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

錢唐一身布衣,隨船北上。

那些文臣自然不待見他,甚至不少太學的學生也不喜歡此人。畢竟當初發生在白鹿洞書院的事情太過出名。

錢唐以理學門人,孔孟弟子自居,不願意追隨大明,彼時大傢伙都以爲他必死無疑,結果張希孟贈書送人,保留了錢唐一條命。

從此之後,這個人就成了禁忌……

理學中人恨他不死,沒有爲理學盡忠殉難。

信奉張希孟主張的,也不是待見臭石頭一樣的錢唐,更加覺得張相贈書,實在是太過了,這種人怎麼配得上?

一個人能同時得罪兩派讀書人,也真是好本事。

這一路上,都沒人跟錢唐玩。

朱元章自然也沒興趣跟他說太多的話,能帶着他就算不錯了,難不成咱大明天子,真的缺人到了如飢似渴的地步?

連錢唐都想招攬?

呸!

做夢吧!

這回徹底沒人搭理錢唐了,他甚至不得不跟水師一起吃飯。

米飯,煮豆子,蒸臘肉,小鹹菜……錢唐倒是吃得很香,吃完之後,還能自己刷碗。

水手們不管別的,倒是能跟他聊天。

“你讀過書?那你知道不,那個,那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誰說得不?在報紙上看了好幾次了,聽人說起過,也沒有記清楚,你說說,回頭回家的時候,我跟兒子說說去。”

錢唐拗不過,竟然真的跟幾個水手講了起來,他足足講了三遍,對方纔放過他。

而重新坐在甲板上,暢望遼闊山河的錢唐,腦子裡只剩下一句話“但悲不見九州同”!

張相說朱熹論述正統再精妙,不及高粱河打一場勝仗!

辯經,辯經!

強漢盛唐,哪用辯經?

開西域,滅匈奴,掃平大漠,萬國來朝……只要做到了一點,還辯經幹什麼?自有鴻儒爲你着書立說,流傳後世。

反過來說,辯經贏了,終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經不起考驗!

朱熹朱夫子不行,就算孔夫子活過來,那也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

這一點宋人是有着刻骨銘心的領悟的。

錢唐突然想起了陸放翁的另一首詩,他情不自禁唸了出來。

“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五百年間置不問,聖主下詔初親征。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傳檄下。築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岡巒極目漢山川,文書初用淳熙年。駕前六軍錯錦鏽,秋風鼓角聲滿天。苜蓿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

這是陸游在夢中幻想收復故土的場景……同樣是做夢,李白的夢就是仙山訪道,暢遊仙境。

而在大散關駐守的陸游,只能憧憬着趙宋天子下旨北伐,盡復故土。

百萬大軍,康慨北征,故土傳檄而下。

王師重新收取西域之地,文臣詩詞唱和,鑼鼓喧天,歡慶捷報。

涼州樓頭,女子悄然學習京都發飾。

這就是陸游的夢。

也是幾乎所有宋代文人的夢。

他們心裡何嘗不知道九州不全,故土未曾光復……

靖康之後,恥辱更甚。

可是他們的天子殺了最傑出的將領,親手毀了光復故國的希望。

他們只能在夢裡期盼着。

“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

錢唐重複都囔着,突然淚水長流,“如此,如此詩句,如何能信朱熹的正統之說啊?如何能信那些胡言亂語,自欺欺人啊!”

錢唐厲聲大吼,宛如負傷的野獸。

等衆人來看之時,他已經癱坐在甲板上,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大傢伙以爲他瘋了,要過來查看。

這時候錢唐突然又大笑起來,一躍而起,口中大吼:“五代胡兵獻幽雲,太行燕山無漢營。五百年間置不問,聖主下詔令北伐。熊羆百萬從太師,故地不勞傳檄下。築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虎賁入大都。岡巒極目漢山川,文書初用洪武年。駕前六軍錯錦鏽,秋風鼓角聲滿天。萬里長城盡亭障,平安火在白河上。燕京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應天樣。”

“燕京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應天樣!”

“燕京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應天樣!”

……

錢唐像是瘋了似的,在甲板奔跑,一遍又一遍念着,若是陸游活了,這首詩也就成了真的!

他怕是會欣喜若狂吧!

要知道他可是在朱元章的御座龍船。

他這麼發瘋,自然驚動了朱元章。

老朱怒氣衝衝出來,正要詢問,錢唐忽然撲了過來,隨行侍衛還以爲他要行兇,就準備拔刀相向。

哪知道錢唐離着老遠,突然跪在地上,向前劃了好遠,距離老朱還有一丈有餘,他磕頭作響。

“聖主在上,請受臣陸游一拜!”

朱元章大愣,你不叫錢唐嗎?怎麼連姓都改了?

