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

那可不是?現在他高務實整個就是一救火隊長,哪裡麻煩管哪裡。

俺答死後,爲了確保土默特繼續並且越發忠於大明,高務實全權出使,然後指揮了漠南之戰,奠定了對蒙古左翼的戰略優勢。

調任遼東之後,由於圖們聯絡炒花發起對遼南的攻掠,高務實又指揮了遼南之戰,不僅生擒炒花,而且重新拿回了遼河河套,把遼東遼西完完全全連接起來,同時也擴大了遼東的戰略縱深,不必擔心將來圖們能輕易斬斷遼東與遼西的聯繫,爲察哈爾之戰奠定主動出擊的優勢態勢。

緊接着,他又對日漸崛起的葉赫部來了一次“斬首戰術”,直接伏殺了葉赫二貝勒。可以預見在一定時間內,葉赫都無力對外擴張,只能忙於收拾內部局勢。甚至還在這個過程中離間了葉赫與愛新覺羅的關係,讓努爾哈赤揹負了一個殺害岳父的罪名,使他們將來更不容易出現意外的聯合。

然後他又因爲滇緬之戰的財政困局被召回京師,靠着滇戰寶鈔的神來之筆兜底了此次軍費,甚至動用安南的力量將緬甸徹底打崩,給朝廷集中精力於蒙古左翼創造了條件,強行捏合出一個穩定的南疆。

最後,爲了確保對蒙古左翼的軍事優勢,又用他爲戎政侍郎,徹底整合京營,新編了禁衛軍,讓大明的京營重新具備戰鬥力,尤其是野戰能力,強化了對察哈爾的軍力優勢。

縱觀以上種種,連一貫心底裡認可“能者多勞”的朱翊鈞都有些覺得不好意思,擔心高務實被他用得過度了——朱翊鈞生怕把高務實用成了諸葛亮,可別到時候累得星落五丈原纔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由於朱翊鈞自己有些發福的趨勢,他看了看高務實,總覺得自己這位昔日同窗似乎又瘦了些,不禁關心道:“務實,我瞧你好像越瘦了?你可得保重啊,咱們當年約定的事現在可纔剛剛開了個頭,你將來的擔子可還重得很,可別給我撂挑子。”

這話說得很不像個皇帝,但言語中的關懷卻是情真意切,即便高務實這樣理性的人也不禁有些感動,微笑着用他特有的方式安慰道:“皇上,臣這可不是瘦,這是體型更勻稱了。”

“胡說八道,我覺得你萬曆八年蟾宮折桂的時候纔是體型勻稱,現在就是瘦了。”朱翊鈞理解的勻稱看來和高務實有些差別,他也不管高務實是不是反對,衝着外面喊了一句:“陳矩,記一下,待會兒賜高宮保肥羊兩隻,臘肉二十斤。”外頭陳矩立刻應了。

高務實哭笑不得:“皇上,臣家裡不缺……”

“我知道你不缺這幾隻羊、幾斤肉,但這御賜的食材,你總得吃掉吧?”朱翊鈞擺手道:“好了好了,先不提這些閒話……咱們剛纔說到哪了?”

高務實只好先謝恩,然後答道:“說到努爾哈赤此刻雖然明面上不敢與大明作對,但私底下可能會考慮做些合縱連橫的事來,給我大明添堵。”

朱翊鈞輕哼一聲:“我是不太相信他有這等眼光和能耐的,不過你既然覺得該防他一手,那也不是不行,就當是爲策萬全好了。不過……該怎麼做呢?你現在畢竟不是遼撫了。”

高務實沉吟片刻,答道:“遼東副總兵曹簠及麾下開原參將麻承恩、瀋陽遊擊戚金、鐵嶺遊擊曹簡等遼東北部諸將,均是敢戰能戰之將。尤其是麻承恩,更是在遼南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之人,不妨以他所部爲主力,以視察防務爲名巡遊遼北邊境。同時讓曹簠親臨撫順關,召努爾哈赤前去訓話,告訴他朝廷決議,命他立刻撤兵,歸還原屬尼堪外蘭之渾河部全部城池山寨。”

朱翊鈞有些意外,甚至有些吃驚:“這條件努爾哈赤會答應?”

