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公媳鬥法

皇宮,御花園。

秋風乍起,一片黃葉從樹梢飄落,被風裹挾着捲起,在空中起起伏伏,暫落在高牆的琉璃瓦上。

風又起,黃葉再次起舞,俯瞰着魏麗的皇宮,它看見御書房殿前有一個倩影俏然而立,寬大的繡袍翻飛,飄然若仙。

黃葉好奇的飛去,想看清此人的容貌,可惜剛剛飛到前面,秋風驟停,它萎靡不振的墜落在女子的繡鞋上。

徐妙儀撿起黃葉,自言自語道:“落葉知秋,夏天過的真快。”

胡善圍迎了過來,“燕王妃,皇上在召見幾個吐蕃使節和番僧,您在裡頭稍等片刻。”

徐妙儀將黃葉放在袖中,跟着胡善圍進了御書房偏殿等候。

洪武帝已經老了,聲音依舊中氣十足,隔着一堵牆和厚厚的帷幕,都能聽見他的訓話聲,聲入洪鐘,帶着各種鳳陽鄉音和哩語:

“你們幾個都對朕俯首稱臣,和北元斷了來往。朕也給了你們封賞和名分,你們依然快活的過日子,似這般已十年了。可西番、罕東、畢裡、巴一撒他們這夥人爲何還沒有派人來京城稱臣?又不給朕進貢馬匹和牛羊!”

“你們回去後,將朕的話說給西番他們知道,若老實稱臣納貢,朕便不征討他,若沒有交代,執迷不悟,俺的兵馬就去找他們了!朕教西番他們知道。你們給釋迦牟尼佛好多的佈施,做這些無非是求來世的福報,俺如今掌管着眼前的禍福哩,你問問西番他們怕也不怕?”

偏殿裡的徐妙儀喝着茶,差點笑得噴出來來,洪武帝就是這麼耿直,直言說我比佛祖還厲害,佛祖掌管你們來世,俺管着你們今生的福禍,你們怕不怕?

好怕!哈哈!

面聖的吐蕃使節和番僧趕緊表明態度,“陛下放心,臣一定將話帶到。”

洪武帝似乎還在氣頭上,繼續威脅道:“他們若怕呵,就來每年來稱臣獻貢品,俺就叫他們繼續快活;如果不照做,朕就封宋國公鄧愈爲徵西將軍,討伐他們,將來天兵將至,看他們能不能快活的起來!”

使節們嚇得紛紛跪地,“求皇上開恩,他們不是存心怠慢朝廷,是因……因路途遙遠,一路上還有北元的軍隊滋擾,所以……所以未能及時來京城,等明年開春,天氣暖和了,他們一定會帶着牛羊馬匹獻給皇上的。”

洪武帝一番話將使節們震懾得不敢提任何條件,趕緊灰溜溜回去傳話了。

約過了一會兒,胡善圍來請徐妙儀過去。

該來的還是要來,徐妙儀隱約猜到洪武帝要問些什麼,方纔明面上是教訓西域番國使節和僧人,其實有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意思吧。

類似犯人三堂會審,衙役們用殺威棒敲地磚,震懾之意,徐妙儀心裡有了底,坦然跟着胡善圍走進書房。

洪武帝正在批閱奏摺,徐妙儀就一直站着原地等待,袖子下的手磨蹭着剛撿起來的黃葉,等到黃葉快要磨薄了,腿腳也站麻了,給了一記罰站下馬威的洪武帝才擡起頭來,直言問道:“聽聞你最近和四郎各自率領燕王府府兵,演習攻山?”

徐妙儀點頭說道:“是的,皇上,媳婦攻山,四郎防守。”瞧瞧,我說的多詳細。

朕不是問你這個!洪武帝冷笑:“你們是至親夫妻,還非要決出勝負?”

徐妙儀裝作看不懂公公的臉色,很坦誠的說道:“承讓承讓,媳婦僥倖獲勝。”

耿直媳婦對上耿直公公,洪武帝被噎的一時說不出話來。論理,教訓兒媳婦,是馬皇后這個當婆婆的責任,可是馬皇后最近身體不好,他不想讓老妻操心,加上他對徐妙儀的不滿累積太久了,想要當面教訓一頓才解氣。

洪武帝說道:“胡鬧!你以前混進北伐軍當軍醫,和四郎同袍,尚且可以解釋替兄從軍,迫不得已。如今你貴爲王妃,三個孩子的娘了,怎麼還混在軍營裡,還拐帶着四郎一起胡鬧!軍隊是打仗的,不是你取樂的地方!若任由你放縱下去,將來烽火戲諸侯的禍患就不遠了!你怕是不怕?”

