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

抽抽噎噎的四位公主上得前來,一個個梨花帶雨的給陳太后和皇帝請了安,潞王也一臉苦笑和無奈地見過了嫡母和皇兄,老老實實站到一邊。

李太后的臉色又難看了一些,剛纔想到的幾句駁斥之言忽然就被堵了回去,局面一時有些僵持。

四位公主抽抽噎噎哭得傷心欲絕,所有人都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

朱翊鈞之前跟高務實商量的時候,雖然生氣,但其實還沒覺得怎樣,至少沒有感同身受,但此時一見妹妹們哭得眼睛都紅腫了,當哥哥的責任感一下子佔據了上風,咬牙切齒地道:“昔日皇考在時,曾囑託朕好好照顧弟弟妹妹們,想不到今日竟出了這般奇聞!好好好,好一個欺主的狗奴!”

李太后第一次見兒子在她面前收斂不住怒火,也不禁有些退縮之意,下意識看了看朱翊鈞,才發現自己眼中沒有長大的孩子,此時脣上已經蓄了兩撇鬍子,更顯得面色堅毅,似乎……真的長大了?

高務實最善察言觀色,一看李太后的神情彷彿有些恍惚,想是走了神,頓時知道機不可失,接過朱翊鈞的話頭道:“皇上所言極是,慈聖太后因此老奴是先帝舊人,一直對他格外關照信任,不僅以司禮監掌印相托,還將遴選駙馬這等大事交於他辦,卻不想蚊虻負山,海翁失鷗,此賊實不足以託心。”

他朝朱翊鈞一拱手,道:“皇上,此賊辜負先帝期望、太后深恩,陷長公主於不幸,如何能不嚴懲?請皇上宸斷!”他說着,悄悄給朱翊鈞眼神示意了一下。

朱翊鈞想起兩人之前商量的細節,連忙點了點頭,又朝李太后道:“母后,兒臣也以爲是這個道理,況且此人十數年前便因貪鄙而被皇考責罰,不過因皇考仁厚,顧念舊情,見他似有悔改之意,便又將之調回司禮監。此後又有母后秉承皇考遺志,信之用之,便是草木禽獸亦當感懷,誰想他竟然還敢再犯!

母后,有道是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老奴取死有道,兒臣請爲母后殺之!”

這下子,李太后才終於聽出些門道來了——合着你們是要把罪名都算在陳洪這廝頭上?

她不禁朝陳太后和皇帝看了一眼。

陳太后本來就沒弄清內中的全部含義,只知道皇帝和高務實的意思是讓陳洪一個人頂罪,根本沒李太后什麼事,所以她自然是目光坦然,李太后根本瞧不出什麼問題。

而朱翊鈞這邊,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已經是許進不許退了,自然也是一臉決然,毫不妥協的模樣。

李太后心裡有了底,只是目前還缺個梯子往下爬,便佯作猶豫,道:“但他畢竟是先帝舊人,而皇帝御極以來,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是今日血濺五步,未免叫外人說哀家不恤舊人,說皇帝手段酷烈,這卻有些……”

朱翊鈞心道:果然母后要拿這個說事,不過務實說得沒錯,用毒殺人是殺,用刀殺人也是殺,殺的手段並不重要,只要該殺之人被殺掉了,就是吾計得售!

於是他立刻點頭道:“母后所慮誠然周詳,既然如此,留他全屍也罷。”

李太后心中嘆了口氣,目光復雜地看了兒子一眼,輕輕點了點頭,勉爲其難地擠出一個笑容,道:“罷了,皇帝宸斷吧。”

成了!

朱翊鈞心中激動萬分,連忙道:“謝母后!”

由不得他不激動,別看表面上這件事最後好像還是李太后給了皇帝宸斷的權力,實際上從這句話說出李太后之口時起,他們母子之間的權威就開始起了變化,宛如一個蹺蹺板,輕重雙方已經對調。

這不是兩軍對陣,輸就是輸,贏就是贏,勝負看起來不會那麼明顯,因爲他們本身就是母子,其權威本質上都是“皇權”。

無非過去朱翊鈞這個皇帝年幼,大部分的皇權其實卻由母后實際掌握。而隨着朱翊鈞的年紀一天天增長,兩人之間的權威必然會有一個轉換過程,而今日之事,正是加速轉換的一個契機。

朱翊鈞如果輸了,這種轉換過程可能會被暫時抑制住,李太后繼續依靠慣性掌握最終的決斷權,朱翊鈞只能在她不便插手的事情上做決斷。

但朱翊鈞一旦贏了,李太后賴以壓制兒子的“母威”就得給真正的“皇權”讓路——實際上就代表朱翊鈞拿回了本就屬於他的完整皇權,從此沒有人能夠代君攝政了。

高務實也悄悄長出了一口濁氣,把提到嗓子眼的一顆心放回了肚子裡。

別看他今天表現得硬氣之極,頗有當日在安南於鄭鬆論戰時的威風,其實情況根本不同。

跟鄭鬆論戰時,他已經大軍壓境,鄭軍根本沒有了抵抗之力,他在氣勢上本來就已經碾壓了對手,對手也沒有掀桌子的實力,他怕什麼?

但今天卻不同,今天的母子之爭,其實沒有什麼實力上的硬性標準可以對比,雙方比的就是氣勢,就是心理!

高務實之所以又是慫恿皇帝親至,又是請來陳太后壓陣,甚至還對皇帝提出讓弟弟妹妹們來“助威”讚不絕口,實際上都是基於這一點。

然而高務實心裡清楚,李太后的情況跟鄭鬆可不同,她是有掀桌子的實力的!

這個實力,就來自於血脈——任你說破天去,你是哀家的兒子!況且你這個皇帝本來就要做天下人的表率,有本事你逼得哀家這個做孃親的給你下跪試試?

高務實知道,只要李太后能想出一招以退爲進來,莫說下跪了,但凡說幾句軟話,說得彷彿是朱翊鈞在逼她一般,朱翊鈞就只能退讓——他要是敢不退,明天就要被如山似海的彈章淹沒!

海瑞的《治安疏》,天下官員誰都能寫!

以嘉靖的要權不要臉都能被海瑞氣得差點直接昇天,年輕氣盛臉皮尚薄的朱翊鈞能扛得住一大波的“治安疏”嗎?想都不要想!到時候怕是隻能下罪己詔以證清白了。

好在,李太后的政治手腕畢竟有限,而且她在兒子面前強勢慣了,也實在想不出這樣的辦法,再加上她也沒有認識到今日這一退,竟然就是把皇權拱手相讓。

高務實悄悄嚥了口吐沫,輕咳一聲,提醒朱翊鈞道:“皇上,下旨吧。”

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2章 覆滅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38章 暗流第057章 財迷第206章 弒嶽(上)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35章 蟻穴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54章 將至第070章 西北望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5章 禁衛軍!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42章 纖幫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51章 夜會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2章 纖幫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45章 《取用疏》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50章 擔當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
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2章 覆滅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38章 暗流第057章 財迷第206章 弒嶽(上)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35章 蟻穴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54章 將至第070章 西北望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5章 禁衛軍!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42章 纖幫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51章 夜會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2章 纖幫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45章 《取用疏》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50章 擔當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