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

大明的京城的確無愧於天下之最,因爲這個時候全球人口還不到後世的十分之一,而且大多數國家都是農業國,平民大多以分散耕種爲主,能聚集幾十萬人,那都是了不得的大城了;人口如果上百萬,那已經是當世屈指可數的超級大城了;像大明京城這樣,常住人口都有三百萬的,絕對僅此一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

現在的問題就是,三百萬的規模還不夠大,還要再擴,不然就會人滿爲患!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涌入大明的京城呢?

首先,就是因爲它是大明的京城,是人文匯聚之地,但凡有點關係,或者有點本事的,誰不想來京城混啊,不說別的,在地方上你想結交一個七品芝麻官都很難,到了京城,七品、六品、五品一抓一大把,常見的很。

然後,京城的治安肯定是大明乃至天下最好的,天子腳下,敢得瑟的有幾個,錦衣衛、東廠、禁衛軍可都不是吃素的,各路牛鬼蛇神沒事基本不會去京城,去幹嘛?去尋死嗎!

最後,最重要的,京城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消費人口衆多,在這裡做生意,要發財,簡直太容易了。

要知道,京城不但有貫通南北的鐵路,還有近在咫尺的東大營新港,又有大明皇家日興銀行提供資金,又有大明皇家機械集團提供生產設備,又大明皇家興隆商號和大明皇家西洋商貿收購各種商品,可以說,你哪怕是個窮光蛋,光着屁股跑到大明的京城,只要你有頭腦,很快就能發家致富!

這就造成了大明全國各地,各藩屬國甚至是世界各國的商販,拼命往大明京城涌,人口不飛速增長才怪。

現在擴建是肯定要擴建了,但到底擴建多大,就要看各方面的需求了。

朱慈炅發表了一通感慨之後,立馬徵詢道:”現在擴建京城勢在必行,不過這個規模到底要擴建多大,還要看各方面的需求,瑞徵你先說說,要疏散日漸擁擠的人流,京城需要擴多大?“

何瑞徵自然早有腹稿,皇上一問起,他立馬不假思索的道:”回皇上,微臣覺得,要解決京城日漸擁擠的現狀,又要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再建一個像東城區那麼大的商業區是最合適的。“

朱慈炅點頭讚賞道:”恩,不錯,沒有好大喜功,其他人呢,你們還有什麼需求沒?“

他的話剛落音,黃道周立馬搶着道:”皇上,微臣有,這國子監也是人滿爲患啊,大明一下收服這麼多的屬國,又新增了一倍的行省,各地學子要求來國子監進習的越來越多了,根本就住不下了!“

在朱慈炅的印象中,國子監的監生那品級已經相當高了,監生雖然沒有功名,但是其中優異者是可以直接參加會試的,等同於是舉人了,國子監擴建以後,一次招納上千監生都不成問題,大明哪裡來這麼多舉人啊!

他不由好奇的問道:”這個監生來源主要有哪些啊?“

黃道周毫不猶豫的道:”這監生的來源,按立朝之初的規定,主要是各省的非漢族學生和其他國家愛好漢學的求學者,順帶還可招納一些官宦子弟,到了宣德年間這個性質就慢慢變了,幾乎只招官宦子弟,已經沒了推廣聖賢之學的功能,倒成了官宦子弟獲取進士功名的捷徑。微臣掌管國子監之後只得取其中者,兩方面都招,原本倒是沒什麼,因爲各省的非漢族學生和其他國家愛好漢學的求學者並不對,但是,近年來就不得了了,各藩屬國要求來國子監進習的學生本就已經超過了國子監能容納的極限,再加上新增的這些行省,這個,這個......。“

這個什麼啊,新增的行省讓他們自己學去唄,要都管他們的學習那還得了啊!

朱慈炅不由催促道:”吞吞吐吐的幹嘛?你不會想把他們全招國子監來學習吧!“

黃道周聞言,硬着頭皮道:”皇上,不是微臣想把他們全招來國子監學習啊,他們,他們可都不是我漢族的學生啊,按祖制,是有資格來國子監學習的!“

暈倒,怎麼把這茬給忘了,的確啊,新增的這十多個行省,漢民幾乎沒有,都是其他民族的,這下可有點麻煩了,讓他們全過來學習,那是不可能的,京城再擴大一倍都裝不下,朱慈炅只得無奈的道:”那就擇其優者錄取吧,全招過來是不可能的,最少要招多少,你給個具體的數目。“

這個黃道周也早考慮好了,他不假思索的道:”按理,每科每省的舉子大概在一百名左右,新增十八個行省,四個藩屬國,那就是兩千兩百名,再加上其他國家愛好漢學的求學者越來越多,暫且給他們定六百個名額,所以,國子監最少要擴大三倍!“

這個是必須的,必須在直屬領地和藩屬國推行科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讓他們慢慢接受自己是大明帝國一份子的事實,朱慈炅一咬牙,點頭道:”準了,朕給你建個五倍大的新國子監!“

說完,朱慈炅擡頭望向衆人,沒想到第二個開口的竟然是徐光啓,他緊接着道:”皇上,這國賓館也人滿爲患啊,近幾年各藩屬國使節團絡繹不絕,而且他們國內的高官子弟都向往來大明京城居住求學,國賓館早就住不下了,再加上皇上還下旨給莫臥兒帝國皇室騰了一大片宅院,現在,大明都有點不敢接待藩屬國的國賓了,實在沒地方住啊!“

還有這種事,國賓館可是按上萬人規模來建的,這都不夠,搞笑的吧!

朱慈炅不解的問道:”恩師,要求來國賓館暫住的貴賓有多少?“

徐光啓愁眉苦臉的道:”光今年就有三萬多,給他們排到明年也排不完啊!“

шωш☢ тt kдn☢ c o

靠,這些藩屬國,想把所有高官的家屬全塞到大明來是吧,不過,這是好事,就是要讓他們嚮往大明的生活,纔不會生異心,朱慈炅又是一咬牙,點頭道:”好,朕再修個五倍大的國賓館,來,讓他們都來,住多久都沒關係!“

這樣一算下來,再加上承諾給莫臥兒帝國修建的皇宮,幾乎又是半個東城區那麼大的面積了,硬塞到新建的商業區裡面肯定塞不進去,乾脆再建一個新城區得了。

反正要再多建兩個個新城區了,朱慈炅也不在乎再多一個,他擡頭再次望向衆人,那眼神彷彿在說:“來,還有沒有,你們想建什麼,朕都給你們建!”

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
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章 神蹟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