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

第一批人才培養的差不多了,朱慈炅終於可以考慮造船的問題了,說到這個造船,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鄭和下西洋,兩百多年前,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爲宣揚大明國威,迫使西洋諸國稱臣納貢,派三寶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那那時大明是何等的強盛,何等的威風啊。

據傳鄭和船隊中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長151米,寬61米這是什麼概念呢?拿現代的艦船來對比一下,現在最大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長333米,寬77米,也就是說,鄭和寶船的長度是現在最大航母的一半,寬度只差十來米,好吧,木船造這麼大,不知道現不現實。

當然,朱慈炅不用考慮鄭和寶船現不現實的問題,因爲他現在還不用造這種排水量上萬噸的超級鉅艦,系統給的戰艦裡面就沒這麼巨大的,最大的一級風帆戰列艦也就七十米長二十米寬,排水量才三千噸左右。

明朝初期在造船技術上的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但朱慈炅不知道過了兩百多年以後,大明的造船技術有沒有退化,要造戰艦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所以他把資歷最老的徐光啓和工部尚書畢懋康召到御書房,先了解一下情況。

這兩人都是他親信中的親信,跟他們說話自然不用拐彎抹角,朱慈炅直接問道:“恩師,朕想造一批長二十一丈,寬六丈的戰艦,不知道我大明現在能造出來不?”

徐光啓聞言,先看了一眼畢懋康,見他淡定異常,並沒有什麼爲難的神色,這纔回道:“皇上,按我大明現在的造船能力,這麼大的戰艦是能造出來,不過投入頗大,耗時較長,不知皇上怎麼突然想到要造戰艦呢?”

朱慈炅聽聞造船沒有問題,自然開心不已,至於耗費較大的問題,到時候有了無敵艦隊,還怕搶不回來嗎!在自己最信任的親信面前自然不用隱瞞自己的野心,他耐心的解釋道:“恩師,你對西洋諸國比較熟,應該知道荷蘭吧,現在他們有戰艦上千艘,商船上萬艘,是數一數二的海上強國!你說朕如果不趕緊造戰艦,到時候怎麼使四夷臣服,又怎麼恢復我大明天朝上國的榮光啊?”

徐光啓聞言,大驚道:“啊,這麼多,他們好像立國還不到五十年吧,區區四十多年時間,竟能造出這麼多戰艦,這麼多商船!”

朱慈炅感嘆道:“是啊,區區四十多年時間,他們就發展到如此強大,我大明再不迎頭趕上,整個世界都要被他們瓜分完了,而且大明很有可能成爲他們的目標,要知道荷蘭可早就把我們的寶島給佔了,要不是因爲建奴,朕早就想去收拾他們了。”

徐光啓凝重的點了點頭,試問道:“不知皇上一次想造多少戰艦?”

朱慈炅望向畢懋康,希冀道:“自然是越多越好,不知道我大明一年能造多少艘這樣的戰艦?”

畢懋康聞言,趕緊拱手道:“若要造這麼大的戰艦,必須重修船塢,我大明已經很久沒造過這麼大的戰艦了,南直隸寶船廠的船塢都已經荒廢了,不知道還有多少大船塢能用。”

朱慈炅立馬搖頭道:“不能在南直隸造,新式戰艦要配備很多火炮,這邊造炮那邊造船,運送起來很不方便,直接在天津衛新城裡建個造船廠吧,就按最大的規模建,一年能造多少艘戰艦?”

畢懋康尷尬的回道:“呃,這倒不是造船廠大小的問題,工部都水清吏司登記在冊的造船匠戶現在已經不到兩萬戶了,就算把他們全召集起來,最多也就能讓十個大船塢同時開工造船,船塢水道一般是一里左右,只能同時容下這樣的大船五艘,十個船塢那就是五十艘。”

朱慈炅毫不猶豫的道:“那就五十艘,草圖這兩天朕就畫給你,馬上召集人手,儘快開工。”

畢懋康聞言,頗有些爲難的道:“皇上,這造船耗費頗大,建船塢最少要耗費三十萬兩,兩萬造船匠戶如若全招來幹活,一月的糧餉就要將近十萬兩,還有各種材料和運輸損耗,一月起碼要耗費二十萬兩,工部有點承受不了啊。”

怎麼可能讓你工部掏錢呢,朱慈炅直接道:“銀子的問題你不用操心,回頭寫個奏摺,朕先給你撥付三百萬兩,不夠了再說。”

畢懋康總算是放心了,錢的問題解決了,那就沒有問題了,於是,他千恩萬謝的跟這徐光啓告退了。

待兩人走後,朱慈炅立馬開始畫起草圖來,要說一艘七十米長的戰艦全部拆開畫成零件圖,那麼畫個一年兩年估計都畫不出來,好在大明的造船技術本來就很發達,他只要畫個大概的外型尺寸就行了,具體用多少板料怎麼連接,估計那些造船的工匠比他還熟,根本就不需要他畫出來。

雖說只要畫簡單的草圖,但一艘戰艦的部件也有不少,他總不能光畫個外殼,裡面有些什麼東西還是要畫出來的。朱慈炅是畫了一張又一張,那叫一個鬼畫符啊,畫着畫着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暈倒,這個艦炮還沒安排人做呢!

