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

送走了朱重八,張希孟立刻就忙碌起來。

直到此刻,他才體會到做事的艱難……尤其是創業之初,千頭萬緒,就像朱重八,他首先是一家之主,做得是最緊要的。

所以他第一時間就去招兵買馬,拉來老鄉,撐起門面。

剩下的亂七八糟的,登記錢糧,撰寫名冊,制定一些規則,分工安排,維持日常運作,甚至是拉屎撒尿,全都是張希孟這個大管家負責。

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養兵的第一條就是糧食。

“主公答應給郭子興一萬石糧食,代價是兩千石食鹽。根據消息,懷遠那邊糧多缺鹽,把這些鹽送過去,能多賺不少糧食。主公也是深謀遠慮啊,這件事情十分緊急,就交給湯將軍去辦了。”

湯和痛快答應,“成,俺這就去。”

湯和答應痛快,他這一走,就剩下費聚,他要領着人,巡邏鎮子四周,看管俘虜,防備偷襲……同樣是手忙腳亂,焦頭爛額。

而且張希孟又算了算,不足一萬石糧食,似乎維持不了多久,不說這萬八千人,還有好幾千的戰馬,修壕溝,也有民夫壯勞力……一頓消耗的糧食,都跟小山似的。

所以身爲朱重八的大管家,必須找出穩定的財路,保證糧食供應,如此才能發展壯大。

張希孟思忖再三,決定去找馬氏商議。能說通馬氏,就能說通老朱了。

他匆匆趕來,卻發現馬氏去了賈魯那邊。

此刻的老賈吃了藥,精神頭還好了不少。也不知道是藥厲害,還是卸下了重擔,反正他的身體比之前強了點,能靠着枕頭坐一會兒。

“老大人,我不過是一介女流,不懂大道理,小先生要詢問財稅的事情,還請老大人費心。”

賈魯點頭微笑,隨即扭頭看着張希孟,目光之中帶着期許,也有一絲考驗。

“錢糧財稅,是一國的根本,到底如何徵收稅賦,可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弄不好,只會後患無窮!”

張希孟笑道:“眼下兵馬還不算太多,需要的錢糧不算太多,首先一點,就是對那些罪大惡極的畜生下手!”

聽到罪大惡極四個字,賈魯的嘴角不自覺抽搐,老頭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何纔算是罪大惡極?”

“自然是那些和元廷勾結的,爲禍一方,魚肉百姓的。尤其是那些替元廷徵稅的豪商大戶,決不能放過。再有,如李思齊一般的漢人地主,他們組建鄉勇,幫着元廷鎮壓紅巾,屠戮義士,這一類人更是可惡,必須嚴懲不貸!”

賈魯默默聽着,不得不說,張希孟所講合情合理。

那些橫徵暴斂,欺壓百姓的豪強,就算是他在元廷爲官,也不會放過。

至於那些已經組建了鄉勇,跟紅巾軍對着幹的,那就更不需要客氣了。

“你準備怎麼處置?”

“爲首之人,罪大惡極的,必須殺掉,他們家人依據罪行輕重,杖責若干,充當苦役。”張希孟道:“他們的浮財收繳上來,作爲軍需。田產、房舍、牲畜,就分給百姓。”

“怎麼分?”賈魯突然問了一句,語氣很急促。

“平分!”張希孟答得很乾脆,“不拘男女,只要成年,一律平分。”

“不行!”賈魯立刻道:“婦人如何能跟男子一般?你這是胡來!”

這時候一直沉默的馬氏突然幽幽道:“我倒是覺得很好……婦人只要出來勞作幹活,一樣流汗,憑什麼不能得一份田畝?”

賈魯怔了片刻,還是沒法接受,用力搖頭,“不行,不行的!婦道人家如何能有田畝?歷來都是徵丁糧,自然也要把田畝分給男丁,不能亂了規矩啊!”

他不斷反對,張希孟只是微笑不語。

多說一句,就算我輸。

政策這個東西,最初設計很重要。

老朱現在的地盤不大,人口不多,當真就男女一樣授田,也沒太多阻力。而且給女人分田,在唐代就有,只不過當時女子只能分男人的一半。現在提高到一樣的地步,雖然是衝擊大一些,但也不是無法逾越。

更何況馬氏是一定支持的,她對朱元璋的影響力有多大,不用多說了吧!

