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

乾清宮裡,天子與林延潮商議仍在繼續。

天子倒是輕鬆,他順手拿起榻邊小几上的一本線裝書,口吻之中帶着調侃道:“朕今日讀漢書其中有一卷言,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

“而林卿你主張通商惠工,是什麼主張,是商家嗎?難道出於司農之官?林卿莫非有意從翰林院改至戶部?”

林延潮能說,經濟科學就是社會科學中重要一支嗎?任何學派沒有不研究經濟,從道家的黃老之術,儒家恢復周禮的井田制,法家的利出一孔,揚朱的一毛不拔(非貶義),以及墨家兼愛交利。

理論與經濟不分家,各自學派提出國策。

林延潮言道:“臣之學承自子貢,子夏,荀子一脈,只是子貢,子夏,荀子都是孔子門徒,但爲理儒所貶罷了,算是最不成器的一道。”

聽林延潮如此‘自謙’,天子不由大笑道:“是嗎,依朕看來,你是雜家,當爲御史!”

雜家是什麼學派都略通一點,比如秦朝的呂不韋。

林延潮心底不認同,但見天子龍顏大悅也不反駁,又道:“聽聞雜家的呂不韋出身商人,而臣也主張通商惠工,故道近於司農,陛下如此之說,臣也以爲然。臣以爲財乃國家之本,縱觀歷朝歷代之敗亡,都離不開財貨二字。”

這一句話倒是說到天子心底去了,眼前之天子正是一位視財如命的皇帝。與唐德宗有一拼。

天子想了想道:“通商惠工之事,先秦儒家卻並無所載,你說是出自陳亮,葉適,但從古至今都沒有這個做法……。”

林延潮道:“陛下,從古至今成功之事,未成之事,我等怎麼說都沒用,但成功後,待臣不用說,人們都會蜂擁而至。”

天子將傷腿緩緩挪至榻下,坐直身子來。天子喝口茶,但見林延潮目光堅定不移,一副固執的樣子,令他不由想起當年張居正在自己面前推行新政變法的樣子。

天子欲言又止,想了想才道:“此事朕知道了,對了,你這一次保薦徐貞明起復。他倒是學乖了,在奏章裡說興修水利,改以屯種旱田,並以番薯,旱稻在京師試種,這莫非是出自林卿的主張,你除了工商,還真通農事嗎?”

林延潮道:“農乃國之本也,與通商惠工並舉。農若不固,何以言商,年初臣獻陛下以番薯實在太過冒昧,不知番薯在北方不能過冬,現在臣吸取教訓,在北方試種,若是能得其法,那就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了。”

說到這裡,天子點點頭,他欣賞林延潮心憂社稷,但他已不是當年那個輕易相信大臣的皇帝,這些誇獎的話不會輕易出口就是。

生怕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林延潮繼續道:“陛下北方多水田,少旱田,番薯之物可種於旱田或者山林上,十分利於北方耕種,放在南方多雨多水卻是顯不出其功效來。陛下或許以爲番薯只是蔬果,不可以作爲主糧,但是臣以爲番薯至少可添爲雜糧,起備荒之用。只要給徐貞明一些時日,他日必然可成。”

“只要條件成熟,在京畿興以屯田,如此朝廷大可降低備用倉的倉儲,免遭鼠食蟲咬,有了足夠糧食結餘,京師可以減少對漕運的依賴,稍減沿河百姓軍丁漕運之苦,朝廷也不用日日擔心遼東,宣大邊軍的缺糧之患……”

天子聽林延潮幾乎是在‘事無鉅細’,‘不厭繁瑣’地說着,先是有些不耐煩,但聽到後面,卻卻覺得林延潮思維縝密,事事都想在自己前面,真不愧周密二字。

天子隨口問問,但見林延潮對答如流,如何屯田,如何備荒,如何管理倉儲,都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天子不由吃驚,然後不解問道:“林卿現在只是翰林,但如此操心國事,求得是什麼?”

