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

話說固始汗率二十萬騎兵突襲哈密衛,原本是想趁明軍不備,一舉拿下哈密衛作爲入侵陝西行都司的據點,卻不曾想明軍早已嚴陣以待,結果,三輪攻城下來,他竟然損失了四萬多人馬。

固始汗看了看撤下來的殘兵敗將,又看了一眼哈密衛,不甘的怒吼道:“傳令,全軍集合,迴天山腳下紮營。”

扎個營而已,爲什麼要跑幾十裡地呢?

倒不是他被明軍給嚇壞了,主要是因爲哈密衛附近沒有水源,只有回到天山腳下才有融化的雪水,十多萬大軍一天光喝水就不知道要喝多少,如果沒水,誰撐得住。

來到天山腳下以後,他便令哈薩克騎兵開始紮營,瓦刺騎兵則開始爲受傷的將士包紮療傷。

不得不說,明軍那鐵疙瘩還真是歹毒啊,就跟那傳說中的暴雨梨花針一樣,“轟”的一聲一爆開,方圓數尺範圍內密密麻麻全是亂射的鋼針,扎是扎不死人,卻能疼的你瘋。

瓦刺剩下的五萬多人中,除了第一波攻擊的兩萬人,後面兩波逃回來的基本上人人中招!

身上扎滿鋼針的感覺別提多痛苦了,一時間瓦刺聯軍大營慘叫不斷,就跟集體鬧鬼一樣。

不過還好,明軍並沒有在鋼針上抹毒藥,將鋼針*之後,基本就沒什麼大礙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大營中的鬼哭狼嚎之聲總算是消失了,經過一夜的休整,瓦刺騎兵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一陣號令吆喝之後,固始汗將各類輕傷員全帶上,勉強湊了五萬人馬,與哈薩克十萬騎兵一起往嘉峪關方向狂奔而去,而剩下的幾千重傷員,則帶着剩下的五萬戰馬,緩緩往回撤去。

這些自然逃不過天山上崗哨的眼睛,消息傳回哈密衛之後,侯拱極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爲在荒原上,他手下的五萬步兵壓根就不是瓦刺騎兵的對手。

別看他們攻城的時候被打得屁股尿流,這完全是憑藉城池之利,要在荒原上,不用二十萬,只需十萬鐵騎,絕對能把五萬步卒殺得屁股尿流。

侯拱極就這麼目送着固始汗率十五萬騎兵繞過哈密衛,往嘉峪關方向奔去,他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阻止瓦刺聯軍的前進,只是往後面的罕東衛了封電報,提醒他們,瓦刺聯軍過去了。

所以,當固始汗跑到罕東衛的時候,看到的同樣是站滿城牆的明軍,那樣子,跟哈密衛完全沒什麼區別。

固始汗並沒有率軍進攻,而是繼續往嘉峪關方向趕去。

從哈密衛到嘉峪關大概有一千餘里,中間有罕東衛,沙州衛和赤斤蒙古衛三個衛所,固始汗並沒有做任何停留,每次都是拿望遠鏡在遠處仔細觀察一下,現城牆上真是明軍,立馬就撒丫子跑路。

越是往前趕,他就越是高興,看樣子明軍主將孫傳庭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他是被哈密衛內聚集的明軍陰了一把,但是,沒關係啊,拿不拿下哈密衛並不是此戰的關鍵,嘉峪關纔是明軍的命門。

這孫傳庭不知道是太過於自信,還是壓根就搞不清重點,他竟然在哈密衛駐紮了那麼多明軍,而且沿途的罕東衛,沙州衛和赤斤蒙古衛光是城牆上的都不下萬人,這樣算下來,駐守哈密衛的明軍最多剩下兩三萬人,他這不找死嗎!

只要拿下嘉峪關,大明西北的門戶頓時洞開,十多萬鐵騎衝入關內,誰人能擋?

他懷着激動的心情,帶着十五萬騎兵一路狂奔,竟然只花了兩天時間就趕到了嘉峪關附近。

第三天一早,他帶着十五萬人馬興奮的跑到嘉峪關外,結果,他傻眼了。

關外足有六七萬明軍騎兵嚴陣以待,長城上更是密密麻麻全是明軍,那數量絕對不止兩三萬!

這下他終於明白了,並不是孫傳庭搞不清重點,而是明軍來了援軍。

看這樣子,明軍最少來了十萬援軍,他再一次被羅佐夫和科佩洛夫給耍了,什麼明軍派不出援軍,什麼就算明軍召集援軍也要幾個月時間,狗屁!

看着戒備森嚴的明軍,他不得不咬牙切齒的率軍往回跑去,至於這個時候攻打嘉峪關,開什麼玩笑,有幾萬騎兵在城牆底下矗着,他甚至連城牆都摸不到。

頭上是雨點般的炮彈,前面是明軍的騎兵,還跑上去攻城,找死也不是這麼找的!

看着瓦刺聯軍灰溜溜的跑回去,城門樓上的孫傳庭不由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這還只是剛剛開始,瓦刺聯軍要這麼被他牽着鼻子跑上半個月,他絕對有把握將其擊潰。

他爲什麼要把騎兵集結在嘉峪關下,而不集結在哈密衛呢?這樣做其實是爲了使敵軍疲敝。

如果他把騎兵集結在哈密衛城下,那麼瓦刺騎兵肯定不敢攻城,而且,他們甚至連嘉峪關都不會來了。

很明顯啊,秦軍不可能有這麼多騎兵啊,肯定是來了援軍啊,他還往嘉峪關跑,傻啊?

那種情況下,瓦刺騎兵肯定會退回天山附近,等步兵上來了再一起來攻城,那樣,豈不是讓他們一直在養精蓄銳。

現在就不一樣了,固始汗率着騎兵又是突襲,又是攻城,又是奔襲,從開始到現在,根本就沒休息過。

而且,他還要繼續跑兩三天才能跑回哈密衛附近的天山腳下,等他跑回去,估計他們的步兵也差不多該到了,到時候他又得率軍攻城!

令孫傳庭沒有想到的是,固始汗竟然在哈密衛損失了將近五萬騎兵,這簡直是個意外的收穫,誰知道這貨這麼傻啊,試探一下就行了唄,拿騎兵死命攻城,簡直有毛病!

瓦刺少了這五萬騎兵之後,孫傳庭對擊潰他們就更有信心了。

接下來就等固始汗率大軍繼續去攻打哈密衛了,一旦瓦刺聯軍去攻打哈密衛,他就率大軍趕到最近的罕東衛等着,等他攻城攻的疲憊不堪之後,立馬衝上去給他們也來個突襲!

至於這個時機,就要看瓦刺聯軍攻城的強度了,如果他們了狠派人不停輪番攻城,那麼侯拱極最多能頂三天,也就是說,第三天晚上就必須去突襲;如果他們攻城強度並不大,那就耗個十來天,耗的他們精疲力盡再說。

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六章 班底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
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六章 班底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