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

按理說霍冀既然是傾向於高拱的一位尚書級大員,那麼在這件事上,高拱似乎應該幫他一把,但箇中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霍冀隆慶元年時本任陝西三邊總督。二月,張居正入閣參預機務。其時,徐階大權在握,高拱因與徐階不和,遂於元年五月離開內閣。九月,俺答寇大同,陷石州,掠交城,文水,直搗山西中部,京師處於戰爭恐怖中。十月,俺答擄掠中飽後引兵北退。隆慶帝下詔讓羣臣討論戰守事宜,兵部尚書郭乾被罷職,十月丁亥,由霍冀接任。甲午,巡撫寧夏的王崇古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

到了隆慶三年,霍冀進九邊圖書。這一年災異頻繁,霍冀和楊博一同乞休,隆慶不允。

這裡問題就來了。當時楊博是戶部尚書,災異頻繁請辭還有點道理,可霍冀一個兵部尚書也跟着湊什麼熱鬧?

原因在於,霍冀和楊博乃是同鄉,而同進同退到這個程度,說明關係很不一般。在霍冀之前,楊博是兵部尚書,而在霍冀當兵部尚書的時候,楊博當戶部尚書,卻同時還在兼管兵部的事,可見霍冀當兵部尚書,肯定有楊博的幫助,他肯定希望是一個自己的人來繼續管兵部,這樣纔不會有矛盾。

所以歸根結底,霍冀是楊博的人,而不是高拱的人。至於他的政治態度爲什麼傾向於高拱,有一個不完全的理由是:高拱與山西籍的大員們關係歷來不錯——記得此前徐階和高拱矛盾爆發的導火索麼?就是那次楊博主持的京察,當時高拱就是站在楊博一邊的。

當然這其中的具體情況還比較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明白。總之,楊博、王崇古、張四維等這些山西籍的大員,在朝中的政治態度多傾向於高拱,霍冀作爲山西籍的大員之一,在其內部大概緊隨楊博之後,也對高拱有所傾向就不奇怪了。

但不管怎麼說,霍冀的“帶頭大哥”是楊博,而不是高拱。

既然如此,高拱就不好隨便強出頭,至少得等楊博表態,他纔好有所舉動,要不然你讓楊博怎麼想?山西籍的其他大員怎麼想?

怎麼着,你高肅卿是打算直接把我們山西幫整體收編了還是咋的?

因爲這個原因,高拱現在肯定是不方便插手的,即便要插手,也得等霍冀頂不住趙貞吉壓力而楊博也束手無策之時,那時候出手才顯得出其中的分量。

但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件事後來出了岔子,其中原因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霍冀直接憤而辭職了,高拱什麼也沒來得及做。但是一年之後高拱成爲首輔且穩固了地位,便指示親信門生、吏科都給事中韓楫上疏,請重新啓用霍冀。不光是韓楫一人,從韓楫開始,一大幫高拱的門生故吏紛紛上疏請求重新啓用霍冀,只是那時候霍冀染病,身體不好,因此推辭不就,再過了四年便病逝了。

事情前因後果大概就是如此,現在該言歸正傳了。

隆慶帝這個人,別看平時不聲不響,但他其實是很瞭解這些內幕的,他知道所謂趙貞吉僅僅是因爲脾氣倔、架子大才跟高拱不和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趙貞吉乃是徐階餘黨,他跟高拱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施政理念不同:徐階的施政理念早已說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維持現狀。

但高拱顯然是不滿足於維持現狀的,他要的是“除八弊”,是打造一個嶄新、向上的大明。

這兩個人的矛盾,根本無法化解。之所以還留着趙貞吉,一是趙貞吉目前並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不能無罪而罷;二是徐階餘黨內部的勢力還未理順,還要等一等。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卻必須提一提。

隆慶帝是在等誰理清徐階餘黨的內部勢力?

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當然是徐階一黨出身,但他同時也是隆慶的潛邸之臣,如此一來,到底要不要用他,就要看他自己的傾向了。

隆慶怎麼觀察他的傾向呢?倒也簡單:跟高拱走得近的,就是傾向於自己這個皇帝;跟高拱走得遠的,那就是自私自利的徐階黨徒。

說到底,在隆慶心目中,由於高拱的政治理想跟自己完美重疊,因此高拱就是他在外廷的全權代言人,嫡系中的嫡系、親信中的親信。

說與高拱一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一路;誰與高拱陌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陌路。

因此,他下意識的一句話,纔會根本不提趙貞吉。

高務實隱約之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頓時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爬五樓了……咦,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

這時孟衝也連連笑着點頭,附和道:“是呀是呀,萬歲爺爺聖明獨斷,內閣總算是……總算是明白了萬歲爺爺的一片苦心。”他說着,心裡一陣後怕,心道:直娘賊,差點說成“內閣總算是給了個面子沒有封還中旨”,還好爺們反應及時。

隆慶也笑着點了點頭,對馮保道:“馮保,你親自跑一趟,去告訴下面,可以給高務實刻印雕牌了。”

刻印雕牌是指刻制官印和腰牌。有了這個東西,高務實才算正經的大明官員。

高務實心中有些中二的想道:我的這官印和腰牌上不知道會怎麼寫?

官印想必應該就是太子伴讀?

腰牌是不是應該寫作“太子伴讀假侍讀學士高務實”?

我這兩個官,似乎也有點像一個正式職務外帶一個加銜的意思,只是都沒有正經品級,要是放在前世,算什麼級別來着?

從五品應該是個知州,知州是不是應該相當於副廳,亦或是正處?那我豈不是應該算作……沒有級別卻享受副廳或者正處級待遇?

有意思啊……

還是這個年代好混,才幾歲就能混到前世三十多歲都沒混到的級別,可見有句老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吶!

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1章 夜會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16章 推辭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129章 複雜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9章 借刀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99章 傳教士?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98章 曙光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16章 推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09章 喜與憂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62章 二段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268章 揭謎(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15章 封爵?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
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1章 夜會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16章 推辭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129章 複雜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9章 借刀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99章 傳教士?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98章 曙光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16章 推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09章 喜與憂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62章 二段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268章 揭謎(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15章 封爵?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