徐妙儀不是西番使節,一句怕不怕就被震懾住,她鎮定的解釋道:“皇上誤會了,媳婦和四郎從不把此事當做玩樂,媳婦出身將門,也赴過沙場,如何帶不得兵?您給媳婦一把劍,媳婦照樣能上陣殺敵,何況只是攻山演習。那些造謠四郎封侯戲諸侯,把四郎比作周幽王,將媳婦比作妖婦褒姒,企圖離間四郎和公公的父子情,其心可誅!”

洪武帝冷冷道:“你膽子很大,還敢倒打一耙,身爲王妃,應當以貞靜賢德爲要,豈能和一羣府兵去攻山,難道朕百萬雄獅,還保護不了一個親王妃嗎?”

“媳婦坐得直,行得正,別人亂破髒水,媳婦當然要頂過去,並非狡辯。”徐妙儀說道:“四郎是親王,我們燕王府這一支,將來要世世代代爲皇上守護燕地邊關的,當敵軍攻城掠地時,當他們揮着刀劍砍過來的時候,難道還分誰是女子?誰是男子嗎?”

“媳婦雖是女子,也知道未雨綢繆,他日敵軍壓境,四郎征戰在外,難道媳婦要束手就擒,坐視子女被人俘虜不成?”

洪武帝說道:“你對四郎太沒信心了,覺得他保護不了北平城?”

徐妙儀說道:“四郎十二歲就上了戰場磨練,這次北伐得勝歸來,並非一日之功,媳婦爲嫁給這樣的丈夫而驕傲。但媳婦從來就不是隻知道站在男人背後遮風避雨,媳婦希望爲鎮守燕地獻出微薄之力,帥府兵演練攻山,就是爲了磨礪意志,時刻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將來若遇到危險,媳婦有能力自救,保護邊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洪武帝如何挑剔,徐妙儀都有一堆說辭跟在後面,洪武帝暗想這媳婦應該去當御史,嘴皮子太能說了。

洪武帝說道:“若長此以往,燕王府夫綱不振,豈不被人笑話。”

徐妙儀說道:“媳婦聽說母后年輕時,敵軍來犯,母后領着滿城婦孺守城,拒不投降,一直抗到了皇上援軍解圍,媳婦很佩服母后。媳婦覺得,夫妻之間,就應當像皇上和母后這樣互爲支撐,互爲倚靠,爲了保護身邊共度一生的人付出一切努力。至於別人的目光,是最不用在乎的,當年皇上加入紅巾軍時,還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恥笑爲匪類呢,如今皇上貴爲天子,那些嘲笑皇上的人已經化爲一抔黃土。”

連馬皇后和自己都搬出來當例子了,且事事屬實,洪武帝無法辯駁。

徐妙儀乘勝追擊,“至於夫綱不振……倘若一個當丈夫的優秀和威信,需要當妻子的表現柔弱忍讓才能顯現出來,這種脆弱的自尊心真是太可笑了。男女成婚,攜手共度一生,父母會老去,子女們也會長大,最後依然陪伴在身邊的,只能是夫妻。夫妻有多種,別人是錦上添花的的夫唱婦隨,媳婦和四郎是可以互相雪中送炭的勢均力敵,媳婦和四郎歷經千辛萬苦走到了一起,太不容易了,媳婦心疼四郎,想擁有爲他排憂解難的能力,難道這也有錯嗎?”

瞧瞧,我對你兒子多好!

一席話說得洪武帝啞口無言,他是個務實的人,雖說這個兒媳婦太難纏了,但他心裡也暗暗佩服徐妙儀,或許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坐穩燕地女主人的位置。

這件事算是揭過了。不過還有另一件事情。

都是聰明人,洪武帝開門見山的說道:“這個夏天,你在避暑山莊裡過的很逍遙啊,幾乎月月笙歌,山莊賓客不斷。”

徐妙儀心知肚明,說道:“媳婦是爲了開解秦王妃而已,希望她早日好起來。”

洪武帝問道:“真的這麼簡單?”

