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

春風得意馬蹄疾說的中狀元的時候,那麼一朝平步青雲說的就是升官。

過去官場上升遷的消息,官員都是通過邸報上得來。而邸報乃通政司發行,然後民間報房抄錄。

而今邸報一切功能都歸於皇明時報,皇明日報在京城各坊都有報攤。

所以每次皇明日報刊發時,官員上朝或者赴衙前,都會買一份順手帶着手邊。

皇明日報一份五錢銀子也只有高級官員纔買的起,至於低級官員就只能好幾人合買,或者借閱傳抄了。

而林延潮升任禮部右侍郎的消息,就如此通過皇明日報第一時間傳了出去。

京城各個部院裡,到處可見手持皇明日報,小步快走的官員,將事稟給議論的部堂或者是郎官知道。

然後已是有不少官員準備賀禮已是前往林府上拜會。

林府下人,一時之間看到門前陸續而來的馬車轎子,也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馬車上下了一名穿着緋袍的官員,此人是第一個趕到林府的,但見他舉步來到門前。

緋袍就是四品大員,門子是知道的,當下不敢失禮迎了上去。

這名官員笑了笑對林府門子笑了笑道:“本官乃鴻臚寺少卿張略,來拜會你家老爺。”

門子連忙道:“原來是張大人,老爺還在衙門尚未回府,不如入客廳等候還是將你帖子轉交給老爺。”

張略笑了笑道:“原來尚未回府,倒是本官來的冒失了,反正以後在林部堂任下多的是機會,今日算是認認門,改日再來府上拜訪。”

說完張略的下人遞了一手本道:“這是老爺的名帖。”

門子恭恭敬敬地收下心道,我們家老爺不掌管鴻臚寺啊,怎麼此人說任下,還有老爺不是學士嗎?怎麼又稱起部堂來了。

門子不敢細問,張略走後,親自捧着名帖入內。

此刻陳濟川不在府上,府裡唯有袁可立,徐火勃,張汝霖幾個門生,他們一聽即知發生了什麼大喜道:“太好了,老師升任禮部侍郎了。”

“是啊,老師不過二十八歲即升任部堂,不知本朝至今,有幾人可及?”

“只是這鴻臚寺少卿爲何要自稱門下?這倒是令我不懂了。”

張汝霖從門子手裡接過名帖,但見名帖上外貼青色紙殼,攤開後是六折綿紙,上面寫着‘門下鴻臚寺少卿張略叩’。

張汝霖身爲官宦子弟,對於官場上名堂瞭解很深,這張略禮數沒有錯。

這六折名帖又稱爲手本,是下官上門拜見上官時所用的。若是大家官位平行,或者官位上下又相互不統屬,那麼用單紅帖子或雙紅帖子即可。

這鴻臚寺主管朝廷各種典禮上的禮儀,雖不隸屬禮部,但在禮儀是否合乎規範上都要請教禮部的意思。

所以張略自稱門下,以屬官自居也是沒錯的。

正三品可是官場上一個門檻啊,而正三品京官更是了得,到了這一步就可以稱作廷臣了。

林延潮二十八歲即升任禮部侍郎,以他這個年紀在朝堂上最少還有二十年的風光。

從此以後身爲林延潮的門生,背後依着這大靠山,凡事無往而不利了。

難怪父親以及岳父大人,要我來投奔老師,成爲他的學生,原來用意如此。

張汝霖想到這裡,心底陣陣欣喜,他回過頭正要將此中訣竅告訴袁可立,徐火勃二人時。

但見二人都是激動的舉袖試淚。

張汝霖見此不由暗笑,自付道,我就算沒有老師這門路,但依着岳父,以及父親的故舊,將來的前程也不會差,所以這份喜悅之情倒是差了幾分。而袁兄,徐兄家中沒有顯宦,所以老師若能出頭,就是他們的一切。

張汝霖正要說兩句,卻見徐火勃拭淚道:“老師升任部堂,從此以後他所致力於的變法之事,就可以走下去了。我實在是不勝欣喜。”

袁可立道:“師兄,羞要作兒女之態,讓人令人笑話。”

袁可立話是這麼說,自己的聲音也是哽咽。

徐火勃道:“你也不是如此嗎?老師平常與我們說,他當年在朝時與張江陵不睦,但卻是他最佩服的官員,以天下爲己任,敢於變法,他將來若能做到他的位子上時,也不知能否有他之才具,但一定盡力而爲,今天……”

袁可立含淚道:“是啊,而今老師已爲部堂大臣,離自己的抱負又近了一步,如此實在值得替老師高興。”

張汝霖看着袁可立,徐火勃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心底有些茫然。

他還以爲他們二人是爲了林延潮生官的事喜極而泣呢。

張汝霖有些茫然若失,他拜入林延潮的門下,對方也經常抽功夫找自己說話,但是畢竟他在朝爲官,公務繁忙,在傳道授業上自己不如徐火勃,袁可立。

自己在林延潮門下這些日子真可謂虛度光陰了。

想到這裡,他不由慚愧,讀書人中最重要的東西,他似乎少了一些。

這時候外面的下人又稟道:“外面又來了不少車馬,都是前來拜賀老爺的。”

