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

朝廷令下讓郭正域升任天津巡撫,另外趙士禎,徐光啓分授武英殿中書舍人,而這時林延潮已是動身從天津坐船前往登州。

與林延潮一道的,還有副總兵劉綎的五千川軍及參將徐國忠的一千南兵,一共六千援兵入朝。

天津水軍雖號稱能運二十萬石,有七八千名水軍,但這些只是賬面上的數字。

水軍戰船年久失修,水軍逃亡大半,真正能出海的船隻又是少之又少,所以林延潮與劉綎的六千人馬坐船隻算勉強渡海。

傳說天津與登州之間的海路有海事(海市蜃樓),水底有龍王出沒,所以海上都不太願意走這一段路。

不過這條運道已是最穩妥了,當時去朝鮮還有一條海道,就是從天津直赴寧遠衛,經覺華島再至朝鮮宣沙浦。

這條運道相對危險,不僅礁石多,洋流複雜,而且不似登州到朝鮮路上有許多島嶼可以停留避風,最麻煩就是要季風方向,從天津至覺華必須侯東南風起,從覺華返天津則必須侯西南風起。

如此只能一年往返一次,倒不似登州方便。

歷史上袁崇煥鎮遼時,餉道就是走這條路線,而坐鎮皮島的毛文龍東江軍歲餉八十萬則走登州。

而當時遼東貂參都通過登州皮島餉船夾帶往來,商賈雲集海上,而登州從原先的荒陰之地,一下子成爲‘富甲六郡’。

後來袁崇煥讓登州轉餉於覺華,登萊海船不許出海,毛文龍因此到雙島與袁崇煥議餉,然後……

而朝鮮因袁,毛之爭,導致貢道一度從登州改爲覺華很是嚮明朝吐糟了一番。

林延潮初時但覺的有些暈船,但後來已是習慣。

他遠望着紅霞落下的燦然的天際,四面則是青黑的大海,然後就是一陣陣激浪打來,船身左右搖晃,船下傳來一陣陣的嘔吐之聲。

林延潮也是剋制住嘔吐的衝動,身爲海邊長大的人,對於這樣波浪顛簸還是要比旱鴨子好上許多。

而反觀水軍們一個個都是無精打采,誰都知道跑這一趟沒什麼油水,因爲朝鮮正是兵荒馬亂之中。

林延潮對於下面人如此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畢竟這個時代要小卒們也憂國憂民還是太難。

林延潮不由從手下的心情,再到歷史上覺華登州餉道之爭。這些水軍們想的只是能不能從這一次出海撈到一點油水,卻不會想到他們的命運,取決國家興衰。而國家的興衰,很多又看在玄之又玄的天命,人之努力很多都是徒勞的。

想到這裡,林延潮心情愈發沉重。

林延潮隨船抵至登州。

登州一直是朝廷海防重地,明初時登州一直受倭寇襲繞,故而當地水軍三四五月爲出哨大汛,六七八月爲出哨小汛。

衛所有登州衛、成山衛、威海衛、寧海衛等六衛,所有尋山所、海陽所、大山所等七所,營有文登營,塞有金山寨、清泉寨、馬亭寨等八寨。

船抵至登州時,海上起了濃濃大霧,這時候船上的水手都是驚懼,一面生怕觸礁,一面說些蜃氣樓臺的言語。

歷史上袁可立爲登州巡撫時,在城裡蓬萊閣飲酒時忽見幾十艘戰船遠來,正要準備迎接方知是海市蜃樓。於是袁可立乘興在蓬萊閣上寫下了觀海市一詩。

在濃霧之中,船隻徐徐地前行,不久海上起了風,慢慢地將濃霧吹散去。

經過數日航行,船終於看見了蓬萊水城。

眼見就要到岸,一直飽受顛簸之苦的士卒們士氣有所高漲。

林延潮也披着衣裳,觀看大名鼎鼎的蓬萊水城,他身旁的吳惟忠忍不住道:“當年戚爺爺駐守過此城。”

沒錯,這蓬萊水城最早是北宋防備契丹所建,因形狀如同刀魚,而被稱爲刀魚寨。明朝時又在臨海的北面築牆,以抵海濤,稱爲登州水城,而天下聞名的蓬萊閣也在此中,而戚繼光也駐守過此城。

這登州水城在城北,北跨山,東南臨海,並引海水入城。整個水城海域呈一個倒幾字形。

幾字頭就是入海之處,幾字身原先是丹崖山的山腳由此蜿蜒入海,而幾字尾則稱爲小海,海水漲潮時被淹沒,退潮時露出水面,水城南面還有一條黑水河流至小海,而船舶多停留在這黑水河的入海口處。

林延潮從船上看去但見蓬萊閣就立在丹崖山上巔,而丹崖山與山腳下這片海域就共同形成了整個蓬萊水城,隔壁則是登州州府。

船靠了岸,即看見岸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其中大半都是商人,路邊則是坐着小商販。

