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

七月的西伯利亞慢慢回暖,滿涇衛更是已經溫暖如春,感恩河的冰早就化了,承宗山脈的雪也消融的差不多了,整個衛所內外到處是移植來的蒼松翠柏,一片綠意盎然。

這個時候鐵路正好通到了滿涇衛,一車車的水泥鋼材,糧草輜重不停的運送過來,藩屬國的六個軍團更是早已乾的熱火朝天。

他們主要是在修城牆,原衛所的城牆早已煥然一新,衛所的四周也已經開始修建一圈更高的城牆,整個山谷都被囊括進去了,最遠的甚至已經修到了感恩河的河岸上。

還有一部分人正在工部官員的指揮下搭建橋樑,感恩河在這一段並不是很寬,最寬的地方也不到五百步,而且中間還有很多沙洲,所以橋樑修建起來倒不是很困難。

一個個粗大的橋墩早已排成一條直線,延伸到對岸,各種鋼樑鋼架也已經堆滿兩岸,北海艦隊的探路船隊也已經趕到了,衆人正合力把鋼架吊上去,準備澆灌混凝土。

與外面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同,原滿涇衛的衛所內一片莊嚴肅穆,現在的衛所已經改造成了一座陵園,原來的建築已經差不多拆光了,只留下四周幾排軍營供守陵的將士們居住。

在陵園的正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青石廣場,一座高達數丈的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打掃陵園的士兵在他的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

這正是太傅孫承宗的雕像,他一身戍裝,仗劍而立,目視着西方,彷彿在告訴侵略者: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此時,先期抵達的盧象升、曹文詔和楊忠正在雕像下祭拜。

盧象升帶頭點燃了一把香,恭敬的鞠了三個躬,然後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最後認真的把香插進香爐中。

等曹文詔和楊忠把香插進香爐,他才嚴肅的道:”皇上的行宮和大橋的建設度必須加快,文詔你去督促一下,另外,靠河的那面城牆上要修築一排炮臺,這裡可是我們的大後方,皇上也要在這裡坐鎮指揮,安全保衛一定要做好,維漢,這個你去負責。“

曹文詔和楊忠聞言,連忙抱拳應命,然後轉身飛快的安排去了。

這個時候,百萬大軍還沒有抵達,火車主要還是用來運送物資的,要是所有人都坐火車過來,光是將近百萬大軍,四十列火車來回拉都要拉十多天,再加上糧草輜重,怕是半個月都拉不完,所以盧象升乾脆令所有將士分軍團一路行軍,走過來。

這樣辛是辛苦點,但不怎麼耽誤時間,糧草輜重都不用攜帶的話,光是人和馬,行軍度還是很快的,五六天就能趕過來了。

至於朱慈炅,自然是要等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再過來,他來可是指揮百萬大軍出征的,而不是指揮人修橋砌城牆的。

六天後,除了禁衛軍第一軍團,所有軍團全部按時抵達,整個孫家洲新城立馬人山人海。

八天後,感恩河上的鐵路橋終於完工,六個藩屬國的軍團和十萬遼東屯衛立刻如潮水般的涌過感恩河,飛的將鐵路向西修去。

毛文龍也率東江軍趕了上去,隨行保護,雖說這次貌似是一個比運送糧草還閒的閒差,但是他一點意見都沒有,反而興奮異常,因爲這鐵路可是百萬大軍的生命線,糧草和輜重幾乎全靠它運送,敵人很可能會傾力來攻擊,到時候立功的機會還不大把!

這麼重要的鐵路線,爲什麼盧象升只派東江軍去隨行保護呢,難道一個二等軍團就能頂住沙俄的全力進攻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可別忘了,修鐵路的都不是平民,藩屬國的六個軍團可都是有武器的,遼東的十萬屯衛也是經過訓練的預備兵,再加上東江軍,其實就是八十萬大軍,沙俄要來突襲,那簡直就是尋死!

至此,除了北海艦隊還沒有到位,其他都差不多準備好了。

當天北海艦隊就派快船傳來消息,艦隊主力已經進入感恩河流域,兩天之內就能抵達孫家洲。

盧象升收到這個消息立馬一個電報拍到鎮真河衛,請皇上前來孫家洲,祭旗誓師!

朱慈炅早就有點急不可待了,因爲西伯利亞的氣候實在是太惡劣了,差不多九月中旬就會開始下雪,到了十月就是冰天雪地,根本就無法行軍打仗,也就是說,今年,明軍總共纔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動進攻,時間緊迫的很。

收到盧象升傳來的電報,朱慈炅立刻率禁衛軍第一軍團乘火車趕往孫家洲。

此時,糧草和輜重都運送的差不多了,擠出二十列火車來倒不是很難,再加上朱慈炅的專列,二十一列火車,排成了一條長龍,不用一天時間,便趕到了孫家洲。

第二天一早,朱慈炅早早的帶着一衆將領來到孫承宗的陵園,恭敬的站在孫承宗的雕像前垂頭默哀,禮部的官員開始念讀祭文。

整個孫家洲,九十萬大軍全部垂頭恭立,沒有出一絲聲響,城中唯有禮部官員的頌唱聲在飄蕩。

當禮部官員唸到太傅孫承宗的生平事蹟時,不少將領甚至是士卒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他自天啓年間開始督師遼東,期間不知道操練和統帥過多少軍隊,可以說,6軍有一半的將士都在他麾下效過力,數十年征戰下來,袍澤之情,教導之恩,怎能忘懷。

孫承宗一生忠君愛國,清正廉潔,在他的帶領下,遼東一系的軍隊不論是戰力還是忠誠度在大明兩百多萬大軍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他的逝去,對大明來說的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當禮部官員唸完祭文,朱慈炅不顧自己皇帝之尊,恭恭敬敬的爲他上了一柱香,並結結實實的磕了三個響頭!

孫承宗乃先帝之師,又是當朝太傅,這三個響頭他倒也承受的起。

磕完頭,朱慈炅直接站起來,悲聲大吼道:”系縞素。“

吼罷,他直接抽出腰間的縞素,用左手和牙齒緊緊的綁在右臂上。

孫家洲的九十萬將士也同時的取出縞素,飛快的綁在右臂上。

一時間,黑衣白素,整齊劃一,壯觀無比。

緊接着,朱慈炅擡起右臂,直指西方,運氣怒吼道:”出,爲太傅報仇!“

”報仇,報仇,報仇。“整個孫家洲立刻響起山呼海嘯般的怒吼聲,在怒吼聲中,明軍將士相繼跨過感恩河,一路向西奔去,一場大明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遠征開始了。

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三章 神蹟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
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三章 神蹟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