高務實眉頭一挑,輕哼一聲:“皇上或許有所不知,建州雖設三衛,實則有五部,分別便是努爾哈赤所統之蘇可蘇滸部以及渾河部、王甲部(完顏部)、哲陳部、董鄂部。尼堪外蘭雖然出身尋常,但他早年便因爲經營有方,成爲圖倫城城主,後來因爲相助寧遠伯有功,新建了嘉板城,實際上控制了渾河部,並以渾河部爲基礎,收攏建州女真其他各部投誠者,成爲建州頭號強酋。今日之局面下,我大明可以暫且讓努爾哈赤保留部分戰利品,即渾河部以外的城寨,但渾河部本身卻必須要求他歸還尼堪外蘭……”

朱翊鈞皺眉道:“若是努爾哈赤不肯,咱們打是不打?”

“要儘量通過各種手段讓努爾哈赤答應下來。”高務實微微眯起眼睛:“但若最終不能說服他,那恐怕還是要小打一場的。”

朱翊鈞眉頭皺得更深了:“小打一場?怎麼控制這個‘小打’的規模?”

高務實道:“出兵護送尼堪外蘭至嘉板城,並且駐軍保護,除此之外,我大明暫時不和努爾哈赤爭奪其他地方。”

朱翊鈞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說,咱們的做法就是一定要把尼堪外蘭擺在渾河部,讓人覺得渾河部始終還是存在着的,並沒有被努爾哈赤吞併?”

高務實道:“大致可以如此理解。”

“可尼堪外蘭只有一座嘉板城的話,夠讓人承認渾河部還在麼?”朱翊鈞有些遲疑。

高務實答道:“夠的,只要尼堪外蘭還能繼續得到大明的支持,其他人就會承認他。”

朱翊鈞想了想,覺得這話倒也有道理,畢竟只要大明承認,那就是大義在手了——誰讓女真諸部的首領都需要有大明的承認纔算合法呢?

但他還是有些遲疑:“就算他名義上得到了女真諸部的承認,可那時他手上僅僅只有一座嘉板城,這點實力恐怕已經不足以與努爾哈赤爲敵了,難道我大明官軍還要一直幫他守城麼?”

高務實想了想,道:“最好是幫他守一守,不過這件事不需要太多人馬就可以辦好。”

朱翊鈞有些意外:“是麼?努爾哈赤所部既然頗爲能戰,人馬少了怎麼守得住?”

“守是一種態度,守不守得住反倒不是關鍵。”高務實搖頭道:“我們的人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嘉板城是不是守得住,一定要保證尼堪外蘭本人活着。”

朱翊鈞狐疑地看了看高務實,沉吟道:“你是不是故意在引誘努爾哈赤出兵?”

高務實笑了笑:“倒也不是,其實臣的本意是覺得……只要有大明的旗幟插上嘉板城的城樓上,努爾哈赤現在就不敢輕舉妄動。至於剛纔說必須保證尼堪外蘭本人活着,這其實只是以防萬一罷了。”

朱翊鈞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細想了想,然後問道:“除了畏懼大明這一條之外,還有什麼原因讓你覺得努爾哈赤不敢輕舉妄動?”

“不是原因,而是手段。”高務實道:“其實我大明現在能出的葉子(葉子牌)很多,譬如說臣前次伏殺葉赫二酋,最終卻是由努爾哈赤完成了最後一擊,如此葉赫與蘇可蘇滸的樑子就算是結下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明忽然願意支持葉赫報仇,皇上以爲葉赫的新貝勒會不會非常樂意?”

“嗯……”朱翊鈞沉吟道:“葉赫新貝勒若想盡快坐穩位置,向努爾哈赤復仇的確是一條好主意,只是這裡頭有一個問題——此前葉赫二酋之死是你所爲,那也就是我大明的手筆了,現在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把賬也算到我大明頭上來,而是單單揪着一個努爾哈赤不放?”

“皇上,這個問題其實沒有那麼複雜。”高務實微微笑道:“您瞧當初努爾哈赤找尼堪外蘭復仇這件事——覺昌安父子實際上是死於寧遠伯之手,尼堪外蘭不過是個背黑鍋的倒黴蛋罷了,可努爾哈赤從頭到尾可曾提過一句他和寧遠伯有殺父殺祖之仇麼?

當然沒有,他怎麼敢把寧遠伯列爲不共戴天之仇敵?寧遠伯既殺得了王杲,殺得了阿臺,就不怕多殺他一個努爾哈赤!柿子要撿軟的捏,打尼堪外蘭既能團結內部,又能擴張實力,何樂而不爲?打寧遠伯卻只是自殺而已,努爾哈赤當然會選擇打尼堪外蘭呀!

