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

兩名下人正服侍林延潮更衣,除下大紅鬥魚袍,官帽官靴,換上了家居燕服。

這幾年過着養尊處優,衣來伸手的日子,不知不覺令林延潮剛到中年就有些發福的趨勢。

下人奉茶之後,林延潮摒退左右,向陳濟川問道:“此人怎麼如此硬氣?”

“回稟老爺,各種手段都用了此人就是不吃,口裡說一定要見老爺一面。”

“哦?都用了什麼手段?說來聽聽。”林延潮來了興趣。

陳濟川道:“他不是餓得不行了嗎?我擔心他餓死,就派人到他的柴房旁升起火爐,大魚大肉的吃着,還好幾個人勸着,換了別人如何忍的?但這傢伙一聲不吭。”

“老爺此人若是真死了,丘師爺那邊恐怕不好看。”

林延潮放下茶盅道:“看來倒是一個硬骨頭的人,那我不妨耽誤一點功夫,見見這樣草莽豪傑。”

當即陳濟川隨着林延潮來府裡一處偏僻柴房裡,柴房外有兩名家丁看守。林延潮從窗外看去,但見柴房裡雖昏暗,可隱約見一個男子正臥在柴堆上。

林延潮令陳濟川候着門外,自己舉着油燈走入了柴房。

油燈點亮了昏暗的柴房裡,但見此人一陣掙扎,手腳上的手鐐腳鐐一陣響動,從柴堆之上強撐起身來。

對方問道:“敢問來人是部堂大人嗎?”

林延潮在此人面前三步站定,但見對方顴骨高聳,臉頰深陷,不過仍可看出此人身材骨架很大,但已餓得奄奄一息。

林延潮點點頭道:“你猜得不錯。”

對方精神一震道:“果真是部堂大人,小人當年曾遠遠見過部堂大人一面,今日蒙得賜見實是三生有幸。不知部堂大人可否給小人點吃的喝的。”

林延潮失笑道:“你不是絕食嗎?”

“部堂大人肯賜見一面,小人今日又何必死!”

林延潮笑着道:“好。來人除了他的手鐐腳鐐。再給他些水和餅子,不要太多。”

鍾騾子三下五除二吃完,拍了拍肚子然後道:“部堂大人,此來可是相信我鍾騾子的誠意了吧。”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倒是很想知道你誠意對我有何用。”

鍾騾子一拍胸脯道:“回稟部堂大人,這戶部雲南司,通州倉場,坐糧廳,我鍾騾子都能說得上話,另外臨清以北運河上我還有三千兄弟。”

“口氣不小。”

“小人沒有半字虛言。”

“那你來找我作什麼?”

那鍾騾子道:“有人要買我的命,此人姓呂,乃是通州有名的掮客,半個抵京的漕糧都通過他爲中介,方可入倉。他買通人查清了我的底細,只要一句話我就沒命。”

“你的底細是?”林延潮聞言笑了笑,示意對方繼續說下來。

鍾騾子嘆道:“我是羅教的人。”

“難怪如此,”林延潮點點頭,“你們要知道朝廷裡不少官員對你們有所偏見。”

鍾騾子道:“大宗伯不要誤會,我們子弟都是運河上貧苦人家出身,大家聚在一起,並非爲了生事,而是大家能相互扶持,不被貪官污吏,地頭蛇欺負,大家能夠有一口飯吃,能夠活命。”

林延潮道:“朗朗乾坤之下,朝廷哪裡有那麼多貪官污吏?就算有,你鍾騾子既認識戶部雲南司,通州倉場,坐糧廳,手下還有三千弟兄,直接向朝廷陳情就好了。”

鍾騾子聞言苦笑道:“大宗伯所言……所言極是。但是現在有人卻往我們潑髒水,說我們以拜羅祖爲名結社意圖對朝廷不軌。”

林延潮道:“只要將話說開了,就沒什麼事。好了,之前囚你在此,是因爲不清楚你的底細。”

“現在我不會拿你見官。因爲朝廷現在暫時沒有爲難你們的意思。但是我也要好言相勸你一句,要約束子弟,不爲禍地方纔是。”

“好了,你可以走了。”

鍾騾子聞言大聲道:“大宗伯明鑑,若是你不出手相救。我鍾騾子一人無妨,我那的三千弟兄就要遭難了。”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你的弟兄任意一人不過平民老百姓,但聚集在一起就不能等閒視之。本朝以嚴法肇始,眼下雖對民間幫會縱之以寬,但不意味着將來也是如此。你們若真的遵紀守法,朝廷不會有二話,但你們卻以此爲幫會,聚衆對抗朝廷爲實。那麼吾身爲朝廷命官不僅不會替你們說話,更要免得引火燒身。”

鍾騾子聞言負氣道:“如此請恕我鍾騾子來錯地方了,我本以爲部堂大人是一位能夠爲民請命的大人呢。”

林延潮冷笑道:“你不用拿言語我激我。本部堂不會吃你這一套。”

鍾騾子神色變了變,然後磕頭道:“部堂大人!我們現在確實是走投無路了。”

林延潮道:“你現在性命捏在本部堂手上,一句話即可奪去。其實本部堂亦甚是可憐你們,你們沿河的弟兄每年在水上討生活,風裡來雨裡去,吃了多少辛苦,但大多數錢都給官吏倉吏,保家掮客,閘官經濟,車戶腳伕,僱夫鬥甲賺去,最後到自己兜裡能剩幾個錢?”

