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

“明軍收復王京!”

“李提督夜焚龍山倉,大敗倭軍!”

“王師兵鋒已越漢江!”

шшш ¤ttka n ¤C〇

京師的大街小巷裡,新民報的賣報人走街串巷到處吆喝。這賣報人的打扮猶如棋盤街的算命先生,身上掛着布褡褳,褡褳的前後兩面袋子都塞滿了報紙。

聽聞明軍大勝的消息,不少百姓都是聞聲而來。

“買個報紙!”

“只收銅子,不收銀錢啊!一份一百二十個銅子!”

“寶鈔能用嗎?”

“對不住這位老爺,寶鈔不能用。”

“給我家老爺來一份,咱是萬曆通寶!”

不多時,賣報人已是賣完。不少人買了報紙急着回衙門或家裡分享喜訊,也有幾名百姓拿着報紙站在街頭巷口,他們身邊圍着一圈不識字的百姓,聽着他讀報紙。

這一幕情景隨處可見,京城裡的茶館酒肆之間,下至走卒販夫,上至達官顯貴無不興致勃勃的談論。

京城最大的戲館當屬廣和樓了,當年林延潮與徐顯卿等諸翰林也在這裡聽過戲。

而今廣和樓裡唱得是薛仁貴徵東,講得是薛仁貴大破高句麗的事,誰說有些不合適,但人人都明白這是藉此讚揚李如鬆。

戲館裡的人邊看戲,邊喝茶,手裡還拿着今早新鮮出爐的新民報。

衆人口裡不停着議論着評論着報上的文章,人聲之中和着那戲臺上咚嗆聲。

在廣和樓三樓的雅間裡,新民報的三巨頭之二葉向高,方從哲都坐在其中,自李廷機被調去爲太子講官後,二人就開始搭臺唱戲。

二人臉上都是精神奕奕,關上門後各喝了一口茶。

方從哲道:“這一次真是多虧了進卿的提點,特刊了一版講王京大捷之事,在時報和天理報的前頭,搶佔了先機啊!今日這一趟下來,五千份有了。”

葉向高淡淡道:“這也要多虧了中涵你消息靈通,這前方的塘報還未到京,你即已得到了消息。”

方從哲撫須道:“進卿有所不知,這一次我特意派了心腹到朝鮮跟隨在經略大人身邊,一得到軍情,他即可詳細寫下派人加急送至京中,這不與告捷的塘報差不多到了京裡。”

說到這裡二人都是一笑。

方從哲不知他與葉向高此舉,倒是搞出了大明新聞史上第一次號外及前線記者。

葉向高走到窗臺,負手看了一會雅間下的戲座然後道:“經略這一步棋走得好極了,乍看受迫離京,卻在朝鮮打開局面,不僅避開了眼下朝廷上烏煙瘴氣的黨爭,還能建功立業於外!”

“是啊,去朝鮮是爲避禍啊,你說若經略繼續在朝,以今時今日王太倉的驕橫能容得下他嗎?連陸平湖,孫餘姚前後兩任吏部尚書都被逐出朝堂了。但若是經略依附王太倉,又會遭到清議輿論的口誅筆伐!這就是兩難之地啊!”

葉向高道:“這也就是所謂‘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吧!’

方從哲道:“經略有這收復王京的建樹,可謂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直如陽明先生。不過進卿看到今日奏功的奏章了嗎?經略於自己功勞不提一字,全部推於李提督與宋仁和,還奏軍功三百餘人!我看這是不願居功,以免遭臺閣之忌啊!”

說到這裡,下面戲劇又是鳴鑼開唱,但見戲子們陸續從出將入相的兩道門裡進出。

葉向高對方從哲道:“正是如此,但我看經略雖不願意矜功自伐,恐怕仍是有人說他圖謀不小啊!”

方從哲嘆道:“是啊,身在朝堂上,身爲大臣,你是居功不是,不居功也不是!無論如何都有人說道!”

葉向高重新坐下突對方從哲道:“你看王太倉會不會提請經略入閣?”

“因軍功入閣?就如同楊丹徒,楊諸城一般?”方從哲問道。

“是啊,收復王京也算不小的軍功了,我看就算大家不說,但不少人心底也會這麼想的。”

方從哲道:“只是怕王太倉心底不肯。”

葉向高道:“經略推入閣不是一次兩次了,論時機也已是成熟了。你說王太倉不肯,但眼下王太倉受清議輿論之抨擊,或許是要人來幫他分一分擔子!”

方從哲道:“我看還是早了些,是了,你有無聽說,近來稚繩越發得皇長子重視!”

葉向高道:“我也有耳聞,本來皇長子講官之首應是爾張,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皇長子尤其看中稚繩。因此現在無論是內閣還是清流對稚繩都敬重三分。只是稚繩近來與我們少了走動。”

方從哲道:“誒,我素知稚繩的爲人,他不是與我們少了走動,而是他要做直臣,不願意拉幫結黨。”

葉向高道:“你說他要做直臣,但我看他與袁,陶幾位同門走得很近,我倒不是不滿稚繩,只是我總覺得將來遲早有一日,他要走到我們與經略的對頭那一面!”