而對於眼下的葉赫而言,也和此前努爾哈赤一樣,他們剛被大明教訓了一頓,現在怎麼敢打大明的主意?就算要團結內部,就算要擴張實力,也只能去找努爾哈赤的麻煩。因爲大明不是軟柿子,但努爾哈赤在他們眼裡卻很有可能是!”

這下道理說清了,朱翊鈞明白了過來,當下笑道:“得虧了你不是女真人,要不然的話,不說其他,就這縱橫捭闔的能耐,只怕就要給大明惹來大麻煩了。”

高務實隨口謙遜了一句,朱翊鈞卻又皺眉道:“不過……葉赫現在打得過努爾哈赤麼?他們新敗於我大明之手,現在內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也不清楚,而那努爾哈赤卻是兵鋒正盛,這萬一要是葉赫也敗了……”

這倒是個好問題。高務實其實也不敢保證葉赫是不是能打得過努爾哈赤。

雖說按照目前雙方的實力而言,葉赫對努爾哈赤的優勢還是挺大的——即便是新敗之後,高務實認爲葉赫至少也還能輕易聚集起一萬多人,而努爾哈赤手底下算來算去也還只有三千多軍隊,決計不到四千。

但從原歷史上的情況來看,葉赫兵力就算兩倍甚至三倍於努爾哈赤,最終也是大敗虧輸的份,這裡頭到底是什麼原因,其實也有點難說。

努爾哈赤吞併葉赫之後,原葉赫出身的兵、將同樣挺能打,在各個戰場的表現並不比努爾哈赤的老部屬差多少,但在雙方進行女真爭霸賽的那會兒,葉赫偏偏就是被努爾哈赤吊打的存在。

問題出在哪呢?

將領不行?或許有這個因素,但就像剛纔所說,葉赫部出身的將領後來表現並不差,可見這個差距至少不大。

兵不行?更不對,女真各部整編爲八旗之後,雖然努爾哈赤時代的正黃鑲黃兩旗的確最能打(蘇可蘇滸老底子),但各旗的強弱懸殊也並不是很大,而且兩黃旗能打還有裝備優勢的原因在裡頭——嫡系嘛,肯定裝備最好嘍。

那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制度問題。八旗這個制度其他先不說,至少在當時的情況下的確能夠讓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出現明顯提升,葉赫之所以明明佔據實力優勢卻依然被努爾哈赤連續吊打,應該主要就是制度不如人。

不過高務實想了想,覺得如果真是制度因素導致戰鬥力差異的話,那其實現在雙方的差距就還不會太大——努爾哈赤現在可還沒搞八旗。

有了這個判斷,高務實就道:“葉赫現在內部的確可能不太穩,但只要發起了對努爾哈赤的戰爭,那麼這種不穩就反而會暫時被壓制下去。東西兩貝勒麾下之人不論究竟怎麼想的,都不得不先放下其他心思,等打敗了努爾哈赤再說。

而且通常來說,兩位新貝勒甚至還可能互相競爭——誰成爲擊敗努爾哈赤的主力,將來在葉赫內部就越有可能成爲唯一的首領,改變東城、西城兩貝勒並立的局面,甚至可能一統葉赫,雄霸女真。”

朱翊鈞一聽這話,就不由得謹慎道:“那咱們豈不是前門趕狼,後門進虎?”

高務實搖頭道:“不着急,首先這種情況只是推測,本身也只是很多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中的其中一種;其次即便真是這樣發展了,我大明可以利用的手段也還很多——葉赫倘若要一統,哈達部着不着急?烏拉部着不着急?這些部落在那種情況下也就變成了我大明隨時可供利用的力量。

總而言之,我大明控制女真,未必要時時刻刻親自出手,只要保持大明對女真的巨大優勢,永遠堅持扶弱擊強,女真內部出現任何‘一統’的趨勢,我大明都積極反應,用最快的速度給它製造內部敵人,就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翻雲覆雨等閒間。”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酷酷滴豬”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38章 暗流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10章 高夫人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68章 幕後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70章 西北望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25章 三策(中)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64章 出宮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211章 目標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29章 複雜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
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38章 暗流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10章 高夫人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68章 幕後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70章 西北望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25章 三策(中)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64章 出宮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211章 目標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29章 複雜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