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

話說東胡現在的疆域真不算小,整個東南半島除了東邊那一小條屬於安南和占城其他地方几乎都被他們佔領了,特別是將暹羅壓制在大城一帶以後,東胡的疆域已接近將近兩百萬平方公里,這麼大的地方是一個月能拿下來的嗎?

按朱慈炅原來的計劃一個月時間自然遠遠不夠,原來他是想步步爲營,穩紮穩打,用鐵路線慢慢推進,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這樣的話糧草的供給完全不用擔心,以大明強大的實力,絕對能打的東胡沒脾氣。

但是,現在列強擺明了要來干涉了,他不得不改變策略,行險一搏,所謂擒賊先擒王,他準備一路猛攻,直接衝到東胡的都城,迫降他隆王!

從大城到東胡的都城東籲才一千多裡地,如果快馬加鞭的話,三日即可到達,貌似拿下衝到東籲城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爲什麼說這樣做是行險一搏呢?

首先,大城以北還有東胡的二十萬大軍,不把這二十萬大軍擊潰,直衝東胡都城那就是個笑話,等着人家兩面夾擊嗎?這二十萬大軍擊潰之後也不是一了百了,他們要利用地形分散阻擊那就麻煩大了,憑藉集結在大城的三十萬明軍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期之內把這麼多潰軍清剿乾淨。

還有,大城到東籲城中間也不是一馬平川,中間還隔了幾條山脈,地形複雜,大軍行進比較困難。

最後,還有最關鍵的一個問題,要是他隆王望風而逃,放棄東籲城,那一切就白忙活了!

不過朱慈炅現在也管不了這麼多了,問題是有一大堆,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成功的希望,因爲他對迫降他隆王很有信心,只要把他隆王圍在東籲城,這傢伙十有**是要降的,因爲在歷史上,這個東胡王朝的國王並不是什麼頑抗到底的死硬分子。

其實,南明時永曆帝最後敗走的南緬就是東胡王朝,結果,吳三桂剛一衝過來,他隆王立刻將永曆帝及其家屬送交清軍,以求清軍退兵!

這說明他隆王的意志並不是很頑強,還沒開打呢,就認慫了,當然,也有可能他是不想爲保護永曆帝和清軍開戰,但是,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來了你屁都不放一個直接認慫,足以說明他隆王就是個欺軟怕硬之輩。

既然他們怕硬,那就跟他們來硬的試試,朱慈炅直接下令,北洋水師去安南將天雄軍運過來,修鐵路慢慢推進的事情交給定遼軍、武威軍和邊防軍第二軍團去負責,而禁衛軍第一軍團、關寧軍和東江軍則全力開伙造乾糧,準備急行軍!

安南離暹羅並不是很遠,兩天後天雄軍便趕到大城,朱慈炅立刻召集四位主將,商討進軍東籲的大計。

在行軍打仗過程中朱慈炅一般都儘量免去繁文禮節,五個人就那麼圍着沙盤模型討論起來。

要進軍東籲首先必須要解決大城以北的二十萬東胡大軍,這東胡大軍的大營布的倒是頗得兵法之要,背靠大山,易守難攻,但是在火炮數量驚人的明軍面前,只是多費點手腳而已,衆人商議的最多的還是怎樣一舉將這二十萬大軍殲滅。至於解決完這二十萬大軍以後怎麼辦,那就要看此戰的結果如何了,衆人將各種情況一一例舉,商議出種種對策,一個龐大的作戰計劃就這樣慢慢成型了。

第二天一早,朱慈炅親率禁衛軍第一軍團和東江軍進軍大城以北八十里,在東胡大營對面安營紮寨,吸引東胡大軍的注意力,而關寧軍和天雄軍則從左右兩翼潛伏過去,隔着二三十里,將東胡大營團團圍住。

這股東胡大軍的主將是東胡王太子平達力,他倒是沒有他隆王那麼慫,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認爲明軍就是火炮多點而已,要真拼起命來,還不一定打得過東胡大軍呢!

他之所以後退百里,並不是怕了明軍,而是不想和明軍拼命,連明軍的意圖都沒搞明白呢,直接就和人家拼命,那不是有病嗎,他沒病,所以他在等明軍派使者過來說明意圖。

結果,他等來的不是大明的使者,而是二十萬大軍!

這下平達力直接怒了,第二天一早,他直接令二十萬大軍在大營前的平原上擺開陣型,準備陣挑明軍,讓他們見識一下東胡大軍的厲害。

朱慈炅原本還在考慮怎麼攻破東胡大營呢,沒想到他們竟然自己跑出來了,還擺開陣型在那裡挑釁!

敢跟明軍在平原上對陣,找死啊!

朱慈炅即刻下令,一萬步兵在最前方組成盾牆擋住敵方視線,剩下步兵和騎兵分列盾陣左右後翼,而炮兵則全部排列在盾陣正後方,二十萬大軍就這麼緩緩向前壓去。

平達力見明軍以這樣的陣型壓過來,不由露出不屑的神色,這明軍將領怕是有病吧,炮彈是盾牌能擋住的嗎?他可有幾十門大炮!而且他還有數萬象兵,這樣的盾陣直接踩過去就行了!

朱慈炅自然知道東胡大軍有四五十門火炮,所以他將射程最遠的一百門神威大炮排在炮陣的最前方,就等着對方開炮呢。

盾陣後面,騎着戰馬的步兵和炮兵將領不停的用望遠鏡估測着彼此間的距離,六裡、五里、四里、三裡......。

明軍的前排盾陣剛達到距東胡大軍大約兩裡半的位置,”轟轟轟“,東胡大軍終於忍不住開炮了,不過他們的火炮全部架在大陣的後方,射程有點不夠,射的最遠的炮彈離明軍的盾陣都還有上百步遠呢。

就在這個時候,中軍令旗揮舞,前方領軍將領紛紛根據旗語下令道:

”上前百步豎盾牆。“

”上前百步列陣,準備衝鋒。“

”上前百步架炮,準備轟擊。“

明軍整個陣型前移百步後,突然停住了,”噗噗噗“前排的明軍將盾牌往地上一插,迅速組成盾牆,後面的明軍好像停在那裡沒了動靜。

正當平達力猜測明軍在搞什麼名堂時,盾牆的後方突然豎起一排炮管,大約上百根的樣子,不過那長度卻有點驚人,高處盾牆一大截!

平達力見狀,臉色一變,看這炮管長度就知道,明軍的火炮肯定能射到己方的大陣中,怎麼辦呢?一百門大炮也不是那麼可怕,這麼近的距離,衝過去最多挨兩百發炮彈,拼了,他一咬牙,大吼一聲:”擊鼓,全軍突擊。“

”咚咚咚咚“戰鼓聲響起,東胡大軍齊聲大吼,駕馭着巨象嚮明軍衝過去。

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
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