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

冬十月的詔獄,雖說不上是滴水成冰,但也有刺骨之寒。

在牢中林淺淺在那抽噎,林延潮欲摟着林淺淺,卻被她一把推開。

林延潮無可奈何地道:“我以爲你明白我的苦衷,你之前不是支持我的嗎?”

林淺淺氣道:“可是你之前與我說,最多不過貶官,可沒說下詔獄啊。若是你擔了這干係,我怎麼也不讓你上書,萬一陛下動怒殺了你怎麼辦?”

林延潮笑着道:“陛下他重名喜功,欲名揚後世,又行事反覆,優柔寡斷。這樣的皇上,雖成不了秦皇漢武那般雄主,但於百官,百姓而言,卻實乃仁德之君,所以不會殺諫臣的。”

林淺淺心想重名喜功,優柔寡斷,瞻前顧後不是貶詞嗎?怎麼又成了仁德之君了?

林淺淺聽林延潮說自己性命無事,但又是擔心道:“可朝堂上那麼多大臣,爲何他們都不去非要你去。什麼爲民請命,天下大義,這些我都不知道。我只要我們一家三口好好的!”

林延潮見林淺淺爲自己擔心,合着她的手道:“是一家三口,眼下我們不是好好的。”

林淺淺搖頭道:“可你不好,這詔獄是什麼地方?老百姓都說,就是銅皮鐵骨進去了,也要給你扒一層皮來。

紫禁城中,寒風撲面。

眼見顧憲成跳出來似給張居正,林延潮鳴冤,曾向宗就要將大帽子往他頭上扣。

曾向宗一副力要將顧憲成與張居正,林延潮之案扯在一起的打算。

這時又有一名大臣奮然而起道:“曾向宗污衊大臣,若是顧主事乃是左中允之同年,就爲同黨,那麼在下也是左中允之同年,那麼本官也不是同黨了嗎?請你將本官一併定罪好了。”

衆人看去,見出聲之人乃吏部考功主事魏允中。魏允中乃魏允貞之弟。魏允貞就是當初在奏章裡指桑罵槐,暗諷張四維,逼得張四維被迫辭相的御史,現已被貶官。

至於魏允中,不僅與顧憲成,林延潮乃同年,魏允中爲生員時,拜入時河南按察司副使王世貞門下,與林延潮也是半個師兄弟。因這一層關係魏允中與林延潮在同年中,也十分親近。

眼見戶部主事,吏部主事都站出來鳴冤,曾向宗有些底氣不足。

而曾向宗揣測,顧憲成,林延潮,魏允中都是申時行的門生,而申時行又是張居正心腹,莫非這一次替張居正翻案是申時行的打算?

天子目光掃了申時行一眼,見他依舊恭恭敬敬地立在玉階上。

申時行不是這樣大膽的人,天子隨即排除嫌疑,不信申時行敢策動顧憲成,魏允中在此時上諫。

曾向宗不敢說話,這時候御史楊四知出班道:“大膽逆臣,張居正,馮保逆案乃是天子欽定,你這是爲他們翻案嗎?這是意圖誹謗天子之聖明。”

顧憲成道:“昔日江陵公病重時,百官都去祝禱,唯獨我與魏兄二人不去,此戶部的官員都知道的。本官只是言黃河,蘇鬆水災,眼下當務之急,當下上慰蒼天,下安百姓,而不是忙着追察什麼奸黨,弄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魏允中亦道:“爾楊四知與曾向宗動則指責吾乃楚黨餘孽,難道非要滿朝之上都是奸佞,這才顯得陛下之聖明嗎?”

顧憲成,魏允中反脣相譏,但楊四知冷笑道:“可我剛纔分明聽得顧主事說得張居正,林延潮乃是忠臣。現在要改口,來不及了。”

說完楊四知向天子抱拳道:“陛下,顧憲成乃楚黨餘孽無疑,還有魏允中爲他說話,他們都要替張居正翻案,請陛下一併將他們拿下,交刑部審問。”

楊四知說完,曾向宗也出班附和道:“陛下,朝堂上楚黨餘孽,危害社稷,傾覆聖統之心可誅!臣請陛下徹查,將林延潮,顧憲成,魏允中三人一律併案,嚴加審問,看看朝堂上還有多少人張居正的奸黨,多少人是林延潮敢誹謗朝廷的後臺。”

武清侯李偉不由捏須,心想好啊,這一次竟一下子撈了這麼多大魚。林延潮爲官多年,看來交遊很廣,連顧憲成,魏允中這樣戶部,吏部的實權主事都替他說話,但這樣也好一網打盡。

“陛下,臣力保張居正,林延潮並非奸黨!”