方從哲立即道:“進卿切不能這麼說,稚繩的爲人你我都知道的,何況經略……經略至朝鮮時,要我等多聽聽他的主張呢。”

葉向高道:“但願我是多慮了吧!”

文淵閣中。

首輔王錫爵從早朝之後一直在閣理事到了下午之時,身爲宰相日理萬機,是沒有半刻清閒的。

突然王五來稟告:“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求見!”

王錫爵聽到顧憲成的名字,滿臉厭惡之色。

王五道:“顧憲成是因爲吏部尚書之事求見。”

王錫爵微微點了點頭道:“讓他在外等半個時辰再見!”

半個時辰後,顧憲成見到了王錫爵。

王錫爵淡淡地對顧憲成道:“本輔處理國事,讓銓郎等了一會,汝不介意吧?”

顧憲成拱手道:“國事要緊,下官哪敢有微詞。”

王錫爵點了點頭道:“銓郎倒是好涵養,本輔聽說銓郎的火房之外,就算封疆大吏來京述職也要在廊前的凳上坐了好一陣功夫。”

顧憲成道:“元輔真是好耳目,下官也是沒有辦法,吏部尚書一直缺位,故而很多事不得不要下官出面。”

王錫爵道:“這麼說倒是本輔的不是了。”

“下官不敢,只是陳少宰遲遲不敢上任……”

王錫爵打斷道:“什麼叫不敢上任?銓郎倒是把話說清楚。”

顧憲成道:“下官也不知爲何,可能是陳少宰顧慮着什麼吧,故而不敢上任。”

“那又是何顧慮?”

顧憲成道:“大概是因陸平湖,孫餘姚二人前後辭官而去吧,陳少宰想來是不敢爲第三人。故而下官這一次來面見元輔懇請重議吏部尚書!總不能讓此位一直空懸吧!”

當初吏部尚書空缺,王錫爵支持羅萬化,顧憲成支持陳有年,廷推後陳有年當選。

結果王錫爵憤而辭官,天子出面安慰了好一陣。

王錫爵這纔回閣理事,結果陳有年反而不敢去吏部上任,屢次上疏請辭。

王錫爵緩和下語氣道:“叔時,本輔與你也是半個同鄉,當初舉吏部尚書時,你與本輔之見相左。本輔與你深談,天下所最怪者,廟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你卻道,吾見天下之是非,廟堂必欲反之爾!本輔不欲與你相爭,但你今日又來重提此事。”

顧憲成道:“下官不改初衷,換句話說就是咱們吳人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子!”

“好個不撞南牆不回頭,那今日你代天下,還是代廟堂舉之啊?”

顧憲成道:“下官當然仍爲天下舉之!”

“哦?何人?”

“備倭經略林延潮!吾舉他爲吏部尚書!”

王錫爵聞言臉色一變,伸手按桌欲起又重新坐下。

但見顧憲成侃侃而談道:“這一次徵倭,經略收復王京,功蓋社稷!若是由他出任吏部尚書再合適不過了。”

誰都知道林延潮與顧憲成失和已久,林延潮雖一直爲顧憲臣說好話,但顧憲成對林延潮卻沒有什麼好評價。那麼這一次推舉吏部尚書是顧憲成良心發現了嗎?

“可是林經略奏功的奏章上所言這籌謀之功是在宋應昌,贊畫之功在於仕廉,劉黃裳啊!”

顧憲成道:“昔日光武帝軍中,諸將並坐論功,唯獨馮異常獨屏樹下,故人稱大樹將軍。經略此舉高風亮節,有古人之風。”

王錫爵神色冷淡道:“好個古人之風,叔時如此不惜餘力的稱讚經略,看來與經略私交倒是不錯!”

顧憲成道:“吾與經略是同年,確實有過交情,但吾爲天下舉之,何嘗有私!”

“好個大公無私的顧叔時,本輔知道了,你先回去吧!”王錫爵一撣袖子言道。

顧憲成離去後,王錫爵深思了一會,然後自言自語道:“好個一石二鳥之策!老夫雖明知此人的用心,但卻不得不有所顧慮。”

說完王錫爵傳來王五問道:“今日聖上得知前線捷報如何?”

原來王錫爵是不屑於宮裡太監結交的,但任了大半年首輔,也不得不改變主意。

王五道:“聽宮裡的消息,皇上很是高興,還命太監到了坊間將今明兩日有關於收復王京的報紙悉數買來送進宮中。”

“還有天子還直誇李如鬆,說沒有看錯了人,李如鬆真不愧是國之柱石!”

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三十九章 買書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零九章 報復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不是後記的後記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三章 能否讀書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六十八章 冬衣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五百五十章 私問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
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三十九章 買書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零九章 報復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不是後記的後記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三章 能否讀書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六十八章 冬衣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五百五十章 私問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