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

河南開封府外的一處小山坡上,新任三省總督陳子龍揹着雙手靜靜的望着遠方,在他的前面是一望無際的田野,或者現在應該說是荒野,因爲現在整個田野上看不到一點綠意,土地全部都乾裂開了。

陳子龍靜立了很久才嘆了口氣,收回目光,他明白皇上的急切心情,就他眼前這片平原幾乎和遼河平原差不多大,但是,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這片田野幾乎顆粒無收,還有晉中平原,還有黃土高原,同樣如此,這可是大明將近三四成的土地,荒廢這些年,已經嚴重拖累了大明的發展,如果繼續荒廢下去,將對大明的崛起造成巨大的阻力。

皇上派他來就是要改變西北的現狀,在旱區播種比較耐旱的農作物,讓這片土地不再荒廢下去。

遠處一條三人寬的河渠正在加緊施工,預備兵團的新兵們已經連續奮戰將近兩個月了,但是,他們從來沒喊過累,也從來沒拖過進度,因爲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故土,而且這片土地皇上已經全部交給三省的屯衛來打理了,挖通河渠受益的全是他們的親人,所以他們沒有一句怨言,拼命的挖,拼命的挖,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兩個月內三省的河渠竟然都挖的差不多了!

但是,陳子龍還在等,作爲農業方面的專家,他當然知道最適合播種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旱區的播種不能用常規的農時來衡量,農作物的生長是需要適宜的溫度,但是更需要水。如果溫度不適宜最多就是發育不良,收成少一點,如果沒有水,農作物更本就沒法生存,還談什麼收成。

挖通河渠只能解決農作物發育期和成熟期的灌溉問題,在幼苗期任何農作物都需要大量的水,光靠這點小河渠是不夠的,除非把河渠挖的像黃河那樣寬!

河渠自然不可能挖的跟黃河一樣寬,那樣的話就叫運河了,而不是灌溉渠,要把三省遍佈田間的河渠全挖成運河,就算是大明舉國上下所有人都跑來挖恐怕都得挖幾年,所以,他只能等。

以他這幾年的觀察,他知道在春夏之交,西北旱區會有一次比較大的降水,雨水將斷斷續續的小半個月左右,降雨過後,河水將變得充盈,土地也將變得溼潤,完全不用灌溉就能讓一些比較耐旱的農作物渡過幼苗期,降雨過後的一個多月內是全年唯一適宜播種的時間,因爲再往後就是炎炎盛夏了,土地裡的水分將很快被蒸發掉,到了秋天,土地又將乾的重新炸裂開來!

當然,他不但在等降雨,還在等翻地龍,好在京城到開封的鐵路已經進入最後的鋪設階段了,差不多再過十來天就能全線通車了,到時候翻地龍就能通過火車迅速暈運開封,再從開封慢慢開往河南各地。只是開封到西安和太原的鐵路纔剛剛開建,雖然每邊都有將近三十萬人在拼命施工,但能不能趕在降雨結束之前完工,這個誰也說不準,到時候只能修到哪算哪兒了,起碼沿線的翻地龍還能保證運到。

陳子龍感嘆了一陣便漫步往山下走去,因爲就快臨近中午了,他如果不趕到開挖河渠的工地去,今天的中飯就沒着落了,他身後一隊錦衣衛高手默默的散佈開來,將他前後左右都護的嚴嚴實實......。

五月初,期盼已久的甘露終於降臨西北,而此時京開鐵路早已通車,一車車翻地龍不斷從京城運過來,此時開封城外已經變成了一片鋼鐵森林,這些當然不是給河南用的,河南的翻地龍早就運到了,現在正在開往各府各州各縣的路上呢,這些全是給陝西和山西準備的。

開封到太原的鐵路修建的比較順利,此時已接近完工了,但是開封到西安的鐵路卻遇到了麻煩,因爲潼關附近的地形太複雜了,就算工部不停的搭建鐵路橋,也沒法越過去,因爲鐵路不同於公路,不能在羣山間扭來扭去,也不能高高低低起伏不定,不然火車根本就開不過去。

由於時間緊迫,開挖隧道已經來不及了,工部只能讓孫傳庭先押走俘虜從官道越過羣山,直接去修到西安剩下的那截鐵路,至於這山到底怎麼辦,那就只能把消息傳回京城,看京城那邊有沒有什麼辦法了。

朱慈炅收到消息,急的不行,他連忙令工部趕工製造了一大批比大腿還粗的炸藥管,他這是準備去吧山都炸開!

黑火藥製造的炸藥管威力並不是很大,就算做大腿那麼粗也趕不上後世的TNT炸藥,但是,工部卻從許多民間採石場請來了很多炸山老手,在他們的指導下,竟然真的把那幾座攔路的大山炸出了足夠的缺口,鐵路這才順利的修到了西安。

短暫的雨季過後,旱區的土地終於變的溼潤了,西北各地彷彿突然活過來了一般,到處都是翻地龍的悶吼,到處都是農民耕作的身影,兩三百萬青壯勞力,再加上老女老幼,總共也就五六百萬人,去耕種兩三億畝土地,要是換以前,絕對會有人冒着被殺頭的危險跑到朱慈炅跟前罵道:”你這個煞筆,會不會種地,不會種地就不要瞎指揮!“

但是現在,估計沒人會想着去罵皇上了,翻地龍翻起地來那叫一個神啊,突突突開過去,地就翻好了,而且還能日夜不停可勁的翻,一臺翻地龍十二個時辰最少能翻一百畝地!

工部到底做了多少臺翻地龍呢?這個恐怕畢懋康都算不清了,反正王恭廠都停工了,一萬多人全跑去機械廠去幫忙去了,再加上新招的一萬多人,總共將近三萬人,日夜不停,加班加點的做,做好了就往西北發,京開線、西開線、開原線就沒停過,一天到晚都能看到裝滿翻地龍的火車在鐵路上奔馳。

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勤勞作,西北的土地上終於重新灑滿了希望的種子,此時已是初夏,陳子龍又來到那處小山坡上,眺望遠方,眼前的景色與兩個月前已經大不相同,田野裡再也沒有乾裂的痕跡,所有土地都被翻的蓬鬆無比,有些先期種下去的種子已經冒出了細細的綠芽,一陣清風拂過,傳來都是泥土的氣息,那滿眼淡淡的綠意,宛如初春。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九章 明爭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六章 榮耀任務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九章 明爭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六章 榮耀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