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

林延潮聽陳行貴這麼說,想了下道:“本經一事,我還沒有決定,且容我三思,再答覆陳兄。”

陳行貴露出十分理解的表情,點點頭道:“好啊,林兄,到時儘管說一聲就好了。我與幾位好友,正好都是治春秋,起了個春秋社的名頭,社裡可是不乏上舍,中舍的弟子,平日各自專研學業,只是在講經的時候,才聚在一起商量研討,有時候還能得到山長親自指點,你可知道山長當年是五經魁,全省舉子,他春秋治得最好。”

林延潮聽了不由有所心動,山長的學問自是他佩服的,也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導。

林延潮眼下是真確定陳行貴確實是實意的邀請,不過思量後還是道:“真的多謝,陳兄這麼看得起我,盛情相邀。我仔細思量後,再答覆你。”

陳行貴笑着道:“好的,林兄也不必着急,還有半個月。”

待陳行貴走後,林延潮不由琢磨起來,陳行貴這是怎麼回事,向自己示好,這是拉攏自己的意思嗎?”是陷阱?還是示好?林延潮心道自己一個寒門子弟,似沒什麼值得對方陷害的,但示好也不至於吧。

陳行貴走後,林延潮深感常識的匱乏,他竟在五經裡選擇何經上,犯了難。

Wωω ☢TTκan ☢co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漢朝時設五經博士,一經設一博士,以家法教授弟子。

當時學者多隻治一經,兼治兩經已是很少了,當時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稱兼通五經,經學大師馬融都贊他經學上的造詣無人能及,此外兩漢能稱得上兼治五經的人不多。

到了宋明,研習經學的人,越發多了起來。但就算當時大儒,雖敢說兼通五經,但如果教授弟子,也只敢擇一經。

所以林延潮要選本經,最好是春秋,詩經之一,特別是詩經,林燎待自己極厚,自己學詩經,他定會傾囊相授。除此以外其他三經山長和講郎恐怕就沒辦法教自己了。

而林延潮不想治春秋,詩經,他想治尚書。

在上一世時,自己正好看過當世幾位國學大師研究尚書的文章,對於尚書有那麼一些,超過這個時代古人的心得和見解。至於其他四經,他是毛都碰不到一點。

還有個原因,冥冥之中,他對尚書有那麼一份自己的喜歡。

孔子論六經,曾這麼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爲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大意是,到一國家,看那的風俗,就可知該國的教化。爲人溫和柔順、樸實忠厚,即是《詩》教的成果;通曉遠古之事,是《書》教的成果;心胸廣闊坦蕩,是《樂》教的結果;如果是清潔沉靜、洞察細微,是《易》教的結果;端莊恭敬,是《禮》教結果;善於辭令和鋪敘,那就是《春秋》教的結果。

wWW t t k a n CΟ

《書》就是尚書,尚字通上字,意爲上古之書,從三代開始記載。朱熹在中庸作序道,儒家聖聖相繼的十六字心傳,就是出自尚書裡的大禹謨。

正如孔子所說,讀尚書可疏通知遠。

林延潮決定不着急下結論,還是再多挖點資料。

林延潮先是直接去了書樓,借了一本國朝福州府鄉試題名錄。這題名錄裡,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齡、籍貫的名冊,也記錄了考生科考時,選用何書爲本經。

林延潮將這本題目錄看完,總結了一下,本府內學詩,春秋,易的最多,禮記次之,尚書則是最少。林延潮不由想罵娘,以尚書爲本經的學生這麼少,說明府內能教尚書的老師也很少啊。

要不要隨波逐流,改換陣地,詩經好像也不錯,孔子不是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大意是詩三百,一句話概括,就是三觀正啊。

春秋也不錯,孔子修春秋,以微言大義,令亂臣賊子懼!

