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

乾清宮裡,天子對於林延潮保薦付知遠有所不滿。

張誠聞言微微笑了笑。在張誠的心底是一直期望能似當年張居正,馮保那般,他與許國達到一個宮府一體的格局,如此來掌握大權。

但是許國間接因林延潮去位,導致他張誠在內閣失去了一大臂助,所以他纔對林延潮不滿,方纔天子露出要封賞林延潮的意思,他立即在旁出言看似誇獎稱讚皇帝,但內在卻是要打消天子的決定。

同時透露出林延潮是天子提拔,那麼天子對他有任何恩威也是理所當然的言下之意。

現在林延潮因保薦付知遠的事引起天子的不滿,當然令張誠心底大喜,甚至打算出面落井下石几句。

不過這時候他卻見陳矩給他使了個眼色。

張誠見陳矩的眼色一凜,他突然明白了陳矩的意思。

在這個當口,他與林延潮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因爲天子對林延潮的不滿,而導致失去了對梅家的信任,那麼絕對是不划算了。

若是梅家真成爲大明的皇商,他張誠每年私下拿梅家的孝敬還少嗎?

拿錢辦事的道理,張誠是明白了。

現在許國已經去位,他再抱着這事與林延潮計較已經毫無意義。現在因爲梅家的事,他與林延潮有了共同利益,所以他必須在這個事上幫着林延潮說話。

更何況陳矩現在明裡暗裡都幫着林延潮,自己也不願意樹陳矩這個大敵。

但見天子道:“林延潮此人很聰明,也很能辦事,但是就是喜歡沽恩。他以爲給了朕一點好處,朕就要聽他的話嗎?朕是君,他是臣!”

這時張誠將獅貓重新捧起放在天子的手中,開口道:“啓稟陛下,依內臣之見林延潮此上疏,此舉雖說是愚直,但其因有二。”

天子問道:“怎麼說?”

張誠道:“一個是奏章裡所言的,治漕乃國策,不可朝令夕改,若是因爲下面官員的彈劾,動則罷免則易有朝令夕改之危。眼下出了鬧漕之事,可見漕河上貪官污吏何其之多,現在運兵百姓只是罷工,若是再進一步鬧出事來,那就不僅僅是漕額不足了。”

天子聞言點了點頭。

張誠又道:“還有一個就是林延潮的私心了。”

“這付知遠當年是林延潮的上司,後來林延潮治河有功被陛下提拔入京任職,其中也有付知遠大力提拔之故。換了旁人難免有黨護之嫌?但偏偏付知遠不是,若此人真想當官真要結黨,難道會將漕河上下的官員都得罪個遍?更不說林延潮了,他保薦了得罪漕河官員的付知遠,這也等同於是連着他被一起罵嗎?”

天子聞言恍然道:“朕明白了,林延潮原來打此主意,張誠你很好,見事明白。”

張誠慌忙道:“聖明無過於陛下,臣有些才幹,也是陛下調教有方。”

天子擺了擺手臉上有了喜色,身爲天子他最怕天下官員一團和氣,就是結黨營私。

陳矩當即道:“付知遠之前整治河漕確實是冒失。但河漕鐵板一塊,海漕一起必然反對,陛下倒不如啓用付知遠來嚴查之前的鬧漕之事,嚴肅整頓河漕官場。”

“臣建議不如陛下於乾清宮接見付知遠,如此河漕官員就會知道陛下對海漕的支持了。”

陳矩之言在理,但見天子想了一陣,然後將手中的獅貓丟給張誠,笑道:“聖人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下面官員要吵要鬧,由他們去鬧好了,朕豈會給人當刀使?”

張誠,陳矩聞言對視一眼,一併拜伏道:“陛下聖明!”

這時林延潮從禮部衙門坐轎返回府上。

年末公事極多,所以林延潮從衙裡出門時,已是酉時以後了。

不過回府路上,他還是拐到京師裡賣胭脂水粉的踏雪齋給林淺淺親自挑選了胭脂後,這纔打道回府。

轎子還未進府門,展明即來稟告說梅家兄弟已是到了府上。

林延潮微微點頭。

轎子到了轎廳,展明給林延潮遞上門薄。

林延潮接過門薄掃了幾眼,但見門薄上列名字大多是禮部,鴻臚寺或者是禮部下屬會同館,教坊司,鑄印局履新告歸的官吏登門拜見。林延潮看了這些人名字並沒有重要人物。他也知道這些人上門也不過是盡個禮數,不一定是真要見自己,所以林延潮讓陳濟川出面打發了。