徐火勃猶豫道:“師母正在孕中,不宜出面,這不出面又得罪了客人,平日都是陳管家接待的,但今日他隨老爺去了翰林院,袁兄。”

袁可立道:“我也不擅長官場上的往來。”

這時候張汝霖起身道:“我去吧。”

徐火勃,袁可立一併道:“還好有肅之在,若我們出面怕是要得罪人。”

張汝霖此刻心情有些不同道:“我也只有這些長處了,也希望能爲老師,爲林學,爲大家做一些事。”

林延潮宴後回府時,但見府裡府外一切都井井有條,十分欣然。

袁可立幾個門生,還有下人們都應了出來。

衆人一見林延潮即一併道:“恭喜老爺(老師)升任部堂!”

林延潮點點頭,然後道:“今日脫不開身,府裡對賀客沒有失禮之處吧。”

幾名下人都是笑着道:“回老爺的話,這還是多虧有張公子主持,否則叫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過今日這些高官一個個都是客客氣氣的,甚至有人向我們拱手作揖,這實在令我等消受不起啊。”

衆人都是笑了。

林延潮對張汝霖點點頭,然後對下人們道:“那也不能失禮啊。”

陳濟川笑着道:“老爺,常言道宰相的門人七品官,現在老爺榮升侍郎,那麼門人少說也有九品,從此以後也是官了。”

“那以後沒人叫咱們門子,都叫咱們門官好了。”

衆下人都是一陣笑聲。

林延潮笑着點點頭,當下進了門,然後對陳濟川吩咐道:“下面的人還是要約束,府中賞錢可以多給,但規矩不能亂,不要因爲我當了大官,而對外人有所怠慢,特別是不可以仗勢欺負老百姓。”

陳濟川道:“老爺吩咐的是,此事我立即與他們提。”

林延潮點點頭道:“我以往爲官之時,最厭惡的就是豪奴,而今自己不能壞了規矩。”

說着林延潮看向客廳問道:“怎麼還有賀客沒走嗎?”

陳濟川將負責接待的下人喚來,下人道:“還有幾名官員說要見到老爺再走。”

林延潮皺眉,一般而言官員升遷當日都是很忙碌,大多人也都是知趣上門留下個帖子,然後說改日再來,如此禮數就算盡到了。

至於一定要留着就是心懷僥倖,想碰一碰運氣的。

下人奉上帖子,林延潮略略看了一遍見有屯田御史徐貞明的名字道:“讓他到書房來見我,其餘人一律道乏。”

林延潮更衣後來到書房,見到了正坐立不安的徐貞明。

卻說徐貞明原來的官銜是尚寶司少卿兼屯田御史。

但是因爲李植的事牽連,以及興修水利觸動了利益階層,徐貞明被革職,後來雖經林延潮保薦重新復官,但是尚寶司少卿的銜卻沒給他恢復。

不過就算他尚寶司少卿官銜仍在,但對於林延潮而今而言,也不放在眼底。

徐貞明見了林延潮立即起身道:“恭喜部堂大人榮升之喜。”

林延潮笑了笑示意徐貞明入座,從袖子拿出一張紅帖子放在案上,然後道:“你我是自己人,就不必鬧這麼多虛禮了。”

徐貞明知道是自己之前送上禮單,連忙道:“到府上方得之部堂大人榮升之喜,一時倉促,徐某未曾齊備厚禮,還請部堂大人見諒,日後再另行補上。”

林延潮心道,原來如此,自己對他有保舉之恩,照理而言,他的賀禮不會這麼簡陋纔是。

林延潮笑着道:“孺東兄,你這麼說就見外了,不過你這麼着急前來,是否因爲屯田的事?”

徐貞明點點頭道:“正如部堂大人所料,徐某今日等在這裡,正是有一事向部堂大人請教。”

林延潮道:“請教不敢當,屯田的事上孺東兄是林某的老師纔是,請說。”

徐貞明道:“既是部堂大人擡舉,徐某就說了,自部堂大人指點徐某將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之舉措改爲屯墾旱田後,徐某一直在致力於此。番薯已是在京畿附近數縣試種成功,徐某正準備向其他各府縣推廣,預計明年可以大行在京畿各州府種植。”

林延潮道:“此事孺東兄,以及陳振龍都已向我稟告過了,還有什麼事嗎?”

徐貞明道:“今日向部堂大人稟告的是另一事,除了番薯,旱稻,下官還發現另一等耐旱作物,百姓們稱其爲番麥或者是苞谷。”

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十九章 回家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答書友問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九百九十章 儲相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
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十九章 回家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答書友問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九百九十章 儲相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