林延潮從舢板上下船,不少商販即擁上來圍着兜售東西,但卻被左右家丁給攔住了。在海上數日,他倒是很喜歡這樣活躍的氣氛。在碼頭上可以看見遠處的登州城。

城裡有不少寺廟,當年登州是作爲接待倭國遣唐使的第一站,所以寺廟可以安置僧人,但聽說本地最鼎盛,香火最盛的還是要數龍王廟。

左右這幾日都是吐了不成樣子,而林延潮胃口也不太好,於是登了岸就打算吃頓好的。

林延潮就在岸邊隨意找了家酒肆,一入店店小二即殷勤地招呼道:“客官要些什麼?本店的魯菜是有名的。”

陳濟川道:“老爺,這北方地界除了京師是混雜南北,也只有魯菜稍有些名氣。”

店小二豎起大拇指道:“客官你真有眼力,客官是從京師來的吧?但是怎麼操着南方口音。”

林延潮看着店小二道:“那你看咱們是哪裡人?”

店小二道:“客官你官話說得這麼好,不是裡衙門裡辦事,就是讀書人吧!至於哪裡人小的猜不準。”

林延潮哈哈大笑道:“你倒有幾分眼力。好了,店裡有什麼好酒菜照着上吧,少不了有你好處!”

正說話之間,就聽得外頭馬蹄聲響起,但聽一名武官入內道:“見過經略大人,山東右布政使郭正域在外求見!”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哦?美命來了。”

林延潮在滿酒肆人驚詫的目光中緩緩起身,然後看了一眼瞪圓眼睛的店小二道:“結賬吧!”

店小二則陪笑道:“老爺,這……這,不,經略大人。”

林延潮笑道:“經略大人也要結賬,是了,一併打包!”

說完林延潮親自走出了酒樓,但見郭正域已是到了門外,一聲恩師正要拜下。

林延潮扶起了郭正域道:“誒,你站着就好了,不必親自行出。”

郭正域哽咽道:“學生許久不見恩師,心底實在牽掛,又聽聞京中之事,爲老師離京又是憤憤不平,故而急着來見老師,學生實爲老師委屈。”

林延潮聽到郭正域提及此事,擺了擺手道:“誒,事情都過去了。”

郭正域怕令林延潮傷心,也是道:“恩師,學生以爲出京正可以事功,這一次經略朝鮮,正是大有可爲之時。”

林延潮拍了拍郭正域的肩膀道:“正是如此,咱們找個地方說話。”

郭正域道:“學生知道老師來登州,特在蓬萊閣設了酒宴,還請恩師賞光。”

林延潮點點頭道:“也好。”

當即林延潮,郭正域二人坐了小轎上了丹崖山蓬萊閣。

林延潮立在蓬萊閣上負手遠眺,但見海天盡數飽覽眼底,這一刻不由心曠神怡。

林延潮回過身對仍在恭敬站立的郭正域道:“你先坐!”

郭正域依言拖着腿坐下,林延潮道:“當年秦皇際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可惜最後癡言長生。換到我等最難看透的也是名利二字。”

“這一次我出京,在外人看來他日不會再有拜宰相之時,但是我既去之,將來我的門生們纔有出頭之時。美命,稚繩可以替我挑起重擔,他可爲董江都,你覺得呢?”

郭正域聽了嘆氣道:“稚繩當然是傳之恩師衣鉢的最好人選。但是學生以爲要延續咱們大明江山的氣運,還是非恩師不可啊。”

林延潮執起郭正域之手道:“我這麼多門生,你是追隨我時日最久最誠懇最知吾心的,我既已下了決定就沒有更改的道理。以後我就指望你與稚繩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將局面撐起來了,其他之言就不必多說。”

郭正域道:“恩師,那學生唯有說實話了,學生對稚繩實沒有信心。依學生看來稚繩雖有才能,但要事功要變法,沒有天子的支持是不行的。恩師,從天子對你的忌憚可知,他不許再出第二個張太嶽的。”

林延潮笑了笑沒有言語。

郭正域道,恩師,我與稚繩常有書信往來,稚繩始終將刷新政治,事功變法寄託在聖君在朝上。可以依我看從古至今哪個皇帝對大臣放心了。就算如王安石不也起而罷,再起再罷嗎?

所以依我之見,稚繩還不如學顧,趙二人,以清議輿論來規範天下,約束天子。而學生想到恩師當年說過要變法之事在於水到渠成,人心向背,正與此不謀而合。

林延潮看着郭正域,若說自己門生裡孫承宗成爲了保皇派,那麼郭正域卻又是另外一等政見了。他們之間也是有分歧的。

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六百一十章 拿人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六十章 道統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六百章 自陳表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八章 背書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
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六百一十章 拿人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六十章 道統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六百章 自陳表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八章 背書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