此言一出李偉眉頭一皺,心想又是哪個不怕死的跳出來?但看見來人後卻是大驚失色。

衆朝臣們也是震驚。

但見一名穿着三品孔雀的年邁官員,顫顫巍巍地出班。

此人雖是年邁,但無人敢於小窺,連坐在御座上的天子,也是動容微微離座:“海卿家,你這是?”

原來上奏之人,正是禮部侍郎海瑞。

但見海瑞立於班下,目光掃過楊四知,曾向宗。這二人不知爲何見了海瑞的目光,都是心底發虛。

楊四知也顧不得了,搶着指着海瑞道:“陛下,海侍郎爲林延潮舉薦,他當然爲罪臣林延潮說話!”

沒錯,海瑞當上禮部侍郎,是林延潮向天子舉薦的,這百官皆知。

莫非海瑞也是有私心的?

海瑞回瞪了楊四知一眼道:“林延潮是吏部的官員,還是當朝內閣大學士?有何舉薦之權?你貿然言之,如此置陛下於何地?”

聽海瑞之言,楊四知無言以對。武清侯李偉此刻心底也在大罵楊四知蠢材。

天子也是不快地看了楊四知一眼,擺了擺手道:“楊卿退下。”

楊四知灰溜溜地回到班中。

海瑞袖袍一撩向天子跪下道:“臣海瑞保張居正,林延潮並非奸黨。”

海瑞一言即出,滿朝皆靜。李偉袖子顫顫發抖,至於曾向宗,楊四知則是面色如土。

“陛下,張居正爲輔臣十年,功在社稷,過在身家,但功過相抵,不可抹其爲國家盡忠之功。至於林延潮……林延潮諫二事疏,臣讀之疏臨表涕零,其拳拳報國之心,天日可表。”

“臣不知秉公直言何罪?爲民請命何罪?爲陛下辨析忠奸何罪?”

海瑞三句正氣凜然的質問振聾發聵,猶如金石激鳴,御座之上的天子,眼眶微微泛淚,他心底何嘗不知張居正,林延潮乃是冤枉。

“故而臣力保張居正,林延潮並非奸黨,請陛下明鑑!”

說完海瑞長叩。

見海瑞如此,滿朝動容。

顧憲成,魏允中可以說是因同年之情來保林延潮。

但海瑞與張居正爲官時素來不睦,但竟肯爲張居正出聲,這實在是高風亮節。

御座上的天子也是措手不及,他看了張鯨一眼。張鯨連忙伏下頭去,對此實毫不知情。

海瑞不結黨,是天下週知的,張鯨也沒料想他出面。但天子與張鯨都明白海瑞這番話絕無私心。

御座上的天子坐不住了,眼下局勢已超出他的掌控了。

下面的官員也不由不顧在旁的監察御史,交頭接耳道:“雖說平日一貫不喜歡這海筆架,但這一次他說得實在是對。”

“此錚錚鐵骨,非他顧憲成,魏允中都要下獄了。”

“此乃千古青松翠柏,可爲棟樑亦傲霜雪!”

此刻身在朝班中的于慎行暗自慚愧,雖說他早作了決定,但到了臨場之時,自己卻是猶豫了。

幾十年的讀書養志,但真到用的那一刻,不是人人都那麼從容。

眼下於慎行見海瑞七十高齡仍是秉直上諫,以身爲林延潮,張居正作保,現在他又有什麼好猶豫的。

于慎行牙齒一咬,拳頭一握大聲道:“臣于慎行上疏三事。”

官員們看着今日,顧憲成,魏允中,海瑞,于慎行他們一個個都是怎麼了,都要替張居正,林延潮申冤嗎?

但見於慎行將奏章奉上大聲道:“臣于慎行上疏三事。”

“一事黃河,蘇鬆水災,百萬黎民無家可歸,九邊欠餉,軍心震動,臣請陛下削潞王大婚之費四百萬兩。”

“二事前首輔張江陵爲國盡忠,雖有過失,但不掩其功。眼下張江陵家財已籍,長子刑訊自殺,懇請陛下慎獄敬刑,全張江陵之身後,以存國體。”

“三事昔秦朝以諫者爲誹謗,以刑殺爲威,故大臣畏罪持祿,莫敢盡忠。左中允林延潮,秉直進言,犯顏相諫,此無罪也,懇請陛下釋其罪責。若陛下能允臣三請,則百官無不頌揚陛下聖明也!”

