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

江柯瞬間臉紅如血,翻身進屋,隨即落下門閂。

完了,沒臉見人了。

天大的笑話啊,自己信心滿滿,要考個狀元,最差也是探花……除了這倆位置之外,不接受任何第三個位置。

結果倒好,他成了倒數第三,還讓不讓人活了?

往後要是見到了妹妹,這當哥哥的老臉往哪裡放啊?

還不被笑話死!

要了命了!

不行,我要回家!

應天待不了了!

江柯立刻整理行囊,就想逃跑。

可還沒等他逃離,七叔又在外面喊了,“少爺,來人送信了,所有通過考試的生員,明早前往孔廟集合,馬上就要前往江西,誰敢耽誤,立刻以軍法論處!”

江柯這下子傻了,想跑也不行了,軍法可不是他能承受的。

江柯呆呆坐在牀上,千迴百轉,欲哭無淚。

一直坐到了拂曉,才懷着上墳的心,晃晃悠悠,去了孔廟前面集合。

這一次他不出意外地晚了,等他到的時候,已經聚集了三四百人。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通過考試的“英才”。

江柯低着頭,根本沒臉看人,只能隨便找個角落坐下。

結果他剛坐下,就聽到一個賊兮兮的聲音,“我就說嘛,咱們倆是同僚,瞧瞧,我說的多準!”

江柯猛地擡頭,不出意外,那個分批賣書的混賬東西,竟然也在這羣人當中。

江柯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會吧?

不會這孫子也排在自己前面吧?

不會的,一定不會!

反正自己後面還有倆呢,他一定是其中之一!

不會錯的!

江柯努力平復心緒,哪知道這傢伙一開口,就讓江柯直接破防了,“我說兄弟,這次我發揮失誤了,才考了二十三名,你,你怎麼樣?”

江柯扭過頭,我不想跟你說話!

這貨瞧他這樣,竟然不肯放過,定要追問,就在江柯即將崩潰旳時候,總算來了個官吏,算是把他給救了。

“昨天公佈消息,今天就要一起出發,事情着實有點急,還望大傢伙體諒。上位如今駐兵梅嶺,正是用人的時候。稅務部可不同於其他衙門,關鍵是要怎麼收上來稅。咱們先去梅嶺關,負責贛江航路,鄱陽湖航運,把這塊的商稅收明白了,才能放眼天下,擔負更大職責。”

說話的人是章溢,他講了一堆東西,叮囑了很多。

江柯仔細聽着,漸漸的,他倒是不那麼煩躁了。作爲一個十幾歲就出來經商的人,他對這條航路很是熟悉。

聽到要拿這一條黃金航路做實驗,江柯都暗暗點頭,忍不住感嘆,吳王的眼光真準啊!

貌似也不對,應該是張相提出來的。畢竟吳王長於軍略,只有張相是全才,能意識到這些。

江柯略沉吟,趁着休息的時候,他去見了章溢,問了兩句,章溢答應,江柯隨即離去,等一個時辰之後,他帶着一包藥材回來。

隨後他們纔出發。

毫無疑問,這麼多人,想要快速趕過去,又要熟悉業務,走水路是最好的選擇。

從金陵出來,坐船到湖口,入鄱陽湖,走贛江,直奔梅嶺……這條路也是張希孟和朱元璋走的。

沒有什麼問題、

只不過剛出來半天時間,那個孫子就因爲暈船,哇哇大吐,吐出來的水都是綠色的,就這個身體,還是別走了,不然人沒到梅嶺,魂兒先過去了。

倒是江柯,他默默去熬了一碗藥,然後遞給了這傢伙。

還真別說,一碗藥下去,本來還奄奄一息的人,不出半個時辰,竟然恢復了大半!

“神,神醫啊!”

江柯呵呵道:“什麼神醫?就是常走商,學來的一點土法子。我還準備了一包藥材,水土不服,痢疾發熱,有什麼毛病,都可以問我。”

在大傢伙面前露了一手,江柯立刻成了一堆人當中的明星,太多人都沒有出遠門的經驗,因此紛紛過來,和他搭話,詢問一些事情。

江柯博學多識,又經商多年,頗有見識,加上本人文質彬彬,形象極好,竟然很快俘虜了一大幫人,大傢伙互相湊在一起,談天說地,敞開心扉。

漸漸的,江柯竟然把自己倒數第三的事情拋開了。

他們一行順利到達了贛州,出人預料,這一次負責迎接的人正是施伯仁。

“大外甥,你可真行啊!一聲不響,就考過了!”

一句話,重新喚醒了江柯的噩夢,他竟然呆住,不知道這是誇獎,還是打臉了。

很顯然,施伯仁沒有這個意思。

他是真的替江柯高興,笑呵呵拉着外甥,跟他說道:“你或許還不知道吧?這次考試,那可是龍虎會風雲啊!朱參政的公子,宋學士的外甥,還有豪富陳迪,不知道有多少高人!你能脫穎而出,真是不容易啊!”

江柯這才微微一怔,難道說不是自己太菜,是對手太強大了?

要真是這樣,總算能略感欣慰一點。

“對了,舅舅,你知道我們過來,要幹什麼嗎?什麼時候開始幹活?”

