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

高才對範家的判斷十分準確,在收到新鄭高家有意收購範家鐵礦的消息後,範家毫不猶豫地派出了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範守己,於得知消息的次日出發,直奔新鄭詳談。

範守己,字介儒,洧川固賢人,嘉靖二十三年生人,隆慶四年舉人,時年二十六歲,不算早,但也不算特別晚,只是在此之前,他參加鄉試已經失利三次了。

範守己此次前來,當然不只是因爲要談生意——他們範家目前當家的是範守己的長兄範守節,生意上的事情都是範守節做主。而範守己平時其實是隻負責讀書考試,爭取做官的。

這些都是高才告訴高務實的,由此可以看出,範守己此來新鄭,談生意絕非主要原因。

那還能是什麼原因呢?自然是和高家交好。高務實“小閣老”的外號或許還沒有傳到河南來,但他去年被高拱帶去京師,放在身邊悉心調教,現在更成了不足十歲的太子伴讀,僅僅這兩條,就足以讓有心人感受到高拱的意圖了。

當權的宦官都是因爲跟皇帝關係親密,而當權的文官稍微複雜一點,但也少不了皇帝的支持。太子,國之儲君也,高務實不足十歲就已經長期陪伴在太子身邊了,一旦他將來金榜題名,待到太子繼位,其前途根本無須懷疑。

範家好歹也是一地豪強,這點眼光豈能沒有?而豪強想要升格爲世家,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有族中子弟出仕爲官,所以範守己此來,名爲商談鐵礦歸屬,實則打着鄉黨的名號過來看看有沒有機會能依附高家。

不過,要不要接受範家的依附,高務實卻覺得還有待觀察。

其實,高務實從高才處回到高老莊時,就仔細回憶了一下跟範守己有關的信息,但想來想去也只記起一點皮毛:此人在原先的歷史上,曾主持過不止一屆江南鄉試,也做過兵部侍郎,最後總理欽天監。另外,他在欽天監任上似乎改良過歷法。應該說,此人應該是個有能力的官員。

但高務實對範守己印象最深的一點,卻是此人在歷史上似乎是張居正的鐵桿反對者,尤其是對張居正的土地政策,範守己極力反對。

高務實眼下還不知道範守己反對的原因,換句話說,他不知道範守己是反對張居正清丈田畝,還是反對張居正不加區分的在全國範圍強行推進一條鞭法。

如果他是反對清丈田畝,那麼高務實自認將來跟範守己一定會不合,因爲高務實深知隱田的危害;但如果他只是反對不加區分的推進一條鞭法,那倒是跟自己有點志同道合的意思。

根據高務實前世的經驗,“全國一刀切”的政策,不敢說一定是不好的政策,但一定不會是最好的政策,因爲全國那麼大,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都不盡相同,哪有那麼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策?

別的不說,至少歷史已經證明,一條鞭法在江南行之有效,而在陝西強行推廣,就最終搞出了闖王。

大明江南之富庶,離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也只差臨門一腳,一條鞭法全面取消實物稅而只徵銀,對江南地區而言,是極其適合其社會生產力的制度,當然是好政策。

然而陝西貧瘠,萬曆早期天災還不算特別嚴重的時候,勉勉強強還能堅持,等到萬曆末年甚至再往後的幾十年,天災一年勝似一年,老百姓連實物稅都交不起了,朝廷還讓他們交銀子,使得這些老百姓還要被官府和地方豪強從折銀換銀的過程中再剝削一大筆,這麼幹要是還不搞得官逼民反,那簡直沒天理了。

所以高務實一直認爲,對張居正的改革要分開來看,有一部分是可行的,尤其是繼承自高拱的那一部分政策。那些政策大多屬於溫和改良,雖然咋一看效果不猛,但只要堅持執行下去,就像給一個久病的虛弱之人吃固本培元的藥物,雖然不是藥到病除、立竿見影,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虛弱病人的精氣神都能慢慢恢復。

但張居正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把明明需要用慢藥的病,幾劑猛藥砸下去,那結果肯定只能是虛不受補了。

風調雨順的年景,大明靠着兩百年正統的餘威還能硬抗,甚至有迴光返照式的表現,可是一旦風雲驟變,天災四起之下,這個看似堅強的身體就一下子垮掉了。

究其原因,高務實總覺得張居正可能是不肯讓高拱專美於前,一心一意要超過高拱的改革、高拱的政績。

畢竟,根據大量這個時代的記載,時人都特別喜歡拿高拱和張居正對比。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心裡要說沒有爭勝之心,幾乎不可能。但高拱是被他用陰謀鬥倒的人,他作爲政治鬥爭的勝利者,又怎能甘心在政績上輸給高拱?

這是急了啊!

可是張居正可能忘了,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小鮮這種事,你用力太猛它就得爛,你火力太猛它就得糊啊!

因此高務實一貫不主張在隆萬這種時期下猛藥,他認爲此時的改革只能溫和進補,爭取花個三五十年的時間逐步改善大明的“體質”,使其恢復生機。這個思路就和當年紅朝太宗要求放下爭論抓經濟的道理相通。

經濟就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底子,同樣面對突然的天氣變化,身體底子好的人可以毫不在乎,因爲他免疫力強大,根本不會因此生病。可另一個身體底子虛弱的人,就有可能因此感冒,感冒就可能發燒,發燒就可能得併發症,併發症得多了沒準就直接一命嗚呼。

差別就是這麼巨大。

歷史上的大明,小冰河期的天災就類似於變天轉涼,如果大明身體底子好,其實有很多的解決辦法,奈何大明此時的身體底子已經很差了,又經過張居正那幾劑不合時宜的猛藥,搞得不僅身體虛弱的本質沒能加強多少,反而還透支了不少元氣,所以結果就註定了:一環接一環的併發症發作,最後只能病入膏肓藥石無醫。

除非現在已經是崇禎年間,面對的局面是遼東全丟,連北京城都時不時被人兵臨城下,甚至乾脆就是南明那種情況,只剩半壁江山苟延殘喘,統治岌岌可危,那才能考慮一劑猛藥下去,乾脆以毒攻毒、背水一戰,說不定就否極泰來、脫胎換骨成功了。

所以說到底,範守己這個人,將來是敵是友,高務實還需要觀察一下。

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132章 遇刺!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89章 封賞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27章 倒潘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22章 覆滅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70章 西北望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47章 有詔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208章 剿殺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94章 目的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13章 交心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33章 蓋州上任
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132章 遇刺!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89章 封賞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27章 倒潘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22章 覆滅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70章 西北望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47章 有詔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208章 剿殺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94章 目的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13章 交心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33章 蓋州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