林延潮擔心自己說的是不是太書面化了,讓天子聽不懂,但卻聽天子這麼說後,不由愕然一陣,然後道:“陛下,這是臣應該作的事。”

天子失笑道:“朕是覺得林卿說的太瑣碎了。”

林延潮立即道:“這是臣的過失了,臣另行起草一份奏疏給陛下就是了,但陛下番薯之事雖小,但在臣的眼底關乎於民生社稷,天下之事哪裡有一件不是起於微末的,臣以爲只要能夠事功,其實瑣碎一些,也不爲過。陛下……”

天子見林延潮於政事上無盡較真,一定要將事情說明白的樣子,有時見自己露出疑惑的神色,立即加以反問然後解釋。

此刻連天子也不由心道,難怪朕聽聞林延潮在歸德爲官苛厲,下面奏事時戰戰兢兢,不敢欺瞞,今日可以想當然了,連朕在他面前都不敢有片刻之分神。

其實朕也不是怕他,而是此人之意志,無人可奪。若朕用他爲宰相,在政事上恐怕反而要事事聽他的。不過他倒是從不過問朕的私事,譬如這免朝,以及立太子之事,他倒懂得如何遂朕心意,這又是他的高明,也是他的君臣之道。

見林延潮將事情一一道個清楚,條理之清晰,天子好生佩服,正要贊林延潮一番,但想想他之政見,以後君臣間的矛盾怕還是不少。

最後天子有些無奈,仍是點點頭道:“好了,林卿,朕累了。”

林延潮當即告退,心底不免憂慮,是否自己的這一番闡述,仍是無法打動天子,若真是如此,那麼徐貞明屯田的事,也就難了。

天子看着林延潮離去的背影心想,也是無妨,如林延潮如此大臣,就算自己用不上,將來輔佐太子也是可以的。

至於太子是皇長子,皇三子,天子倒是沒想。

經過乾清宮裡一番勸諫後,林延潮心底忐忑,現在皇帝的意思,他也摸不明白,到底是要用自己呢?還是不用自己呢?

若是不用,自己回鄉教書,留著名世,憑着自己的關係網,以及爲官數年的積蓄,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好。

但若是天子要用自己,但卻沒有絲毫明確的暗示,這也是令人捉摸不透了,難怪說是聖意難測。

林延潮正出宮之時,卻見一人半路截了自己,說了幾句話。

林延潮卻露出不屑之色。

原來此人是張鯨派來的,請他去見說張鯨有話與自己解釋。

林延潮只是冷哼一聲,當即甩袖就走。對方連忙追上不住賠禮道歉,但林延潮就是不予理睬。

林延潮回府後,外面人就送來帖子,帖子上言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拜見。

林延潮看了帖子心底呵呵二字,錦衣衛指揮使,這要在嘉靖時,是何等顯赫的人物。

陸炳的赫赫威名,很多人都是聽過的。

但到了現在錦衣衛指揮使,就是提督東廠太監身邊的一條狗。

以前錦衣衛的秘奏是可以直接上呈天子的,現在要經過東廠太監的手,僅說這一條,錦衣衛指揮使手中就沒什麼權力了。

現在張鯨敢擺自己一道,那麼自己還要給他身邊的狗有什麼好臉色,所以林延潮直接將帖子丟到一邊,道了一句:“不見!”

而錦衣衛指揮使,太子太傅劉守有,正在林延潮門前踱步。結果林延潮的門子當場給了給他餵了一碗新鮮出爐的閉門羹,劉守有當場勃然大怒。

自己好歹也是一品武官,但林延潮連這點面子都不賣給自己。

劉守有正要走,卻見林延潮的門子給他一封信,讓他轉交給張鯨。

劉守有見了信沒有拆開,當下直接隨身帶了來到張鯨府上。

張鯨聽說劉守有在林延潮那吃了閉門羹後,也是動怒。

張鯨冷笑道:“好個林三元,當初他爲了張居正之事,低三下四的來咱家這裡求咱家幫忙,哼,現在倒敢忘恩負義。他還記不記得,要不是咱家手下留情,他直接就死在詔獄了,哪裡有今時今日的風光!”

