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僞鈔

雖然嘴上說得篤定,但施幼敏還是趕緊整了整衣服,然後迎向院子裡。

楊𤩽是正四品知府,他是從三品都轉運使,施幼敏的級別雖高了半級,但楊𤩽是淮安府的父母官,自然是要給予幾分尊重的。

施幼敏剛走到院子裡,淮安知府楊𤩽便迫不及待地拱手行禮道:“楊𤩽拜見都轉運使大人。”

“楊府君不必多禮。”

施幼敏拉着對方的袖子進了屋裡,示意對方坐下後,隨即直截了當地問道:“楊府君今日突然造訪,不知所爲何事呢?”

“有一件事要說與都轉運使知曉。”

楊𤩽隨後將他獲知的“秘密”如實道來,卻是讓施幼敏有些意外淮安府同知李恆那裡,竟然也有人從揚州府逃了出來,把消息稟報予他。

這不由地讓施幼敏有些疑惑,到底是錦衣衛在部署抓捕行動的時候如此粗心大意,還是故意爲之?

而欽差解縉,捱得這一刀,又是怎麼回事?

這一切,真的是巧合嗎?

再想下去就有些細思極恐了。

但無論如何,楊𤩽這裡卻容不得他多想了。

“施大人,您可是咱們淮安最大的官,鹽稅乃民生大計,豈容外人染指?”

楊𤩽顯然也很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此說完便滿懷期待地看向了施幼敏。

施幼敏本不欲與楊𤩽商議些什麼,跟態度死硬的楊𤩽不同,他已經準備挪個位置了,這些事情對他來說,不是什麼生死之爭,相反,儘快把自己撇乾淨纔是目的,所以他一開始才壓根就不打算告訴楊𤩽。

施幼敏聽到這話,臉上卻是流露出了爲難之色,苦澀地說道:“本官自然是知曉這個道理的,只是哎,本官實屬無奈啊!”

“施大人,您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幫助?儘管說就是,咱們都是同僚,我怎能坐視不管?”

楊𤩽見其這般神態,更加確認施幼敏是有些問題的,他與施幼敏雖然平日裡打交道不多,但卻也清楚對方是什麼人,既然如今施幼敏會流露出這種神態,足以證明,他真的有了別的心思,要麼是萌生退意,要麼就是另有謀劃。

可換到楊𤩽這個位置來,他就尷尬的很了。

知府這個位置當然很高,就如同當初的常州知府丁梅夏一樣,足以掌握一地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的命運,但問題就在於,知府還沒有走到地方官的頂端,離着中樞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一旦中樞決定對某個地方做些什麼,那麼像他們這種上夠不着天、下夠不着地的地方官,幾乎就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

這在之前都察院的突擊檢查之中,就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

兩淮鹽場和淮安府的一些直接負責鹽務的中層官員,直接被帶走了,若不是都察院的手段不夠狠,亦或者說這批人的嘴巴夠硬,那楊𤩽在知府的位置上根本坐不到現在。

楊𤩽之所以派李恆這個副手跟着王遠山,便是想去探探欽差的口風,可誰成想,口風沒探到,反而落了個刺殺欽差的大罪名。

“唉”

施幼敏幽幽嘆了一口氣,繼續道:“誰說不是吶,但本官無法阻止,否則這兩淮便會亂成一團,屆時受損失最大的,仍舊是我等。”

楊𤩽聞言,頓時陷入了思索之中。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施幼敏模棱兩可的廢話不是關鍵,關鍵是態度。

而這態度,似乎也不奇怪。

王遠山是黃淮布政使司的二把手,李恆是淮安府的二把手,別管是不是解縉自己謀劃的,如今人證物證俱在,眼見着就是要藉着這個機會,上到黃淮布政使司,下到淮安府,整個給連根拔起了。

而在這案子裡,本該是主角的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卻並沒有牽扯到,再加上確定了其人另有謀劃,所以也無怪乎施幼敏是這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了。

事實上,不管是楊𤩽還是施幼敏,都低估瞭解縉的瘋魔程度。

都察院爲什麼查不到證據,還不是人證不足,而物證都被銷燬了。

那好,解縉乾脆就換了個思路,既然沒有物證,那我就自己製造物證,然後遞到你手裡,到時候褲襠粘黃泥,不是屎也是屎。

至於人證,那更好辦了,污點證人懂不懂啊?

