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

隨着密雲鐵礦的發現,工部派出的隊伍相繼傳來捷報,在鐵礦的探查上朱慈炅保持了他一如既往的神奇,他說的幾個地方鐵礦儲量本來就豐富,只要仔細去招肯定能找到一大堆,光是遼東一地,發現的鐵礦就不下百處,工部官員都驚歎不已,皇上真是英明神武啊!

接下來,鐵礦的開採工作又掀起了一股熱潮,朱慈炅原本就想藏富於民,提高整體消費力,拉動經濟發展,但莫名其妙的給平民百姓發銀子肯定是不現實的,容易造成通貨膨脹,現在有了鐵礦就不一樣了,因爲鐵礦的開採本來就伴隨着財富的增長,所以他給所有挖礦的平民都來了個大派送,挖五百斤鐵礦就給一兩銀子,挖多少給多少!

五百斤鐵礦石一兩銀子是什麼概念,這麼說吧,一個成年人,就算柔柔弱弱的沒什麼力氣也能輕輕鬆鬆背起三四十斤的鐵礦,一個精壯勞力一次背一百斤都不是問題,工部決定開礦場的地方那可都是富礦,隨便挖挖就能挖到鐵礦石的那種,這下遼東、京城、山西和四川的老百姓還不瘋了,要知道一個成年人只要你不懶,一天最少能挖出五六百斤鐵礦,那可是一兩多銀子!

這下都可不得了了,四地的老百姓瘋狂的涌向工部開的礦場,日夜不停瘋狂挖礦,還種什麼地啊,種地一年才能賺多少銀子,輕輕鬆鬆挖幾天鐵礦就賺回來了!

一時間各個礦場都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揹着簍子,提着鋤頭挖礦的平民,那鐵礦石多的,火車日夜不停的拉都拉不過來,別說一個月一千萬斤了,一天就能挖出幾千萬斤!

幾千萬斤真不算多,要知道一個普通成年人一天就能挖出五六百斤,幾千萬斤也就十來萬人一天挖的量,要不是工部開的礦場不夠多,一天幾億斤甚至是幾十億斤都有可能!

礦場不夠,人太多自然就容易產生矛盾,所以工部各個礦場陸續出現了搶礦打人的***,礦區的治安環境日漸惡化。

這種情況是朱慈炅始料未及的,他不得不做了一次朝令夕改的’昏君‘,將鐵礦石的價格降到一千斤一兩銀子,並派出錦衣衛赴各礦區維持秩序,誰敢打架,就關起來!

就這老百姓仍然熱情不減,從四面八方不停涌向工部開的鐵礦場,地裡的莊稼都沒人去管了!

朱慈炅不得不再次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每家每戶都只准出一個勞力挖礦,各地方官員嚴查戶籍,每戶只發一個採礦證明,錦衣衛則在各礦場嚴查採礦證,沒有采礦證來採礦的統統關起來,這下瘋狂的形勢才得以扼制。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與改進,大明的鐵礦經濟終於形成了固定的發展模式:

首先是平民採礦,隨着工部不斷開發新礦場,最後鐵礦石的日產量達到了恐怖的一億斤左右,也就是說四省農民一年能從中獲利三千多萬兩白銀,四地的消費能力由此提高了幾倍,尤其是遼東,富有程度甚至超過了南直隸!

然後是工部鋼鐵廠生產鋼材出售,鐵礦石充足了,工部鋼鐵廠的產量也上來了,鍊鋼的高爐是添了又添,而且還不斷向巨大化發展,最後工部鋼鐵廠的日產量達到了恐怖的一千萬斤!

鋼材的價格可就不是一兩銀子一千斤了,而是一兩銀子一百斤,這還只是普通鋼錠,如果是鋼板和鋼筋這個價格還要翻倍!

就這,大明的鋼材生意都火爆到不行,不但大明百姓需求旺盛,朝鮮、東瀛、琉球等藩屬國需求量也極大,至於南洋各地,那就要看運氣了,大明和三個藩屬國有了盈餘,纔會賣給南洋各地的商戶,大明鋼鐵日漸成爲風靡整個東南亞的著名品牌,呃,沒辦法,現在全世界就這一個品牌,獨家壟斷,別無分號,再說,大明產的鋼鐵本來就是當時質量最好的。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西城區鋼鐵廠的產量竟然沒跟上需求量,朱慈炅已經在考慮新建更大型的鍊鋼廠了,這利潤,就算按十兩銀子一千斤計算,刨去成本最少有五兩銀子的利潤,也就是說西城區鍊鋼廠一天就能賺五萬兩銀子,一年就能賺將近兩千萬兩銀子,這樣的鍊鋼廠開上十來個一年就能賺兩億兩銀子,全世界的金銀都將因此涌向大明!

當然,開十個是不可能的,以大明現在的鐵礦開採量,最多再開五個這樣的鍊鋼廠,而且還要考慮銷量的問題,一下猛增五倍的產量,很有可能會造成供過於求,還是慢慢來吧,一個一個的建,保持旺盛的需求,這樣鋼材纔不會貶值。

最後就是買鋼材的商戶將鋼材加工成各種商品出售,大明工部煉出來的鋼材純度及含碳量都經過了嚴格控制,比土法煉出來的毛鐵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製造出來的東西自然又好又耐用,刀槍劍戟什麼的就不說了,大明現在也只有山中的獵戶在用了,軍隊早就換成熱武器,要做出來也只能賣給東南亞那些小國家的軍隊。

就說民用的東西,像菜刀、鋤頭、釘耙、柴刀、斧頭、鐵鍋什麼的,幾乎人人都要用,大明和各藩屬國加起來是多少人,南洋市場又有多少人,按每人平均十斤鐵計算,那就是幾十億斤,這還只是家裡窮的,有錢點的買的鐵器更多。

而且,現在大明很多作坊都在開發新的產品,像什麼鐵桶、鐵盆、鐵箱子、鐵架子銷量都很好。還有,隨着水泥的推廣鋼筋的需求量更是成爆炸性增長!

光民用就是這麼大的需求量,再加上王恭廠、機械廠和東大營鑄炮廠這幾個用鐵大戶,一個日產千萬斤的鍊鋼廠還真有點不夠看了。

後世經濟發展有一種很常見的模式,那就是推廣特色經濟,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什麼什麼之鄉的牌子,甚至本身就是某個特色經濟之鄉的人,爲什麼要突出發展特色經濟呢?因爲這特色經濟不但能突出優勢,佔領市場,還能帶動其他經濟的發展。

像大明的鐵礦經濟上來了,附帶的煤炭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鍊鋼那可是需要大量煤炭的,有了鐵礦經濟的經驗,發展煤炭經濟自然是輕車熟路,山西、陝西、雲南等煤炭儲量豐富的省份的平民又發財了,特別是山西,前幾年還窮的揭不開鍋,今年又是鐵礦又是煤礦,平民百姓一個個都賺的盆滿鉢滿,大有趕超南直隸和遼東一舉成爲大明最富省份的趨勢!

當然,大明不止在發展鐵礦經濟、煤炭經濟,還有原本就領先世界的紡織行業、造船行業、玻璃工業,還有新興的水泥經濟、銅礦經濟等等,各行各業都在呈井噴式發展,這個時候,大明纔算是真正的走上了富強之路。

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八章 鑽牀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
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八章 鑽牀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