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

鎮真河衛位於奴兒干都司的西北方向,離滿涇衛大約千里的位置,這裡原本也只是個普通的衛所,土木堡之變後同樣也被廢棄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從去年秋天開始,這裡卻大變樣了,因爲大明帝國已經將鐵路修到了這裡。

按孫承宗的計劃,鎮真河衛將是遼東與滿涇衛之間的中轉站,所以,自從去年冰封前把鐵路修到這裡以後,他便下令在原有的衛所四周修築了一個城池。

這個城池並不是很大,也就四五十萬人規模,此時,城池四周的城牆都已經修築好了,不過城內並沒有什麼建築,

放眼望去,圍牆內全是密密麻麻的軍營和堆積如山的物資。

這天一早,孫承宗召集隨行的文武官員來到原衛所指揮使府邸,商討北疆的推進計劃和鐵路的修築問題。

他還沒有朱慈炅那種讓人坐着開會的習慣,所以衛所指揮使府邸的大堂中只擺了他一個人的位子,其他人都是站着的。

左邊是一排文官,爲的是新任奴兒干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袁崇煥,這袁崇煥幾經沉浮,傲氣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所以朱慈炅纔將最新成立的奴兒干行省交給他來打理,當然,他這輩子也就能當文官了,武將是不要想了,軍政一把抓那更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是右布政使劉若宰;

提刑按察使胡鍾麟;

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嚴培思;

這些都是新提拔起來了崇正朝進士,屬於皇上朱慈炅那一系的。

右邊則是遼東一系的武將,第一個是6軍副元帥關寧軍主將曹文詔;

接下來是遼東軍主將滿桂;

東江軍主將毛文龍;

河南預備軍團主將吳三桂。

孫承宗掃了衆人一眼,正要開口,卻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

咳了一陣,他才喘息道:”好了,現在北邊的冰雪也開始融化了,我們來議議接下來的推進計劃和鐵路修築的問題吧。“

曹文詔滿臉擔憂的開口道:”太傅,您還是聽皇上的去金陵修養一段時間吧,這裡的事情交給我和元素就行了。“

袁崇煥也跟着勸道:”是啊,太傅,現在都有電報了,萬一有什麼事,我們還可以電報給您嗎。“

他倆一開口,左右衆人也跟着勸起來,一時間整個大堂都是苦苦規勸的聲音。

孫承宗卻是倔犟的搖手道:”好了,不就是偶感風寒嘛,沒什麼,皇上都派御醫來了,我喝幾天藥就沒事了,倒是這個鐵路啊,如果那幾座山脈跨不過去,今年怕是很難修到滿涇衛了,你們有什麼好辦法沒?“

曹文詔和袁崇煥對望了一眼,無奈的嘆息一聲,不說話了。

其他人貌似也沒什麼辦法,只有站在文官最末的新任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嚴培思拱手道:”啓稟太傅,這個問題微臣已經請示畢大人了,畢大人昨天剛回復了電報,說是皇上已經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孫承宗聞言,大喜道:”噢,什麼好辦法?“

嚴培思尷尬的道:”好像是說要在山谷上搭橋,具體怎麼做微臣也不是很清楚,畢大人已經派工部負責造橋的官員過來了,可能今明兩天就能到吧。“

正當衆人在大堂中商議時,鎮真河衛以北數十里處,出現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最北邊的一處崗哨正要在路中間擺上拒馬,上前攔截,卻見遠遠而來的數名騎兵全是身着崇正裝的明軍,而且打頭的那一位背上還插着一面令旗。

那負責崗哨的小班長仔細一看,令旗正中赫然寫着”八百里加急“五個大字,然後再仔細一看,令旗的左上角竟然是”關寧軍騎兵第一師“!

他連忙揮退擡拒馬的手下,一把閃到路邊,嘴裡還大喊道:”快,快,讓開,都讓開。“

很快,那一隊騎兵便旋風般的馳過崗哨,直奔鎮真河衛新城。

這一陣驟然出現的馬蹄聲幾乎將整個鎮真河衛都驚動了,是什麼人敢這麼打馬直衝過來啊,這裡可駐紮了將近四十萬大軍!

不過,大家都認爲敵襲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因爲聽那馬蹄聲最多也就幾十騎,可能又是什麼緊急操練吧,

幾乎所有聽到蹄聲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附近高處的崗哨,看崗哨打出的旗語是什麼。

崗哨打出的旗語很簡單,那就是:”讓開“。

讓開?所有在路上的士兵,不管是操練的還是站崗的,還是沒事瞎逛的都下意識的閃到馬路兩邊,這傢伙,要看不懂旗語,被馬踩死了那可是白死了!

那十來個騎兵和二十多匹戰馬就這麼一路直奔北面城門,所有看到令旗的人都明白了,這應該不是操練,大家都知道,關寧軍的騎兵第一師可是駐紮在滿涇衛的。

那十來騎疾馳到城門口都不曾減,只是風中隱隱傳來一聲大喝:”緊急軍情,曹副帥在哪?“

那負責看城門的班長連忙將手指向城中心的鎮真河衛衛所,趙應龍也不管是進城了,也不管路上有沒有人,就那麼揮鞭打馬直接朝城中心衝去,他只想快點,再快一點。

他一路衝到衛所,又在守衛的指引下拐了幾個彎,終於來到了衛指揮使府邸的大堂外。

這下他終於把馬勒住了,打馬直衝大堂這種傻事他還是不會幹的,他直接翻身下馬,然後掏出自己的軍牌,舉起來朗聲道:”關寧軍第一騎兵師有緊急軍情稟報曹副帥。“

他是想先稟報曹文詔,再跟曹文詔一起去稟報太傅,卻不曾想,太傅也在裡面,門口守衛的正是孫承宗的親衛,其中一個領隊的上前接過他的軍牌查驗了一下,又仔細看了看他背上的令旗,這才做了個請的手勢,指着大堂裡面道:”太傅和曹副帥都在裡面。“

此時,大堂裡的衆人都停止了商議,因爲這馬蹄聲也太奇怪了,竟然直接衝到門外都沒被攔住,這絕對不正常,所以大家都直勾勾的看着門口,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快,一個滿臉烏青,背插令旗的壯漢衝進來,單膝跪地,嘶吼道:”啓稟太傅、曹副帥,滿涇衛遭遇沙俄進攻,敵軍數量大概十萬,全部配有火槍!“

孫承宗聞言,直接從椅子上蹦起來,大驚道:”是楊忠派你來的?十萬沙俄大軍,還配有火槍,這,他有沒有說對敵之策?“

趙應龍聞言,失聲痛哭道:”楊將軍讓我轉告太傅和盧副帥,維漢誓與滿涇衛共存亡!“

這哪叫什麼對敵之策啊,明顯的就是準備爲國捐軀了,孫承宗焦急的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趙應龍哽咽道:”回太傅,前天上午巳時。“

前天上午巳時,也就是說,還不到兩天時間,還有希望!

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
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九章 明爭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