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

張希孟請朱元璋吃的是古北口外的肥羊,這羊肉確實好,肥嫩多汁不說,而且一點腥羶的味道都沒有。

不管烤着吃,還是涮火鍋,都是頂級的。

張希孟索性弄了一桌全羊宴,這可比老朱的水蘿蔔就酒強多了。

果然,有錢的人,就是腰板粗,膽氣壯。

老朱也沒有多少脾氣,先吃個滿嘴流油再說。

朱元璋忙活了一陣子,有了七成飽,老朱才道:“張先生,你說這羊,似乎比應天要好不少啊?尤其是肉,肥瘦相間,到底是怎麼餵養出來的?”

張希孟一笑,“如果沒猜錯,應該是餵了上好的精料,跟戰馬差不多的。”

老朱一聽,頓時愕然,“穀物精料,拿來餵羊,實在是浪費了。”

張希孟只能無奈呵呵。

這種行爲,放在其他省份,確實過分了。

其實很早開始,張希孟就鼓勵百姓,飼養家禽家畜,增加肉類生產。

但受限於飼料的問題,農戶依舊以谷槺混野菜,來飼養豬羊。

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那種很大的鍋,下面煮野菜,鍋邊貼上硬餅子,開鍋之後,硬餅子取下來,算是人吃的,煮熟的野菜,混入谷槺麩皮,就是餵豬的。

人豬一鍋出了。

雖然這樣看起來有些糊弄事,但能節省柴火,也算是方便快捷,很多百姓都喜歡這麼幹。只有在逢年過節,纔會專門做些菜飯,好好犒勞自己。

另外呢,農村還會舂米一類的,每到這時候,就有些碎米,沾上了草棍石子,人不能吃了,也會拿來餵養雞鴨。

豬草,谷槺,麥麩,碎米,這就是牲畜家禽能吃到的最好東西,如果再想更好,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捨得了。

事實上,放在元朝,這些東西,都是人吃的。朱元璋在回憶童年的時候,幾乎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餓!

看到什麼,都想塞進肚子裡。

泥鰍、知了、蜻蜓,塞進嘴裡就是一塊肉。

遇到了災年,最慘的時候,連這些東西都沒有,只能吃草根,樹皮,啃觀音土……

朱元璋是清楚這一切的,所以他也是嚴禁用糧食充當飼料,餵養牲畜。

只不過在北平的情況,就有些特殊。

此刻的北平,還是地廣人稀,由燕山延伸到遼東,沃野千里,土地遼闊,可以耕種的非常多。

前面張希孟提出,建立大的糧食公司,給予他們足夠的力量,讓他們種田,產糧,對抗風險,滿足國用。

到了此刻,已經有了一季收成。

十分幸運,這一季糧食,就獲得了豐收,有好幾個屯墾公司,都發了財。

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心情還算不錯,但是他又覺得拿糧食餵羊,實在是過了。

“爲什麼不存起來?這纔是第一季收穫,他們就這麼浪費?這能經營好嗎?”

張希孟無奈笑道:“主公,他們現在也沒有那麼多倉庫可以儲存糧食啊!”

“沒倉庫?那就往外運啊!那幾個省,不是缺糧食嗎?”

張希孟又搖頭,“那也要修路啊!現在也沒有那麼多道路,”

朱元璋愕然,“那,那就拿來養羊?”

張希孟道:“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這些糧食也只會腐爛變質。因此屯田公司就從一些蒙古部落,採購小羊,在自己手裡育肥,然後運到北平。”張希孟解釋道:“北平的肉價很高,育肥之後的羊,也方便運輸,至少比糧食方便。那些屯田公司今年賺到了錢,回去就能修路,建糧倉,用來存儲糧食。”

張希孟說到這裡,對老朱道:“其實以我的觀察,他們販賣羊,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朝廷能准許他們賣牛,就再好不過了。”

“牛?”老朱的聲音都提高了,“先生說的是耕牛嗎?”

張希孟無奈,“是肉牛!吃的!”

“不行!”

老朱急了,立刻就拒絕了,他給北平的權柄,可不是無限的。

像是殺牛吃肉這種行爲,那是絕對不行的。

任何農業社會,都會把牛看得非常重,雖然比起三哥奉爲神明那種,還有所不如,但是隨便殺牛吃肉,也是要承擔後果的,甚至可能是殺頭大罪。

不過這也不是說市面上就沒有牛肉了。

比如摔死的,難產死的,打雷劈死的,這樣的牛也不能就給扔了,只要上報官府,確定之後,還是可以吃的。

當然了,如果某地的牛繁殖足夠多,耕地用不了,你給偷偷推下山,報個摔死,宰了吃肉,也不會有人非要砍你的腦袋。

總而言之,天理國法人情,這裡面需要拿捏。

不過對於立國十年的大明來說,還遠遠沒到牛馬氾濫的地步,隨便殺牛吃肉,是絕對不行的。

哪怕是朝中勳貴,真要是讓人抓住了把柄,證據確鑿,觸到了黴頭,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朱元璋在這一點上,非常堅持,真懷疑他上輩子是一頭老牛!