張鯨聲音尖銳,而劉守有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地道:“是啊,公公,林三元的良心都給狗吃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公公,你看朝堂上那幫文官忘恩負義難道還少了嗎?”

“有事求我們的時候,滿是笑臉,沒事時候就和路人一般,這樣的人必須好好收拾一番,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規矩。至於這個林三元別的不說,單說他與揚州梅家那不清不楚的關係,就足夠他吃一壺的。”

張鯨皺眉道:“此事不要牽扯上梅家,要整林延潮,咱們多的是辦法。”

劉守有立即稱是道:“那就從歸德的舊事查起,再派人到他老家,家人親戚老師一一查過……”

張鯨心底冷笑,當初林延潮託自己將帖子從張居正的府上偷出來,這幾封帖子今日他仍一直留在手上呢?這就是林延潮最大的把柄。

憑着這一點,讓天子懷疑林延潮與張江陵有交情,那麼他後來的上諫之事,就成了私心之舉,如此林延潮就是欺君之罪。

憑着這一點,林延潮就完了!劉守有還要派人去他老家查,真是多此一舉。

想到這裡,張鯨正要發作卻想到,不對,之前林延潮還是服服帖帖,一副討好的樣子,怎麼變的如此快?

這時候張鯨多了個心眼,一問得知劉守有說林延潮有一封信給他,立即罵道:“不早說,快呈上來。”

張鯨從劉守有手裡接過信來,但見信上很簡單,寫着三個人的名字,其餘什麼都沒寫。

這三個人的名字分別是‘劉淑娥,馬巴月,徐李氏’,但就是看到這三個平平無奇的名字,張鯨卻汗流浹背,手裡一抖,信紙丟到地上。

劉守有從地上撿過信來看了,結果臉色劇變,最後嚇得跌坐在椅上。

林延潮寫的這三個名字,就是三個女人的名字。

但就是這普普通通的名字,爲何能令張鯨,劉守有嚇成這個樣子?

因爲這三個女人都是良家女子。當初張鯨爲了討好天子,特意命手下人在京裡留意美貌女子。

因爲是獻給天子的,那些妓女的當然是不敢找了,萬一天子染了什麼病,張鯨,劉守有二人就gg了。但是良家女子未經選秀,是不能進宮的。

所以呢?

張鯨的手下一旦發現有美貌的良家女子,就讓劉守有出面,依靠錦衣衛的權勢,威逼利誘各等手段將這些女子送進宮裡去服侍天子。

而這三個女子就是在天子墜馬前一晚上給天子侍寢的。

所以……

這件事一旦傳出去,張鯨,劉守有就完蛋了,死一百次都不夠的。

所以張鯨,劉守有將此事嚴加保密,自以爲弄的天衣無縫。

但他們不知道這證據,是什麼時候,被林延潮掌握到了。

劉守有驚怒交加連呼道:“不可能,不可能,此事我親自督辦的,確保萬無一失,這林三元是萬萬不可能知道。”

張鯨怒道:“都到這個時候了,還說什麼不可能?白字黑字寫在這裡,難道是假的嗎?哼,好個林三元,難怪此人敢在這時候翻臉!原來早就暗中盯上咱家,好,好,好!”

而此刻林延潮正在府裡,可以想象張鯨,劉守有知道此事後會有如何表情。

他留意張鯨的罪證已是很久了,雖說手上收集了一堆,但對於張鯨今時今日的地位而言撓癢都不夠,沒有一條可以扳倒他的。

但兩個月前自己面聖時聽張鯨露了口風,故而察覺到此事,於是他立即聯絡高淮秘查此事。

高淮雖然現在不在乾清宮當值,但是查到此事還是輕而易舉的,於是將消息透露給自己。

然後林延潮又讓丘明山找到這三個女子的家人,收集到口供人證後,幫他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如此林延潮將張鯨,劉守有二人的把柄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要完蛋一起完蛋,看看到時候誰慘!

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七百八十章 進言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三十九章 買書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二十九章 送信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六百零七章 怒起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二場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單章兼請假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
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七百八十章 進言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三十九章 買書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二十九章 送信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六百零七章 怒起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二場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單章兼請假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