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

李貴妃雖然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但其實今年也就二十四歲罷了,放在高務實前世,幾乎還能被當做小姑娘。而高務實前世一直在機關單位工作,打交道的大多都是些四五十歲的老幹部,就越發覺得這位貴妃娘娘還很年輕了。

不過他也知道,別管人家看着是不是顯小,身份地位擺在這裡,多看是肯定不行的,雖然自己眼下只是個小孩子,但老盯着人家貴妃娘娘瞧,沒準也會惹人不喜,所以他也只是打量了一眼就把眼神挪開。

目光一轉,望向太子朱翊鈞,卻見朱翊鈞也正朝他看來,見高務實眼神一轉到他身上,朱翊鈞還衝他微微一笑。看得出,朱翊鈞對他的觀感應該不差。

高務實也衝朱翊鈞微微一笑,但心裡卻在嘀咕:我上次那番話可是別有他意,希望你沒有真跑去向你父皇獻策,要不然消息傳出去,我小高先生的名聲可就不保了,回去會不會被高拱罵倒是不好說,但估計至少能被其他文官們罵死。

這時隆慶帝又開口了,他笑着道:“今日請諸位小卿家來所爲何事,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朕就不多費口舌,先給你們介紹幾位國朝才學之士……呵呵,本來你們今後也都有機會稱呼他們一聲前輩,不過這次提前了一點,你們之中今日便會有一人,得以稱他們一聲老師了。”

高務實等人聽得都是微微一怔,然後如高務實、葛曦、李思誠等腦子反應快的,立刻就已經明白過來:皇帝把接下來太子出閣讀書預定的經筵日講官也叫來了。

其實朱翊鈞很小就接受了簡單的啓蒙教育,“自四歲已能讀書”。隆慶二年,年方六歲的朱翊鈞被立爲皇太子。他的性格在這個年紀也算得上沉穩,很受父皇隆慶帝的喜愛和重視。隆慶帝曾經在宮中馳馬玩樂,朱翊鈞見了,就勸諫說:“陛下天下主,獨騎而騁,寧無銜橛憂”,皇帝因而對他大加誇獎。

包括前不久陳皇后生病,退居別宮,朱翊鈞則每天早晨都隨生母李貴妃前往問候起居。“後聞履聲輒喜,爲強起。取經書問之,無不響答,貴妃亦喜。由是兩宮益和”。

隆慶三年正月,朱翊鈞已經七歲了,按照此時的習慣做法,應該出閣講學,接受正規而系統的儒家教育。爲此,禮部尚書高儀上書,提出皇太子出閣講學的建議。隆慶擔心兒子就學受累,就主張等到皇太子年滿十歲再出閣講學。

但等高拱起復回京不到半月時,也就是隆慶四年正月,張居正這個善燒冷竈的輔臣因爲少了趙貞吉的壓力,有空想點正事了,於是上疏道:“遠稽古禮,近考祖制,皆以八歲就學。蓋人生八歲,則知識漸長,情篤漸開,養之以正,則日就規矩;養之不正,則日就放逸,所關至重也。”

所以他認爲皇太子朱翊鈞“正聰明初發之時,理欲互勝之際,必及時出閣,遴選孝友敦厚之士,日進仁義道德之說,於以開發其知識,於以薰陶其德性。庶前後左右所與處者皆正人,出入起居所見聞者皆正事。作聖之機,以豫養而成;天下之本,以早教而端也。”

儘管張居正的主張合情合理,但隆慶帝愛子心切,仍然堅持要等到皇太子年滿十歲再出閣講學。而歷史上,這事就到此爲止了,因爲作爲隆慶最重視的信臣高拱沒有對此有太多表示。

但這次則與歷史有所不同,高拱在高務實的勸說或者說慫恿下,也把對太子的教育和影響放在了心上,而且出乎高務實預計的是,他要麼不插手,一旦插手其中,就比高務實想象中還要深入不少。

深入的體現,馬上高務實就發現了。

因爲隆慶帝向孟衝招了招手,孟衝便走到殿門口大聲宣旨:“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

孟衝話音剛落,便見一位身材瘦小的紅袍文官,帶着幾名綠袍文官進殿。

紅袍文官正是申時行,他領銜上前拜倒,口中道:“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太子經筵日講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隆慶一臉和氣,甚至特意起身,道:“今日不比往日,諸位愛卿不必多禮。”這時太子與李貴妃也都跟着他起了身,隆慶又轉頭朝朱翊鈞道:“太子,還不快些見過諸位老師?”

天地君親師,師雖在君下,但已經見了禮,作爲學生,朱翊鈞也不敢怠慢,連忙走下高陛,上前一一作揖見禮,口中足夠謙虛:“學生朱翊鈞,見過申先生。見過陳先生、沈先生、許先生、顧先生、張先生、陳先生。”

申時行等人也依例還禮,口稱不敢。

隆慶見見禮完畢,這纔將太子招了回去。他是個尊師道的皇帝,今天打算把戲演足,又大聲道:“來人,給諸位先生賜座。”

申時行等人吃了一驚,忙說臣等不敢。但隆慶哪裡肯答應,表示:“此非臣道,實師道也,諸位先生切不可辭。”他這一聲“先生”,明顯是站在“朱翊鈞的父親”這個立場來叫的,這並沒有問題,意思是今天咱們按照民間父子請西席先生的模式來辦。

申時行等人不敢再辭,只好千恩萬謝,稍稍把半邊屁股坐到內宦們連忙搬上來的錦凳上正襟危坐。

隆慶這才笑着朝朱翊鈞道:“剛纔也說了,這幾位就是你今後的先生們。太子,欽命知經筵事的是大學士高先生和成國公,一文一武,都是國朝柱石,這你都知道。不過他二位事忙,今日就先不請他們來了。申卿家是同知經筵事,今後你和他打交道的時間最多,一定要尊敬。另外六位,都是經筵日講官,也就是你的授業之師,切勿怠慢。”

朱翊鈞起身微微鞠躬:“兒子省得。”

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09章 喜與憂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15章 切蛋糕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45章 《取用疏》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85章 成交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40章 瞭解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52章 兄妹第251章 取勃固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27章 倒潘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
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09章 喜與憂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15章 切蛋糕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45章 《取用疏》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85章 成交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40章 瞭解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52章 兄妹第251章 取勃固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27章 倒潘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