一艘一級風帆戰列艦可有一百零二門艦炮,五十艘就是五千一百門艦炮,已王恭廠現在的生產能力,一年壓根就做不出這麼多艦炮,更何況這些艦炮還是後膛式的,還配有燧發機,跟野戰炮壓根就不一樣,還要重新研製呢,朱慈炅趕緊讓曹化淳召孫元化和宋應星前來商量。

不久,孫元化和宋應星聯袂而來,他們兩竟然一改往日急匆匆的樣子,顯得頗爲悠閒自得,朱慈炅不由好奇的問道:“咦,你們不是一向都很忙嗎,今天怎麼這麼輕鬆?”

孫元化立即拱手道:“皇上英明,讓火器學院的學生去現場學習,他們不愧是讀書人,學的很快,現在對火槍和火炮的原理和製造都比較熟悉了,有什麼事情交給他們就行了,所以微臣總算是清閒一點了。”

朱慈炅聞言,欣慰的道:“恩,不錯,看樣子他們都比較有西學天賦,不過這火器研製不能籠統的歸爲一類,你們要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長因材施教,比如有的人對生產製造很有心得,你們就培養他們管理工匠;有的人對火槍火炮的原理很是熱衷,你們就培養他們研發新型火器;有的人態度嚴謹、做事認真你們就培養他負責驗收。你們不能指望這些學員都變成全才,分細一點有利於他們的發展,這點以後你們要多注意。”

兩人聞言,略爲體會了一下,不由面帶欽佩的互望了一眼,齊聲讚道:“皇上英明。”

朱慈炅擺了擺手,微笑道:“這些都是小事,你們教着教着慢慢就會體會到的,朕這次讓你們來,是想跟你們商量一下艦炮生產的問題。”

孫元化不由好奇的問道:“敢問皇上,艦炮是什麼炮?”

朱慈炅耐心的解釋道:“艦炮就是戰船上裝備的火炮,現在西洋已經有很多裝備了幾十門甚至是上百門火炮的戰船了,他們稱之爲戰列艦,朕也準備生產這種戰列艦,先前朕已經問過畢懋康了,工部都水清吏司那邊一年大概能生產五十艘一級戰列艦,這一級戰列艦門艘需配備各式火炮一百零二門,現在王恭廠肯定做不出這麼多,所以朕想建個新廠,專門生產艦炮。”

宋孫元化聞言大驚道:“一艘戰船就要一百零二門火炮,五十艘那豈不是要五千多門火炮!”

朱慈炅點了點頭,然後抽出一張白紙,畫了個草圖,指着圖紙跟他們介紹道:“這艦炮和步兵用的野戰炮還不一樣,爲了方便裝填,必須做成後膛裝彈,就像這樣,跟佛郎機炮有點像,不過這個子炮管是從後面塞進去的,前面主炮管直接鑄造成前面小後面大的通管就行了,內壁車光後再加裝一個後蓋,用兩個插銷固定後蓋,拔掉插銷就可以取出裡面的子炮管。還有,船在海上是不停移動的,所以不能用火繩點火,不然等你火繩燒完敵船都不在原來的位置了,這樣命中率太低了,必須做成燧髮式的,就跟新型燧發槍差不多。”

兩人看着草圖頻頻點頭,這子管後膛裝彈和燧發機都沒什麼,佛郎機炮就是帶子管的,他們都很熟悉,至於燧發槍他們更熟,這個燧發機就是做大一點而已,基本上沒什麼難度。

朱慈炅見他們沒有什麼疑問,便取出天津衛新城的地圖,指着中間的一個小方格道:“新的火炮廠朕準備建在這裡,主要製造艦炮的母管、子管還有炮彈,至於燧發機,需要的機牀太多了,就放在王恭廠做,你們看怎麼樣?”

兩人爲難的互望了一眼,最後還是宋應星開口道:“皇上,做艦炮倒是沒什麼難度,關鍵是沒有人啊,我這一走,王恭廠這邊怎麼辦?”

朱慈炅稍微想了想,便盯着孫元化道:“初陽,只能讓你辛苦一趟了,帶三百個學員和一千熟練工匠過去,再招一萬工匠,如果匠戶不夠就從軍戶裡招,要多少人,你兵部出個調令,朕給你批。”

人員都有着落了,兩人再無問題,便雙雙告退,回去準備人員和機牀去了。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炅噓了一口氣,坐下來繼續畫戰艦草圖,隨着一張張草圖在他筆下誕生,他彷彿看大明的第一批風帆戰列艦躍出紙面,越向大海,駛向遠方。

海上爭霸的時代,大明終於迎頭趕上了!

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序章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
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序章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