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

東莞縣是廣州府下轄的大縣,而且是最大的一個縣,比起香安縣來還要大上不少。

其所轄之地幾乎等同於後世的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的總和,這還是在南宋拆分之後。

香安縣便是從東莞縣中拆分設立的,而香安縣,便是後世的珠海市、中山市及澳門。

兩縣的位置也很有趣,一左一右分設在珠江口兩側,當然這時候不叫珠江口,叫廣州港。

自從廣州市舶司復市之後,廣州港的日趨繁榮也帶動了東莞、香安兩縣的發展,是名副其實的富庶之地。

商賈雲集、資產興旺。

能在這兩縣做縣令,可謂是毫無疑問的肥缺。

李延宗是東莞縣財政所的掌簿,也就是所謂的所長,聽姓名也知道,他和李家有關係,事實也確實如此,李家家主李書閎是李延宗的親伯父。

這次東莞縣縣令一職出現官缺,李延宗很興奮,因爲李書閎已經親口許給他,這個位置已經和原廣州知府,如今的廣東布政使伍士皐通過了氣,會讓李延宗出任。

有李書閎的親口作保,加上伍士皐這個一省佈政提拔,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出意外的話就該出意外了。

新的東莞縣令,從天而降。

一個南京的公員,吏政部欽定指派。

每每想到這,李延宗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差點沒嘔血三日而亡,可這份人事任命已經下達,伍士皐也不可能爲了李書閎幾句話去駁中央的任命,所以便是李延宗再不樂意,也得捏着鼻子忍下來。

不僅要忍,還得同縣內各所的掌簿一道出城迎接這位到任的新縣令。

“聽說新縣令姓陳,你們說,會不會是陳家的人?”

打聽到新縣令叫陳璟,李延宗的腦子就開始轉了起來,同一衆同僚一道揣測起這陳璟的身份背景。

“陳家的重心不是一直都在廣州市舶司以及工商聯嗎,咱們東莞縣便是再富裕,陳家也不好搶食吧。”

戶政所的掌簿葛和雖不是四大家族的人,

但也算是李家的附庸,聞言和李延宗說道:“大家說好要平衡,李令公他老人家已經點了您做東莞縣令,陳家應該不會那麼不守規矩,出手破壞吧。”

“哼,慾壑難填,誰知道陳家到底老實不老實?”

李延宗嘬着牙花子恨恨道:“這幾年,陳家在廣交所已經是賺的盆滿鉢滿,插手官場也是說不準的事。”

葛和眯着眼睛:“若是真個如此,那咱們也不能讓頭上這位新縣令過的痛快。”

“不利於團結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說了。”李延宗擺擺手,交代道:“怎麼說,人家也是縣令,咱們不過是區區掌簿而已,以前縣裡還有副職、主簿這些職務,現如今副職取消,一縣事務都是縣令一把抓。

咱們要是公然跟縣尊對抗,說罷咱們的官就能罷咱們的官。”

葛和聽出了李延宗的話外之意,不能公然對抗沒說不能陽奉陰違。

只要讓這位陳璟縣令在東莞諸事不順,那這陳璟就必然會被調走。

遲遲幹不出成績的官,吏察能過的去?

一羣各懷鬼胎的縣屬官員各自議論着,隨後便見官道的盡頭,一駕馬車緩緩駛來。

雖說官道上的行商不少,但能坐馬車的,不是商賈就是官員。

而馬車上懸掛着的國旗則標明瞭這駕馬車的來歷。

朝廷官員。

“走,會會咱們這位新縣令。”

李延宗帶了頭,一羣縣官們便齊齊換上一張熱情洋溢的臉,聯袂上前接下馬車。

馬車緩緩停下,車廂的簾布掀開,一個年輕男子走了出來。

不是自南京而來的陳景和又能是誰。

而看到陳景和後,一衆迎接的東莞縣官員也是心中暗暗咂舌。

好年輕的縣令。

“這一定是陳家的人!”

此刻的李延宗心裡已是篤定,這陳璟絕對是陳家的人,若不是陳家之人,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剛剛考上公員便能來到廣東這地界當縣令?

想到這,李延宗氣的咬牙。

說好的平衡,你們陳家太不守規矩了!

饒是再如何惱怒,此刻的李延宗還是一臉燦爛笑容,作揖拱手。

“來人可是陳縣尊?”

陳景和點了點頭:“是。”

“下官李延宗,東莞縣財政所掌簿,參見陳縣尊。”

自李延宗後,葛和等官員也是紛紛自報家門,面禮參見。

陳景和下了馬車,一一和這些迎接的官員道禮相見。

“縣尊來之前,下官等人便聽說,縣尊乃是自南京公考而來,如此想來,縣尊必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得見縣尊尊榮,才知什麼叫聞名不如見面。”

李延宗吹噓道:“縣尊神姿英俊,果非常人能及啊。”

陳景和什麼身份,堂堂的禹王太子,在南京的時候,便是楊士奇、胡嗣宗這些人和其說話也是吹捧爲主,這李延宗小小一個掌簿,便是拍幾句馬屁又哪裡能把陳景和哄住。

“李掌簿實在是太謙虛了,本縣初來乍到,日後很多事務,還要多賴諸位同僚佐襯啊。”

說着話,陳景和作揖,環拜一圈。

“不敢當縣尊之禮。”

衆人還了禮,一男子便搶先開口道:“縣尊日後有何差使,我等自當勠力而爲。”

李延宗眯了下眼。

陳景和呵呵一笑,言道:“顧教諭言重了。”

剛纔介紹的時候陳景和已經記住了這說話之人的身份,東莞縣教育所的教諭,在縣裡不算什麼實權官員。

不過算是第一個上趕着來投誠的,陳景和也很高興。

李延宗打了句岔:“縣尊一路風塵僕僕而來,這寒暄客套之言還是留在晚上接風的時候再說吧,先請縣尊入城。”

“對對對, 恭請縣尊入城。”葛和也附和了一句。

陳景和頷首,重新折身返回自己的馬車,在一衆縣官們的引領下進入東莞縣城。

馬車內,媳婦李姝突然開口。

“這個李掌簿,不好易與。”

陳景和詫異扭頭:“怎麼說?”

“那顧教諭欲投誠夫君,李掌簿便以寒暄客套之名來搪塞,這是點那顧教諭呢。”

陳景和一怔,而後看着自己的媳婦陷入沉思之中。

剛纔乍一聽沒聽出什麼來,現在一聽分析,細咂摸一番,還真如李姝所說。

自己老爹,確實給自己選了一個賢內助啊!

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四百一十章:資本的活躍、陳希的大膽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
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四百一十章:資本的活躍、陳希的大膽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