不過凡事都不是一成不變。

首先牛肉肯定是絕好的蛋白質來源,多吃肉蛋奶,強壯大明人。如果能適當提供一些牛肉,張希孟還是贊同的。

其次呢,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五斤糧食,大約能轉換成一斤牛肉……也就是說,適當轉化之後,運輸活牛,會方便許多。

當然了,這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放開殺牛的限制,隨便胡來。

但這裡是北平啊!

緊挨着漠南和遼東,已經籌建了一批屯田公司,長期來看,糧食很是充裕。

這下子張希孟就有了新的想法。

“主公,伱想想,如果讓蒙古諸部,他們多養牛羊,然後咱們這邊,買過來育肥,消耗多餘的糧食,再把育肥之後的牛羊,運到南方,提供給大明的子民,這樣一來,豈不是有利可圖,還能讓咱們的老百姓吃得更好?”

朱元璋眉頭緊皺,他現在可不是那麼容易忽悠的。

“先生,當下中原各省,還有不少地方,缺少耕牛。其次,北平的糧食也不是那麼多。再有,就算現在有這麼好的牛羊,送到應天,也是有錢人吃得起。老百姓還是需要糧食的,尤其是平價的糧食,咱不能答應你的主張。”

張希孟無奈道:“一點商量都沒有嗎?”

朱元璋繃着臉,“沒有!”

“那僅僅是研究呢?研究什麼牛出肉率高,長得快,不易染病,什麼牛適合耕地,這也不行?”張希孟反問道。

老朱怔住了,他想了再三,“這事可以商量,但是不許隨便買賣!”

張希孟笑了,“反正培育優質好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對了,主公,你說牛都能培育了,那馬行不行?咱們現在需要快馬,也需要能負重的挽馬,籌建一個馬匹培育場,主公不會反對的?”

老朱黑着臉,他現在很清楚,只要這個口子一開,接下來養牛吃肉的日子就不遠了。

張希孟這傢伙做事,向來如此。

從小處佈局,然後一點點水到渠成,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能讓一些百姓,吃上牛肉,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自然也是他的功績。

“張先生,咱問你,真有那麼一天,咱們的百姓,不光能吃肉,還能吃上牛肉?”

張希孟略沉吟一下,隨即道:“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只是眼下北平這邊,確實會有糧食豐收,無從消化的情況。放開牛羊,也是順理成章。至於接下來,自然是多佔地盤,多產糧食,多吃牛肉,把咱們的老百姓,餵養的身強體壯,健壯雄渾啊!”

朱元璋沉吟再三,“這事咱可以適當放開,但是絕對不許胡來。也不許這邊有人餓得吃不飽肚子,那邊卻是大魚大肉,這樣絕對不行。”

張希孟點頭,“其實主公也不用那麼擔心,臣只是一時胡思亂想,距離這一步還挺遠呢!再有十年二十年的,發展不到的。”

老朱再三思忖,終於點了點頭,“好吧,但願咱能活着看到那一天。”

張希孟微微鬆了口氣,想要勸說老朱,還挺不容易的。其實從兒子的信當中,張希孟已經很清楚意識到了,人口膨脹,必須往工商業轉,不出意外,接下來各地的城市都會膨脹,人口越來越多,集中到城市。

這麼多市民,自然需要相應的食品,肉類,畜牧業也要提上日程。

而且發展畜牧業,也能吸收很多勞動人口。

當然了,以現在土地的產出,絕對支撐不起來所有人吃肉……那能怎麼辦?自然是往外面發展啊!

張希孟是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從各個方面下手,把龐大的人口,衆多的年輕勞力,導向海外,解決眼前大明的最大危機。

只是一切還需要一個妥當的契機,徹底打開局面……就在張希孟籌劃着這些事情的時候,朱棣突然興沖沖趕來。

手裡頭還拿着一份捷報。

“張先生,張先生!藍先生打了大勝仗了!”

張希孟一怔,藍玉打贏了?這麼快?

他急忙接過來,一看之下,忍不住哈哈大笑。

藍玉這傢伙採取的策略很簡單,但也很有效,他沒有援助高麗,任憑倭國兵馬長驅直入,逼近漢城,隨後藍玉動員水師,在倭寇的後方登陸,切斷了倭寇的歸路。

大約有五萬人,落入了藍玉的包圍圈,好大的一個餃子,就這麼包好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不屈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
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十八章 不屈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