徐妙儀一嘆,“其實媳婦在邀請王妃們赴宴之前,就預料外頭必然有很多閒言碎語,什麼結黨營私,什麼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必不可少。”

洪武帝問道:“既然如此,你爲何還執意去做?如此高調,都傳出了京城。”

徐妙儀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皇上,秦王妃雖出身北元,但她畢竟是媳婦們的二嫂,無辜被毆打,媳婦們都有些同情她。何況媳婦們遲早要跟着親王就藩,分離恐怕就是永別了。”

“我們妯娌間相處多年,有些感情了,代王妃和安王妃還是媳婦的親妹妹,老實說,還真捨不得,乘着大家都在京城,尚未就藩,能多聚一次也是好的。孩子們也可以在一起打打鬧鬧,很是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兒媳婦們親近,孫輩和睦,洪武帝這個大家長當然願意看到這樣的場面,只是……

皇族,最在乎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徐妙儀的言行挑戰了東宮的權威,諸位親王妃以燕王妃馬首是瞻,被牢牢籠絡住了,東宮豈能不着急?

其實東宮太子妃常氏若還在,或者太子娶了繼室,根本輪不到燕王妃出頭。可是太子想要擡舉庶長子朱允炆,一直不肯續絃。常家勢力依然強大,嫡子朱允熥也健康長大大,太子不可能扶正呂側妃,封呂側妃爲太子妃,主持大局。

東宮允炆的妻子馬氏是個八面玲瓏,深得帝后喜愛的孫媳婦,傳聞馬氏還是馬皇后族人,可是一個庶長子妃,這些個親王妃誰會把晚輩馬氏放在眼裡?

東宮呂側妃機關算盡,逼死了太子妃,庶出牢牢壓制住了嫡出,可有得必有失,在後宮裡得勢,但在整個皇族政治資本上,東宮其實損失慘重,被燕王妃後來居上撿漏了。

徐妙儀心中明鏡似的,暗道這種局面又不是我刻意爲之,東宮宮鬥,自損元氣,我可什麼都沒做過喲。

只是這層窗戶紙,你知我知天下知,就是不能捅破了。

徐妙儀裝作不知,“這事其實純屬家事,妯娌間聯絡感情,相親相愛,皇族和睦,父皇母后看着也歡喜。可有些人非要扯上政治,唯恐天下不亂,總覺得我們這些藩王圖謀不軌,整天叫嚷着削藩削藩,找了各種理由要削藩,連媳婦請幾個妯娌看戲開宴會都是削藩的理由,這黑鍋媳婦背的冤枉。”

作者有話要說:  別人家婆媳鬥法,老朱家公媳鬥法。

公公VS媳婦,第一局,開始。

本章前面朱元璋威懾西番怕不怕,是真的,出自《明□□御製文集》,卷一,《諭西番、罕東、畢裡等詔》。

原話更加白話搞笑,朱元璋是個耿直BOY。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裡應有的上官每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裡坐地。有爲這般上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面裡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止有西番、罕東、畢裡、巴一撒他每這火人爲什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徵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俺聽得說你每釋迦佛根前和尚每,根前好生多與佈施麼道,那的是十分好勾當,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底福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禍福俚,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者,不著軍馬往你地面裡來,你衆西番每知道者。

第65章 入墜深淵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74章 刺骨深寒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千里冰封第254章 鴛鴦□□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63章 石破天驚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91章 情深緣淺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60章 兵不厭詐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16章 奇襲要塞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6章 身份遭疑第89章 無情便休第44章 父女對壘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6章 天牢救美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88章 屠龍之志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1章 天子腳下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15章 巧破命案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132章 同命相連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24章 雞鳴驚魂第64章 天命難違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83章 姑嫂暗鬥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50章 劍拔弩張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98章 賊喊捉賊第6章 軍醫歸鄉第66章 晴天霹靂第280章 燕王反殺第144章 噩夢纏身第170章 爾之砒/霜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109章 佈局捉姦143.鑿壁偷光第81章 兄長立威
第65章 入墜深淵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74章 刺骨深寒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千里冰封第254章 鴛鴦□□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63章 石破天驚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91章 情深緣淺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60章 兵不厭詐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16章 奇襲要塞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6章 身份遭疑第89章 無情便休第44章 父女對壘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6章 天牢救美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88章 屠龍之志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1章 天子腳下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15章 巧破命案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132章 同命相連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24章 雞鳴驚魂第64章 天命難違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83章 姑嫂暗鬥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50章 劍拔弩張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98章 賊喊捉賊第6章 軍醫歸鄉第66章 晴天霹靂第280章 燕王反殺第144章 噩夢纏身第170章 爾之砒/霜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109章 佈局捉姦143.鑿壁偷光第81章 兄長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