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

通常而言,首輔和次輔聯名上疏,皇帝很少有直接否決的。但是具體到請求增補閣臣一事,則有所不同。

朱翊鈞毫無意外的直接硃批否決了,理由是:“卿等三輔臣理政清明,忠貞職守,事無鉅細,處理明白,內閣運轉如常,無須增補,所請不允。”同時,還頒賜內閣三輔臣“銀幣錦緞各有差”。

不用懷疑,不是皇帝對內閣有意見,正是沒有意見纔會這樣批覆和處理。因爲通常來講,增補閣臣,意味着皇帝覺得內閣現在的辦事能力有欠缺,需要補充人手,如果內閣一請求增補,皇帝立刻就同意了,那對於內閣而言,未免有些丟臉——說明你們幹得不行啊。

所以正常來說,皇帝肯定是先要“所請不允”的,這是正常操作。至於賞賜,其實皇帝經常會賞賜閣臣以及其他大臣,但這次的賞賜稍有不同,代表的是皇帝對內閣工作的肯定——我不僅認可內閣現在的工作,而且覺得內閣幹得相當漂亮,所以額外再賞賜一波作爲獎勵。

接下來,郭樸就需要單獨上疏了,疏文中的意思非常懇切,說自己日漸年邁,雖然張四維、申時行二位都是國朝棟樑,將來肯定能挑得起大任,但閣臣選用事關重大,尤其需要經過鍛鍊,就好比中了進士還要考選庶吉士一般,是有講究的。所以呢,請求皇上爲將來計,允許增補兩位閣臣,入閣參與機務,早日打下輔政理政的基礎,日後萬一老臣不在了,他們也能毫無滯礙的接過重任,不使朝廷政務有所延誤,是以增補兩名閣臣很有必要。

這道奏疏就不光是擺道理,而且是述衷腸了,皇帝不得不考慮。所以在下旨安撫郭樸這最後一名顧命老臣的同時,皇帝也虛心請教有哪些大臣可以考慮增補進內閣。

郭樸由是再次上疏,推薦了四名人選,這四人分別是餘有丁、潘晟、王錫爵、許國。

郭樸的這次推薦很有意思,他說增補閣臣兩人,卻推薦四位候選人,而且並不是以資歷排序推薦的。

排在他推薦條陳第一位的是餘有丁,字丙仲,號同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餘有丁年少時有勤學苦讀之名。嘉靖四十年舉順天鄉試,嘉靖四十一年中進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執草詔敕。隆慶初年,充實錄篡修官,遷太子洗馬兼修撰,是第二批太子日講官之一(第一批在本書第一卷有寫),繼晉左諭德兼侍讀。以疾請歸,不準,改官南京。得便常回家鄉,購山於東錢湖畔,構築亭榭欲終仕途。

到了萬曆元年,以新君日講官資歷,改右庶子領南京翰林院。萬曆二年,任國子監祭酒,頗有建樹。時太學生多喜歡結伴閒遊,怠惰於學。餘有丁任國子監祭酒後,覺得國子監學風不振,便嚴加禁止此類活動,並下令諸生相互監督檢舉,如果有違規不報者,則一同連坐受懲,學風爲之好轉。

萬曆六年,進吏部左侍郎。此時吏部尚書是由郭樸兼任,所以餘有丁這個左侍郎算是郭樸的親信。但由於餘有丁本身是浙江寧波人,他也被很多人看做心學一脈。

排在郭樸推薦第二位的是禮部尚書潘晟。這位潘部堂的資歷就厲害了,他是嘉靖二十年的一甲第三名,也是探花郎出身,被授予翰林編修,協助修編《大明會典》。

嘉靖三十三年,以秩滿升侍讀。嘉靖三十四年,與嚴訥共主應天府鄉試。嘉靖三十五年升爲南京國子監祭酒。

世宗嘉靖帝晚年專事靜攝,不理朝政,往往醮祀宮中,詞臣們多以撰寫“青詞”希圖仕進,而潘晟不屑於此,“堅執不爲”遂致仕歸。後來曾短暫起復,做過兩年禮部尚書,因事請辭,萬曆六年高拱去世之後,潘晟被郭樸再次起復,仍然出任禮部尚書一職。

再往後則是王錫爵,王錫爵老兄也是學霸級的人物,從小各級考試就拿過多次的案首,嘉靖三十七年參加南京應天鄉試,在學風極盛的南京拿到鄉試第四名。

嘉靖四十一年他參加會試,拿到會試第一,也就是會員,不過殿試之時“只拿到”第二,於是成爲當科榜眼——那一年的狀元正是申時行。

王錫爵出身太原王氏(那時候太原王氏已經南遷),門第很高,加上他又是學霸,所以脾氣也是比較大的,曾經得罪過高拱,不過好在不算什麼大事,高拱只是打算磨礪他一番,於是把他從詹事府右諭德調到南京翰林院掌院事。

後來隆慶駕崩,萬曆登基,王錫爵被調回京師,出任編纂《穆宗實錄》副總裁,萬曆二年實錄編成,王錫爵升侍講學士,旋升國子監祭酒。到了萬曆六年,王錫爵又升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但問題在於,這一年他父親病死了,王錫爵回鄉丁憂,現在還沒回來。

至於許國,這位其實出場過,他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高拱是他的座師,也是恩相。他這幾年也是走得很順,沒有外放地方,一直就在詹事府、翰林院打轉,直到萬曆四年才調任禮部右侍郎。萬曆六年高拱去世,郭樸繼任首輔後不久,因禮部左侍郎出缺,他便順利升爲禮部左侍郎。

許國是朱翊鈞的第一批太子日講官之一,有這樣的提拔倒也不奇怪,而且他年紀比較合適,今年五十二歲,既不老邁,也不至於太年輕。

朱翊鈞拿到這個推薦之後,考慮了一下,先把潘晟的名字劃掉——既然郭閣老是擔心自己年邁,培養後生,那這位潘部堂就不要來湊熱鬧了。雖然你嘉靖二十年的進士,在郭閣老面前的確是“後生”,可也要看看另外三位的情況,哪個不比你晚好幾屆?

然後朱翊鈞猶豫了一會兒,又把王錫爵劃掉——這位的情況其實很合適,但朱翊鈞注意到他在去年回鄉丁憂這一句,只好惋惜地放棄了。王錫爵麼,還不至於讓他下旨奪情。況且王錫爵這人脾氣挺大,萬一來個拒絕奪情,朱翊鈞面子上就有點難看了。

那其實也就沒得選了,只剩餘有丁和許國。朱翊鈞想了想,這兩位都是他的講官出身,沒有什麼問題,學問也不錯,那就他們倆好了。

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83章 避蟲湯第251章 取勃固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08章 在宮中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22章 天壽山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09章 加銜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35章 臨別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217章 臺灣島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40章 瞭解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
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83章 避蟲湯第251章 取勃固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08章 在宮中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22章 天壽山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209章 加銜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35章 臨別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217章 臺灣島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40章 瞭解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