當然若有人與自己以往有些交情,或者手持朝中大佬薦書,那要約定另外的日子上門。自己必須派人送帖子邀請他們到府上來,並抽空來見上一面,如此方顯鄭重。

除了這些人就是春闈在即,進京趕考的同鄉舉人,他們照例是要來朝拜會自己這位眼下本省裡官位最高的官員。

會試又稱爲禮部試,顧名思義禮部作爲主辦衙門是不能自己出卷的。所以林延潮不可能出任這一次會試主副考官,如此倒也不必避嫌。但是他也託付展明務必要將這些人安頓好了,另外還要派人去會館那邊打聲招呼,比如有的生病,或者短了盤纏的同鄉舉人,林延潮能接濟的都要接濟一二。

林延潮從門薄裡看到了翁正春,史繼偕的名字,他不由大喜。不過現在林延潮沒辦法見他們,吩咐陳濟川將他們安頓在自己府上。

聽陳濟川說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位名叫畢自嚴的舉人,聽了此人的名字林延潮不由眼睛一亮,當即吩咐陳濟川將畢自嚴也好生招待了。

林延潮更衣之後,走過一段走廊來到東花廳,到了門前他輕咳了一聲,然後推簾入內。

但見梅家兄弟二人都身着一身麒麟服。

他們見了林延潮即行參拜之禮道:“下官參見大宗伯!”

林延潮笑了笑,以往梅家的勢力自己是忌憚幾分的,當年自己身爲致仕侍郎回鄉時,梅堂在自己面前也有幾分平起平坐的意思。但此刻他們一入官場反而恭恭敬敬了。

當然穿官服來參拜,絕對一等鄭重之禮。

林延潮笑着道:“兩位是故人,萬萬不要多禮。”

梅家兄弟起身後,梅堂道:“俗語有云,做此官,行此禮,我們兄弟二人即入官場,以後在大宗伯面前哪裡敢有半點越份。”

林延潮笑了笑道:“不敢當,之前已聽聞宮裡消息,說兩位已是被陛下親簡授官,以後大家彼此相互關照纔是。”

天子聖旨雖下,但是還沒正式照會。林延潮自是從陳矩那邊聽聞梅家兄弟授官的消息。

說完林延潮請梅家兄弟更衣說話。

換下了官服,一來方便,二來親近。

林延潮入座後道:“第一年十五萬兩,就算以後二八分賬,一年也是要十二萬兩啊。”

梅侃笑了笑道:“十二萬銀子我們梅家可以承受,大不了拆東牆補西牆,從別處貼補朝廷就是。最重要是陛下恩賜的‘永業’二字,有了這二字,咱們梅家是朝廷的皇商,以後有了這金字招牌,到地方辦事就方便多了。”

林延潮微微一笑,梅家說的拆東牆補西牆的事不能當真。一年十二萬兩雖多,但以海漕的便利絕對還有有油水的。商人嘛,總是喜歡對外哭窮的。

梅堂見其弟有幾分得意忘形之色,當即咳了一聲然後向林延潮道:“我們兄弟二人這一次能夠蒙天子賜見,賜予官位,又成爲朝廷的皇商,這一切全仰仗大宗伯所賜。此恩此德,我們兄弟二人一生一世也報答不盡。以後大宗伯有什麼差遣儘管吩咐,我們兄弟二人願效犬馬之勞。”

林延潮聞言明白,對於梅家而言,皇商只是護身符而已。梅家若想在朝廷上得到政策的支持,必須有自己這樣九卿級別的官員爲他們撐腰。

林延潮笑道:“感激的話不必再提,皇商二字當然可以庇護一時,但庇護不了一世。天下哪裡有長盛不衰的恩寵。”

說到這裡,林延潮正色道:“前元時朱清,張瑄二人,因從劉家港以海漕運糧至大都,而被朝廷封爲江東道宣慰使及淮東道宣慰使,官拜從二品。二人也因海貿之事而富甲天下。但二人不修仁德,虐待百姓,又捲入了政爭,最後二人都沒有好下場。”

林延潮此言等於給梅家兄弟二人敲了一個警鐘。

梅堂,梅侃二人對視一眼,當即道:“還請大宗伯提點。”

林延潮語重心長地道:“哪裡有什麼提點,這錢財不可視爲己物,而當看作老百姓託付給你們的。多用這些錢財,做些利國利民之事,造福天下蒼生,有了老百姓口中的名聲護身,這纔是萬世不變的富貴。”

梅堂,梅侃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林延潮這話看似大道理,但仔細一想又不是大道理。

“大宗伯這番話,令我想起了利人是利己之本之言,實在是受益匪淺。”梅堂出聲道。

林延潮笑道:“你也可以當作發財立品來看。”

說到這裡,三人都是笑了。

林延潮道:“不過人心在於長久,不在於當下。我這裡還有一個長保富貴的辦法告訴你們。”

“還請大宗伯明示。”

“與當今陛下聯姻!”

Ps:明日有更。

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感謝書友們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單章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
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感謝書友們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單章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