對於黃淮布政使司和淮安府的上層,便用這個法子,而對於直接執行鹽務的基層官吏,則用劉富春這枚棋子。

簡單的說,那就是都察院或許還講程序正義,但解縉不講,他只要立功。

至於利益網絡上的商人們,到了最後收網的時候,自有吳家的作用。

之所以不用吳家來牽連官吏,更是要解縉自己解決,那便是因爲要保全吳家,將其壞的影響只侷限於商界的原因了當然了,要是解縉解決不了,那姜星火說不得最後也只能啓動吳家,強迫其自爆了。

楊𤩽見施幼敏跟他不是一路人,便曉得在這裡耗着也耗不出什麼結果來,徑自起身告辭離去。

待出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楊𤩽上了自己的馬車。

“老爺,回府衙嗎?”

“不回府衙,去外宅換輛車,空車回府衙,你親自駕車,得去趟鳳陽見布政使大人。”

楊𤩽又對親信吩咐道:“若是有人來問便說我病了,閉門謝客,我幾日便回。”

鳳陽、淮安、揚州,雖然是接壤的地區,但從治所城池的位置來看,基本呈等邊三角形,距離都是二百多裡,這一趟,怕是要把楊𤩽身子骨都給坐散架了。

但楊𤩽不知道解縉什麼時候來興師問罪,如今事情十萬火急又沒個主意,也只好親自去鳳陽面見大BOSS了。

——————

另一條線上,劉富春順利得到了引薦。

“尋人問問”的典史把他帶到了另一處房間。

在這裡,面對劉富春的熱情,反倒讓幾位官吏都頗感受用,畢竟誰都願意別人吹捧自己,即便他並沒什麼太大成就。

“貨物的事情呢,到時候自有安排,帶你來這裡,主要是想告訴伱一些提鹽的規矩。”

出乎劉富春的意料,這幫蟲豸竟然上來就直奔主題。

本來,典史說的是找同僚問問聯繫商人出售貨物的渠道,而不是他提鹽的事情。

但如此一來,反而正合了劉富春的心意,因爲在解縉那簡單粗暴的設計裡,其實最關鍵的,正是大規模地拿到鹽務衙門這些中下層官吏的證據。

而這物證,姜星火亦是給他準備好了,就看劉富春怎麼送出去了。

而對於這些官吏來說,劉富春的鹽引是哪來的,他們並不關心,“納鈔中鹽”從大明銀行領的也好,還是原本從什麼渠道獲得的也罷,他們只關心自己在貨物和鹽引兩方面,能抽到多少錢,這也是這些基層官吏的謀利手段。

而事實上,劉富春的鹽引,正是姜星火爲了回籠貨幣所行“納鈔中鹽”時頒發的,是正經的朝廷承認的鹽引,只不過大家都知道兩淮鹽場這裡最近局勢不對勁,所以提鹽的,基本都是從江浙提的,很少有人往這邊跑。

爲首的從六品判官,先將一摞看起來不算厚的文書推到劉富春面前,示意他先看。

劉富春見狀也不遲疑,拿起來翻閱,片刻之後,點頭讚歎道:“果然周到,在下佩服。”

劉富春雖然是揚州商人,但卻從未涉足過直接來鹽場取鹽這等買賣,而是屬於二級分銷商,但他深諳其中的門道,若是沒有“納鈔中鹽”這檔子事,來鹽場提鹽,往往是最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事情,若無強大背景和關係,根本不可能長久地從鹽場裡提出鹽來。

劉富春作爲一個各行業都摻和的商人,對這裡面難度的瞭解遠勝於常人。

“只是.這個能不能再低點?”劉富春眯着眼睛陪着笑,一臉奸商市儈。

若是尋常鹽商,絕不會如他這般放肆,即使有些不滿,也只會暗中嘀咕幾句,絕對不會像他這樣,當着官吏們的面說出來,畢竟都是要靠鹽務衙門吃飯的。

跟之前被拍馬屁時不同,劉富春的態度顯然沒有讓官吏們感到絲毫舒適,相反,他們都覺得這位商賈太過無知,竟然敢直接談這種事情。

但爲首的判官卻輕“咦”了一聲。

原本邀請他坐下,且將鹽務上的規矩透露給他,便是帶了幾分試探之意的。

若是劉富春豪邁地一口答應下來,那說明劉富春根本就是懶得與他們虛與委蛇,不僅如此,對於對方這次的目的,判官心中隱約有些懷疑,但並未表示出來,而是打算藉着這件事試探一番。

如今看來,不管是劉富春的話語還是姿態,都是一副爲自己爭取利益的商人模樣,判官心中的懷疑,倒是消散了大半。

“你應該清楚,這是命脈所在,裡面要打通的關節多得很,若是覺得高了,大可去排隊,只不過想從兩淮鹽場提鹽,恐怕就不容易了。”“呵呵,判官大人誤會了。”

劉富春急忙擺手道:“在下的意思是,可以多付點寶鈔,請大人把食鹽扣除的比率低一點。”

