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

這一日儀制司郎中何喬遠在司裡辦完事,於是坐了轎子回府。

何喬遠乃泉州人士,萬曆四年時與林延潮同榜中舉,又在萬曆十四年中進士,與林延潮不僅有鄉誼,年誼,還有師生之誼。

自他至禮部後,辦事精明幹練,深得林延潮賞識,故而從員外郎提拔爲郎中,主管禮部第一司儀制司。

剛回到府上,何喬遠即見到門子來報道:“老爺,儀制員外郎于孔兼與新任主事顧允成來府上拜見老爺。”

何喬遠一愣然後笑了笑,新任主事顧允成乃吏部考功司員外郎顧憲成的弟弟,他有這麼深的背景,新官上任前還來私宅拜見自己,這是一件好事。

“他們穿着官服嗎?”

“都是常服。”

何喬遠道:“那先安排他們坐着,我更衣後再見。”

更衣後,何喬遠換了燕服在客廳見了二人。

顧允成一見即道:“老大人在上,請受卑職一拜。”

何喬遠見對方不稱自己司君,而稱老大人點點頭道:“不敢當,早聽聞叔時有一位極出衆的兄弟,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顧允成也道:“不敢當,家兄曾在我面前提及老大人的名號,但可惜平日卻少了親近。但是他當年爲觀政進士時,與劉漳浦以氣節相慕,一起激談朝政,抨擊時事,還曾一起上書座主申時行指畫國事,劉漳浦曾多次盛讚老大人,言老大人之才遠在他之上。”

何喬遠聞言哈哈一笑。

這劉漳浦就是劉廷蘭,漳浦人士,萬曆四年福建鄉試時與他,林延潮二人同榜,他與何喬遠交情極好。萬曆八年時,劉廷蘭又中進士,在京觀政時與顧憲成交好,這一件事何喬遠是知道的。

不過劉廷蘭向來眼高過頂,從不輕易服人,怎麼會說出才華遠在他之上的話。不過對於這樣的奉承話,何喬遠倒也不會計較的。

“此言過譽。”何喬遠淡淡地道。

雙方寒暄後,開始聊起話,聊來聊去就提到了京察上。

于孔兼道:“這幾個月京中官員因京察之事,可謂是風聲鶴唳,官員們上下不少因此惴惴不安。恐怕咱們禮部少不了要篩掉不少官員。”

何喬遠道:“我等身正不怕影子斜,又何況咱們禮部是衆所周知的清水衙門,朝廷不會無緣無故罪人的。”

于孔兼道:“話是這麼說,但今時不同往日啊!咱們禮部以往有林侯官在外撐着,林侯官又有申吳縣撐腰,其他衙門都不敢惹咱們。但申吳縣致仕後,王太倉歸省,以皇上對他的信任,內閣威勢恐怕要更盛於申吳縣之時。”

“以往林侯官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有他爲難別人,沒有別人敢爲難他。但王太倉不是申吳縣,他回朝時就不一樣了,聽聞他有意以建儲之事於百官面前樹立威信,而林侯官這兩年來卻與建儲之事上毫無建樹,所以這一次聽說不僅林侯官要失勢,連禮部尚書之位也要易手。”

何喬遠道:“元時所言的事,我也有耳聞。大宗伯在部以來,部裡的事可謂井井有條,王太倉也不能說撤就撤吧。”

于孔兼道:“此事我們都是知道的,但是京察就要到了,大宗伯怕已是庇護不了咱們禮部。”

何喬遠嘆了口氣。

這時于孔兼對顧允成道:“季時,禮部現在就是如此,你兄長這一次主京察之事,可要爲我們的官員說說好話啊。”

聽於孔兼這麼說,何喬遠心底一動。顧允成則是一臉惶恐地道:“司君言重了,京察的事向來是太宰與總憲執掌,家兄說過了他在考功司只是行份內之事。”

于孔兼笑着道:“季時,司君面前又何必自謙呢?滿京城官員裡誰不知道,吏部考功司的趙夢白與顧叔時乃是當今孫太宰最器重的人呢。”

何喬遠端起茶盅,笑了笑道:“是啊,京察之時還請令兄高擡貴手纔是。”

顧允成連忙道:“老大人言重了。家兄對老大人一向敬仰,老大人又什麼吩咐,卑職一定轉達就是。”

何喬遠笑着道:“不敢當啊,何某要求令兄多多幫忙纔是。”

何喬遠算是明白今日于孔兼,顧允成二人上門的來意。

二人聊了一陣後即是告辭了,何喬遠心思沉重地回到了書房,他不由道:“這於元時在部時還是一口一個大宗伯,現在都改口稱林侯官了。”

“看來還是顧叔時厲害,他這一回朝即不知爲吏部拉攏了多少人,這一次把手都伸到禮部來了,真可謂長袖善舞啊!”