這種規矩從一開始定好,往後就會少無數的麻煩。

“等主公回來定奪吧!”

張希孟隨口一句,打斷了賈魯的話……老頭這時候也警覺,做主的人是朱重八,他索性也閉嘴了。

分田的目的可不只是給老百姓一塊地,關鍵還要得到穩定的田賦。

賈魯想起來張希孟之前透露過徵稅的方式,似乎有些門道。

“歷來田賦都是直百抽幾……你倒是要先讓百姓留足口糧,這是什麼道理?”

“沒什麼道理,就是爲了公平。”

“公平?一樣繳納田賦,豈不是更公平?”賈魯不解反問。

張希孟一笑,“我認爲的公平,是不論貧富,都能保證基本的吃穿,不至於挨餓受凍。在此之上,餘糧越多,繳納越多,田畝越多,繳納田賦越多……一句話,我們不向窮苦人徵稅,而是向有錢人徵稅,錢越多,交的就越多!如此纔是我以爲的公平!”

“這個……”賈魯震驚了,他突然道:“張希孟,你這麼幹,就不怕把天下豪強鬥逼得聯起手來,跟朱將軍做對嗎?你這是在害朱將軍!”

張希孟昂着頭,面帶冷笑,“賈老大人,我主張這麼做,到時候天下窮苦人都站在主公這邊,誰勝誰負,恐怕不好說吧!”

賈魯又一次語塞,他能明白張希孟的意思,貌似也說得通,可是這個想法,與賈魯一輩子所學,完全不一樣。

要想成就大事,不是應該先籠絡人心嗎?

尤其是那些士紳豪族,他們影響力大,手上的錢財也多,只要有這些人支持,改朝換代,不在話下。

這麼明白的路,爲什麼不走?

“張希孟,老夫勸你還是不要異想天開的好!給百姓授田,讓他們安居樂業,老夫覺得沒錯,可若是還想讓田多地多的,多繳納田賦,老夫只怕你會碰得滿頭包。”

張希孟依舊笑容可掬,不慌不忙,“老大人,還是那句話,只等主公回來,讓他決斷。”

賈魯冷靜了一下,突然又自嘲笑了笑……他現在還算是半個階下囚,跟張希孟爭論這些幹什麼。

“隨你們吧!老夫要休息了。”

“別忙!”張希孟攔住了賈魯,笑道:“老大人,你知道我準備處置的第一個豪強,是什麼人嗎?”

賈魯微微一怔,“是誰?”

“就是盧安民!”張希孟笑道:“我已經查清楚了,他們盧家可是大戶,田產土地相當不少,而且仰仗着在朝中爲官,魚肉鄉里,幹了不知道多少壞事。等恩公回來,就要拿他們家開刀了!”

賈魯愕然,突然好想發笑。盧安民爲了活命,劫持自己,逃出了軍營,然後爲了尋找渡船,一路跑到了臨淮。結果還沒等渡河,就被費聚殺來,俘虜了他們。

如今按照張希孟的辦法,要對盧家人明正典刑,還要分了盧家的財產……可以說是斬草除根,乾淨利落。

或許盧安民該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早死在軍營裡,卻要眼睜睜看着家敗人亡,這個懲罰,還真是夠狠的。

老賈甚至能腦補出百姓們爭相吶喊,山呼海嘯,要吃了盧家人的場景……突然賈魯打了個寒顫,或許張希孟真是對的,那些窮苦人會支持他們的,而一旦無數的窮人站在了他們這一邊,會發生什麼,還真是不敢想象啊!

賈魯倚在病牀上,把被子裹得更緊了。

就在這幾天裡,張希孟抓緊制定下一步的方略,一切只等朱重八回來決定……五天之後,朱重八在一羣人的簇擁之下,正好趕上了中午,來到了臨淮鎮。

此刻鎮子外圍,挖壕溝的民夫正集中起來,領取午飯。

他們每人一碗菜湯,兩個大饅頭。幹體力活,必須吃乾的。

這也就罷了,最讓人驚訝的是拿到了食物之後,大傢伙居然齊刷刷站着,在吃飯之前,一起高呼。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做朱家的忠臣良將!”

連着高呼三遍,才低頭大口啃饅頭……那些跟在朱重八身後的同鄉懵了,這是什麼路數?

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
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