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

馬功這麼說,顯然是要將林延潮留下稽查了。r>

這麼說等於後世的什麼規,什麼指來着。所幸馬功比方纔的何官客氣許多,那是因林延潮與他都是文官,所以處事會有底線。

林延潮知道眼下自己是走不開了,索性賣個人情,於是道:“如此多謝馬御史了,爲了洗刷我的冤屈,本官自是要力證明白。“

馬功聽了大喜道:“林修撰如此識大體,真是太好了,在下保證絕不會再有人冒犯,並且你有何事儘管提出來,下官一定照辦啊!“

“這怎麼好意思?“

馬功於是道:“下官敬仰狀元郎的才學很久了,以往不知府門何處,不敢拜見,今日雖相逢的不是地方,但總要讓下官爲狀元郎作一點事啊!“

林延潮看馬功,心想此人倒是很知趣啊,看來以後絕不止爲一名御史。於是林延潮道:“我一人無妨,但驟然離開家中,妻子必是擔心,故而我想手書一封給家人報信,不知可否。“

馬功爲難道:“這,這我們自會替林修撰告知家人,但手書卻是令下官不好辦了。“

林延潮本就沒要他答允,大度地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爲難你了,就這麼辦吧!“

於是林延潮被帶至後一排的屋子裡。這屋子分內兩間,有一名錦衣衛駐在外間,而裡間則是備好了牀榻,桌椅,甚至還有換洗衣裳。

這駐外間的錦衣衛自是負起監視的責任來。

林延潮反正既來之則安之,也不客氣將那名錦衣衛拿來使喚道:“你看看這是什麼地方,都是灰塵,怎麼也不打掃!“

見了這一幕,看守的錦衣衛不由心道,一個人犯還這麼囂張。

林延潮道:“上命要好酒好肉招待我們,連這點事都辦不到麼?我找馬御史去。“

這名錦衣衛聽了沒辦法,只能給林延潮使喚打掃起來。

打掃之後,林延潮道:“告訴你馬御史一聲,午飯我要醉陽樓的上席,午飯後就隨便一些,來廣月樓的八色點心,至於晚飯要和薰坊老譚家的打滷麪。“

這名錦衣衛聽了只能無奈找何官和馬御史稟告。

何官聽了大怒道:“還真當自己是大爺了,他是來受審,還是來享清福?“

馬御史連忙勸道:“何千戶,這是好事,人家有要求,總比一聲不吭的好。若是我們能動之以情,並曉之以禮,對方一定會投桃報李的。“

何官冷哼道:“馬御史,此人如此嘴硬,豈是這些東西能夠收買的。我就知爾等文官就是擔心,整日怕得罪人。“

馬御史被說心中事,但卻絲毫不慌,反而厚顏地答道:“何大人,話可不能這麼說,這裡不是北鎮撫司,我等所作所爲的都要奉上命而爲啊!“

何官拿馬御史沒辦法,當下只能叫人給林延潮去置辦酒席。

到了中午,被錦衣衛突然請來的羈押的周裔先,於中書,以及另兩位六科吃了一頓食不知味的午飯。

他們已知要被羈押之事,什麼時候放出來也不知道,何況他們下午還有一堂要審,哪裡有胃口吃飯。

故而飯菜到了他們面前,都是挑了幾口,就放下筷子再也吃不下去了,一旁的錦衣衛只能端走。

至於林延潮屋裡,幾名錦衣衛正從食盒裡一碗一碗地給林延潮上菜,這菜色自是京師有名的館子醉陽樓的上席。

看着滿滿一桌子十六道菜,這名錦衣衛頓時飢腸轆轆,心底大罵,這可是十兩銀子一席的酒菜啊,自己這輩子都只見過沒吃過。

但見一旁林延潮的神色,卻似很不滿意的樣子。他道:“居然沒有買醉陽樓的醉陽酒,難道你們不知沒有醉陽酒,這道炙羊肉味道大減嗎?怎麼辦事的,一點都不細緻。“

Wшw•ttk an•¢ ○

這名錦衣衛聽了簡直快要氣暈過去了,滿懷怨念地看着林延潮,然後回到自己的屋外,聞着屋內的飯菜香味,就着白水啃着生硬的饅頭。

其實林延潮也沒這麼好胃口,但反正與何官撕破臉了,自己就擺明來氣他。

吃過中飯,錦衣衛又來審問,這會馬御史,何官一併出面。

何官之前也得了馬御史授意,不敢再問陳志文給林延潮一千兩的事,於是轉問直問案情。雖說沒對林延潮抱有什麼指望,但中午自己也是好酒好肉給他伺候,按照馬御史說的,對方應也是懂得投桃報李吧。