但想來想去,林延潮還是捨不得放棄尚書,但是沒有一位能指點自己,精通尚書的經學老師,也是沒用啊。算了,還有半個月,才定本經,林延潮想多問問其他人的意見,再決定。回到號舍後,衆人也多沒有睡覺。林延潮的成績時高時低,衆人現在也拿林延潮當作奇葩來對待,弄不清楚倒是他的真實力到底如何,是不是作弊。

號舍裡,唯有於輕舟與林延潮,那一夜交心後,二人關係不錯。林延潮乘機向他問起了可以不可以選尚書作本經的事。於輕舟很是意外反問:“你爲何要選尚書啊?”

林延潮毫不猶豫,很無恥地道了三個字:“我喜歡!哈哈!”於輕舟斥道:“不是喜歡不喜歡,書院弟子,一般只治《春秋》,《詩經》,除非你自學成才,或是來書院之前,已是有了其他經師,否則一般不會改治他經的。”

林延潮沒有說話。於輕舟壓低聲音道:“你怎麼這麼隨性啊,你上一次月課試了第二,若都是這成績,很有希望從外舍進入中舍,從外課生成爲內課生。但若是下個月,你選了尚書爲本經,誰來教你治經,那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林延潮當下道:“外課生與內課生,除了多了點銀子又如何,我就不信了,進了中舍,我讀書就會更聰明瞭,在哪裡求學不是一樣。”於輕舟搖了搖頭道:“你還真是不知規矩,你以爲外課生與內課生沒區別,我實話告訴你,書院一百年來,從沒有外課生參加童拭,能考取秀才的先例。”

“外課生不能中秀才?”

於輕舟點點頭道:“很難,一般都是在縣試,府試時就落第了,少有府試中第,就算僥倖府試中第,又怎麼能過院試。延潮,你要知道童子試裡升補罷黜,要比書院三舍艱難十倍。在書院裡你都無法成爲內課生,你又怎能指望靠童試時,一朝中式,還是趁早與我一般早點打道回府吧!”

林延潮微微吃驚,於輕舟盤膝坐在牀上,以一副前輩的口吻道:“你現在知道艱難了吧,所以朔望課你隨便考考無所謂,但半個月後的月課,一個半月後的季課,對你而言,不容有失,乘着你現在還有進入內舍的希望。”

聽了於輕舟的話,一旁的黃碧友也是湊過來道:“延潮兄,若是你下一次的月課,還是與這次朔望課,一樣排名的話,你就算季課考得再好,也沒有機會進內舍了。”

說到這裡,黃碧友得意地道:“早知道,這一次和林兄打賭了,誰輸了,就寫兩千個服字。”

‘那這一次月課,咱們再來比比。‘林延潮蠻認真地道。

黃碧友聞言頓時漲紅了臉,於輕舟道:“黃兄別慫,你這一次可是外舍第八啊。”

“哼,誰與他一般見識。”說完黃碧友拂袖而去。

幾個人聽見了,都是低聲地笑起。

於輕舟看了林延潮那篤定的樣子,心道這小子哪裡來的自信。但要黃碧友打賭,他也沒這底氣。

“還是葉兄好啊,置身事外。”餘子遊笑着道。

葉向高笑了笑,沒有說話,繼續看書。

餘子遊見葉向高那高傲的樣子,當下以一副前輩的口吻對其餘人道:“你們與其爭論這些,還不如多抽點時間讀書,那些中舍,上舍的弟子,是不會等着你們的。”

‘當然葉兄不在此列,你可是進內舍易如反掌啊。‘

對於這個三次考試,皆是第一的妖孽而言,進入內舍簡直毫無難度。在餘子遊這一番話下,衆人想到就這樣被佔去一個名額,都是心底一陣不舒爽。

爲什麼此人一進外舍就能拿第一,爲什麼他成績這麼好,這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啊,大家都不會喜歡的。

所以餘子遊這一番話挑撥,還蠻成功的。

葉向高當然聽了出來,當下哼地一聲道:‘餘兄,聽聞每次季考後,外舍進入內舍的弟子,也不過一到兩人,如此說來,餘兄你就算是外舍第二,運氣不好也無濟於事,我看你纔是比其他人,更多努力的好,再說了,你也未必最後能排在外舍第二。‘

餘子遊怫然道:‘葉向高,你這話什麼意思?‘

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
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