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

戚繼光的行軍不慢,但也談不上多快,不過明軍普通步兵的行進速度而已。

但這不是因爲戚家軍懈怠了,而是由於戚繼光此次出戰帶上了車營。

不談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只說明代車營,最早似乎應該追溯到曾銑。

曾銑死後,車營戰法第二次被正式提出並加以操練,則出自於當時被調任去山西的俞大猷之手,俞大猷對車營做出了許多改良,對於很多細節都做出了改進。

俞龍戚虎,殺人如土。俞大猷調離北疆,戚繼光又北調了,而且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到了車營之上。

個人性格對於將領的作戰風格是很有影響的,比如馬芳性格剛烈,因此敵軍騎兵強,他就越要“以騎制騎”——你行我也行,我甚至還要比你更行。

而戚繼光則不同,從他做官做人的風格就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能審時度勢,不跟大環境、大風向較勁的人,他更喜歡因地制宜,以現有條件爲基礎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有條件是什麼?對倭寇,他強調小規模精兵的作用,創造了鴛鴦陣,從此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對蒙古就複雜多了,因爲蒙古人在騎兵上的先天優勢過於巨大,大明怎麼看都只能先立足於守,然後纔有機會立足於攻。

蒙古和大明之間,如果要做一個類比,就彷彿蒙古是一個輕量級但靈活性極高的拳手,大明則是一個重量級但靈敏性欠佳的拳手。

理論上來說,大明可以承受蒙古一百拳而不倒,而只要擊中蒙古一拳,就能把蒙古打得十年八年緩不過氣來。

但問題就在於,事實上蒙古的靈活性強度已經嚴重超模,堪比外掛選手,大明結結實實吃了一百拳,但就是打不到人家那一拳。

大明的身體素質擺在那裡,讓戚繼光做教練,他也沒法給你脫胎換骨,把弱點補強。只能想辦法繼續加強優勢,爭取讓大明也在某個方面出現超模。譬如說給大明穿一套重甲,且這套重甲還帶刺,這樣的話,任憑他靈活性再怎麼超模,蒙古人也不敢輕易出拳了。

所以,就有了大修邊防,建造數以千計的空心敵臺這件事。

但是就像拳擊比賽一樣,想贏的話,不光是你站得住就完事,你還得把人家擊倒才行,因此戚繼光一直在思考怎麼擊破騎兵這件事。

高務實這些年跟他私下通信的次數不少,其中向他提出過一個名叫“空心方陣”的戰術設想。

戚繼光早已知道高務實的腦子裡會經常冒出一些看似瞎扯、其實絕妙的點子,對他的提議從來都是相當謹慎的審視之後纔會做結論。

於是戚繼光花了足足兩年多的時間來試驗這個“空心方陣”戰術的實用性,最後他的結論有幾點:

首先這個戰術只適合於悍不畏死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要擁有以簡單的刺刀加滑膛槍,面對騎兵衝陣卻絲毫不出現動搖的嚴苛軍紀,否則以看起來有些單薄的兩到三列陣線對抗騎兵衝陣,光是心理壓力就能讓一般的部隊出現崩潰。

其次這個戰術對火力的要求很高,用高務實的表述方式來說,就是對“單位投彈量”的要求很高,否則沒有足夠的火力,空心方陣的士兵就算不因爲畏懼衝陣而崩潰,也無法對敵軍造成足夠的殺傷,進而使之畏懼、膽寒,不敢一戰。

最後就是這個戰術要求自身處於擁有火炮優勢的一方,否則如果是對方擁有火炮優勢,幾輪炮擊下來,被動挨打的空心方陣就毫無意義了。當然,這一點看起來問題不大,蒙古人難道還能取得火炮優勢?開什麼玩笑,那就成了當初蒙元開國時期橫掃天下的情況了。

精兵有沒有?有,但戚繼光訓練了這麼多年,基本練成的精兵也就是薊遼、宣大、陝西等鎮的部分精銳,而且由於戚繼光只是在練兵時期能夠管束他們,他們回鎮之後會不會很快出現腐化變質,這個誰也不敢保證。

所以到頭來到底能有多少士兵可以使用這個空心方陣戰術,還是很難說。戚繼光也只敢說,他親自帶領的戚家軍有能力完成空心方陣並較好的施展開來。

至於火力問題,自從隆慶二式火槍問世,火力強度的提高倒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京華所產的火器質量優良,保養得當的情況下,在安全使用期限內基本不必擔心炸膛等現象出現,因此勉強可以算夠。

但由於空心方陣是需要刺刀的——用於面對騎兵衝陣時,將槍倒立撐在地上,刺刀刀尖向前方傾斜,組成刺刀林以震懾對方的戰馬。

這個要稍微解釋一句:馬是一種很聰明的生物,它們會下意識地躲避刺刀這種明晃晃的尖銳金屬,所以當“刺刀林”出現,戰馬是會抗拒對着它們死衝的。

在冷兵器時代,堅定的重步兵陣線所組成的正面永遠不是重騎兵可以輕易撼動的,這是後世的定論。就不說阿徹·瓊斯的《西方戰爭藝術》之類玩意了,事實上就算是蒙古騎兵,在絕境之時也會結成盾陣防禦,詳情可參見艾因賈魯戰役——當然,這有個前提,“堅定的重步兵”肯定不是現在大明那些丐幫大集合一樣的衛所兵。