不管這是不是劉富春準備好的備用方案,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方案對於官吏們來說,還是頗有吸引力的。

因爲官吏們從鹽引裡面謀利的手段,便是實際上三百斤一大引,或是二百斤一小引的食鹽,商人們憑藉着鹽引,只能拿到其中的六七成,而中間多出來的,都被官吏們瓜分掉了。

之所以這麼搞是因爲官吏們手裡掌握的,是食鹽實物,換句話說,他們只能扣這部分的。

而既然瓜分食鹽的目的是賺錢,那幹嘛不直接收錢呢?若是劉富春肯多出些寶鈔,自然可以讓劉富春十足十的拿到鹽引兌換的食鹽。

寶鈔如今雖然算不上香餑餑,但跟兩年前那種狗擦屁股都嫌髒的狀態比,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沒有銅錢或是銀子嗎?”典史蹙眉問道。

“銅錢帶着”

劉富春說的有些含糊,但在場的官吏卻馬上明白了過來,這東西不好一車一車地往裡搬,而且長途運輸貨物,如今攜帶寶鈔確實比攜帶銅錢方便多了。

至於同樣易於攜帶的銀子,好吧,大明很缺白銀,而且白銀不是法定流通貨幣。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劉富春的要用來賄賂他們的這批寶鈔,可是姜星火聽說了解縉的計劃後,讓大明銀行特製後,委託李增枝的船隊運過來的,新鮮出爐的那種。

“我可以先付一批錢。”劉富春一副心疼的樣子。

“不行。”

都轉運使司的判官搖了搖頭,只說道:“全付,再去提鹽。”

他雖然只是一個從六品的判官,但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也是有些門路的,只要同樣給予一筆分潤,鹽場那邊自然也能讓商人如數提鹽,畢竟又沒有違反什麼禁律。

“這個.”

劉富春沉吟片刻,卻沒有馬上答應。

雖然劉富春很想把這批燙手的寶鈔都趕緊送出去,然後就算完成任務,可他的意識卻很清楚,他不能這樣做,因爲會在這位人精一樣的判官面前露出破綻,畢竟,他現在是一個求財的商人,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都該竭力爭取自己的利益。

劉富春搖了搖頭道:“恐怕有點麻煩啊,這種事情若是有些波折,鹽場那裡一旦不認,怕是不太好收拾.”

判官聞言,心裡忍不住咯噔一跳,暗忖道:“這人不僅膽子大,倒也是個精細的。”

你道這是爲何?衙門與鹽場之間,互相踢皮球的事情,可不在少數,光是鹽務衙門承諾了幫你辦事,最後收了錢不辦事,還真不是什麼稀罕事情。

別看在場這麼多官吏坐着,可真出了這個大門,人家不認,你又能如何呢?

“勿憂。”

見劉富春面露疑惑之色,判官當即微微一笑道:“你且把心放到肚子裡就是了,鹽場那頭,我保你能順利提到鹽。”

見判官如此自信,劉富春一愣,旋即試探着問道:“非是信不過大人,只是小的這點薄利,怕是”

“薄利?你也太謙虛了。”

判官笑着搖頭道:“不說你那批貨物,那是另外的事情,據我所知,光是這兩淮鹽場的鹽,你賣到南直隸去,最差都能賺上兩三倍甚至更高,而且這還只是零售,若是你膽子再大些賺到這個,恐怕都不成問題。”

說罷,判官比了個手勢。

雖然沒有直接再次承諾,但判官的態度已然表露無遺,而他還瞟了眼門外,給短暫的會談,帶到了十字路口上。

再不同意,一拍兩散,你的鹽也別提了。

見此情形,劉富春似乎天人交戰了半晌,最終點點頭爽快地答應下來,同時從兩袖中取出厚厚兩疊最大面值的寶鈔,交給了身邊的小吏,示意其收好,然後起身團團作揖道:“還望諸位大人關照。”

這麼多?

判官和典史皆是心頭微微一驚,不過卻依舊沒有接過來急於“驗貨”,而是互相交換了一下視線。

“還有貨物那邊的渠道,也需要大人幫忙引薦,不然我一個外地商人,這些貨怕是也賣不出去。”劉富春趕忙解釋了一番。

這個理由倒也算合情合理,畢竟一開始劉富春請求的就是幫忙引薦本地把持市面的商人,把自己帶來的一船又一船的貨物出手掉。

如今把提鹽和賣貨都一起辦了,也算是一事不煩二主。

判官沉吟片刻,最終道:“如此也好,那你把如今住的地址留下,今晚的時候,給你引薦幾個商人,一起喝杯薄酒。”

劉富春心中暗暗腹誹:“你他孃的現在收了老子的寶鈔,上面只有藥水才能顯現的特殊標識就足夠把你們一鍋端了,老子還喝勞什子酒?這貨就是爛了都不心疼,國師給的可比這些貨多得多了。”

不過他也知道,既然演戲還沒結束,那在大明的社會規則裡,官員的邀請,可謂求之不得,哪怕是再忙的時候,也不能拒絕,因此劉富春連忙點頭道:“多謝大人!”

