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

人生最樂之事,莫過於老友,同窗相敘別來之情。

眼見葉向高,龔子楠,陳應龍都是林延潮在濂江書院時,就交好的同窗。

翁正春是林延潮少年相識,都是侯官洪塘人,他與林材,一併也是林延潮的院試同案,鄉試同年。

鄉試同年雖沒有會試同年分量那麼重,但大家都是從一文不名,至發解顯達,又有同鄉的鄉誼。

當然同鄉,同年都是一個名分,最重要是還是彼此私交。

就如同現代去外工作,儘管不斷新交天南地北的朋友,但感情最好的仍是昔日一起讀書的老同學。

不過就算私交不怎麼樣,官場上提攜同鄉,照顧同年,甚至連同年的子侄都要安排好,至少能幫一把就要幫一把。

若是你不幫忙,無視鄉誼年誼,就會被人說一句不通人情。

說了一陣別來之情,就聊至林延潮被削籍的消息,衆人都是給他抱不平,隨即聊至上諫之事,卻是一併叫好。

“宗海,上諫之事真令天下風雲變色,我等此來路上不知,但甫至京師就聽聞你的大事,我等幾人都是爲你擊節叫好,真方是大丈夫所爲。”

“斥太后,束潞王,宗海兄這一疏,既保了聖君,又救了天下蒼生,但這等擎天護駕之功,卻落個革職削籍,不僅我等爲你不平,天下讀書人都爲不平。”

“朝廷諸公不正,懼與太后不敢說話,而今宗海你撥亂反正,諸公不將你復官,反而無畏天下清議,將你削籍,此國將不國也。”

衆人你一言我一句。

除了葉向高一直不說話外,其餘人各抒己見。

林延潮不好說什麼,只是一臉失意的樣子道:“吾只是盡力而已。”

翁正春等見林延潮如此,心底都是替他悲傷。翁正春問道:“宗海,此次回鄉有什麼打算?”

聽翁正春之言,林延潮總不能說自己暗中託申九替自己走動復官。

這若告訴他們就顯得很虛僞了。

遭朝廷冤屈,不肯同流合污,說不做官就不做官,視功名如糞土,這纔是讀書人該有的大節。

但眼下林延潮剛被革職,就求申九活動,而且還是親民官。

這消息若傳出去,別人會怎麼看林延潮。清流中的清流,堂堂翰林,居然去謀求監生,舉人都可出任的親民官,那簡直就是自甘下途。

於是林延潮仍是那套說辭道:“吾決定回家講學著書,爲家鄉興以教化。”

聽林延潮這麼說,衆人聽了雖是惋惜,但仍是由衷讚賞,進則效命社稷,退則修詩書禮樂,這纔是這個時代士大夫所爲。

尤其是翁正春更是眼有淚光地道:“宗海,實爲吾輩同道。”

林延潮知翁正春爲何這麼激動,因爲翁正春之父翁興賢,曾任延平府,金山府府學教授,每日一面諸生講經授業,一面爲宋儒傳注。

後他的賢名爲朝廷知曉,於是提拔他爲兩浙鹽運司判官。

要知道在官場裡,鹽運司乃肥差中的肥差,多少官員求之不得,消尖了腦袋往裡面鑽的。但翁興賢不屑地道,吾安能捨青衿對駔馬會也。

最後翁興賢寧可辭官回家,也不去赴任,在他看來擔任府學教授要比鹽運司判官這等親民官好了不知多少。

他這一事蹟卻爲讀書人們津津樂道,認爲是有氣節之所爲,之後翁興賢專心在家教翁正春讀書,在林延潮老家洪塘很有名望。

所以在翁正春眼底林延潮捨去清華之要的翰林,也要爲民請命,不惜上諫丟官,這纔是讀書人的風骨。

但翁正春得知林延潮丟了翰林官後,繞了一圈回來求親民官出仕,那也會與申九一般將林延潮看作小人,羞於與爾爲伍。

類似於今天那等仕途無望了,只好將希望寄託於在任上撈錢的官員。

這都是當時讀書人之風氣。

於是衆人替林延潮惋惜了一陣,見林延潮病中未愈,然後也是起身告辭。

林延潮見葉向高一直不語,當下道:“進卿有什麼話要與爲兄說?”

葉向高道:“有幾句肺腑之言,要與宗海說一說。”

衆人見狀都是先在外等候。林延潮向葉向高問道:“進卿有什麼話,請直言。”

葉向高道:“宗海,小弟以爲你這一次削籍還鄉倒是一件喜事。”

林延潮向葉向高問道:“進卿,這話怎麼說?”

葉向高道:“自古以來,得高名厚爵者,爲時謗所忌,貶官遠逐者,爲清議所崇。宗海這一次上諫,雖是貶官,我看來早晚有再起之時。”

林延潮不由對葉向高刮目相看,翁正春等人只看到自己被貶的失意,卻沒有看到這一次上諫,自己贏得了在天下讀書人中的聲望。

林延潮面上嘆道:“進卿,你不用變着方來安慰我。”

葉向高道:“宗海,我肺腑之言,當年徐華亭不附於張永嘉遭貶官,得士林一直交口稱讚,海剛峰死諫嘉靖下詔獄,就連昔日最厭惡其之官員,也是上疏救護。一飲一啄自有天定,宗海若再起時,天下將望之如安石。”

若林延潮此刻真是意氣消沉,那麼聽了葉向高這幾句話,定然精神一振,再度涌起中流擊楫般的豪情。

不過林延潮如此高能就,低能屈的人,就算有意志消沉之時,那也是片刻,葉向高這番話卻是不起大作用。

可林延潮卻承葉向高的情。

林延潮握着葉向高的手道:“若我有東山再起之時,必不忘進卿今日之話。”

葉向高欣然道:“宗海,記着你不過是先着一鞭,遲早我是要追上你的。”

林延潮與葉向高,猶如祖逖劉琨之交。

祖逖劉琨二位好友相約北伐,有比較之意。一日劉琨聽聞祖逖被用,不掩嫉妒地對旁人道‘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這就是祖生之鞭。

林延潮與葉向高少年同窗,聞雞起舞,發奮苦讀,可謂你追我敢,後林延潮科舉先捷,可謂先着一鞭。

但葉向高也是不弱,這一次會試挾志而來,見林延潮削籍還鄉,生怕他意氣消沉,故以言語激勵。

林延潮感動下,想起葉向高是歷史上當了十年首輔的人物,不由心想,既是如此,大家不妨比一比,試看誰先爲宰輔。

林延潮點點頭道:“願你我之交如祖逖劉琨一般,卻無二人之失意。”

葉向高大笑道:“正是如此。”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八百六十章 鹽政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七章 洪塘社學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五百五十章 私問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八百六十章 鹽政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七章 洪塘社學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五百五十章 私問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