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

小皇帝正要高興。天『籟小說

李太后頓了頓,忽道:“陛下,這勸張先生之事,前前後後那麼多朝臣都辦不成,爲何獨這林延潮一人辦成了?”

小皇帝不以爲然笑着道:“母后,這林延潮乃是能臣,有張良,陳平之謀,他辦不到,還有誰能辦到?”

李太后疑道:“王錫爵也辦不到嗎?”

小皇帝笑着道:“王先生敢於任事,對兒臣,對朝廷又是一片忠心,但朕私以爲林卿家皆不遜於王先生,其智謀出衆,極有辯才,學識淵博真乃人臣楷模。”

李太后道:“是,真因皇兒賞識,因此他聽皇兒之言,卻不把哀家的話放在耳裡。”

小皇帝聽李太后言語寒徹,立即惶恐跪下道:“母后,兒臣不敢忤逆你的意思。”

李太后緩緩地道:“哀家知你孝順,但哀家也聽聞人有五惡,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哀家看這林延潮五者皆有,不似王先生他內外皆稱忠直。”

小皇帝心想,母后因林延潮忤旨,故而對他不喜。但朕卻知林延潮之爲人,不是那樣之人。

小皇帝面上順着李太后的意思道:“母后叮囑,兒臣記住了,兒臣用人必聽其言觀其行。”

李太后緩緩點頭道:“這就好了,皇兒終是長大了,該是自己做主了,張先生的奏章,你看着辦吧。”

見太后答允,小皇帝心底涌起一陣激動,待離開慈寧宮時候,差一點連跪拜叩安都是忘了。

不過當夜事情又有波折,聽聞張居正欲辭相,馮保趕至慈寧宮內向太后哭訴,意欲挽留張居正。

李太后耳根子軟,又是動搖,到了次日武清伯李偉入宮與太后商議後,太后方纔下定決心,當下批覆同意張居正致仕回鄉養病。

張居正辭相後的第二日了。

清明雖過,京城仍是淫雨綿綿。

這一日正值早朝,大明門外車馬如織,在漫天冷雨澆打中,馬蹄聲,車軲轆聲響成了一處。

林延潮坐在馬車在大明門下車,陳濟川趕忙打傘撐在他的後頭,連聲道:“地上溼滑,老爺小心泥濘。”

林延潮應了一聲,與陳濟川一併來至大明門前。

細雨一直在下着,大明門仍是未開,早到的官員們,在門前等候。

這時聽見喝道聲起,遠處官員紛紛避道迎接。

林延潮心道,是誰這麼大的威勢?

遠遠但見火光通明,幾十名健卒手持開棍,火把在前面闢道,在健卒之後,又是二三十名甲騎巡弋。

甲騎來回巡弋,疾馳如飛,馬蹄起落間,泥水四濺,不少避道在一旁的官員都是被、殃及池魚。

甲騎之後,一頂十六人擡的大轎緩緩行來。

原來是新輔張四維,林延潮恍然。

以往身爲次輔時,張四維出行可沒有這麼大聲勢,但眼下作爲輔,出入的警蹕,自有輔之尊的規格。

張四維此舉也不爲過,張居正在位時比他是有過之無不及,但陡然見到總是令林延潮有些不習慣就是。

林延潮也是恭敬地退在一旁,看着濛濛織雨下火光簇擁中的大轎,不由想起了一句詩‘騶吏忽傳丞相至,火城如晝曉寒銷。’

一旁陳濟川對林延潮道:“元輔雖是請致仕,但朝廷還未明旨,奏章也沒有見諸於邸報上,張次輔就如此堂而皇之使用起輔儀仗,此也太操切了!”

林延潮道:“朝廷還未明旨,但任誰張江陵離京已成定局。再說張蒲州至次輔晉輔,朝廷也不會有明諭,故而張蒲州以此舉是在告訴諸朝臣。”

一般官員升遷,都需有賀儀,有些官員低調不需賀儀,但朝廷也會在下文,並在邸報上詔告天下。如次輔晉輔,等於副宰相晉宰相,文官的二把手晉一把手,其更替之重要僅次於皇帝登基,朝廷居然沒有表示?

事實上確實如此。

但是輔晉位,賀儀還是有的。

退朝後。

林延潮更衣,換了一身大紅吉服,這一身吉服當初自己第一次講官時,給天子講經文華殿時曾穿過,後來兩宮太后壽誕,皇帝萬壽,林延潮也都穿過。

遇喜慶之事,官員服紅喜袍賀之。

他與王家屏一併來至閣門時,見都是具大紅吉服的官員進入文淵閣。

內閣裡有不成文規矩,輔去位後三日,次輔可以移座,內閣屬僚必須着吉服賀新任輔。

當年張居正奪情在家沒有上朝,內閣屬僚就急不可待地穿着吉服賀呂調陽。

呂調陽當時雖沒有移座,但接受了衆官員朝賀,正因此事導致了他與張居正的決裂。

故而這一次張居正因病在私宅辦公三個月,沒來文淵閣一趟,內閣屬僚也不敢向張四維道賀。但天子批覆張居正致仕奏章的第二日,雖是恩旨未下,但事已成定局,與呂調陽那次不同。

至於問林延潮不在內閣辦公,爲何也着紅衣來賀。

那是因爲翰林院,文淵閣是兩個衙門一塊招牌。不僅林延潮要穿吉服賀張四維,還要去備上一份賀禮送至他的私宅,每個翰林都需如此。

見禮之時,張四維對衆官員言道:“不穀受陛下,前元輔所託,登此大位,執揆之權,心中無私念,唯有一心奉公而已。”

“今掌內閣,不穀以前輩徐華亭一句話行之,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

張四維說畢,林延潮擡頭猛地看向張四維,雙拳緊握。

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是前輔徐階說的。

徐階什麼時候說的呢?是嚴嵩倒臺後,徐階從次輔晉輔,執掌內閣說的。

威福乃威權,乃賞罰,反義詞就是作威作福。

徐階這麼說,意思是威權賞罰之權交還給皇帝,將政務大權還給六部九卿,將官員刑罰與獎賞交給天下公論,士民物議。

徐階的用意,自己身爲輔,就是要將內閣的權力中交出去。此舉徐階有沒有作,暫且不論,但卻爲他贏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讚賞。

但張四維這麼說,面上看來大公無私,但實際上變相指責張居正在位時,篡奪天子,六部,把持清議輿論,將張居正比作嚴嵩。

張居正這剛剛辭相,張四維居然就開始拆他的臺了。

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四百六十章 幕客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感謝書友們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五十七章 講卷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五百零七章 家宴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四章 叔侄定計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四百七十章 牛人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六百一十章 拿人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
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四百六十章 幕客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感謝書友們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五十七章 講卷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五百零七章 家宴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四章 叔侄定計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四百七十章 牛人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六百一十章 拿人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