判官見狀,又將一開始劉富春給典史和典吏的貨單遞給他,道:“如此便算是定下來了。”

——————

上層與下層各自有各自的算計與利害,解縉這頭也沒停下。

如今解縉已經是徹底瘋魔,爲了自己的遠大前程,他無論如何,也要把姜星火交代給他的“整頓兩淮鹽務”的這件事情辦的漂漂亮亮。

爲此,他甚至幹出了連上一次錦衣衛和都察院都不敢幹的事情。

——親自刑訊逼供地方大員。

解縉的腹部,依舊纏着厚厚的繃帶,他用方便發力的左手,拎起了一塊燒的通紅的烙鐵。

“李大人,您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感激不盡。”

說着,解縉便用右手,費勁地從懷裡拿出一張名單,鄭重地推到了李恆面前:“看看吧,這些人,是不是都是同黨。”

李恆掃了一眼眼前的名單,卻是皺着眉頭問道:“解縉,你瘋了?”

然而,他話音未落,解縉手裡的烙鐵就狠狠地印在了他的皮膚上。

“啊!!!”

李恆慘叫的聲音幾乎可以稱得上撕心裂肺。

豆大的汗珠如雨幕一般從他的身上滴落,李恆額頭的青筋都快爆出來了。

“我說,你就放過我!”

解縉笑吟吟地說道:“你想多了,供了只是讓你少遭點罪而已。”

“你個瘋子!瘋子!”

一旁的趙海川也勸諫道:“大人,這些都是淮陰的大商人,還有鄉紳豪族的代表人物,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些。”

他雖然覺得解縉這個思路可行,可這些鄉紳豪族都盤踞數十年,底蘊深厚、勢力龐大,哪怕是當地的大鹽商也不敢輕易招惹。

這兩股勢力綁在一起,要一掃而空,難度實在太大了。

“這個世界永遠只有兩類人——有權之人和無權之人,無權之人,根本無需顧忌。”

解縉卻是冷哼了一聲道:“本官已經考慮清楚了,現在的淮安府只剩下這羣蛀蟲,掃清了,便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招不招?”

“啊!!!”

片刻過後,解縉滿意地從刑訊室裡走了出來,他的手上,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算算時日,劉富春也該順利完成任務了,走,帶隊伍啓程去淮安府,此番整頓兩淮鹽務,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

第466章 呂宋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364章 猜疑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382章 景隆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378章 反轉第424章 破關第460章 吃蟹第290章 孤憤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460章 吃蟹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440章 蛀蟲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499章 舊港第346章 炮轟第312章 風起第547章 市舶第540章 鎮海第67章 白銀寶鈔!第380章 四策五月求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39章 算賬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293章 生亂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462章 瀕死第570章 換鈔第487章 攝政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524章 規劃第90章 絕境第306章 酷刑第503章 京營第331章 起火第527章 自己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297章 當千第293章 生亂第299章 發聵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541章 仇讎第384章 窮理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395章 龜甲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562章 立儲第493章 歲末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478章 鑰匙第477章 煤鐵第307章 實驗第368章 派系第538章 癥結第306章 酷刑第551章 傾國第450章 勞工第470章 出兵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422章 攻克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438章 私鹽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41章 反水第472章 留學第541章 仇讎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426章 神速第482章 六經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97章 除夕第59章 先生第328章 大軍
第466章 呂宋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364章 猜疑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382章 景隆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378章 反轉第424章 破關第460章 吃蟹第290章 孤憤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460章 吃蟹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440章 蛀蟲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499章 舊港第346章 炮轟第312章 風起第547章 市舶第540章 鎮海第67章 白銀寶鈔!第380章 四策五月求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39章 算賬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293章 生亂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462章 瀕死第570章 換鈔第487章 攝政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524章 規劃第90章 絕境第306章 酷刑第503章 京營第331章 起火第527章 自己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297章 當千第293章 生亂第299章 發聵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541章 仇讎第384章 窮理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395章 龜甲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562章 立儲第493章 歲末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478章 鑰匙第477章 煤鐵第307章 實驗第368章 派系第538章 癥結第306章 酷刑第551章 傾國第450章 勞工第470章 出兵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422章 攻克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438章 私鹽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41章 反水第472章 留學第541章 仇讎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426章 神速第482章 六經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97章 除夕第59章 先生第328章 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