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身份遭疑

次日,慶陽公主府,綠色大門上的銅環被颯颯秋雨沖刷着,廳堂九間十二架,在西間的書房,朱棣和皇姐道來查案的過程和結果。

“……證據確鑿,鄭千戶還抵賴,污衊杏娘偷漢子,是偷情時被姦夫所殺。他是沙場老將,禁得起拷問,不過——”朱棣眼神一凜,“他在外頭養的外室熬不住,全都招認了,賣出砒【霜的藥店掌櫃也可以指認,筆錄口供俱全,容不得他抵賴。”

“外室招認,說杏娘年紀大了,遲遲沒有生育。鄭千戶就在外頭養了她這個外室,生了一個兒子。但是杏孃的條件是去母留子,將外室打發的遠遠的,才肯承認孩子的身份。鄭千戶夥同外室密謀,想出這種惡毒的法子來投毒。”

慶陽公主年紀約四十如許,圓臉長眉,她是皇族年紀最長的公主,下嫁給駙馬黃琛,黃琛是淮安衛的指揮使,一品武官,深得洪武帝信任,手握重兵,常年鎮守在外。

“污衊昔日宮廷女官的名譽,他膽子倒是不小。”慶陽公主冷冷一笑,“人證物證俱全,鄭千戶還是不肯招?”

朱棣點點頭,“皇姐,三*刑過後,鄭千戶不肯認罪。親軍都尉府的鄭指揮使已經去了宗人府要人,不過我已經將此人轉移了關押地點,他暫時找不到。”

慶陽公主看着窗外順着飛檐垂落的雨滴,一顆顆的如珍珠般飽滿亮澤,可是一旦砸在堅硬石板地面上,就立刻成了無數的碎片,混進污濁的泥水中。

就像女官杏孃的一生,無論在宮廷裡多麼優秀、得人尊重,可是嫁做人婦後,猶如明珠蒙塵,甚至喪命在丈夫惡毒的計謀中!

想到這些,慶陽公主的眉頭漸漸起了寒意,“哦?鄭指揮使好大的官威啊,宗人府的宗令是太子,他也敢闖進去要人。”

洪武帝設宗人府管理皇室成員,宗令是太子朱標,二皇子朱樉和四皇子朱棣分別是左宗正和右宗正。

朱棣說道:“親兵都尉府是父皇直轄,只聽命於父皇,他們行事向來如此囂張。鄭千戶是都尉府的千戶,他和鄭指揮使是同鄉同族,一起在沙場出生入死的遠房堂兄弟。”

慶陽公主問道:“太子是如何說的?”

朱棣答道:“太子說宗人府只管皇室成員,杏娘雖然當過五品尚宮,但畢竟不屬於皇室。她既然死於非命,此案應該交由應天府衙門審理。”

太子言下之意,就是覺得朱棣多管閒事了。

慶陽公主嗤笑道:“你如何回答?”

朱棣說道:“我說臣弟知錯了,所以早早將那人從宗人府的監獄提出去。”

太子是個聰明人,他也知道朱棣是受了慶陽公主之託,所以並沒有繼續追問朱棣將那人藏在何處,而是將朱棣的原話踢皮球似的轉述給了趙指揮使,兩頭都不得罪。

慶陽公主說道:“多虧了你找的女大夫是個細心的,這麼歹毒的伎倆很快被她看穿,找到了證據,倒是個人才,給她一些賞賜,現在——”

慶陽公主從紫檀西番蓮座椅上站起來,走到窗前,伸出圓潤的皓腕接着飛檐下珍珠般的水滴,雨滴砸在手心裡,很快聚攏了一小捧雨水,“好久沒有陪皇后娘娘說話了,四弟隨我進宮吧。”

到了下午,鄭千戶直接被拖到刑場,剮了一千刀,皮肉削盡,成了人形骷髏還喘着氣。族兄親兵都尉府的鄭指揮使被貶,從堂堂一品武官降職成了六品的百戶,當天啓程去了陝甘戍邊。

案子了結。杏娘重新入殮,預備安葬。

姚妙儀駕輕就熟,用針線將解剖的部位細細縫合,縱使有冰塊鎮着,屍首也已經開始腐化了,那雙眼睛依然不瞑目,看得分外揪心,姚妙儀只得再用魚膠粘住眼皮。

杏娘慘死在丈夫手裡,姚妙儀對她有些移情,因爲她的母親被刺殺一事,也有可能是丈夫徐達指使,兔死狐悲,所以姚妙儀對杏孃的遺體有一些憐憫在,希望她的死相不那麼可怖。

看着渾濁的死人眼在姚妙儀的手裡勉強閉合,宮廷女官李桃娘問道:“姚大夫不怕嗎?”