隨行官吏中,立刻有人出來怒斥,“錢唐,你搞什麼鬼?發什麼瘋?你被奪了魂嗎?”

一聽這話,好些人都嚇得往後退了一步,不會是真的被人奪了魂吧?

而且還是大詩人陸游?

有點恐怖啊!

錢唐不顧這些,或者說他還沒有從沉浸之中醒悟過來,猶自淚流滿臉。

“我大宋若能北伐燕雲,光復西域,又何須辯經!吾皇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元章注視着錢唐,發現此人不像是瘋了,只是有些情緒失控,便咳嗽道:“你好好看看,咱可是趙家天子?”

錢唐發怔,突然搖頭,隨後伏地大哭道:“陛下不是,陛下怎麼是那些沒出息的趙家皇帝!陛下是大明聖主,是恢復華夏的明君!草民,草民錢唐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匍匐地上,痛哭失聲。

朱元章又看了看,想要說什麼,終歸是一聲輕嘆,“時間不早了,都散了吧!”

雖然老朱沒有怪罪錢唐,但是這件事卻傳開了。

很快就有人說,當天真的是陸游魂魄回到了陽間,來拜謝朱元章。

不過也有人提出質疑,這話說得就不對。

現在一直說光復燕雲,但是別忘了,大宋之後,可是大元朝。

大元朝不光收取了燕雲,還拿回了西域,天下一統,又何來光復之說?

面對這種刁鑽到了極點的說法,根本不用名家出手,老百姓就能把他懟上天了。

大元朝是一統了天下,只是在大元朝,你算什麼東西?

你是人嗎?

你的身價不過是一頭牛罷了!

只是爬着來燕雲,仰望你的主子罷了。

是陛下拿回了燕雲之地,讓天下人堂堂正正來到燕山,領略故土風貌。

其實陛下何止光復了燕雲,還光復了淮西,江南,湖廣,嶺南,中原……陛下盡復華夏山河,九州大地,赤縣神州,億兆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如錢唐一般的瘋子,又何止一人!

天子船隊,通過疏通之後的運河,行至拒馬河。

這一次錢唐搶先跑了出來,他站在拒馬河前,哭得像是個孩子。

燕雲故地,大好山河。

終於回來了!

他小心翼翼,用水囊裝滿了河水。

渡河之後,又用布包裝了一把土。

錢唐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有這些東西,此行足矣!

就在他傻笑的時候,有人過來傳旨。

“錢唐,陛下要進大都了,而進大都之前,聖駕要去高粱河。”

錢唐渾身大震,連忙追隨侍衛,匆匆前行,趕赴高粱河。

大都西直門外,一條不起眼的小河,河面不寬,水流不疾,淺灘的位置,甚至可以涉水而過。

就這這麼個地方,大宋敗了。

結束了自後周以來,一統天下過程中,不曾大敗的歷史……大宋的統一進程,也自此停了下來。

該爬的坡沒有上去,接下來就是一路下坡路,從山腰到谷底,最後到了海底!

一條小河,竟然映照了華夏千年國運。

站在河邊,朱元章也是心潮澎湃,情不自禁握緊了拳頭。

“先生,這地方,還是要立一座石碑纔是。”

張希孟微微一笑,“主公所言極是,只是臣以爲除了石碑之外,能不能再加一樣東西?”

“什麼?”

“一駕驢車!”

朱元章一怔,竟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好,就按先生的意思,這個驢車也用石刻,放在這裡,能長久保留下去,讓後世永遠銘刻肺腑!”

鎮子他們君臣聊着,在另一邊,錢唐看着高粱河水,凝視良久,恍然大悟。

“我懂了,我真的東西!什麼孔孟之道,什麼朱子理學,全都是假的!唯有疆土纔是真的,唯有九州一統,纔是最重要的。”

這一刻的錢唐,宛如一個悟道的僧人,臉上是難以抑制的幸福笑容。

稍微回憶張希孟所寫的書稿,錢唐更加清楚,自己不該以個人的好惡,來評斷這本書的好壞,也不該隨便質疑張希孟主張的對錯!

只有站在這裡,站在燕雲之地,才能明白張希孟主張的可貴,才能明白大明北伐的意義所在。

而爲了這一次北伐的成功,不管做出什麼改變,都是值得的。

“時至今日,大明爲天下正統矣!”

這一次不需要辯經,不需要懷疑。

已經打到了燕雲之地的大明,就是天下正統。

“錢唐這人,還是挺有趣的,認死理,但是一旦醒悟,未必不能做更大的事情。”張希孟笑呵呵道。

朱元章懶得管錢唐,說到底,他還是不太信任此人。

“先生,咱一直在想着,大明爲正統,史冊該怎麼寫趙宋呢?”

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
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