施伯仁笑道:“這個不忙,你們先歇兩天,上位和張相,正在跟何真的使者談判,來來回回,談了好幾次了,最近就要出結果了。”

江柯這才點頭,回頭告訴大傢伙。

這幫同學一聽施伯仁是江柯的舅舅,全都急眼了!

你藏得挺深啊!

快說,你還有什麼親戚?

大傢伙圍着拷問,江柯招架不住,只能無奈招供。

他的妹妹還是度支局提舉,第一位女官!

“我的天啊!”賣書的傢伙一躍而起,衝到了江柯面前,抓着他的袖子,鼻涕一把,眼淚一把。

“這回我算是信了,連你這樣的身份,都考了倒數第三,這次的考試,是真的沒有一點舞弊啊!”

剎那間,江柯的臉再次變成了豬肝色,咱不帶這麼傷人的!

好不容易恢復的一點心氣,又都消失不見了。

江柯垂頭喪氣,魂兒沒了大半。

只能無奈跟着施伯仁,同大傢伙一起到了梅嶺軍營。

他們的住處還是不錯的,離着朱元璋的大帳也不遠,在旁邊還有一排臨時的營地……就是給何真使者住的。

而代表何真的使者,正是湖廣的名儒劉三吾!

劉三吾本是茶陵人,父親就是元廷的官,兩位兄長也是,但是很不幸,兩個哥哥都被紅巾起義軍弄死,只剩他一個,爲了保命,跑到了嶺南,輾轉投靠了何真。

歷史上劉三吾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南北榜之爭,他就是當時的主考官。

不過有趣的是,即便是主考,劉三吾只是充軍發配,由此可見,他的確沒有什麼私德的問題,不然朱元璋早就殺他一百次了。

當然了,另外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彼時的劉三吾,已經快九十歲了。

而這位竟然熬到了朱允炆登基,官復原職,直到建文二年纔去世。

堪稱元末明初活化石。

如今劉三吾代表何真,前來談判。

“吳王殿下,嶺南貧弱之地,廣州煙瘴之鄉……何左丞無意和吳王作對,也願意歸附吳王,納貢稱臣,只求吳王能垂憐嶺南百姓,不要興起兵戈纔是。”

經過了多輪談判,雙方的要求也漸漸聚集在了一個核心問題上。

何真只願意名義上歸附,接受冊封。

但是朱元璋這邊,包括張希孟在內,斷然不會允許一個土皇帝的存在。

“正因爲憐憫嶺南百姓,纔有舉兵南征!”朱元璋冷笑道:“劉先生,何真一再拖延,他打的什麼算盤,咱心知肚明,可你知道,爲什麼咱願意等嗎?”

劉三吾臉色難看,無奈搖頭,“外臣不知。”

朱元璋呵呵道:“他以爲拖延久了,就能讓咱退兵,可他不知道,咱調兵遣將,聚攏糧草,已經準備了十萬大軍!何真想以區區嶺南之地,抗拒咱數省之兵,他是找死!再不妨告訴你,吳國水師,已經匯合方國珍的水師南下,不日就會到達廣州。劉學士,你不妨替何真想想,他拿什麼跟咱鬥?”

劉三吾怔了怔,面對朱元璋咄咄逼人的架勢,他着實招架不住。

“吳王,外臣,外臣幾次到達梅嶺,坐在涼亭之中,眼望關城,興之所至,作詩一首,還望吳王品評。”劉三吾略沉吟,就道:“華表愁聞鶴語聲,女牆自照月華明。在秦本有關中險,散楚其如垓下兵。百戰山河唯骨在,萬年壁壘爲誰城。興來不敢閒登覽,只恐新亭感慨生。”

見劉三吾玩起了詩詞,朱元璋一怔。

這時候張希孟笑了,“你說關中險阻,擋不住劉邦大軍,項王雖雄,終有垓下之敗。我們這百戰雄兵,都是空的了?”

劉三吾悚然心驚道:“張相,在下斷然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想着,歷來戰亂,百姓受苦,爲了體恤百姓生靈,還望吳王能夠罷兵。在下素知吳王大志,我以爲吳王大可以進取中原,何左丞願意效仿趙佗,永爲藩屬,忠心不二,豈不更好?”

張希孟簡直覺得好笑,這夢做得太美了!

“你提到了趙佗,我正想說,自漢武帝攻滅南越國之後,這嶺南之地,便再也沒有離開中原掌握!便是趙宋之弱,尚有狄青平定儂智高。你覺得我們華夏吳國,連趙宋都不如嗎?”

劉三吾低垂着頭,汗水浸出,手足無措,“還,還是緩緩吧!”

張希孟笑道:“緩?你不是寫了一首詩嗎?我這也有一首詩給何真:萬里車書一混同,嶺南豈有別疆封?提兵十萬梅嶺上,立馬廣州第一峰!”

“這,這是改完顏亮之作!”劉三吾驚道。

張希孟一笑,“沒錯,胡虜之君都懂的道理,我家主公,乃是華夏之主,又豈有不懂之理?告訴何真,九州不全,寢食不安!”

劉三吾一陣愕然,雙手忍不住顫抖,“在下,在下願意立刻回去,勸說何左丞!”

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
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