姚妙儀心生警惕,這個李桃娘是宮裡的七品典正,正好是親兵都尉府在杭州饕餮樓捉拿明教密黨成員時,搜身詢問過她的女官!

今日李典正是奉馬皇后之命,送了一套入殮的衣服和玉器給慘死的杏娘。杏娘和李桃娘都是最早伺候過馬皇后的侍婢。

杏娘出身書香,甚得馬皇后喜歡,封了五品尚宮;而李桃娘是獵戶之女,性子冷硬不討喜,至今只是七品典正。

兩人再次相遇,李桃娘總是盯着姚妙儀看,還時常出言試探。

李桃娘給親兵都尉府辦過事,不是普通深居後宮的女官。姚妙儀不敢隱瞞,連替兄從軍的過往都如實道來,李桃娘問她是否害怕,忙回答道:“回李典正的話,草民自幼學醫,已經看慣了生死。人死如燈滅,死人不可懼,活人才可怕。”

是啊,人心纔可怕呢。杏娘服侍宮廷多年,卻是這樣慘烈的結局,知情之人莫不唏噓,恨鄭千戶無恥出手狠毒、恨紅顏薄命所託非人。

李桃娘以前十分嫉妒杏娘,可如今看着連全屍都不得保全的杏娘,嫉妒煙消雲散了,只剩下憐惜和憤恨。

魚膠已經完全粘合上了,姚妙儀才鬆開捏着眼皮的手,將兩片打磨成指甲蓋厚薄的白玉擱在杏娘眼皮之上。因憐惜杏娘死於非命,馬皇后賜了一套九竅玉和一對豬形的玉握。

人體上有耳目鼻嘴七竅,下【體有幽門和糞門兩竅。入葬時爲阻止邪氣入體,便用一套玉器塞住,嘴裡一般含着玉蟬,以表示重生。手裡握着長條形的玉豬,表示來世富庶。

姚妙儀迅速將九竅玉塞進九竅裡,一一歸位,對李桃娘點點頭,“李典正,可以裝殮了。”

李桃娘眼眶微溼,親自給杏娘擦身,塗脂描眉,換上了一套馬皇后賜給的五品尚宮服飾。杏娘是被丈夫殘忍謀害的,估計也不想夫貴妻榮,穿什麼四品誥命夫人的鳳冠霞帔入葬。

末了,李桃娘欲將一對玉豬塞進杏孃的手裡,可杏孃的手指如枯枝般僵硬蜷曲,怎麼也掰不開,姚妙儀說道:“李典正,我來吧。”

格吧格吧!

姚妙儀用巧勁掰開死者手指,將玉豬賽進去,終於完成了。

李桃娘用白醋浸手,說道:“蘇州一別,居然還能再見,我和你也算是有緣分,以後不用李典正這樣客氣的叫我,他們一般叫我李姑姑。”

宮裡對有些地位資歷的女官,都尊稱姑姑或者女先生、女夫子。

姚妙儀心想着手帕交胡善圍也在宮裡做女官,如果能夠和李典正交好,說不定能夠幫到胡善圍,便從善如流叫道,“李姑姑。”

白醋浸泡完畢,又換了清水沖洗,李桃娘擦乾了手,坐着馬車回宮覆命。

馬皇后正在御膳房裡洗手作羹湯。她和洪武帝是結髮夫妻,均出身草根,共患難,同富貴,她外柔內剛,善良溫和,寬容待人,無論朝野還是後宮都備受稱讚。

自從名將常遇春去世,政局外憂內患,洪武帝一直鬱鬱寡歡,不思茶飯。馬皇后就時常親手下廚,做了丈夫喜歡吃的菜餚,頻頻端過去勸食。洪武帝憐惜結髮妻子在廚房勞作辛苦,即使沒有胃口,也都慢慢吃下了。

李桃娘回宮覆命時,馬皇后正在做玫瑰鵝油燙麪餅,蒸籠氤氳的水汽使得廚房的視線顯得昏暗,李桃娘低頭不敢直視皇后,只看見馬皇后系在身上的藍布圍裙隨着揉麪的節奏晃動。

李桃娘交代完畢,聽到馬皇后停手,嘆息道:“當年我收留你們桃、杏、梨、梅四個女孩子。梅娘護駕英勇犧牲;梨娘嫁人生子;杏娘所託非人,含恨而亡;只有你還一直跟着我。明日杏娘出殯,替我好好送她最後一程。”

