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

這是翰林院裡迎接新任學士的接風宴,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參加,只有五品以上翰林宮坊方可入內就座。

所以林延潮想和蕭良友,葉向高打個招呼也是沒功夫。

接風宴就設在後堂,衆人推沈一貫爲首席。六部中從高到低是吏,戶,吏,兵,刑,工。

故而吏部侍郎沈一貫肯定是坐首席,下面是朱賡,張位,徐顯卿,林延潮。

再下來則是陳於陛,于慎行。

陳於陛乃隆慶二年進士,曾與林延潮同爲日講官。

于慎行雖也是隆慶二年進士,但資歷更老,是天子即位時,與申時行並列的六位日講官之一。

本來於慎行起點是很高的,但張居正奪情時于慎行卻反對。張居正氣的對於慎行說,你是我一手栽培起來的學生,居然敢反對我。

于慎行說正是你栽培我,我纔敢直言。

然後于慎行的仕途就被打壓了,天子清算張居正時,于慎行本可以翻過身來,但他又站出來替張居正,以及替張居正說話的林延潮說話。

如此仗義直言,得到了朝野公卿一致的賞識。

但不巴結張居正,也不投機皇帝的于慎行官升的自然就慢,反而還居林延潮之下。

話說回來,這一桌子也實在是很湊巧。

足足有六位隆慶二年的進士,五人位列翰林院學士,另一人也是詹事府最高官員。

翰林學士中唯獨林延潮是萬曆八年的進士,比這六位的科名足足晚了十二年。

這看起來太離譜,但也不太離譜。這六人都是庶吉士出身,而林延潮是狀元,還加個三元的光環。

林延潮要看齊是王家屏,隆慶二年進士裡二甲第二名的王家屏,已是內閣大學士。

至於隆慶二年狀元羅萬化正在家丁憂,榜眼黃鳳翔,探花趙志皋則分別在北南國子監擔任祭酒。

官場上同樣是同年之間,先進與後進差別就是這麼大。但隆慶二年進士把持翰林院,並未到此爲止。

同席的還有詹事府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趙用賢。

左諭德韓世能。

右諭德孫繼皋。

其中韓世能也是隆慶二年進士,一桌十個人,七個是隆慶二年進士,還不算上兩位國子監祭酒黃鳳翔,趙志皋,這個陣容麻將都能湊齊兩桌。

林延潮再看向席末一身身子發福,不苟言笑的官員,知道此人就是趙用賢。此人不用介紹,聞其名是如雷貫耳。趙用賢是隆慶五年的庶吉士,張居正的學生。

張居正奪情時,就是此人與同爲翰林的吳中行,一併上書彈劾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此事震驚天下。

結果趙用賢與吳中行一起被天子廷杖。

廷仗的結果是,趙用賢被打的慘不忍睹,明史記載“肉潰落如掌,其妻臘而藏之“。現在趙用賢被召還回朝,因爲這事被清議所推舉,認爲他實在是有風骨。

而趙用賢也是經常在清流間抨擊時政,說申時行,許國二人不是,爲李植,江東之聲援。

所以林延潮不用想也知道,對方肯定是與自己不和了。

但是此人能量偏偏很大,現在禮部尚書沈鯉雖說是清流領袖,那是因爲名望所至,實際並沒有插手太多具體事物,地位類似於精神領袖如此。

但是趙用賢卻是黨鞭一般的存在,此人才是清流的主心骨,因爲反對申時行,許國,而在爲李植,江東之搖旗吶喊,得到了不少人支持。

做官到現在,林延潮自然不會自定忠奸,哪個是奸臣,哪個是忠臣。所謂忠奸,大多是因政治立場不同。

趙用賢雖與自己政治立場不同,但論及品行倒是公認的君子。但立場不同,就不是同道,甚至是敵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說這一頓接風宴,也讓林延潮摸清了形勢,一邊是勢力強大的隆慶二年同年黨,他們現在可謂把持了翰林院,詹事府,將來肯定是有不少人可以入閣的。

面對這等勢力,肯定是要引以爲援,不可與之爲敵。幸虧林延潮與王家屏,朱賡交情都很好。

而沈一貫與自己同爲申時行的心腹,也算是自己人。

至於徐顯卿,韓世能他們都是南直隸長洲人,都是申時行的老鄉,也是同黨。

于慎行當初冒死在天子面前爲自己直言,對己有恩,這情以後要還。

其他幾位也不會有如何利益衝突,大家都是奔着入閣去的,自己資歷淺,在行事上多尊重下幾人,爲人低調就可以的。

官當的越大,行事就越懂得剋制,更重利害,而輕情感。因爲資歷淺更越居人頭上的不爽之心人皆有之,但不會影響判斷。

所以在這個層面的爭鬥,更多是在黨爭這一塊上。再好的朋友,親如師生,若分屬不同陣營,也會翻臉。歷史上李三才背叛王錫爵的事,就是很好的例子,絕對令人心寒。

面對趙用賢,林延潮就不用管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是,而孫繼皋是老朋友了,則需好好拉攏。

