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

叛軍在粵、閩、贛、浙四省邊界的勝利,使朝廷大爲震驚。嘉靖皇帝震怒之極,急詔命諸道會師,令提督兩廣侍郎張臬、總兵平江伯陳圭等調集軍隊。嘉靖四十一年二月,張臬奏請借調廣西“狼兵”十萬,與廣東、福建、江西官軍會合,共調集了三十萬大軍。

六月,抗倭名將劉顯、俞大猷分別奉詔領命,率官軍兵分六路圍剿“飛龍國”叛軍。七月,胡宗憲兼制江西,獲悉飛龍軍幾乎傾全部兵力出戰,柏嵩關大本營兵力空虛,便命俞大猷急擊。

俞大猷對此決策頗爲贊同,謂:“宜以潛師搗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數萬衆從一夫浪走哉?”(見《明史?列傳?俞大猷》)。於是俞大猷親率主力一萬五千人,迅速奔襲、並登上柏嵩關最高峰處觀察地形,他見叛軍兵營依山環列數裡,加之山上草木旺盛,宜以火攻。

俞大猷能與戚繼光並列,且享有“俞龍戚虎”這般的美評,自然不是易於之輩,他指揮官軍把扼下山各個路口,點火燒山,頃刻烈火肆虐,數百座軍營被火吞沒,朱城黃屋也化爲灰燼。接着他又揮軍上山,將留守叛軍官兵乃至從賊家眷等一通好殺。

張璉得報老巢丟失,急忙回師救援,但俞大猷早有預料,因此他在返程途中又遭俞大猷伏兵而大挫。爾後,按察副使馮皋謨採用攻心戰術,派官軍到各路叛軍營寨,以喊話、射傳單、發懇惻票(投降憑證)等方式動搖軍心。大明正統畢竟深入人心,因此這種辦法頗有效果,有幾個中級軍官(江滿清、李逢時、郭玉鏡)悄然叛變,俞大猷又命其返營作內線。不數日,俞大猷計誘張璉出戰,叛軍再次遭受重創,一千二百多張璉軍主力被當場斬殺。

嘉靖四十二年,羅袍再次率叛軍由箭竹隘(隘崗上)進攻永定縣城,攻城時適逢大雨滂沱,河水猛漲,無法渡過,撤走時又遭官軍包圍攻擊,又是一場慘敗。

林朝曦見二路主力均被打敗,本部力量損失過半,便約河源另支叛軍首領黃積山一同反攻,官軍斬殺黃積山,後來林朝曦餘部在陰那山一帶被明將徐甫宰所率官軍消滅。

至此,張璉三路叛軍均在大明官軍的強大攻勢下被打敗了。

按理說,張璉既滅,他的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纔對,然而劉綎接下來說的事情,讓高務實發現,事情好像真的有些棘手。

這個關鍵的麻煩就在於,張璉自己究竟是被殺了,還是逃掉了。

也不知道是劉綎這個人對人的防備之心比較差,還是高務實看起來真的“人畜無害”,他居然想也沒想,就對高務實說起了一樁如果非要上綱上線,甚至能扯到“欺君之罪”的大事。

劉綎面有憂色,道:“當日張璉所部全滅,我父與俞公俱有爭奪俘璉奏捷之意,雙方都派兵大肆搜尋清點,但我父當時距離張璉所部略遠,只抓到一批張璉親兵,俞公那邊倒是宣稱他所提前招安的叛軍叛將江滿清擒獲了張璉,然後俞公將其‘磔於市’……但此中卻似乎還有隱情。”

高務實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問道:“什麼隱情?”

