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

莫敦讓在寧平的神奇一敗,遠在廣西的高務實暫時還不得而知,不過他雖然搞不清莫朝和黎朝的戰爭具體怎麼打的,卻知道自莫敬典死後,莫軍從此就像是吃了十香軟筋散一般綿軟無力,一直到滅國都沒打過什麼勝仗了。

翻開史冊,全都是一溜兒的敗、敗、敗、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出兵,高務實覺得問題不大,不過爲了指揮方便,他還是從南寧轉移到了思明州明江城,把總指揮部設立在此。

這次出兵,按照高務實的要求,桂西與桂南土司一共集中了五萬大軍,其中桂西方向兩萬八千,桂南方向兩萬三千。

土司們負責陸路,有兩個方向,岑凌領桂西狼兵自歸順州與鎮安府邊境南下取高平,黃芷汀領桂南狼兵自憑祥州出鎮南關直取諒山。

從難度上來說,目前兩路都是打山地戰,但諒山的防衛肯定比高平嚴密,所以黃芷汀所部的壓力比較大,再加上本身黃芷汀所部兵力比桂西要少,只有兩萬三千人,這種壓力就進一步放大了。

爲了保證黃芷汀所部的攻擊力,高務實除了提前給黃芷汀所部各土司狼兵更換了新的熟鐵矛頭,還提供了五百人的火炮部隊,一共擁有八十門京華丙子一式輕炮(萬曆四年定型的虎蹲炮)和十門京華己卯一式中炮(萬曆七年定型的中大型佛郎機炮)。

本來高務實很想把去年才定型並試生產的京華庚辰一式重炮提供一批給她,不過在他和黃芷汀即起部下將領一同參觀了該炮樣品之後,這個主意就被否決掉了,因爲運輸不便,不符合以快打快的總體思路。

黃芷汀的心腹愛將黃虎笑呵呵地表示:“按臺放心吧,有那十門三號佛郎機,諒山城咱們就肯定拿得下,您要是擔心不夠快,不用拿一號佛郎機來,那個太難走山路了,就這種三號……呃,己卯一式中炮,再來個十門二十門的,咱們倒是不嫌多。”

黃虎是按照現在大明的習慣性說法來說的,大明從高拱改革之後,由京華火炮廠牽頭重新整理了火炮製造規格,現在一共有五種佛郎機,其中一號長8到9尺、彈重一斤、裝藥一斤;二號長7到8尺、彈重八兩、裝藥九兩;三號長5到6尺、彈重半斤、裝藥六兩;四號長3到4尺、彈重四兩、裝藥三兩五錢;五號長兩尺、裝彈七錢、裝藥一兩二錢。

這個規格是大明通用規格,但京華自己另有一套體系,生產的火炮是按京華習慣,以定型年號和該年第幾款來命名,不過由於高務實對於軍工方面現在已經很難提供太多的建議了,實際上大多數火炮一年之間的定型款都只有一款,所以目前“某年二式”是很少見的。

黃虎的這個提議高務實滿足不了,因爲他提前調動的火炮數量有限,目前只能支援這些。

“涼山之戰,本按是沒法再給你支援了,不過現在應該還有一批火炮在南下的途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或許在升龍之戰時,你能再拿到一批。”高務實笑着道。

黃虎倒也不失望,反而立刻謝過了。

說實話現在這個待遇,他還從來沒有享受過呢,以前官軍可不會把火炮支援給他們土司狼兵。

看着一身戎裝的黃芷汀,高務實有些無奈,他本來是不打算讓黃芷汀親自領軍出戰的,雖說在廣西,女土司帶兵征戰時常有之,就像當初的瓦氏夫人那樣,可是高務實老覺得黃芷汀這樣一個看起來嬌滴滴的姑娘家帶兵出征,總有些怪怪的。

然而黃芷汀不肯聽他的勸,她也不肯多解釋,之說岑家既然是岑凌帶兵,她也必須代表黃氏出戰,否則的話,難道把這兩萬多各家抽調的最精銳狼兵交給她那位怎麼看都不太靠譜的弟弟黃應雷?

高務實實在勸她不動,也只好反覆叮囑她不要親冒矢石,甚至還找了個好理由,說以黃氏目前的情形,她如果不能管事,整個黃氏都必然被岑家壓在頭上。

黃芷汀默默點頭同意了。

她當然很清楚眼下的局面,高務實對她確實關照,但黃氏的整體實力也的確較岑氏要差一點,偏偏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岑氏肯定是出兵高平,而黃氏也只能出兵諒山。

諒山難打,但一旦打下卻肯定是大功,藉以此功,將來黃氏在安南的利益才能保證,高務實到時候分配起來,纔不會爲難。

她不光是要爲黃氏謀利益,也不想讓高務實難做。

除了陸路之外,水路一塊就由高務實包辦了。京華調動了大小船隻兩百多艘,其中可以用於作戰的海船約有五十艘,都不算什麼專業軍艦,但都配備了露天甲板艦炮。

這五十艘海船如果要用稍微專業一點的說法,應該叫做武裝運輸艦,已經是高務實麾下“海軍”實力的七成。

尤其是高務實的海上戰鬥力量還屬於草創期,打造艦隊時的花費明顯偏高,這些船的單價平均起來高達五萬多兩(包括船隻、火炮、人員,這個數據參考了同時期的英格蘭),這幾年來高務實花在造船上的錢,平均每年超過六十萬兩,其中大部分錢都是花在這些武裝運輸艦上了。

或許將來欽州的造船廠建成以後,依託廣西的木材資源,船隻造價能降低一些。

不過這些武裝運輸艦的戰鬥力可並不差,因爲高務實知道海軍艦炮的正確發展方向,每一艘都裝備了二十八門艦炮,並且只裝了兩種口徑的重炮,不裝輕炮。以他的歷史記憶,這些船在東亞範圍,至少十年內肯定不會過時。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支艦隊比高務實集中的陸上兵力還要強大得多,光是這五十艘武裝運輸艦,每艘就有180人,合計高達9000人。只不過高務實目前沒有“海軍陸戰隊”,這支艦隊並沒有上岸作戰的能力。

畢竟是在大明,船多一點不嚇人,也不顯眼,更何況這是幾大私港的船隊集中起來,要是高務實一句話就在開平那種地方集結上萬的步丁騎丁,那才嚇人。

我家船隊多,水手當然多,這有什麼好奇怪?至於炮,倭寇到處都是,我沒炮怎麼出海?做個生意做到被海盜宰了,那還怎麼玩?

正是鑑於海上實力強大,高務實選擇了將他的家丁投入到海路——從欽州出發,直奔紅河河口登陸,偷襲升龍!

這一路直線距離是五百多裡(我猶豫了一下要不要採用“海里”,不過考慮到明朝肯定不用這個……),不過實際上當然不是走直線,所以距離應該有接近七百里。

但那也不要緊,海上行船總比走山路快,這一場偷襲應該可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莫朝的水軍比黎朝強大,此前經常是陸路南下清化,水路繞過清化偷襲乂安甚至順化。高務實判斷,這一次作戰他們搞不好還會這樣打,那樣的話,海路方面就越安全了。

----------

感謝書友“王孫疾”的月票支持,謝謝!繼續求訂閱,求各種票~

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54章 糾結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213章 交心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84章 設計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90章 去遼陽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43章 致謝?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90章 降服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04章 京營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08章 隱情(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215章 大燈泡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18章 鎮暹羅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
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54章 糾結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213章 交心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84章 設計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90章 去遼陽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43章 致謝?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90章 降服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04章 京營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08章 隱情(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215章 大燈泡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18章 鎮暹羅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