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

張希孟和朱元璋聊了很多,一直聊到馬氏過來催,兩個人愣了片刻,這才相視而笑,

意味深長。

恍惚之間,彷彿回到了當初,張希孟教朱元璋讀書,兩個人廢寢忘食,往往也是馬氏過來催,他們才記起吃飯。

朱元璋忍不住搖頭輕嘆,“這回咱算是想明白了,登基稱帝,無非是多個名頭罷了,可咱還是咱!該吃三碗飯,不會多吃五碗…你們說是不是?”

馬氏抿着嘴笑,“還算沒有忘乎所以,這樣最好。”

張希孟也立刻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一次張府之行,算是奠定了整體格調。

隨後張希孟挑頭,禮部尚書李習,翰林學士宋濂,參知政事朱升,還有剛剛回來的劉基,又加上了朱元璋的姐夫李貞,一共不到十個人,湊在了一起,牽頭成立登基大典的籌備小組。

說實話,誰也沒想到李貞能夠參加,但是轉念一想,他作爲朱元璋的姐夫,又掌管後勤多年,經驗豐富。

把他排除在外,着實不應該。

張希孟衝着大傢伙道:“我的意思,不管怎麼樣,這個登基大典,都是一件喜事,就像村子裡辦事情一樣,熱熱鬧鬧,驚天動地的,這樣最好。”

李習身爲宿儒,一聽張希孟把大典比成辦喜事,就有點不愛聽,這可是國家大事,新皇登基,跟農村娶媳婦不一樣!

他暗自腹誹,卻不敢多言,只能說張相高見。

而李貞聽到這話,忍不住咧嘴笑了。

“對頭!還是張相說得明白,就是跟家裡頭辦喜事似的,我琢磨着,村裡頭娶媳婦,大擺流水席,首先就要有個請客的名單,其次還要有人收禮…熱熱鬧鬧,吹吹打打的纔好……”

李習臉都黑了,還請客,還收禮?

真成了結婚娶媳婦了!

“新皇登基,恩賞天下,應該厚賜將士,豈能巧立名目,收取禮金?這成了什麼事情?

豈不是給上位丟人?”

李貞眼皮眨了眨,到底沒說什麼,俺讀書少,俺閉嘴還不行!

可他不知道,這一句話竟然給張希孟提了個醒兒。

其實舉辦登基大典,不一定賠錢,還能想辦法撈一點…雖然不會太多,但也不無小補。

反正朱元璋是個心疼錢的,只要能節省些,他保證高興。只要不影響整體氛圍,也沒什麼緊要的。

“李尚書,這一次登基大典,並無前例可循,如果卻有人沐浴清化,願意進獻孝心,共襄盛舉,也不能攔着一片熱忱……我看就設立一個專門的所在,負責收錢……當然了,這些錢務必要用在大典之上,不許有一分一毫的濫用,不然就是欺君罔上!”

李習怔住了,傻傻看着張希孟,真是異想天開啊!

藉着登基大典收錢,你們真是,真是無話可說…

他無言以對,張希孟卻把事情交給了李貞,隨後就商議發放請帖。

果然按照村裡頭娶親的路數辦事,等初步談完之後,李習晃着疲憊不堪的身軀,去中書省見李善長了。

李相啊,你還是想想辦法吧!

不然咱們上位就要貽笑大方了。

李善長乍聽之下,也是目瞪口呆,少不得要召集各部尚書,雞飛狗跳,好一頓議論而李貞這邊,已經動作起來。

第一份請帖,熱熱鬧鬧,送去了也先帖木兒的商行。

身爲接受改造最成功的蒙古貴胄,也先的生意風生水起,積累了不少錢財,而他也算是慷慨大方,對其餘蒙古人,給予不少照顧,缺錢了給錢,缺衣服給衣服,想做點事情,

他就幫忙安排。

總而言之,他是盡心盡力,排憂解難,金陵及時雨,應天呼保義了屬於是。

但無論如何,這羣改造的蒙古人,還是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萬戶納哈出,今天就來見也先帖木兒,兩個人喝酒聊天,漸漸喝醉了,納哈出就管不住嘴巴,他拉着也先帖木兒的胳膊,不停往他的袖子上抹眼淚,哭得稀里嘩啦,他指着自己的臉,苦兮兮道:“你瞧瞧啊!那個婆娘,她,她竟敢打我!還跟我說,真是好體面!一個早就沒臉的下九流,還敢跟她充什麼大爺?有本事回大都,輔佐你們皇帝去啊!

在金陵,就給我聽老孃的…你聽聽,這,這叫什麼話!”

納哈出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着他的委屈。就在不久之前,納哈出經人介紹,取了個富戶之女。

這個富戶被剝奪了不少田地,屬於落魄的那種。

女兒早些時候訂過婚,後來丈夫死了,沒有過門。

納哈出覺得還算不錯,自己孤身一人,早晚也要成個家,互相照顧,因此就答應了。

可成親之後,他才發現,這個媳婦人落魄了,窮講究不少,自己滿足不了,就爭吵起來。

從最初的拌嘴,漸漸發展到了戳軟肋,揭老底,什麼蒙古韃子,什麼狗俘虜,臭投降的…什麼難聽說什麼,把納哈出弄得抓狂!