劉綎嘆了口氣,道:“聽說當時江滿清拿下張璉後,意圖自己居功,而叛軍的另一叛將李逢時把張璉被擒情況通告給了俞公,俞公於是派兵前去江滿清山寨將張璉劫去。同時,叛軍降兵和廣東兵因之還發生了械鬥……”

高務實以手扶額,一副“真是日了狗”的模樣。

劉綎又道:“這裡的問題是,若能擒拿張璉,按當時賞格,便可賞萬金、封萬戶。江滿清擒拿張璉後,爲何不馬上獻給官軍而留在山寨,引起我軍之間的搶奪乃至械鬥?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各路官軍爲了邀功領賞紛紛報捷。高公子,戰爭中死人無數,再說先帝和朝中大臣誰都沒見過張璉,就算隨便抓一個與張璉相貌相似的人殺了,然後上報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父親一直認爲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虛報戰功。”

高務實皺着眉頭,問:“先不要說那些,子綬兄,我問你,令尊報捷是怎麼說的?俞公報捷又是怎麼說的?”

劉綎略微有些尷尬,但還是老老實實道:“我父親報捷只說擒殺張璉親兵數百,據他們表述,張璉已死於亂軍之中,屍體首級已然無處尋找;俞公的報捷方纔已經說了,就是以反間計擒下,然後被俞公下令所殺。”

高務實皺眉道:“這般重要的欽犯,俞公不獻俘與朝廷,在京師明正典刑?俞公爲將多年,豈會犯這等錯誤?”

劉綎攤手道:“問題就是當時因爲搶奪張璉,官軍內部起了爭鬥,甚至出現內訌,因此俞公的解釋是必須立刻將之斬殺,否則恐引發更大的麻煩,後來朝廷似乎也接受了這個說法。”

哦,這倒也的確是個理由,但問題在於……當時江滿清抓到的那個張璉,是不是就是真的張璉?

高務實一貫是個陰謀論者,他覺得這件事可能不簡單。譬如說這個叛將江滿清,如果他是個雙面間諜,假意投降了官軍,但實際上只是給張璉做掩護,宣稱自己抓了張璉,但其實卻是拿個假貨忽悠官軍,而官軍上下誰也沒見過張璉的模樣,就很有可能信以爲真。再加上官軍後來自己發生了內訌,俞大猷爲了平息事態,顧不上仔細查證此張璉是否彼張璉,先殺了再說,那麼這件事的真相就永遠消失在歷史之中了。

這樣一來,劉顯的上報是“張璉死於亂軍”,俞大猷的上報是“張璉已被處死”,但無論他們倆說的誰對誰錯,對於當時身體已經不太好的嘉靖帝而言都無所謂——既然這叛賊左右都是死了,究竟死在何處、死於誰手,又有什麼重要?他要的是剿滅叛軍,他要的是張璉已死!

可是,劉綎作爲劉顯的長子,顯然聽過劉顯對此戰的說法,因此深知這個張璉沒準根本就沒死!

高務實眨巴了一下眼睛,看着劉綎:“你該不會是懷疑曹淦就是張璉?”

“那倒不是,張璉的確切模樣我雖然不知,但對他的相貌,官軍方面當時都是知道一些特徵的,譬如說他應該是個三角眼,而這曹淦卻是一對豹睛環眼。”劉綎說道:“我之所以在他一提張璉就感覺不對,是因爲曹淦的口音!”

“口音?”高務實微微回憶了一下。

劉綎卻是個急性子,立刻道:“高公子可知,我父原是南昌人,我也會說江西話,而那曹淦雖然說着一口北方調,卻總有些許江西味,換做別人或許聽不出來,可我恰恰就是祖籍南昌。”

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08章 在宮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35章 蟻穴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10章 高夫人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16章 陽謀!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4章 變色龍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98章 回柳州!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23章 大危機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75章 追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35章 密奏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96章 地雷陣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98章 回柳州!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268章 揭謎(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67章 你喜歡嗎?
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08章 在宮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35章 蟻穴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10章 高夫人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16章 陽謀!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4章 變色龍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98章 回柳州!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23章 大危機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75章 追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35章 密奏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96章 地雷陣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98章 回柳州!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268章 揭謎(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67章 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