葩的人,落到了一個奇葩的地方,湊在一起之後,必定要生態化反,實現價值最大耦合的。

在朱家軍的指定龍場裡,能悟出什麼來,就看盧秋雲的造化了。

張希孟拿着左君弼和元廷勾結的書信,找到了老朱。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朱家軍這邊該怎麼反應,的確需要一個態度。

“主公,如果在祭祀宗澤之前,我肯定建議給予劉福通除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持。可既然我們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爲旗幟,那些劉福通麾下的反元志士,北伐英豪,也是我們需要爭取的對象,如果任由左君弼跟元廷勾結,受損的還是漢家將士,抗元力量。”

格局不同之後,看到的境界也就不一樣了。

劉福通的韓宋自然是朱家軍的敵人,但若是隻把劉福通當成敵人,也是鼠目寸光……而且韓宋也不是鐵板一塊。

哪些人是敵人,哪些人想要拉攏,哪些人可以爲我所用……這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事情。

曾經的朱元璋不大會考慮這些,大傢伙涇渭分明,只管各憑本事,你死我活,成王敗寇,如是而已。

但是站在如今的高度,老朱還是希望劉福通能多堅持一些時候,能有所作爲,哪怕兩個人日後必定要刀兵相見,此時的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幫着元韃子對付劉福通。

至於張士誠,這貨跟元廷眉來眼去,還接受了元廷詔安,自然沒話好說。

而天完政權,他們虎視眈眈,已經把兵馬放在了安慶和池州一帶,想要染指應天的意思很明白。

你都要打我了,還跟你講什麼規矩道義,那也是太迂腐了。

所以天完和張士誠,是必須動手的。而劉福通,至少在當下,雙方還是朋友。

“先生,咱準備渡江北上,去見見劉福通,順便咱還打算去濠州,去祭祀父母,修葺墳塋……張先生,你跟咱一起走吧!”

張希孟怔了怔,他知道朱元璋的意思,這也有好幾年了,爹孃死在了元軍手裡,現在有了機會,也該給他們找一塊長眠的妥當地方了。

眼下政務雖然多了,華夏寶鈔也剛剛發行,但是什麼時候政務少過?錯過了這一次機會,又不知道要等幾年了。

“那就多謝主公了!”

張希孟答應和朱元璋一起動身,同時跟去的還有朱英,小傢伙比起當年長大了太多,但是依舊無法忘懷。

他們乘船渡過長江,從滁州方向,一直奔赴濠州。

而有一個人,比他們還快,那就是汪廣洋,自從上次出使之後,他已經對韓宋內部的情況,一清二楚,非常瞭解。

再次過來,也是輕車熟路。

汪廣洋見到了劉福通,把大致情況說了,並且表明朱元璋已經動身渡江,打算和他見見面,探討一下北伐,還有解決左君弼威脅的事情。

劉福通聽完之後,竟然大喜過望!

“你家吳國公真乃當世豪傑,讓俺五體投地。這樣吧,他渡江北上,我就親自去濠州見他,禮尚往來,汪先生意下如何?”

汪廣洋大喜,“劉太保能如此有誠意,我家上位必定會高興的!”

“那好!我現在就動身!”

劉福通率領着三千精銳,從亳州出來,直奔濠州,跟朱元璋會盟。

沒有任何扭捏,速度快得驚人,看起來更像是他有求於朱元璋,全然沒有了上一次吳大頭事件時候的倨傲!

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爲就在不久前,劉福通出手,毒死了同爲義軍元老的韓宋丞相杜遵道!

“主公,杜遵道是跟着韓山童的老人,迎回小明王,杜遵道擔任丞相,職位還在劉福通之上。倆人似乎在北伐方略上面,有些衝突,劉福通嫉恨杜遵道,就暗暗毒死了杜遵道,晉位丞相,太保,總攬軍政大權,把小明王給架空了。”

老朱眉頭挑動,頗不以爲然。

“都說劉福通是當世豪傑,可他毒殺杜遵道,實屬不智!韓宋必定不是元廷對手!北伐也難以建功。”

老朱突然笑了,“咱一直把劉福通視作強敵,現在一看,也不過如此啊!”

張希孟笑道:“這就是正道直行的必要!雖說靠着強橫,未必不能統御屬下,但人心不服,就猶如嘎嘎作響的破車,運轉起來,肯定會出問題。而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就猶如在車輪上加了油,可以歡快順暢,暢行無阻!”

朱元璋點頭,“說得好,這件事正是先生的功勞,若是沒有先生不斷提點,運籌帷幄,咱們也沒法上下一心,政通人和啊!他劉福通身邊,就缺一個先生啊!”

張希孟連忙道:“主公謬讚了,是劉福通那種人,不能採納忠言,就算有高明的謀士,也改變不了他的心思,說到底,還是主公虛懷若谷,胸懷天下,纔是當世的真英雄!”

“哈哈哈哈!”老朱忍不住大笑,“咱倆就別互相吹捧了,還是想想怎麼應付劉福通吧!”

就在張希孟和朱元璋商議策略的時候,劉福通進入了濠州地界,誰都知道濠州不是什麼富裕的所在,但是自從納入老朱治下之後,竟然也是百姓安康,田連阡陌,一派安寧景象,尤其是臨淮鎮,更是成了一個商貿中心,好不熱鬧!

“朱元璋果然是手段過人啊!”

劉福通感嘆不已,越發謙遜起來。

眼瞧着雙方老大就要坐在一起談判了,突然傳來了消息,左君弼竟然接受了天完冊封,成爲了汴梁行省的管勾。

稍微理一下啊,這個左君弼跟元廷有勾結,又跟朱家軍有過交易,還名義上和韓宋交好,現在竟然接受了天完的冊封。

這是幾姓家奴啊?

呂布跟他比起來,都是那麼忠心耿耿。

這人不死,簡直天理難容!

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
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