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

李善長當真是老了,白髮蒼蒼,皺紋堆積,眼珠渾濁,老年斑密密麻麻……看着身軀句僂的老李,張希孟一陣錯愕恍忽,人到老了,就是這樣子啊!

也不知道再過二三十年,自己會不會也是這副樣子?

張希孟竟然有那麼點兔死狐悲的意思,是不是不該欺負老李啊?

就在張希孟沉吟的時候,卻發現李善長身軀軟軟倒下去……張希孟手疾眼快,一把攙扶着老李。

此刻朱元章竟然也快步走過來,想要伸手,但是到底還是停住了。只是問道:“張先生,李先生沒事吧?”

張希孟攥着李善長的腕子,脈搏還算沉穩,應該沒事。

可是這位不停往上翻白眼,嘴角還有白沫,張希孟可真是害怕了,萬一把老李嚇死了,那可就熱鬧了。

“李兄,李兄,精神點,有什麼話都好說。”

李善長緊咬牙關,渾身哆嗦,眼看就要過去。張希孟只能道:“老李啊!老百姓可說過,七十不打八十不罵,你這歲數了,咱說清楚就行,不會禍及妻兒的!”

聽到這句話,李善長的眼皮瞬間睜開,身體也不抽搐了,而且還反手抓住了張希孟的腕子,狠狠瞪了他一眼,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姓張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你玩突襲,我就裝死!大不了我來個真死,我看你能不能承受得住?”

李善長滿心得意,跟張希孟明爭暗鬥多少年了,咱雖然吃過虧,卻沒有真正敗過,這就是咱的本事啊!

張希孟能不明白嗎!

他一下子就看出來,李善長這就是倚老賣老,耍起了無賴。

在有些時候,你還真沒有辦法,他這個年紀,又是這個身份,還能把他怎麼樣?

不過這是幾百萬貫的大事,不是幾個南瓜紅薯,馬虎不得!

張希孟只能給老朱使個眼色,老朱頓了頓,就指了指旁邊。

“去觀海亭吧!”

所謂觀海亭,就是當初老朱痛飲燕山,大封功臣,朝廷出資建造,旁邊還有個一丈八尺的石碑,上面記載着這一次大宴的全過程。

這些年下來,觀海亭儼然山海關着名的景點。

唯一可惜的事,那次大宴竟然沒有什麼詩作留下來,不然的話,一定是背誦並默寫,絕對逃不掉。

眼下君臣三人紛紛坐下,張希孟擔心李善長過去,還給他弄了一杯自己喝的枸杞水給他。

“李兄,你先喝着,回頭我給你買兩顆老人蔘,幫你續命,你愛死哪裡死哪裡,就別死在我眼前就行!”

李善長喝了兩口,嘆息道:“張太師,我在高麗,最不缺的就是人蔘,跟蘿蔔也差不多了,用不着你破費。我就是突然被嚇到了,我不明白,就算給我多大的膽子,我也不敢佔大明的便宜,你可是清楚的,我這些年,弄死了不下二百萬高麗人,正是靠着他們的血肉,纔算滋養起北平的工業。還有呂宋那邊,甘蔗園裡面,用的也都是他們啊!我就想不通了,你怎麼能懷疑老朽啊!張太師,你可要給我鳴冤啊!”

李善長鼻涕一把淚一把,唉聲嘆氣,哭天抹淚。

面對此老,張希孟還真是無可奈何。

人家年歲在這裡,當真豁出去老臉,就跟你哭,你能怎麼辦?

好在這裡還有朱元章!

“李先生,你用不着哭!”

老朱一聲呵斥,打斷了老李的哭聲。

“咱問你,大明銀行給你行文,讓你統一採用大明樣式的寶鈔,你到底是什麼意思?莫非李先生覺得咱的面子不夠大,不配高麗用,應該用你李先生的臉,對吧?”

還是朱元章,這誅心一問,實在是太有水平了,根本不給李善長躲閃的空間。

談什麼薅羊毛,那個太低級了。

要談就談欺君的大罪!

國人都有中庸調和的毛病,你說李善長貪墨套利,老李必定不承認,可你說他欺君罔上,老李就會覺得承認貪墨也沒什麼了。

張希孟這些年光琢磨着如何對付朱元章,確實在某些方面落後了。他想退居林泉,也是有道理的。

好在朱元章的水平還在,絕對能捏住老李的七寸。

李善長只能無奈道:“回,回上位的話,臣怎麼敢蔑視陛下,臣只是想方便大明,方便大明從高麗掠奪財富,壓榨金銀物資。所以老臣纔想着高麗的貨幣,要比大明境內便宜,只相當於一半的面值,我,我沒有想別的!”

