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將星墜落

徐達說道:“臣爲大明鞠躬盡瘁,對皇上的忠心永遠不會變。年華易逝,生老病死。現在該輪到年輕人大展宏圖了,北元依然很強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依老臣看,至少需六次北伐才能徹底打垮他們,老臣完成了三次北伐,以後北伐軍要年輕一輩衝鋒陷陣。”

朱元璋拍了拍徐達的肩膀,“愛卿,據錦衣衛的線報,北元的國柱王保保這次兵敗後也重傷不起,隱瞞了病情,他無法再上沙場了。”

徐達有些意外,眼神幾次變幻,最終平靜下來了,“哦,臣和王保保真是命中的宿敵,上一次交鋒,都是人生最後一戰。能夠爲皇上解決這個心腹大患,臣終於不辱使命。”

朱元璋長嘆一聲,“你啊,都這個時候了,還想着精忠報國,不爲自己和家人想想?好好保重身體,頤養天年。”

徐達搖搖頭,“皇上,太醫說臣的背瘡幾乎和常遇春一模一樣,我不奢望什麼了,只想有尊嚴的死去。至於家人……長子徐輝祖是將才,將來頂替我,繼續爲皇上效力;小兒子徐增壽不成器,好在心底善良不惹事,皇上授予他世襲錦衣衛千戶之職,將來可保富貴;女兒們都聽話懂事,不用我操心,唯有……”

徐達掙扎着站起來,對洪武帝跪拜,“唯有大女兒妙儀性子太倔,求皇上多擔待。”

這一次觸動了患處,腰間像是捱了一刀,幾欲折斷,徐達臉色蒼白如紙。

洪武帝大怒,“她已經是朕的四兒媳婦,還爲皇家生下子嗣,縱使有些脾氣,朕還能容不她?你

啊,你是小心謹慎過頭了,還是不相信朕?還不快起來!”

徐達很希望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但故去的太子妃常氏是常遇春嫡長女,東宮卻依然出現了嫡弱庶強的局面,由側妃呂氏執掌東宮,西風完全壓倒東風。

君心難測,徐達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徐達堅持跪拜的姿勢,“求皇上答應老臣,將來若妙儀犯渾,說錯話,做錯事,求皇上網開一面,放她一條生路,這是老臣唯一的請求。”

這明擺着是不相信洪武帝的承諾了。

洪武帝氣得鬍子都發抖了,“好,朕答應你,朕賜給妙儀一紙赦書,免她一死,但謀逆除外。”

洪武帝當即寫了赦書,蓋上玉印,遞給徐達。

徐達如獲珍寶,雙手接過,磕頭說道:“多謝皇上開恩!”

洪武帝餘氣未消,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現在可以起來了吧。”

徐達單膝慢慢站起來,此時腰間疼的失去知覺,頓時失控倒地,幸好洪武帝反應快,一把扶住了徐達,架着他的肩膀,洪武帝才發現冷汗已經浸透了這個老將的衣服,可見方纔徐達多麼痛苦。

怒氣全消。洪武帝慢慢將徐達扶到榻上坐下,“朕去宣太醫給你看看傷口。”

徐達搖頭,“皇上,覺得疼是好事,起碼還有知覺在,老臣不至於半身不遂。太醫開的那些藥固然能緩解疼痛,但是臣總是昏昏沉沉的,頭腦不清醒。”

洪武帝面有懊悔之色,“若早知道如此嚴重,朕昨晚不應該讓你喝那麼多酒。”

徐達一笑,居然調皮朝着洪武帝眨了眨眼睛,打開夾層暗格,裡面居然有一個酒葫蘆!

徐達抱着酒葫蘆喝了一口,滿足的喟嘆道:“這纔是最好的藥,它支撐着重傷的老臣完成了這次北伐。”

徐達將酒葫蘆放回暗格,又用香茶漱口,“免得被妙儀發現,又一頓爭吵。這孩子脾氣隨我,好勝,固執。”

洪武帝看着愛女心切的徐達,都爲人父,都是蓋世英雄,洪武帝很理解徐達的做法,君臣之間積年已久的隔閡依然在,但客套和疏遠彷彿在那一刻暫時消失了。

洪武帝主動提起了他們一直刻意迴避的往事,“當年……朕殺謝再興一家,是有些心急了。”

徐達很震驚,“皇上……”

說什麼好呢?難道說皇上您殺得對,無須自責?還是說皇上您真的冤殺了謝再興,爲此您要下罪己詔昭告天下?

