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

怒火從心底涌起,直衝腦門,壓下去,又起來……朱元璋乾脆一甩袖子,直接就走。

他也想禮賢下士,好好表演一番,但是對不起,他老朱見不得這幫商賈的嘴臉,咱就是這樣的漢子!

老朱在衆目睽睽之下,轉身往營裡大步走去。張希孟無奈,衝着李善長咧嘴苦笑,他也跟着走了。

結果就剩下李善長離着幾個商人,面面相覷,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李大人,您看?”

李善長臉上也發紅,他用鼻子哼了一聲,“上位能瞧你們一眼,就算是給你們臉了,什麼都沒幹,還指着上位倒履相迎?都給我去旁邊的帳篷呆着去!”

李善長讓人把這幾位領走,他怔了怔,露出了愁苦的表情,伺候朱元璋這個東家,是真的不容易。

他也沒去找朱元璋,而是來見張希孟。

此刻的張希孟正給腿內傷口換藥,別看只是擦傷,但兩邊各自巴掌大的一塊,也着實不好受。

弄了差不多一刻鐘,這纔出來。

李善長坐在那裡,喝着冰涼的茶水,心也暖和不起來。

“張先生,我剛剛琢磨了一下,這個商稅不好徵收,其中的困難特別多,我怕跟上位說了,他又生氣,咱們先參詳參詳?”

張希孟笑道:“正好,我也想跟李先生說這事,主公是見不得這幫人的,但若是能收上來稅,見到了錢,主公也不會真的把他們怎麼樣,你說是不?”

李善長點頭,卻也無奈,“是這樣的,一家商行店鋪,他們能經營多少東西,賣出多少錢財,這個外人不知道啊!就算讓他們交出賬目,也必定是做過修飾的。再說了,咱們現在又沒有那麼多人手,想要算清楚稅額,也太困難了。張先生,你看能不能暫時緩一緩,或者另想辦法?”

張希孟笑容依舊,招手讓人送一壺熱水,隨後對李善長道:“先生上次縱論均田,讓晚生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東西。如今先生這番高論,讓我不僅想起了上一次……當真就沒法徵收嗎?”

張希孟似笑非笑,上一次他算是被老李算計了,如今再次提出來,等於是點破了李善長的心思,這讓這位略顯尷尬。

張希孟乾脆道:“李先生,我提出累進稅率,你在主公面前也是贊同的,現在說執行起來不方便……那我不妨說說自己的想法,當真就那麼難嗎?”

“李先生,咱們攏共加起來,纔多大的地方,多少的人?小門小戶,自然用不着這個,剩下能徵商稅的大戶,無非是幾樣而已。鹽、茶、銅、鐵、瓷器、棉紗、絲綢、糧食、木材、磚瓦……這些東西,從外面運進來多少,商鋪賣出去多少,總歸有個大約的數目吧?我也不說一分一毫不差,統計個大略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咱們還能一邊徵稅,一邊培養人才。眼下不做準備,等以後渡江,要奪取集慶,那可是江南重鎮,人口百萬,我們又該如何應付?難不成只靠着田賦維持開支?”

張希孟頓了頓,繼續道:“先生投靠主公,以漢高祖勉力主公,而主公以蕭何寄之。自然是希望先生能運籌帷幄,替主公理財。先生能把府兵均田說得那麼清楚,兩宋的商稅自然也是瞭然於心。我們現在不過是爲日後打個基礎罷了,如果我們現在不着手準備,等日後主公開府建牙,甚至登基稱帝,由誰負責收商稅?難道就要放棄這項稅收不成?”

張希孟又道:“李先生久在衙門做事,那我想請教一件事,衙門的開支要怎麼算?是量入爲出嗎?”

李善長嘴角微微抽搐,“這個……似乎不是。”

“沒錯,衙門從來都是先把錢收上來,然後再想着怎麼花……對了,這是賈老大人告訴我的。”

李善長更尷尬了,只能道:“既然是老大人說的,自然不會錯了。”

張希孟跟着賈魯惡補了一段時間的課,的確是功力提升很快,不光在大略上領先這個時代的人,就連實務經驗也上來了。

財政預算這個東西,並不是盤算着要花費多少,然後去收多少稅……事實上負責徵稅的官吏,都是千方百計多徵。手裡的錢越多,代表可支配的財富越多,權力也就越大。

至於如何花錢,那還不容易!