想到這裡,何喬遠當即對外頭言道:“立即備轎,我要去林府。”

正月的禮部。

連綿細膩的春雨落在公堂旁的天井裡,正月剛過,各衙門開印後都有些疲乏與怠慢。

唯獨禮部上下倒是一開衙後即是進入了忙碌。

正在坐堂處理公事的林延潮,這幾日漸漸感覺到一絲異樣。

身爲衙門裡的官員,對任何細節之事都極爲敏感。比如說現在,林延潮可以感受到下面向自己奏事的各司官員面上雖是恭敬依然,但神情態度之間卻比以往有些一些不同。

到底如何不同,林延潮一時也說不上來,但身在衙門久了,總能敏銳地體察到一二。

林延潮明白這樣的變化從何而來。

正如同天子與內閣大學士的關係,決定了內閣大學士的權勢一樣。

內閣大學士與六卿的關係,又決定了六卿的權勢。

這就稱之爲背景。

天子不信任王家屏,所以上下都知道他是遲早要走的。無論王家屏怎麼搞好與天子關係都彌補不了。

而天子器重王錫爵,所以上下都知道他回來後,內閣權勢就不一樣了。

但是林延潮與王錫爵的關係,卻很是一般。

關係一般,如此以後慢慢的也有下僚輕慢了。

但林延潮明白的是申時行走後,這樣的局面,自己遲早必須應對。

之前內閣六部一盤散沙,大家誰也統御不了誰,現在王錫爵回朝後,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六部恢復以往唯內閣之命是從的局面。

而據陳矩說,王錫爵要以建儲之事爲第一功,從而推翻自己皇長子皇三子先後出閣讀書的建議,而改由三王並封,那麼自己因政見不和下馬倒也是可以理解,林延潮也未必會有多‘怪罪’王錫爵。

畢竟他要換合乎他政見的禮部尚書,來推行他的主張。但令人覺得不悅的是,王錫爵從頭到尾沒有與自己商量過,甚至招呼也不打一個。

那架勢彷彿是告訴你,到時候等通知好了!

想到這裡,林延潮端起公案旁的茶盅時,倒是有些不能心平氣和。左右堂吏見林延潮神色陰沉的這一幕,都是提心吊膽。

最後幸虧這樣的神情在林延潮臉上只是一閃而過,他倒是笑了笑將茶盅裡的茶喝了大半碗,然後長長出了一口氣。

王錫爵回朝後要建儲,所以第一個拿禮部開刀,一旦建儲之事辦成,那麼他宰相的威勢就會拔高到一個高度,以天子對他的信任,恐怕連當年的申時行也會不及他的權勢。

可是自己禮部也就算了,畢竟權勢最輕,絕對沒有跟內閣叫板的勢力,既然內閣要收權,就回到過去繼續在內閣大佬面前裝孫子好了。但王錫爵的權歸內閣之舉,六部之中最爲不滿的,絕對是能與內閣抗衡的吏部。

林延潮不願自己出頭與王錫爵碰,倒是要看看吏部如何應對。

他與吏部尚書孫太宰打過交道,此人可是深不可測啊。

這時候,陳濟川來了他向林延潮道:“老爺,吏部考功司郎中趙南星託人給你送來一封私信。”

林延潮聞言點了點頭,或許吏部也是坐不住了。單獨對抗王錫爵,當然是不夠,但若是能聯合自己一起反對,那麼局面就不一樣了。

畢竟過去一年事歸六部的局面,各部還是相當滿意。

於是林延潮接過趙南星的私信讀了起來。

讀了之後林延潮將信放下心想,相較於王錫爵,這趙南星還是不錯的,但僅僅是不錯而已,畢竟人家跟自己商量了,哪怕僅僅是一封書信。

林延潮站起身來,看着天井裡的細雨。

是趙南星,還是顧憲成的主意,已經不重要了。不過可以看得出來,內閣與吏部在此事上已經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這等默契卻令自己一時無力施爲。

而一旁來給趙南星送信的心腹一直在偷窺林延潮的神色,但見他臉上神色陰晴不定。來前他已接受了趙南星的叮囑,就算林延潮發再大的火,他也要頂住然後回去如實回報。

林延潮回過頭看向來送信的趙南星的心腹,淡淡地道:“回去告訴你們家老爺,就說他的好意我知道了。只要他能答允信中承諾之事,那麼我林延潮歸去又有何妨,讓賢與能也是一段佳話啊!”

那名僕役見林延潮的神色微微一愕,然後立即道:“是,小人記住了,這就回去稟告老爺。”

“對了,老爺還有一句話還請我轉告大宗伯。”

“什麼話爲何不寫在信中?”

這名僕役道:“老爺說了要等大宗伯看完信再說,老爺說,無論大宗伯有了任何決定都比猶豫不決好多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封推感言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五十八章 質疑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九十一章 民心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九十一章 民心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
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封推感言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五十八章 質疑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九十一章 民心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九十一章 民心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