如果說徐達當年真的不解皇上非要滅謝家全族,不給任何辯駁的機會,那麼在幾個月後連襟朱文正也爆出謀反大案,搜出什麼龍袍之類的,徐達就隱隱猜出了因果!

翁婿三人都執掌兵權,而且三人都在軍中的威望都極高,皇上深爲忌憚。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洪武帝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然而,此事哪怕只是隔着一層窗戶紙,徐達也不能戳破,因爲一旦戳破了,會被洪武帝視爲背叛,徐家的末日也就到了。

且正因爲窗戶紙太薄弱,徐達擔心女兒妙儀將來不知分寸,戳破了窗戶紙,觸怒龍鱗,因此忍着劇痛爲女兒求下一紙赦免保命。

這是一個當父親的給女兒最後的保護。

徐達最終說道:“往事不可追,誰都無法回到過去。但是燕王和燕王妃在西北邊關差點被人刺殺滅口是不可否認的事事。都是爲人父,臣相信皇上的護犢之心,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君臣多年,徐達知道洪武帝最忌諱的是謀逆,然而李善長十分狡猾,他的所作所爲目的不是謀反,所以要觸動洪武帝,就必須用燕王的安危。

李善長百般算計,最後棋差一招,太心急了,居然要將燕王也滅口,按照徐達對洪武帝的瞭解,這位君王絕對不會放過任何傷害自己子嗣的人。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等洪武帝找到時機將李善長的朝中勢力連根拔起,那麼李善長的末日就到了。

除掉李善長,女兒徐妙儀纔會真正安全。然而徐達的身體已經熬不到那天了,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讓洪武帝提防鳳陽養老的李善長。

洪武帝果然聽進去了,“你放心,朕若連自己的兒子和兒媳都保護不了,還當什麼皇上,安心養病吧。”

洪武帝打開暗格,將徐達私藏的酒葫蘆取走,晃了晃,“朕沒收了,以後不準再喝。”

已到了掌燈時,洪武帝和徐達一起用晚飯,徐達病中沒有胃口,喝了些米粥,吃些容易克化的鵝脯肉,這個鵝脯肉色如胭脂,蒸的酥爛,入口即化,洪武帝以爲徐達愛吃鵝肉,因爲回宮之後,時常賜一些鵝肉菜餚送到魏國公府。

初夏時節,徐家兩個女兒都在六月嫁入皇室,二小姐徐妙清封代王妃,三小姐徐妙溪爲安王妃。

一門三王妃,徐家榮極一時。

盛夏時節,徐達背瘡病重加重,已經不能站立行走了,洪武帝將雞鳴山一座行宮賜給徐達避暑療養,徐妙儀帶着兒子陪伴在父親身邊。

徐達坐在特製的輪椅上,由女兒推着在行宮裡散步,雞鳴山在盛夏七月也格外涼爽,池塘水榭裡,朱棣抱着半歲的兒子在湖水裡游泳,胖熾年紀雖小,水性很好,胖胳膊胖腿在水裡翻滾,像一隻青蛙似的撲騰,光頭浮在碧綠的湖水上,見外公來了,胖熾咧嘴一笑,露出新長出來的一對乳牙。

徐達笑了,對着孫子拍拍手,“過來,讓外公抱抱。”

胖熾只穿着紅布兜兜,光着屁屁坐在外公膝蓋上吃奶糕,雖然只有一對門牙,倒也不妨礙他的好胃口。

徐達寵溺的看着外孫的吃相,胖熾吃完了開始舔手指頭,徐達見徐妙儀和朱棣遠遠在涼亭裡說話,乘其不備,偷偷又給了外孫一塊奶糕。

涼亭裡,朱棣說道:“岳父又偷着給熾兒吃東西了,他太重啦,我擔心這樣慣下去,將來要吃成了大胖子。”

徐妙儀嘆道:“那沒辦法,父親他……也沒多少機會疼外孫了。後天五弟大婚,天氣太熱,孩子容易中暑生病,就讓熾兒在行宮陪着父親,我們兩個下山觀禮便是。對了,五弟他……是個性情中人,不會做出什麼當衆悔婚逃婚的事情吧?”