就案情上,林延潮倒也是配合,反正自己問心無愧,只是將當初如何答張四維的話,拿來答了而已。

這對於案情絲毫沒有幫助,何官自是不願意,然後就又旁敲側擊問其他之事。

不過無關於案情的林延潮就含糊過去,最多就是一句我不記得了。反正林延潮就是一副你奈我何,你來咬我的態度。

何官都要氣得吐血,他感覺被馬功深深的欺騙了。不過馬功此人卻是精細,認爲林延潮確是無辜,反而還數次在何官逼問時給林延潮打圓場。

至於廣月樓的八色點心送來後,林延潮還與馬功一併吃了個下午茶,而何官則是被活活氣走,心底大罵果真文官間都是一丘之貉,自己這頓酒菜就算白請了。

當夜林延潮就在這屋子睡了一晚。住在這裡對於林延潮而言,當然是無所謂,可是他卻是擔心林淺淺會爲自己而擔心,這倒是令他心底有牽掛,這一晚上睡得是很不安適。

次日又審問了一日,周裔先等幾名官員都是一臉筋疲力盡的樣子,雖錦衣衛沒有動刑,但此等精神上的壓力,纔是令他們最後難受的。

所以最後都是他們招了,儘管內閣泄密之事還沒什麼頭緒,但其餘四名官員各自的黑材料都是被馬功,何官他們蒐集了一堆。

不過何官,馬功儘管收集了一堆黑材料,但此並非他們真正所要的,到底是誰泄露了制敕纔是他們要審問的目的。

何官認爲其他幾人該審的都審了,再審也不會出結果,眼下泄密一案之所以沒有頭緒,是在林延潮這邊無法突破,要求強審林延潮。

但馬功卻道,不可對林延潮再審,否則得罪太過不好。

何官大怒斥馬御史不肯用心,而馬功則是反脣相譏,林延潮明顯是十分硬氣的人,而且對官場上的規矩十分熟稔,否則第一日也就招了,眼下下去除非動刑,否則是不能讓林延潮招供的。

但是明顯動刑是違背上面意思的。

眼下沒有任何旁證指認林延潮與泄密一案有關,所以不可動刑,還是將這兩日所審的結果揀選呈報,待上命回覆爲好。

何官無可奈何,若是在北鎮撫司,那麼案子怎麼審,最後是有錦衣衛說得算。但此案有都察院介入,那最後還是隻能按文官的規矩辦。

次日逢二,文華殿內舉行經筵。

明朝最重視經筵,認爲經筵一日不廢,則聖學聖德加一日之進;一月不廢,則聖學聖德加一月之進。故而每月三次的經筵都是十分隆重。

當天充任經筵官的大臣都是來到文華殿上。

按照規矩,主持經筵的經筵官要由一名勳臣和內閣擔當。這一日身爲天子外公的武清伯李偉與內閣首輔張居正一併充知經筵官上殿主持。

張四維,申時行爲同知經筵官也需列席,此外還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的十幾名官員也在殿內。

至於其餘翰林院的翰林則也是列班入殿,分別充任經筵講官,展書官,題講官。

此刻文華殿上一對銅鶴正口中銜香,在氤氳的青煙中,小皇子來至殿中升座。

衆官員當下山呼叩拜。

贊禮官說平身後,武清伯李偉上前道:“當年成祖道,天子用儒道治天下,安得不理儒者。。。。“

李偉一番長篇大論。衆官員都知李偉之前不過是一位賣炭翁出身,而今居然在文華殿上與他們這些人面前賣弄才學,這不是可笑嗎?

但沒辦法誰叫他有個好女兒呢?

李偉吊了一會書袋,還沒講完,張居正不耐煩地上前打斷道:“武清伯所言極是,陛下可否進講了?“

李偉頓時有些生氣,他之前是一直反對張居正的變法的。因爲他是勳臣,不屬於文官系統,故而張居正拿他沒辦法,而且張居正還要看在太后面上一直忍讓。

但前幾日逼宮一事後,他與張居正徹底撕破臉皮了。

小皇帝點點頭道:“好啊,張先生,不知今日輪到了哪位講官替朕來講經史了?“

張居正道:“回稟陛下,今日由許講官講中庸,後由黃講官講史記,此乃先四書後經史。“

小皇帝笑着道:“那好,朕就洗耳恭聽吧!“

說完小皇帝將目光看向了銅鶴下分列左右兩班的大臣們。

正當鴻臚寺的贊禮官准備要宣佈進講的時候,這時小皇帝卻突然發言道:“張先生,怎麼今日經筵不見林修撰啊?朕不是讓他任經筵官了嗎?“

小皇帝這一句話聲音不大,但下面幾位尚書,侍郎,以及申時行,張四維兩位閣老都是聽見了。

衆人此刻都是在心裡道,這林延潮簡直是造化不小啊,這就是傳說中的簡在帝心嗎?

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第七章 洪塘社學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
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第七章 洪塘社學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