這頓飯吃了幾口,林延潮就想了這麼多,以後再補充。

宴席上大家初時倒是拘謹,酒才飲了一杯,趙用賢即起身說自己還有事先走一步,這也算是給新到任的林延潮一點顏色看。

林延潮倒是沒有介意,反而起身挽留了幾句,但趙用賢仍是執意走了。

但趙用賢走後,桌上氣氛倒是好了很多,酒過三巡,大家談興漸濃,席間大家談論的焦點在於韓世能重金購來的《寒食帖》。

韓世能除了是翰林,還是當今藏書大家,這次收錄的是被譽爲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貼》,也是被他視爲生平得意之事。

在座的翰林們無不羨慕,而林延潮當即表示願意上府一觀《寒食帖》。

韓世能欣然答允,衆人索性定下數日後一併至韓府,一面飲酒,一面賞帖。

飲酒賞帖,絕對是讀書人的美事,如此清貴的生活纔是翰林要過的日子。連林延潮也不禁在心底有所向往。

這時候外頭一名小吏急匆匆地入內。

張位見了斥道:“慌什麼?”

張位方纔還在談笑,立時扳下臉訓人,頓時打破了一桌子人吃飯的氣氛。

這小吏膽寒不知說還是不說,按道理應當林延潮勸一勸,但他又初來乍到。

於是陳於陛出聲道:“聽到掌院學士訓斥了嗎?慌慌張張成何體統,若無要要緊事來稟,定懲不饒。”

這小吏方道:“是,啓稟學士,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王閣老駕臨本院。”

聽完小吏稟告,衆人差一點都啊地一聲,然後一併將目光看向了林延潮。

林延潮這面子可真是夠大的,新官到任連內閣大學士王家屏都來道賀。

張位臉上轉了幾下神色,然後笑道:“諸位大人快隨我出迎。”

“不必,我已是到了。”

衆人聽聞一陣爽朗的笑聲,但見身穿大紅蟒袍的王家屏行至堂上。

林延潮感嘆,自己當年與王家屏同爲日講官時,大家還在一起講黃段子呢,不想現在人家已是內閣大學士了。

張位率領衆人向王家屏行禮道:“見過中堂大人。”

王家屏笑着道:“免禮,免禮,諸位年兄都在。”

沈一貫拱手道:“今日宗海升任學士,蒙掌院學士設宴,故而邀我等在此打一打牙祭。”

王家屏笑着道:“肩吾兄,莫非吏部的廊食不好嗎?還來翰林院打明成的秋風。”

衆人聞言齊笑。

張位笑着道:“今日蒙中堂賞臉來到弊院,下官借花獻佛借林學士這接風宴,請中堂與我等同桌同飲,不知中堂意下如何?”

王家屏擺了擺手笑着道:“這倒不必了,本閣部聽聞宗海到任,故而順路過來看看,以表恭賀之意。”

張位聞言笑了笑,衆人再度將目光都看在林延潮的身上。

接風宴後。

孫繼皋收拾後正欲上車回家,這時身後一人叫住了他。

“以德兄。”

孫繼皋停住腳步,但見是林延潮。

林延潮拱手道:“許久沒與以德兄敘話了,不知以德兄是否方便?”

孫繼皋猶豫了下,林延潮道:“當年在翰苑時,小弟多蒙以德兄,鳳鳴兄照顧,多年不見,心底實有很多話與以德兄說。”

孫繼皋聞言終於露出笑容點點頭道:“蒙學士青眼,下官從命就是。”

林延潮大喜道:“不敢當,這裡並非公堂,私下我們如以往般相稱就好了。”

翰林院外一小酒樓裡。

林雅潮與孫繼皋在臨軒的桌前小酌。

幾杯酒下肚,孫繼皋嘆道:“當年金殿唱名,御街誇官,不知不覺在翰苑已快十二年,今朝見宗海後來居上,不免感嘆,倒不是別意。”

林延潮道:“以德兄的才具遠在宗海之上,陛下早晚有一日會重用的。”

孫繼皋笑着道:“你以爲我是好妒之人嗎?只是宗海你升任學士聲勢太大,實令人瞠目結舌,不明情況。”

林延潮訝道:“此言怎講?”

孫繼皋壓低聲音:“你有所不知,當初陳,於二位升任學士時,本院吏部禮部學士都缺了一人到賀,就算張新建任掌院,徐長洲任正詹之時也不曾有閣老來道賀。這是翰林苑從未有過的先例。”

“爾宗海你今日到任不僅吏部禮部學士道賀,連王閣老都來了,是不是令人瞠目結舌,不明情況?”

Ps:恭喜孤舟蓑笠娃書友成爲本書第九位盟主,感謝兄弟的支持,倍添動力。

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第三十九章 買書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五百三十章 回京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
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第三十九章 買書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五百三十章 回京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