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

哦?竟有此事?

龔大器微微訝然,他手下一名官員,他的文章竟如此受家鄉讀書人的敬仰。

龔大器捏須道:“林三元那本《尚書古文疏注》甚好,我曾三度點閱批註。至於他的經學文章尚未曾拜讀。”

“孫兒身邊就有。”

三兄弟中年紀最小的袁中道,從身旁抽出一冊子來。

龔大器見這冊子被袁中道,珍而重之用藍綢裹好。

龔大器接過後,但見冊子上寫着《學功堂語》四個字,不由奇道:“這是林三元所著?”

袁宗道笑着道:“外公,此乃學功先生的弟子,集錄學功先生及弟子,於學功堂上授課時對答。”

龔大器聞言失笑道:“這不是仿論語而作。”

龔大器說完,但見袁家三兄弟卻是一臉正色,一併道:“在我們林學弟子心中,此書不遜於論語。”

“此言太過了。”

龔大器心道,翻閱後但見書冊上密密麻麻都袁中道所寫的批註。

用了幾十年功夫於朱子經義上的龔大器內心早有定見,對於朱子經義外的經學,心底有所保留,但也不會以片面而下論斷。

閱後駁之,方是一名儒者的修養,但是龔大器見學功堂語寥寥數語,已是不由道:“林三元這王霸之辯,義利之辯,聖王之辯,於程朱之言而論,可稱他山之石,可磨吾玉也。”

袁家三兄弟見龔大器誇獎此書,簡直比他誇了自己還高興。

袁宗道道:“王霸之辯,義利之辯,聖王之辯此乃儒者三辯,也是朱學與林學根本之分歧。書中有言,兩刃相割,利鈍乃知,程朱之言未必錯,書中所言未必對,讀程朱經義時,不妨以事功學補之,讀事功學時,以程朱經義參較。”

龔大器點點頭,將書還給袁中道後道:“你們如此敬仰林三元,可知他已來河南爲官,在歸德府任同知。”

三兄弟聞言都是一臉驚喜道:“這孫兒不知。”

袁宏道道:“當年學功先生回鄉省親,我與他道左相逢,雖寥寥不過數言,但先生風骨至今念至。若他眼下在歸德爲官,我等正好去拜會,討教學問。”

其他兄弟聞言都意前去。

袁宗道向龔大器道:“外公,敢問林宗海在你治下爲官如何?”

龔大器乃左布政使,堂堂從二品大員,楊一魁也不過正三品。作爲河南省左布政使,於治下州縣官員有考評之權。

袁家三兄弟問龔大器,對林延潮的看法,心底也是忐忑。要知道龔大器沒做官前也是宿儒,一生尊程朱之學,如此對林延潮的事功學應不是那麼讚賞。

而龔大器卻想起今日與巡撫楊一魁的話,然後道:“林三元之學,吾雖不認同,但就以做官而論,已是做到了‘清,慎’二字。”

而就在歸德府,林延潮已是出發前往去虞城縣的路上。

暫署府事,對林延潮而言,並不是一件美差,反而是巨石壓在了他身上。

除了河工外,府裡政績作得好,那麼是下一任知府的功勞,但若作不好,就是自己的責任,出了事由林延潮來背鍋。

歸德府這等地方,不是容易治理的,稍有不慎,就會出閃失。

想到這裡,林延潮捏了捏眉心,深覺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不久車駕已到了虞城縣城下。

虞城乃歸德府的臨河縣,也是責任重大的沿河缺。上一次虞城縣又被亂民攻破,知縣棄城而逃,被朝廷問罪下獄。現在虞城縣也是由縣丞代署知縣事。

來至城牆根下,但見黃沙撲面而來,合着冷冽的寒風,就猶如天上下刀子般。

這邊是迎接的虞城縣縣丞,主薄,典使,其餘都是吏員。

縣丞不過正八品,林延潮這等上官視察,自是戰戰兢兢。

對方畢恭畢敬地道:“司馬駕臨敝縣,敝縣上下官員百姓無不翹首以盼。下官已是爲司馬安排了下榻之處,司馬可稍作歇息,晚上本縣鄉紳出面給司馬接風。”

林延潮擡頭看了一眼,然後道:“黃縣丞,天色尚早,你們先隨本官去河堤上。”

黃縣丞與衆人恭維道:“司馬初抵即不忘公事,真乃我等官吏之楷模啊。”

林延潮心底不喜面上淡淡地道:“請黃縣丞帶路。”

“是,立即備車。”

林延潮道:“不,黃縣丞,你坐到本官轅車上,本官有話問你。”

黃縣丞也是四十餘歲的人了,聞言不由額頭滲汗道:“是,司馬。”

黃縣丞一路小心與林延潮說些風土人情。

待到了河堤,衆人登坡到了堤頂,但見迎河那面,黃河尚在遠處,即便離了這麼遠,也可聽到河濤轟然鳴濺之聲。

而回身望去,林延潮身後虞城縣縣城猶如在井中一般。

堤高而城低,所謂地上懸河就是如此,見這一幕林延潮心底隱隱憂慮,這是一把利劍懸掛在全府百姓,也是林延潮的身上。

見林延潮神色不愉,黃縣丞在旁小心翼翼地道:“司馬,我們現在身站得是南堤,對面則是山東單縣的北堤,也稱太行堤。南堤由河道總督潘河臺於萬曆七年所築。此堤又稱遙堤,遙堤之用,乃約攔水勢,取其易守也。故而遙堤距河甚遠,且高大雄厚。”

林延潮問道:“去年大水,山東地界決口兩處,我河南決口三處,三處盡在歸德府,夏邑縣兩處,你虞城縣一處,自黃河大水以來,很少有這等南北堤皆決之事,本丞問你此乃天災還是人禍?”

黃縣丞聞言道:“回稟司馬,有句話是治堤者,左堤強則右堤傷,左右皆強則下游傷。弘治七年,劉忠宣公(劉大夏)築太行堤,曹、單諸縣,下盡徐州,亙三百六十里,太行堤一築,山東之北堤可謂無大礙。”

“再說我們上游開封府,那是巡撫駐地,省城所在,河工自不用多說,故而上游左右堤皆強,而我們下游傷。於司馬所問,下官也不知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見黃縣丞對答如流,林延潮點點頭,又問道:“那依你之見,就沒有絲毫人禍嗎?”

黃縣丞聞言不由心底一緊。

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三章 能否讀書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六十章 辦報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
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三章 能否讀書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六十章 辦報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