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

申時行的書房裡,但申時行說出這話時,林延潮心底一凜。

這閣臣二字,不知爲何物,但此刻卻一下子戳中了林延潮的心底深處,釋放出一等慾望來。

林延潮將此念頭壓下,見申時行若無其事地笑着。林延潮已知自己方纔面上的失神已被對方看在眼底。

林延潮正要開口,申時行卻伸手一止當即道:“你不必着急回答,老夫即將歸裡,你們師生一場,今日我就將此爲題目,最後考你一考,你要當作當年在會試般,仔細思索來答之。”

林延潮聞此倒是回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在貢院會試答卷時的自己。當時自己的文章被申時行,餘有丁所賞識取中,點了會元,最後纔有了自己今日。

林延潮鄭重地思考了一會,才道:“輔臣之位,乃官員之率表,使各卿各安其職,學生何德何能能居此位,也不敢有此野心……”

申時行聞言一曬,然後道:“老夫已是致仕,你就不要拿官場那一套的話來說。你不要顧忌,儘管直言。”

聽申時行之言,林延潮想了想當即道:“學生仔細一想,是不是學生年不過而立,仕官資不過十二年,無論年紀和資歷都是不夠,所以讓學生再熬一熬資歷,等到水到渠成的時候,就自然而然負天下之望入閣了。”

“負天下之望……”申時行拿林延潮這句話裡這二字於嘴邊咀嚼,然後搖了搖頭道:“老夫雖也有這念頭,但因資歷年紀而不薦你入閣都不是老夫心底真正的想法。”

林延潮聞言心道,難道不是資歷年紀,那又是爲什麼呢?

他想起當年張居正薦潘晟,張四維薦許國入閣的時,當即問道:“恩師可是爲了避嫌?學生是你的得意門生,學生能有今日都是恩師一手提拔。若是恩師薦學生入閣,雖說舉賢不避親,但聖上心底總有不舒服之處,甚至有的官員士子也會因此對學生有所看法。”

有的官員,當然是鄒元標,趙用賢那一派持清議的官員,還有就是在野山人,士子生員等等。

申時行微微點頭,卻沒有再說。

林延潮心想這也不是,他想着申時行之言並非無的放矢,再把他方纔說的負天下之望幾個字拿來反覆咀嚼一二,他突然想到這就猶如科舉考試的題眼一樣,破題就在這裡。

沒錯,正是如此。

之前自己的與鄒元標的爭論,申時行,許國爲何去位,以及申時行推薦閣臣人選,這種種串聯在一起其實都是關係都一件事。

林延潮恍然明白了,當即問道:“恩師所指得是不是天下之望與帝心之間?”

申時行讚許地道:“這即是破題了。”

林延潮與申時行同時露出會心一笑的神情。

這道題目他是做出來了。

林延潮道:“學生不過一知半解,還請恩師解惑。”

申時行點點頭道:“其實從宋歸德任吏部尚書起,老夫即有告老還鄉的念頭,而你以爲許歙縣是因上諫國本之事纔去,其實不然,以老夫對他多年的瞭解,自陸平湖任吏部尚書後,他即有求去之意。”

林延潮恍然道:“學生纔想的恩師身子一直康健,爲何在年初時突然提出致仕的想法。原來……”

申時行笑了笑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夫雖談不上戀棧權位,但還是想爲朝廷社稷多辦一些事。”

“但是本朝閣臣,終究不是宰相。閣臣手中有無實權,在於百官是否服從,而閣臣位子穩不穩,則在於天子是否信任,缺一不可。”

說到這裡,申時行嘆了口氣道:“當初楊巍致仕,老夫推舉了幾個人候補吏部尚書,天子卻圈用了與我明和暗不和的宋纁。老夫即知陛下心意,故而之後老夫屢次求退,正在於此。”

聽申時行這麼說,林延潮也明白。

申時行此刻是退了,而且心底對天子肯定是有很多不滿的,否則也不會這一次親口對自己吐槽天子,在以往十幾年裡從未從申時行口中從未聽到過半句對天子的不滿。

至於爲何宋纁,陸光祖任吏部,令申時行有求去之意那很顯然。若是吏部尚書不是首輔屬意的官員,那麼首輔的權力就少了一半。

吏部尚書掌管官員的升遷,內閣大學士不掌握此,無論是三品以下官員的任命,以及廷推上選舉官員阻力都將大增。正如申時行所言,閣臣有無實權在於官員的服從,若是無從影響官員的升遷,做不到恩由己出,那麼官員又怎麼會買他的賬呢。