“是,皇后娘娘。”

馬皇后說道:“那個罪人已經凌遲處死了,將他挫骨揚灰,不得葬在杏娘跟前。”

“是,皇后娘娘。”

“好了,你退下吧。”麪餅擀平了,馬皇后在餅皮上刷上一層鵝油。

李桃娘囁喏片刻,說道:“皇后娘娘,您可還記得魏國公徐達當年嫡長女徐鳳失蹤一事?”

李桃娘不敢直言說當年徐夫人謝氏遇刺,導致徐鳳的失蹤。因爲徐鳳的外公謝再興通敵謀反,一直是洪武帝心中的刺,誰都不敢提半個“謝“字。

豬鬢油刷在白色的餅皮上微微一滯。馬皇后說道:“當然記得了,徐家和皇上都派人找過,可是那時候兵荒馬亂的,找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實在太難了。怎麼了?你有所發現?”

李桃娘遂將和姚妙儀結識的經過講了一遍,“……她雖然一場高燒後,不記得父母出身了,但是從道衍禪師收養她的時間來看,基本能夠和徐鳳失蹤對的上;而且論相貌,和當年的吳中雙壁謝氏姐妹有五分相似,只是此女長在市井鄉野——”

李桃娘想起方纔姚妙儀收斂屍體時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淡定自若,“個性氣質過於粗野潑辣了些,很難能夠將她和身嬌肉貴的千金大小姐聯繫在一起。”

馬皇后在鵝油麪餅上撒了糖玫瑰,卷在一起後再用擀麪杖擀開,“早先徐家和皇上也尋訪了一些相貌和年歲相似的女孩子,甚至有人貪慕富貴賞金,故意帶着稚齡女孩冒名頂替去徐府認親,可惜最後都不是,空歡喜一場。”

“吳中多美女,蘇州尤甚,女孩子生的好一些也實屬平常。不過這個女孩能夠引起你的注意,恐怕真有過人之處,此事就交由你帶人暗中調查,去蘇州查證覈實此女來歷。”

李桃娘趕緊說道:“是,皇后娘娘。”倘若能夠證明姚妙儀就是徐鳳,解決了好幾年的懸案,她就是立了大功,升官指日可待。

杏娘之死,令李桃娘徹底放棄了出宮嫁人的念頭,在宮中好好當差,照樣可以享受富貴榮華。

李桃娘是個寡言少語之人,領命就告退,不善言辭,否則也不會至今都只是七品典正。

次日她給杏娘送殯回宮後,太監黃儼就笑眯眯的迎過來,諂媚的笑道:“奉皇后娘娘口諭,任命你爲尚儀局司記。恭喜李司記,升了六品女官,服侍了這些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3章 將誰與謀第235章 東窗事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98章 賊喊捉賊第37章 火芋傳情第79章 艱難抉擇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3章 將誰與謀第11章 天子腳下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40章 收自如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68章 息事寧人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32章 同命相連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20章 春榮秋謝第182章 父子離心139.家門不寧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55章 雪夜深談第18章 嗟我徵邁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99章 螢火傳情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13章 巧舌如簧笫232章 一別兩寬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40章 再生事端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20章 公主之爭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8章 變故橫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0章 新味初嘗第183章 永不相負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191章 以眼還眼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48章 城隍□□第11章 天子腳下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73章 振臂一呼第57章 天牢之變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81章 兄長立威第1章 寒鴉之殤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56章 絕地反殺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6章 身份遭疑
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3章 將誰與謀第235章 東窗事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98章 賊喊捉賊第37章 火芋傳情第79章 艱難抉擇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3章 將誰與謀第11章 天子腳下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40章 收自如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68章 息事寧人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32章 同命相連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20章 春榮秋謝第182章 父子離心139.家門不寧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55章 雪夜深談第18章 嗟我徵邁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99章 螢火傳情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13章 巧舌如簧笫232章 一別兩寬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40章 再生事端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20章 公主之爭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8章 變故橫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0章 新味初嘗第183章 永不相負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191章 以眼還眼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48章 城隍□□第11章 天子腳下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73章 振臂一呼第57章 天牢之變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81章 兄長立威第1章 寒鴉之殤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56章 絕地反殺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6章 身份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