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

朱慈炅聽聞李自成和張獻忠準備困守襄陽不由長噓一口氣,他就怕義軍到處亂竄,至於困守堅城,那簡直就是找死。在沒有火炮或者是火炮威力很小的時候,二十萬人把守襄陽那樣的雄城的確很難攻破,但是現在大明的火炮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小,數量也不是一般的多,不說能把城牆轟破,轟的城內的守軍擡不起頭來那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李自成和張獻忠有守城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他們對火炮的認知還停留在崇正四年盧象升攻打臨汾時用的那二十門五五式臼炮上,五五式臼炮的射程也就三百多米,如果再考慮城牆的高度,那麼起碼要將臼炮移到離城牆兩百多米的地方,李自成和張獻忠雖然不會造火炮,但他們會造投石車啊,這個距離投石車的威力基本上和火炮相差無幾,所以他們一點都不擔心火炮的問題。

還好朱慈炅還沒有將火炮配備給地方屯衛,要是讓李自成和張獻忠搶到幾門三一七式榴彈炮或者四一七式榴彈炮,然後再一試榴彈炮的威力,他們絕對會有多遠跑多遠,開什麼玩笑,火炮的射程一旦超過一里他們就只有捱打得份了,一點還擊的手段都沒有,城牆再高都是假的,只是讓別人多費點手腳而已。

既然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找死,朱慈炅自然不會讓他們失望,他直接令人快馬通知盧象升和孫傳庭,立刻起拔,率領天雄軍和秦軍匯同禁衛軍第二軍團、定遼軍和武威軍一起圍住襄陽城,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攻城戰!

其實,就他率領的三十萬大軍也能把襄陽城攻下來,但是那樣會很費事,因爲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定遼軍都是三等軍團,武威軍更是剛組建的軍團,連火炮還沒來得及配備呢,三十萬大軍總共才一千多門火炮,而且全是三一七式榴彈炮和四一七式榴彈炮,數量、射程和威力都略顯不足,要完全壓制住城牆上的守軍基本上很難,如果沒有壓制住,攻城的損失就會很大,他可不想爲了一場必勝的戰鬥而消耗太多的士兵。

天雄軍和秦軍就不一樣了,他們可是大明的一等軍團和二等軍團,火炮數量那叫一個多啊,光是天雄軍就有各式榴彈炮兩千門,兩軍加起來足有三千多門火炮,完全可以將城牆上的守軍壓的擡不起頭來,攻城簡直不要太輕鬆。

由於朱慈炅是直接趕往襄陽的,而盧象升和孫傳庭卻是接到他的命令才動身的,就算是快馬加鞭也要幾天才能將命令傳到,所以朱慈炅比孫傳庭和盧象升早幾天到達襄陽。

到了襄陽城,他並沒有急着進攻,而是令秦拱明和李明甫各率本部人馬分別圍住襄陽城西面和南面,而他則率禁衛軍第二軍團駐紮在東面,北面他一個人都沒安排,他這並不是玩什麼圍三闕一,因爲盧象升和孫傳庭正從北邊趕過來呢,所以北面壓根就不需要圍,他倒是希望李自成和張獻忠從北面逃跑,直接撞上天雄軍和秦軍,那樣他連攻城都省了。

城裡的李自成和張獻忠自然不可能跑,他們已經打定主意守着襄陽將朝廷大軍耗走了,怎麼可能會跑,這會兒他們不但沒跑,還在城牆上看朱慈炅笑話呢。

李自成邊用望遠鏡觀察官兵的營地,邊不屑的道:“這小皇帝還真是沒一點經驗啊,一連幾天了,竟然連派人鼓搔騷擾都不會,只知道悶頭在那裡造攻城器械,他以爲攻城戰就是一兩天的事情嗎,那可是曠日持久的戰鬥,這種持久戰,消耗敵人精力也是很重要的,還有,他大營外圍竟然拒馬叉都不擺,這不找死嗎,晚上我們派騎兵將馬蹄包住去偷下營怎麼樣?”

張獻忠卻是笑着搖頭道:“算了算了,你看他這樣子哪像是要攻城啊,他或許壓根就沒想過要攻城,可能只是做做樣子,待幾天就走了,沒必要去招惹他,讓他玩吧。”

朱慈炅的確沒打算攻城,他打算讓盧象升來攻城,盧閻王對於攻打沒有火槍和火炮的農民軍駐守的城池可是有着豐富的經驗,完全不用他操心。至於大營外圍爲什麼不擺拒馬叉,這並不是他沒有經驗,而是他想陰一陰李自成和張獻忠,那裡可是埋了數排地雷,他們要是來偷營,絕對會被炸的哭爹喊娘!

他也不是光在造攻城器械,他還命人鋪設了電報線路,現在襄陽城外的三十萬大軍如同一個整體一樣,不論李自成和張獻忠偷襲哪邊的營地,都會遭遇另外兩邊的圍攻,他壓根就不怕偷襲,反而有點期望李自成和張獻忠能來偷襲一下。

三十萬人造十萬人的攻城器械,自然是迅捷無比,盧象升和孫傳庭終於聯袂而來的時候,攻城器械就造的差不多了,朱慈炅召集五員大將召開了一個簡短的作戰會議,衆人一致認爲,在火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玩什麼聲東擊西、佯攻騷擾等戰術,直接擺開陣勢硬攻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盧象升就開始指揮天雄軍和秦軍攻城了,對付連土炮都沒有的農民軍實在不用費什麼腦子,盧象升直接命令天雄軍和秦軍的炮兵將各式榴彈炮按射程遠近在襄陽城北擺成四排,三千多門火炮,光是排陣就排了一個多時辰,那陣勢排出了那叫一個壯觀啊,城牆上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看到密密麻麻的火炮,嚇的臉都白了,他們這會兒才意識到,固守襄陽就是個錯誤的決定。

盧象升也不跟他們囉嗦,炮陣擺開之後,先試射了幾發,調整了一下角度,然後就是實心彈連續不斷的轟擊,一個多時辰之後,城牆上的箭垛就差不多被轟平了,這城牆上的守軍損失可就慘重了,爲了抵禦官兵的進攻,李自成和張獻忠可是在每面城牆上都排了兩三萬人,幾裡寬的城牆上排這麼多人,站的有多密集可以想象,女牆下面就算人疊人最多也就能疊下一萬多人,其他人基本上都被砸成了肉泥!

盧象升可不管城牆上死了多少人,他見轟的差不多了,便令手下的五萬步兵在炮陣前面推着攻城器械,擺開攻擊陣型,然後便是一聲爆喝,率先往城牆衝去。

這個時候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定遼軍也將他們的幾百門火炮擺出來了,直接用炮彈覆蓋了城牆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兩邊的賊寇根本就沒法支援北面的城牆。

李自成和張獻忠面色死灰的躲在城門樓裡看着漸漸逼近的天雄軍,眼中充滿了悔恨,早知道這樣就不玩什麼守城了,不管逃到哪裡都比這樣被人甕中捉鱉強啊!

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吃,在他們決定守城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走上了末路,而且在這條末路上他們連發揮自己特長,狂奔一把的機會都沒有!

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
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