申時行如此說,林延潮也是不好接口。

書房外夕陽落山,那明暗不定的暮光正好照進來,正要照在申時行的臉上。

處於此刻的申時行,林延潮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若說對天子心底的揣摩,他可謂是無出其右。

林延潮道:“敢問恩師,那麼下面的朝局會將是如何,還請賜教。”

申時行道:“問得好,經過張太嶽之事,天子對於內閣大學士必生忌憚之心,就算老夫這十年來處處謹慎小心,但也不免有些遭忌。”

“所以這一次推舉閣臣,老夫選了無法身負衆望的趙蘭溪,張新建二人,也是切合聖意之所爲。”

林延潮問道:“那麼如恩師所見,以後的閣臣都要如趙蘭溪,張新建他們如此纔可入閣嗎?一定要事事遵從天子心意嗎?”

申時行道:“天子迫於現在立儲之事,急需可以聽命的輔臣。但是以中旨入閣,不經廷推,如此的大臣一時之間怎麼會有人望。”

“天子若親自授意閣臣,操縱朝局必然是阻力重重,寸步難行。所以這個時候,你切記不要冒不出頭來,必須讓趙蘭溪,張新建二人爲內閣大學士試一試,讓陛下明白全然聽命的首輔是否能治理好這個國家。”

“等到撞了南牆了,事不可控的時候,天子自然會知重用能夠敢於任事的閣臣,那時候就是你的機會了。”

林延潮聞言恍然,原來申時行是如此想的,實在太老奸巨猾了。

申時行說到這裡然後道:“老夫在陛辭之際,除了推薦了趙,張二人爲輔臣外,還另外向天子舉薦你朱山陰,沈四明,最後老夫還推薦了你,並且特意在天子面前說你這一次爲禮部尚書是合乎衆望的?”

林延潮聞言心底一陣激動。

申時行道:“畢竟這麼多年的君臣,老夫如此推薦,乃先公後私,也是前爲報答君恩,後爲江山社稷。”

“等到天子發覺通過內閣操縱國事力不從心的時候,他就會知道,何等閣臣纔是人選。那時候就要看你與朱山陰,沈四明之間,誰更爲天子所重視。”

林延潮聞言道:“原來如此,不經廷推的閣臣,確實難以服衆,但是天子聖明,未必不知,故而他才答允了陸平湖以後再也不用不經廷推的閣臣。”

申時行欣然道:“你說對了,天子畢竟還是聖明,因爲他心底有人選,那就是王太倉。王太倉就是既合乎衆望,又合聖意的閣臣。他意屬王太倉回閣之後,能夠替他主持大局,但是……你也數次與老夫所言,王太倉此人性子太倨傲了,如此爲卿相尚好,但爲閣臣總理國事,那麼他的性子必敗光了他的之前所積累的人望。”

“其實話說回來,許新安不是不知這一點,他雖經廷推入閣,但主持過兩次會試,門生故吏滿朝,背後還有兩淮鹽商支持,若是他在閣,必能鎮得住百官。但陸平湖在位令他大爲不滿,而且他也知聖眷不在他身上,所以在國本之事他選了清議,選擇了百官的支持。”

“他最後用辭官相逼,就是賭天子不敢啓用王山陰爲宰相。王山陰雖在閣時長,但從未主持過會試,朝中沒有什麼門生支持,驟然從四輔成爲首輔準備倒是不充分。許國看老夫求去,王太倉不在朝,王山陰又資歷不足,所以想用國本之事逼迫天子就範,若是國本冊立,從此清議就在他的一邊,但是天子卻沒有答允。”

林延潮明白原來許國在國本之事上敢於天子攤牌,不是意氣用事而是謀定後動,以爲天子不敢讓他走人。但沒料到天子不僅讓他走,而且還啓用了兩名資歷不足的官員入閣。正如申時行所言,天子看來以後是要繞開內閣自己幹了。

如此說來,林延潮這時候入閣,以他的性子必然事事與天子衝突,反而礙事。

申時行將他放在後備宰相的位子上,就是等着天子發覺自己微操國事力不從心時,再讓自己出來收拾殘局的。

這一步接着一步,原來是申時行早就想好了。

所以想到這裡,林延潮心底不由一陣感動。

當即林延潮道:“學生今日方纔恍然大悟,多謝恩師這一番苦心,學生必然犬馬相報,以後恩師回鄉有何吩咐,儘管去吩咐學生去辦。”

申時行聞言大笑,用手指點了點林延潮道:“若老夫問你那個蘇州推官袁可立的事,你當如何?”

申時行說到這裡,林延潮不由尷尬。

Ps:明日有更。

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二場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
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二場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