“你們以拜羅祖爲名,自命糧船幫自保,想不被沿河的貪官污吏欺負。但是你們行事詭秘,不少弟兄在刀口上討口飯吃,我固然知你們糧船幫的弟兄義氣深重,但越是如此朝廷越不待見你們,連沿河不知底細的百姓也懼怕你們,此中滋味着實難受。”

鍾騾子聞言不由道:“部堂大人這話說到我鍾騾子心底去了,彷彿部堂大人就在水上生活過的,小人嘴拙,部堂大人是文曲星,怎麼會操這下九流的賤業。”

林延潮穿越前對所謂漕幫鹽幫的認識,來自戲說乾隆的電視劇。

雖說是戲說,但漕幫卻是真實的。

朝廷上對漕運有一套規矩,但民間漕運又是一套規矩,各樣的漕規最後都是食利者用以吸食百姓。朝廷也想改變民間漕運的待遇,反而越改越差,最後朝廷的規矩無法落於實地,導致漕政一日敗壞甚是一日。

明清之時,朝廷對漕運實已經無力整治,但南糧北運又是國策,如何辦?

最後漕政也學習鹽政經驗,拿給民間包乾。

鹽法是實行綱運法,讓鹽商子子孫孫壟斷鹽業。至於漕幫則是朝廷默認了由漕運船伕結爲幫會以此對抗官府,在雍正時漕幫甚至取得合法地位。

在乾隆時,漕幫勢力達到了最大,當時有傳說乾隆加入漕幫,甚至還欽賜漕幫把頭龍棍,雖說沒有實據,但無疑都是很好的小說素材。

林延潮與鍾騾子聊了許多,他對於漕運的瞭解,結合後世的經驗,遠超這個時代見識。

當初與鹽商來往,林延潮是導之以利,但對於糧船幫如此的苦哈哈,林延潮就改變套路,說起全天下窮苦百姓聯合起來的道理。

鍾騾子越聽越是目瞪口呆,他來找林延潮是求一個庇護,一個靠山,但聽林延潮道來,卻是給他見識了一個新天地。

爲什麼我們糧船要給官吏剝削?

爲什麼我們要看那些貪官污吏的臉色?

爲什麼我們不能聯合起來與官府討價還價?

沒有人生來就如此的,這世道都是人走出來的!我們窮苦人家要聯合起來,開一個新天地!

漕運的事上,我們也可以做主!

聽林延潮說了一半,鍾騾子當即無比敬畏地拜道:“真空家鄉,無生老母,莫非部堂大人是羅祖轉世,下凡來救我們窮苦百姓了嗎?”

林延潮道:“鍾兄弟,你誤會,我怎麼會是羅祖轉世。我只是告訴你,拜羅祖就是拜自己,靠自己比什麼都管用。”

鍾騾子聞言露出失望之色。

林延潮道:“不要看不起我們自己,老百姓是要吃飯的,若是飯字沒有了食字旁,那就是一個反字。”

“所以不要把人逼到了絕處,靠漕運吃飯的有十幾萬兄弟,誰讓你們吃不了飯,你們就讓誰吃不了飯。我不是要你們去向朝廷鬧,但人心齊,泰山移,若是你們肯一條心,皇上是不會容着那些貪官污吏在你們頭上作威作福的。”

鍾騾子仰起頭道:“若真有這麼一天,我鍾騾子與三千糧船弟兄一輩子都感激部堂大人的大恩大德。”

林延潮道:“鍾兄弟一定會有這麼一天的,至於本部堂也只是順勢爲之罷了。”

林延潮又交代了他一些行事緊密,不要泄露口風的話,然後起身離開了柴房,吩咐展明將鍾騾子送走。

說實話,這漕運之策與林延潮主張的海運之策是相互違背。

但是林延潮在朝日久,深覺得真要廢除漕運,那是要觸動了多少人根本利益,而且一旦廢除漕運,那麼聊城,臨清等靠着運河吃飯的城市也必然凋零。

所以林延潮是不好動這刀子。因此他決定支持鍾騾子的糧船幫來打擊朝堂上挺漕派的官員勢力,按下這頭後自己的海運大計才能通過廷議。

這事從他安插丘明山,楚大江到漕運上時,就已經開始佈置,現在已是到了用的時候了。當然當初自己沒有授意得那麼明白,畢竟自己主動找上門,不如別人找上自己,但鍾騾子最後還是找到他的身上。

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三十三章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
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三十三章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