“我,我現在就是沒有權力,不然我,我非殺了她,擰下她的腦袋!這太欺負人了!”

也先帖木兒張了張嘴,竟然不知道如何說纔好!

講得再多,在一些人眼裡,他們還始終是蒙古俘虜,罪大惡極,罵名這輩子都改不了了。

“納哈出,你也想開點,還有不少人連媳婦都娶不上,你現在有了家,就該學着遷就忍耐…回頭,回頭我給你二百貫錢,你拿回去,見了錢,估計就會安穩一點。”

納哈出聽到這話,絲毫沒有高興,反而仰天苦笑,滿是心酸的眼淚,一股黃連水,澆在了心頭上!

“也先,說到底,說到底這還不是大元朝了!你我都沒法理直氣壯了!不然的話,你怎麼會給我錢?你給給我一把彎刀,讓我把那個婆娘的腦袋割下來!這纔是咱們蒙古漢子,

快意恩仇!”

“住口!”

也先帖木兒打斷了他,“你…你胡說什麼,吳王給了咱們活路,咱們就該感恩戴德。

歷代,歷代亡國之人,哪裡比得上咱們?你想想,世祖皇帝是怎麼對待大宋宗室的,你,

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納哈出怔了怔,突然咧嘴苦笑,“亡國之人,真是亡國之人!國亡了,就連狗都不如了。”

他趴在桌上,嚎陶大哭。

面對此情此景,也先帖木兒再度陷入沉默道理他比誰都清楚,可,可像納哈出這樣,一肚子委屈,天天受欺負,也着實難捱!

“要不,要不你休了那個婆娘算了?我,我想辦法,幫你打官司!”

納哈出的哭聲略微停頓,隨即哭得更慘了。

“還是別自尋煩惱了,人家該說咱們不知好歹,還以爲是大元朝,能作威作福呢!”

也先帖木兒連聲長嘆,抓起酒壺,卻是空的,忍不住怒道:“別哭了,我去拿點最好的馬奶酒過來,咱們一醉方休,喝醉了就不愁了。”

朱元璋的禁酒令依舊存在,不過這個禁酒針對的是糧食酒,像什麼果酒還是可以買賣的,至於馬奶酒,更是沒人會管。

也先帖木兒正準備去拿酒,突然手下的夥計來了,慌慌張張,看到了也先,就說道:“

東家,衙門來人了!”

“來人了?”

也先帖木兒居然一震,心頭莫名惶恐不安起來,莫非又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還在哭泣的納哈出竟然也擡起頭來,茫然看着,不會那個婆娘鬧到了衙門,要告自己的狀吧?

要真是這樣,我,我就拼了!

大不了一死,沒什麼好怕的!

也先帖木兒還是冷靜的,他按住了納哈出,自己去了,差不多一刻鐘,也先帖木兒滿臉春風,手裡捧着一個大紅燙金的請帖,嘴巴咧到了腮幫子上。

“瞧瞧!快瞧瞧啊!”

他大聲吼着,納哈出吃了一驚,“什麼東西?誰結婚了?讓你吃席?”

也先帖木兒把請帖拍在桌上,輕輕展開,隨即哈哈大笑,“不是成親,是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是吳王的?”納哈出自顧自道:“吳王在湖口擊敗陳友諒,又收取了嶺南之地,登基稱帝,也是應該的,應該的!值得慶賀!”

他嘴上說着,可眉宇之間,一抹失落,怎麼也掩飾不住……大元朝或許還在苟延殘喘,可亡國卻是必然的。

他們這些蒙古人,又該怎麼是好?

正在他悵然之際,也先帖木兒突然重重給他一拳。

“發什麼呆?吳王給我下了請帖,讓我們參加登基大典,和吳王一起觀禮!”

“什麼?”納哈出一怔,不敢置信道:“吳王,請,請咱們觀禮?那,那咱們算什麼?”

“自然是吳王治下的百姓!”也先帖木兒笑道:“我問過了,人家吳王一直說的是恢復中華,不光是咱們蒙古人,也包括苗民,還有其他各部百姓,都是新朝子民,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納哈出愣了好半天,竟然又哭了,只不過這一次是喜極而泣。

“吳王,吳王還記得咱們!吳王把咱們當成子民!”

他突然伸手,抓起請帖,就往外面跑。

“你幹什麼?”也先帖木兒急得大吼,“別弄壞了!”

“壞不了!”納哈出大聲叫着,“我,我要去給那個婆娘看看!少給老子裝蒜!她爹是個大戶,到了衙門,還知不道誰吃虧呢!”

也先帖木兒也只能衝着納哈出的背影大吼,“小心點,別弄壞了請帖,還有,你們,你們到底是夫妻啊!”

吼過之後,也先帖木兒眼圈竟然也紅了,吳王登基,自己也該盡一份心纔是

******

樂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章 書與畫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章 書與畫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三十章 淮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章 書與畫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章 書與畫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