辦些慶典啊,給官吏發點福利,再不濟犒賞三軍……反正總能找到名目花出去的,根本不用擔心。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收不上來。

就算日後的大明,由於商稅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加上土地兼併,還有地方和中樞財政劃分不合理,弄得戶部只有幾百萬兩銀子,哭天搶地,除了能發點俸祿,給士兵發餉,修修皇宮,維護河道……剩下的什麼事都幹不了,而且還動不動就落下虧空。

就連張居正變法,也只敢在田賦上面動刀子,商稅是連碰都不敢碰。

“李先生,晚生有幾句心裡話,想要跟李先生說,就怕交淺言深,李先生怪罪……”

李善長慌忙道:“萬萬不要這麼說,張先生是上位心腹,又出身名門,見識學問遠勝善長萬倍,只求張先生指點!”

張希孟微微嘆了口氣,“主公的經歷,李先生可知道了?”

李善長點頭,“知道,主公早年經歷不幸,真是讓人唏噓……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以爲主公必定能成大業!”

張希孟頷首道:“確實如此,但李先生也該清楚,正因爲如此,咱們主公嫉惡如仇,同情弱小,愛惜百姓,對貪官污吏,豪強姦商,深惡痛絕。李先生家境很好,又做了十多年的書吏,正因爲這個身份,主公不免時常敲打,先生以爲然否?”

李善長臉色一變,怔了許久,終究一聲長嘆,透着無可奈何。他選了對的主公,奈何他卻不是對的人,莫非老天在耍弄他李善長?

張希孟察言觀色,笑道:“李先生懂《易》嗎?”

“不甚明白。”李善長謙遜道。

“我也不懂……不過易經之中有一革卦,澤中有火,水涸草枯,正是大變化之意!如今大元衰微,豪傑並起,正是鼎革之時。而革卦講究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李先生,你以爲然否?”

李善長悚然心驚,忍不住念道:“君子豹變,君子豹變!”

“沒錯!李先生,你的出身經歷雖然讓主公不喜,但是先生若能君子豹變,實心用事,替主公謀奪天下,成就帝業,豈不是功蓋蕭何?名揚後世?”張希孟道:“滁州商賈,固然和先生有舊,但是區區一點情分,又怎麼能讓先生忘了大事?再有,就算他們會議論污衊先生,主公又豈會聽信這些人的言語?他們罵得越狠,先生的地位越穩啊!”

李善長徹底呆住了,好一個革卦,好一個君子豹變!

天下鼎革之時,就該如豹子一般,迅捷變化,隨分從時。既然自己選了朱元璋,那就要一顆心放在主公大業之上。

其實不論前面分田,還是現在的商稅,李善長都有些不甘不願,畢竟刀刀砍在自己人的身上。

可聽到張希孟的這番道理,李善長動搖了。

他現在已經是不惑之年,還有什麼看不清楚的?

無非是不忍心下手罷了!

若是尋常時候,還好說,可天下鼎革之時,又豈能瞻前顧後,拖拖拉拉,唯唯諾諾!

君子豹變啊!

李善長猛然起身,衝着張希孟深深一躬。

“張先生,多謝指點之恩!他日善長若能輔佐上位,成就大業,全賴先生點撥!”

張希孟也站起來,笑道:“李先生,這一番道理也是賈老大人的意思,他知你是人才,就是長久在地方做事,束縛了你的眼界啊!”

李善長用力點頭,這話說得太對了!

“張先生,咱們還說這個商稅的事情……沒什麼不好徵收的,咱們把各個路口看管起來,城門也安排人。進多少貨,要送給哪一家,我們心裡大致有個數,然後定期覈查,確定買賣數額,然後徵收商稅。其實累進稅率,無非是最後一步要仔細算算,不是三十抽一,六十抽一那麼簡單。我親自去教,能夠學會的。”

“滁州有多少大商戶,大生意,也一目瞭然。給他們登記造冊,剩下的街頭小販,只要每人收一二十文的入城稅就是了。”李善長臉漲得通紅,侃侃而談。這一次的他,可是毫無保留。

“等會兒!”張希孟沉吟道:“李先生,大戶可以徵收,但若是百姓進城賣點菜蔬果品,或是樵夫賣柴賣炭,也要收錢?怕是主公不會答應的!”

“哈哈哈!”

李善長忍不住大笑起來,“張先生,我也教你個竅門……咱們把方略遞上去,這個是給上位示恩用的!咱們總不能替上位免了小商小販的稅吧?”

張希孟瞬間無言了,只能伸出大拇指:“先生高見!”

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
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