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

怎麼看待安史之亂?這個問題如果是問高務實,高務實一定會先思索隆慶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然後根據這個出發點來考慮回答的傾向性,甚至還會考慮回答的時候不要把答案說得太全面,要給皇帝留下補充、發揮的空間,這是一名久歷官場的下屬能給出的最正經但也最官僚的答覆。

但朱翊鈞不是高務實,他不會考慮那麼多,也考慮不到那麼多,所以他一聽隆慶的問題,就毫不猶豫地道:“安祿山非我族類,其心自異,且其人狼子野心,辜負了一力重用於他的唐玄宗,罪該萬死!”

隆慶嘆了口氣,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說,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你要知道,安祿山原本不過區區一柳城雜胡兒,哪有什麼臨朝稱制的野心?這野心不是憑空而來,而正是唐玄宗一點一點給他的。”

隆慶認真地道:“唐玄宗以爲,漢臣讀書多,心思複雜,是以不可輕信。胡兒讀書少,心思單純,因此可以信賴。正是因爲這樣的用人態度,他纔會以莫名其妙的原因撤了王忠嗣,而事實上,王忠嗣若在,借安祿山十個狗膽,他也不敢反。因此安祿山之反,他自己固然罪在不赦,但歸根結底,在於唐玄宗一邊自廢武功,一邊泰阿倒持。”

“哦……原來是這樣。”朱翊鈞倒也容易受教,聞言點了點頭,又補充道:“高務實也和兒臣說過王忠嗣,他說後來唐朝平定安史之亂,靠的基本都是王忠嗣以前的部下。”

隆慶並不是打算給兒子講史,只是引出論點,所以便只點了點頭,就將話題轉了回來,繼續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乃世間常理,安祿山當然也想往上爬,因此在他早年,也曾兢兢業業,爲唐朝鎮守邊關、安撫藩部,實有功績。但唐玄宗卻忘了,人的野心總是隨着實力增長一點一點的累積而來,他以爲自己給得起,也願意給,結果到頭來卻發現,安祿山已經不滿足於要當官、當大官,而是想要一步到位直接當皇帝了——這還能給嗎?”

朱翊鈞這時候終於想起來此前父皇曾經跟他說的話,道:“我明白了,所以那一次父皇就說過,要知道臣子想要的是什麼,譬如高先生那樣,他家世代官宦,名聲又好,想要的便是輔佐聖天子中興大明,以圖流芳百世——這也是一種野心,但卻是皇帝需要的那一種。”

隆慶高興地拍了拍手,讚道:“好好好,看來鈞兒的確明白了。不過你既然提到高先生,爹爹就還要補充一下。剛纔說,唐玄宗以爲漢臣讀書多,是以心思複雜,不可輕信,其實他這個想法未必全錯,也絕非全對,你可知道爲何?”

朱翊鈞當然不知道,立刻搖頭,並表示請父皇指點。

隆慶便道:“漢臣讀書當然是多的,可是唐臣之讀書與我明臣之讀書,本有不同……嗯,算了,這個我先不多說,我且說另外一點:漢臣於胡人之不同,有一個最大的區別:胡人以力爲尊,你比我力大勢強,我即尊你爲主;反之,我比你力大勢強,我便絕不能容忍你還在我頭上發號施令。”

朱翊鈞連連點頭,這個情況他讀史的時候已經發現了。

“漢人則不同。”隆慶道:“周文王天下三分有其二,仍然臣事殷商,何以?周公旦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也。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在攝政七年之後,交還大政於成王,何以?”

朱翊鈞道:“此前賢知忠義也。”

隆慶先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道:“知忠義固然有,卻未必盡然。你應該聽讀過白居易那首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可見這也要看人來,因此白居易才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不能因爲一個人當時表現很好,你便傾心相待,總要有一段時間細細觀察,看這個人究竟是個何等樣人。”

隆慶想了想,又道:“咱們還拿高先生舉例:高先生侍我於潛邸多年,忠心任事,這都不必說了……上次你曾問我,爲何當年徐階逼走高先生時,我沒有力持不允,當時我沒有明確告訴你原因,今天卻可以說一說。”

朱翊鈞想起來,上次父皇面對自己的這個疑問時只說“有時候,做大事總要有些犧牲”,不禁點了點頭,心裡有些期待,不知道父皇當初這麼做的真實原因。

隆慶嘆了口氣,道:“原因其實有幾項,不過其他的,今日都不必說,只說一條:前次高先生致仕,其實也是一場‘試玉’——是朕對他的最後一次試玉。”

因爲有前面說的那些打底,朱翊鈞這次一聽就有些明白過來了。

隆慶笑了笑,補充道:“甚至,連起復本身,也是這最後一次試玉的一部分。”

朱翊鈞連連點頭,這次他覺得自己是真的懂了,道:“高先生致仕,沒有一言以怨父皇,後來起復,也沒有一言以推辭,因此高先生對父皇,實在是忠心耿耿。”

隆慶點了點頭:“沒錯,所以爹爹那時候便完全確定了高先生的志向,就是做箇中興之臣,且極重臣節。他想要的,爹爹給得起,也願意給……所以,鈞兒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如今高先生能以首輔之尊兼掌吏部事,不是爹爹這個做皇帝的偏心厚予,而是他自己用行動、用表現爭取而來,這都是他應得的。”

朱翊鈞點了點頭,但忽然又有些遲疑起來,忍不住問道:“雖然如此,可是爹爹方纔也說過,人的野心是可能一步步增長的,雖然高先生忠義……”

“你是想問,高先生是不是也有可能隨着時間推移、局勢變化,而慢慢增長了野心?”隆慶笑着問。

朱翊鈞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這麼懷疑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實在是太多疑了——多疑這個詞,在史書中歷來不是好詞。更何況,這個老臣還是他的伴讀高務實的親伯父,以他和高務實的關係,這就更顯得有些刻薄寡恩。只是,這畢竟是在和父皇“論政”,把疑問憋在肚子裡,好像也不太對。

隆慶卻不介意,反而有些欣慰,微笑着,溫和地道:“你能時刻保持警惕,也未嘗不是好事,只要保持理智,不以一言斷忠奸,不以一事定賢愚,便是可取的。”

然後頓了一頓,又道:“在大明,不論一個文官的權力有多大,你只要不放鬆兩點,就至少不必擔心這個人成爲王莽。”

朱翊鈞目光發亮,誠心正意地問道:“哪兩點?”

隆慶面色平靜,如古井不波,淡淡地道:“廠衛和京營。”

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5章 密奏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116章 推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30章 立威(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15章 切蛋糕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
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5章 密奏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116章 推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30章 立威(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15章 切蛋糕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