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

按理說霍冀既然是傾向於高拱的一位尚書級大員,那麼在這件事上,高拱似乎應該幫他一把,但箇中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霍冀隆慶元年時本任陝西三邊總督。二月,張居正入閣參預機務。其時,徐階大權在握,高拱因與徐階不和,遂於元年五月離開內閣。九月,俺答寇大同,陷石州,掠交城,文水,直搗山西中部,京師處於戰爭恐怖中。十月,俺答擄掠中飽後引兵北退。隆慶帝下詔讓羣臣討論戰守事宜,兵部尚書郭乾被罷職,十月丁亥,由霍冀接任。甲午,巡撫寧夏的王崇古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

到了隆慶三年,霍冀進九邊圖書。這一年災異頻繁,霍冀和楊博一同乞休,隆慶不允。

這裡問題就來了。當時楊博是戶部尚書,災異頻繁請辭還有點道理,可霍冀一個兵部尚書也跟着湊什麼熱鬧?

原因在於,霍冀和楊博乃是同鄉,而同進同退到這個程度,說明關係很不一般。在霍冀之前,楊博是兵部尚書,而在霍冀當兵部尚書的時候,楊博當戶部尚書,卻同時還在兼管兵部的事,可見霍冀當兵部尚書,肯定有楊博的幫助,他肯定希望是一個自己的人來繼續管兵部,這樣纔不會有矛盾。

所以歸根結底,霍冀是楊博的人,而不是高拱的人。至於他的政治態度爲什麼傾向於高拱,有一個不完全的理由是:高拱與山西籍的大員們關係歷來不錯——記得此前徐階和高拱矛盾爆發的導火索麼?就是那次楊博主持的京察,當時高拱就是站在楊博一邊的。

當然這其中的具體情況還比較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明白。總之,楊博、王崇古、張四維等這些山西籍的大員,在朝中的政治態度多傾向於高拱,霍冀作爲山西籍的大員之一,在其內部大概緊隨楊博之後,也對高拱有所傾向就不奇怪了。

但不管怎麼說,霍冀的“帶頭大哥”是楊博,而不是高拱。

既然如此,高拱就不好隨便強出頭,至少得等楊博表態,他纔好有所舉動,要不然你讓楊博怎麼想?山西籍的其他大員怎麼想?

怎麼着,你高肅卿是打算直接把我們山西幫整體收編了還是咋的?

因爲這個原因,高拱現在肯定是不方便插手的,即便要插手,也得等霍冀頂不住趙貞吉壓力而楊博也束手無策之時,那時候出手才顯得出其中的分量。

但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件事後來出了岔子,其中原因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霍冀直接憤而辭職了,高拱什麼也沒來得及做。但是一年之後高拱成爲首輔且穩固了地位,便指示親信門生、吏科都給事中韓楫上疏,請重新啓用霍冀。不光是韓楫一人,從韓楫開始,一大幫高拱的門生故吏紛紛上疏請求重新啓用霍冀,只是那時候霍冀染病,身體不好,因此推辭不就,再過了四年便病逝了。

事情前因後果大概就是如此,現在該言歸正傳了。

隆慶帝這個人,別看平時不聲不響,但他其實是很瞭解這些內幕的,他知道所謂趙貞吉僅僅是因爲脾氣倔、架子大才跟高拱不和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趙貞吉乃是徐階餘黨,他跟高拱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施政理念不同:徐階的施政理念早已說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維持現狀。

但高拱顯然是不滿足於維持現狀的,他要的是“除八弊”,是打造一個嶄新、向上的大明。

這兩個人的矛盾,根本無法化解。之所以還留着趙貞吉,一是趙貞吉目前並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不能無罪而罷;二是徐階餘黨內部的勢力還未理順,還要等一等。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卻必須提一提。

隆慶帝是在等誰理清徐階餘黨的內部勢力?

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當然是徐階一黨出身,但他同時也是隆慶的潛邸之臣,如此一來,到底要不要用他,就要看他自己的傾向了。

隆慶怎麼觀察他的傾向呢?倒也簡單:跟高拱走得近的,就是傾向於自己這個皇帝;跟高拱走得遠的,那就是自私自利的徐階黨徒。

說到底,在隆慶心目中,由於高拱的政治理想跟自己完美重疊,因此高拱就是他在外廷的全權代言人,嫡系中的嫡系、親信中的親信。

說與高拱一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一路;誰與高拱陌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陌路。

因此,他下意識的一句話,纔會根本不提趙貞吉。

高務實隱約之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頓時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爬五樓了……咦,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

這時孟衝也連連笑着點頭,附和道:“是呀是呀,萬歲爺爺聖明獨斷,內閣總算是……總算是明白了萬歲爺爺的一片苦心。”他說着,心裡一陣後怕,心道:直娘賊,差點說成“內閣總算是給了個面子沒有封還中旨”,還好爺們反應及時。

隆慶也笑着點了點頭,對馮保道:“馮保,你親自跑一趟,去告訴下面,可以給高務實刻印雕牌了。”

刻印雕牌是指刻制官印和腰牌。有了這個東西,高務實才算正經的大明官員。

高務實心中有些中二的想道:我的這官印和腰牌上不知道會怎麼寫?

官印想必應該就是太子伴讀?

腰牌是不是應該寫作“太子伴讀假侍讀學士高務實”?

我這兩個官,似乎也有點像一個正式職務外帶一個加銜的意思,只是都沒有正經品級,要是放在前世,算什麼級別來着?

從五品應該是個知州,知州是不是應該相當於副廳,亦或是正處?那我豈不是應該算作……沒有級別卻享受副廳或者正處級待遇?

有意思啊……

還是這個年代好混,才幾歲就能混到前世三十多歲都沒混到的級別,可見有句老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吶!

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43章 致謝?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30章 立威第268章 揭謎(上)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62章 二段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43章 致謝?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10章 高夫人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229章 指點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284章 設計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11章 交接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95章 破虜(下)第101章 定調子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73章 召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
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43章 致謝?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30章 立威第268章 揭謎(上)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62章 二段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43章 致謝?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10章 高夫人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229章 指點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284章 設計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11章 交接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95章 破虜(下)第101章 定調子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73章 召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