所以,戚繼光一直在等高務實搞出他十年前就提出的刺刀,以及能和刺刀配套使用的新式火槍,因爲只有這兩件武器組成起來,空心方陣纔不會是一句空話。

但是戚繼光也不可能傻等,因此他開始思索在沒有刺刀的情況下,該如何應用“空心方陣”戰術的合理思路。

於是,改進版的車營出現了。

“往事,敵人鐵騎數萬衝突,勢銳難當。我軍陣伍未定,輒爲衝破,乘勢蹂躪,至無孑遺。且敵欲戰,我軍不得不戰;敵不欲戰,我惟目視而已。勢每在彼,敵常變客爲主,我軍畏弱,心奪氣靡,勢不能御。”——戚繼光《練兵實紀·卷六·車營解一》。

“且敵欲戰,我軍不得不戰;敵不欲戰,我惟目視而已。”這句話完美呈現了大明面對蒙古騎兵時最尷尬的部分。

戚繼光編練車營主要的考慮,就在於北方的戰場環境對於明軍來說非常不利,尤其是荒漠無邊的北方戰場適合大規模的機動馬戰,農耕社會的大明不擅於騎射,對於馬上陣仗遠遜於蒙古,大明雖然擁有大量的步兵可用,但機動性太差,遠不如蒙古人來去如風的快速機動。

這點就與南方的倭寇征戰時所遭遇的非常類似,倭寇同樣利用海上的舟船快速機動,讓緩慢的明朝步兵根本無法抵禦,也無處抵禦,往往被高速機動的倭寇給打的落花流水。

但不同於南方的倭寇毫無章法、如散兵遊勇的小集團作戰特性,蒙古軍是有着高明戰術的大集團精銳武力,這一點遠非亂打一氣的倭寇所能比擬。

戚繼光在南方編練的戚家軍既設營陣,可以有效的遏止倭寇襲營,但在北方卻無法遏止大規模的馬戰突擊。而既設營陣是戚家軍出戰及防禦的根本,一但本營被踹,此戰就毫無勝算可言了。

爲了應付這種嚴峻的戰場情勢,戚繼光參考了北方邊軍的作戰經驗與資源,又以高務實“單位投彈量”思路爲核心,加入原戚家軍既設營陣之法則,編練了一個全新概念的車營以茲對應。

(注:在戚繼光所著述的兵書中,着墨較多的就是車營以及輜重營,可見戚繼光相當重視車營的戰術運用,其是規劃爲野戰時,作爲攻堅作戰主力的馬、步軍等單位的強力支持後盾。換句話說,車營不能保證己方“必勝”,但能保證己方“不敗”。)

一般來說,車營是與馬、步等主力戰鬥營合組成混編大營,以車營作爲大營的戰鬥與防禦的核心。

但車營本身的規劃就是個攻守兼備的單位,一個獨立的車就包含有正、奇兵兩隊,還有兩尊威力強大的京華仿弗朗機炮作爲火力支持後盾,在作戰能力上足以行使戰術上的獨立作戰任務。

同時也可依照任務的不同,彈性的加入馬、步隊等主力戰鬥小單位,作爲車營的額外攻守武備。

過去曾銑、俞大猷時期的車營,相對來說都比較偏向於重型、大型的“車”,一種是偏廂車,是指裝臵護板於車輛左側或是右側的,稱之爲偏廂;如兩側都有設臵護板的,則稱爲戰車。

戚繼光在創制車營後,有感於偏廂車過於龐大笨重,雖然利於護衛防守,但機動性嚴重不足,這在戰術的運用上有所缺失,爲了彌補這個缺點,於是戚繼光在老式車營之外,另外創立了輕車營。

這種新制輕車,利於遠出,經過險隘,有時用之。每營二百一十六輛,每面五十四輛,每乘車正一名,即隊長;舵工一名,即火兵。第一、二、三、四、五、六名俱銃手,第七、八名俱鈀箭手,第九、十名俱狼筅手,此爲一隊。

但即使是輕車營,畢竟不是內燃機時代,沒有發動機可用,因此行進速度也就只能將將維持到與普通步兵彷彿。

不過戚繼光不擔心這個問題,他此戰有兩個目的,一是完成高務實通過皇帝之手下達的指令,讓察哈爾部本部不穩——如果李成樑父子都能順利完成的話,泰寧部和朵顏部都會實力大損,而戚繼光這邊只要卡好時間,讓長昂得知速把亥和董狐狸之敗,他敢不敢死守大寧,那可不好說。

如果他不敢,他就只能逃竄而走,走則必去找圖們哭訴,那麼薊遼這邊的任務就完成了,他們一定嚴重地擾亂了圖們的計劃。

如果長昂依然敢守大寧,那就更好了,戚繼光正好在塞北試驗一下車營的威力和實效。

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88章 安南人第073章 厚道人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289章 封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257章 後續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47章 不與聞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83章 避蟲湯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
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88章 安南人第073章 厚道人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289章 封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257章 後續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47章 不與聞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83章 避蟲湯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