提到親弟弟的婚事,朱棣又喜又憂,“父皇和母后爲他選了宋國公馮勝之女,名門閨秀,溫和賢惠,宋國公都不嫌棄他耽於醫術,不務正業,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我找他徹夜詳談過了,他答應我將來好好對待妻子,不會再做出格之事。”

周王朱橚的婚禮順利舉行,秦王妃王音奴似乎還挺喜歡周王妃馮氏這個新妯娌。

到了金秋八月,徐達從避暑行宮回到家中,恰逢中秋佳節,三個親王女婿齊齊到了岳父家送賀禮,徐家瞻園熱鬧非凡,烈火烹油的富貴景象。

晚宴時,宮裡賜宴,擺在徐達面前的是一道蒸鵝,君恩如山,徐達勉強吃了吃口鵝肉,便搖頭不再進食,服了藥,又昏睡過去。

次日凌晨,徐達緩緩醒來,透過微亮的晨曦,看見女兒和衣睡在對面羅漢牀上,案几上蠟燭燒到盡頭,還擺着幾本剛剛蒐羅的古醫書,幾張薄紙飄落在地上,上面寫滿了各種修修改改的藥方。

女兒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希望。

徐達很想起身,將滑落在腰際的薄被給女兒蓋好,可是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恍惚中,徐達聽到了久違的戰馬嘶叫聲,常遇春騎着馬走進房門,他對着徐達伸出手,“好兄弟,我來接你。”

徐達覺得身體一輕,眨眼間他也騎着戰馬,和常遇春在山野中狂奔,山頭上有一個面如冠玉、氣質高貴的年輕人騎馬俯衝而下,和他們在路口會和,正是連襟朱文正。

“妹夫,你也來看媳婦啊。”朱文正笑道,還是以前那樣風流倜儻。

這時迎面緩緩過來一輛馬車,大小謝氏姐妹親親熱熱坐在一起說體己話,好像說到了什麼開心的事情,清脆的笑聲直入雲霄……

凌晨,魏國公府敲響了雲板報喪,徐達去世。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就是洪武十三年了

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75章 微不足道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8章 變故橫生第124章 密書傳信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35章 請君入局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62章 音奴朱橚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6章 軍醫歸鄉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193章 舊案重提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51章 兔死狗烹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62章 音奴朱橚第75章 微不足道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250章 窮途末路140.得隴望蜀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00章 烏合之衆第235章 東窗事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77章 涇渭分明第257章 攬朝綱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52章 冤冤相報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44章 父女對壘第92章 同袍相殺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35章 東窗事142.重操舊業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65章 母女爭夫142.重操舊業第98章 賊喊捉賊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12章 千里冰封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76章 風雨故人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7章 願者上鉤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4章 雞鳴驚魂笫232章 一別兩寬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48章 城隍□□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76章 風雨故人第67章 亂點鴛鴦第4章 生死兩茫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92章 此消彼長第137章 我心匪席141.冰釋前嫌
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75章 微不足道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8章 變故橫生第124章 密書傳信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35章 請君入局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62章 音奴朱橚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6章 軍醫歸鄉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193章 舊案重提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51章 兔死狗烹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62章 音奴朱橚第75章 微不足道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250章 窮途末路140.得隴望蜀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00章 烏合之衆第235章 東窗事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77章 涇渭分明第257章 攬朝綱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52章 冤冤相報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44章 父女對壘第92章 同袍相殺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35章 東窗事142.重操舊業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65章 母女爭夫142.重操舊業第98章 賊喊捉賊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12章 千里冰封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76章 風雨故人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7章 願者上鉤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67章 亂點鴛鴦第24章 雞鳴驚魂笫232章 一別兩寬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48章 城隍□□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76章 風雨故人第67章 亂點鴛鴦第4章 生死兩茫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92章 此消彼長第137章 我心匪席141.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