于慎行這終於圖窮匕見了。

林延潮諫二事疏通就是于慎行說的一二事,至於第三事則是搭救林延潮。

楊四知,曾向宗見衆怒滔滔,此刻已是不敢說話了。

而他們的同僚,原本力主清算張居正的李植,江東之等御史,今日卻奇怪了,竟沒有說一句話。

這些人都是張四維門生,莫非是張四維授意的?

武清侯李偉當下忍不住,親自下場站了出來指着于慎行道:“什麼叫百官無不頌揚陛下聖明?你一個人能代表百官向陛下進言嗎?小小一個日講官,居然大言不慚,你有何依持……”

“臣王家屏附議!”王家屏大步走出,與于慎行站在一起。

李偉臉上好似重重吃了一記耳光,指着王家屏罵道:“你我有同鄉之誼,老夫平日待你不薄,你竟然……”

王家屏看了李偉一眼道:“武清侯,請勿見怪,公義大於私情。林中允爲天下百姓死諫陛下,吾聞其冤,今日寧與他一併死在這裡,也不願苟活朝堂之上!”

李偉氣得幾乎吐血,這時日講官黃鳳翔出班。

“臣黃鳳翔附議!”

沈一貫出班。

“臣沈一貫附議!”

衆官員見這一幕,不由心道,這終於來了嗎?

“臣趙南星附議!”

“臣盧義誠附議!”

陸陸續續幾十名官員出班進言。

“陛下,古者嘗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上,猶自以爲不足。陛下不愛百姓,而以天下而供潞王,黃河,蘇鬆的百姓聞之泣血啊!”

“陛下,昔日紂王用象箸。箕子建說,彼爲象箸,必爲玉杯,爲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今朝潞王大婚用六百萬多兩,移藩一百多兩,日後就藩,修宮,又不知要多少萬兩。自古慾壑難填,無窮無盡也,臣懇求陛下憐惜天下百姓蒼生!”

“陛下,張居正並無貪污受賄,此千古奇冤啊!左中允秉公上諫,懇請陛下釋之。”

天子見這麼多大臣,一個個出班跪地苦勸,心底雖早有預料,但見了這一幕還是有些招架不住。

天子道:“諸位臣工之請,朕已是知道了。你們不必再說,先行退下吧!”

天子說完下面的大臣,卻沒有一人離去。

只見大臣們叩闕,以額撞地,一下一下,一聲一聲似撞進天子心底。其餘沒有陳言的百官,也是目光泛淚,心底悲憤至極。

武清侯也是上階向天子道:“陛下,請速速勸大臣們退去吧。”

天子立即對站在玉階上的三位輔臣道:“三位閣臣,你們替朕勸一勸!”

張四維,申時行,餘有丁聽了聖旨竟是不動,如泥塑一般立在原地。

張鯨立即道:“三位輔臣,陛下問你們話呢?”

申時行緩緩出班向天子叩了三個頭,眼眶旁滲出幾滴熱淚:“陛下,臣昔日受知於張居正,乃經他向陛下舉薦爲日講官,而罪臣……罪臣林延潮是臣的弟子。這一切之事,臣皆責無旁貸。臣請陛下革去臣的朝職。”

“申先生,你?”天子震驚,他沒料到一貫謹慎處事,唯唯諾諾的申時行,今日居然敢違抗他的旨意。

武清侯李偉向張四維急道:“元輔,你身爲百官領袖,怎麼也不約束官員,你看他們這是要逼宮啊!”

張四維不屑地看了李偉一眼,然後出班向天子道:“陛下,臣約束大臣不利,以至有今日之事,懇請陛下允臣辭去首輔之位,允臣告老還鄉。”

張四維說完,武清侯不敢置信心道,張四維竟然背叛了自己與太后。

餘有丁也是出班道:“臣也有失職之罪,懇請陛下也允臣告老還鄉。”

天子失色道:“你們是內閣大學士……你們,你們竟也來逼朕!你們怎麼敢如此?御前侍衛何在?”

殿上殿下的御前侍衛一動。

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四百七十章 牛人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
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四百七十章 牛人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