李善長也算是老狐狸,這麼短時間,就想到了應對之策。

不過好在張希孟準備充分,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老李跑了。

“李兄,事情是這樣的,張信是狀元身份,他主動放棄爲官,開始經商。不要功名,不當官吏,還是堂堂狀元,說放棄就放棄了,原本我也是當個奇人異事。可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張信是李兄的遠房親戚,當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啊!”

聽張希孟說這話,老李着實忍不住了。

“張希孟,張信考上狀元,可跟老夫沒有半點關係,彼時我早就離開了應天。而且我也不妨告訴你,別打量着就你張家人會讀書!我李善長的親戚,也不是白給的!”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是嗎?只是你這個親戚,也姓張啊!”

“你!”李善長氣得吹鬍子瞪眼!

朱元章擺了擺手,“瞧瞧你們倆,年紀不小了,又是大明重臣,咱的左膀右臂,爲了這點事情也能吵起來?說正事!這個張信怎麼回事?”

李善長無可奈何,只能道:“回上位的話,張信這孩子確實很有才學,能考上狀元,都是他自己的本事。只是他跟我說過,現在官場上太過拘束,而且辛苦一輩子,也未必能封妻廕子,恩澤後人。相比之下,經商致富,也不失爲一條路子。還有……”

“還有什麼?”老朱追問。

李善長無奈,只能說道:“上位,這不是大明在弄遺產稅嗎!他是想着經商發財之後,把財產放到高麗,這樣一來,就能免了稅賦之苦!”

“哼!”

朱元章氣得拍桌子,他是大怒不已。

這個老李,就算他當真沒有做壞事的心思,他身邊的人,也都是這一路貨色,淨想着投機取巧,佔撿便宜。

光憑這個心思,他也就不配當狀元,從朝廷滾了挺好的。

“李先生,他有這個打算,你居然配合他,還給他提供便利,讓他在應天經商,大發利市,甚至還敢折騰貨幣,拿國法當玩笑!李先生,這要是在十年前,咱必定砍了你們九族的腦袋!”

老李苦兮兮的,想要爭辯,卻說不出口。

他聽說張信要經商,就琢磨着高麗土產不少,最差還有那麼多人,有個信得過的人在大明,也挺好的。

所以老李有意栽培張信,提供便利。

這確實是真的!

沒有老李的幫助,張信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得那麼大。

但是要說這一次的套利,也是老李授意的,那可真就冤枉他了。

不過既然是他養出來的,那他也不能完全擺脫干係。

張希孟沉聲道:“李兄,你提議針對高麗流通的寶鈔,進行標記。可這個張信沒有標記,就充當大明的寶鈔,以此放貸獲利,你懂這是什麼罪名不?”

李善長苦兮兮的,他能不懂嗎!

這筆錢本該是拿去高麗流通,結果卻在大明放貸,數額還不小,這是會擾亂金融秩序的。

而且他的舉動等於增加了貨幣數量,搞不好會引起物價上漲的。

實際上這種寶鈔,就是假的!

足足五百萬假鈔,會是什麼結果?

真要是追究起來,絕對夠老李玩一次九族消消樂了。

“李兄啊,這事我是壓了下來,等着陛下巡邊過來,才透露出去的。這要是放在應天,就算我們想庇護你,朝臣也不會答應,你明白嗎?”

李善長哭了,“張太師,我明白,我什麼都明白!我謝謝你的苦心……你就別繞圈子了,你說要怎麼辦吧?我這把老骨頭就在這裡了,你想怎麼炮製,說一句話,我李善長算是栽了!”

張希孟忍不住感嘆,“到底是李相公,確實是想的明白!你看啊,事情是這樣的,你非要讓兩邊寶鈔幣值不一樣,人爲隔絕大明和高麗,這就不好,你說是不是?”

“是!確實是!我,我老湖塗了,張太師,你說怎麼辦吧!”

“這事很簡單……只要你放棄前面的要求,兩邊的貨幣統一。這樣一來,張信拿着寶鈔,在大明放貸,最多就是違規放貸,或者說沒有經過允許,就從事額外的經營……這罪名絕對不至於死罪,如果願意積極配合,最多就是罰款,幾十萬貫的事情,你看這樣行不?”張希孟笑呵呵道:“當着主公的面,我公然幫你脫罪,說實話,我這是把一生的名譽都賭上了,李兄啊,我算是仁至義盡,該怎麼辦,你自己想吧!”

李善長翻了翻老眼,無奈苦笑,難爲你姓張的說得出口!

“我聽得明白,也知道張太師的意思,你是想說,要讓我把高麗交出來,把這個賬抹平了,對吧?”

張希孟笑了,“還是你老李聰明!誰也比不過!”

李善長哭了,“我要是聰明,就不會把高麗丟了!這麼多大的一塊肥肉,張太師啊,你可真心黑啊!”

張希孟哈哈一笑,“我也是秉持旨意辦事,咱互相體諒,體諒啊!”

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十二章 示兒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十二章 示兒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