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鍾金哈屯

大明欽使、大成臺吉、鍾金哈屯、恰臺吉這四位在大板升城會晤的一項主要討論事宜,是什麼時候舉行庫裡臺大會。

當然,庫裡臺大會即便要舉行,也不會在大板升城,而只能是在歸化城。但是反過來看,在選舉新大汗的庫裡臺大會召開之前,鍾金哈屯和恰臺吉兩位出現在大板升城,本身就有很明顯的政治意義。

庫裡臺,也就是忽裡勒臺,又譯作庫里爾臺。其在突厥語中的意思是“聚集”,而在蒙古語的Khural可解作“會議”。它是蒙古人的一個政治及軍事議會,負責推舉部落的首領乃至可汗。

蒙古帝國時期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窩闊臺汗,都是由庫裡臺所推選出來的。

但是這個庫裡臺大會的制度,還是很有必要說一下,主要是說一下蒙古早期的舊事。

成吉思汗鐵木真有嫡子四個,分別朮赤、察合臺、窩闊臺、託雷。在這四個人中,鐵木真最喜愛的是幼子拖雷,因爲他戰功卓著,軍事能力很強。然而鐵木真並沒有因爲自己喜愛託雷而傳位於他,而是指定了更有治國才能的窩闊臺爲繼承人。

1227年,鐵木真死於六盤山營帳裡。此時,如果按照漢人的傳統,國不可一日無君,他指定的繼承人窩闊臺就應該立刻登基,但是由於蒙古的部落議會制度仍起作用,汗位要等庫裡臺大會做最後的決定。

於是在汗位空缺的兩年中,由拖雷監國(有些人則認爲此時託雷是大汗,其實只是監國。拖雷的皇帝是他兒子們追封的)。直到庫裡臺大會後,窩闊臺才如願繼承汗位。

不過這裡主要需要說的是,在庫裡臺大會期間,蒙古高層還發生了嚴重的爭執。有些人主張推舉拖雷爲新大汗,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然而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託雷勢孤(此時朮赤已死),只得擁立窩闊臺。

窩闊臺在位十三年,於1241年豪飲而死。貴由雖然是窩闊臺的長子,但窩闊臺並不喜歡他。按照窩闊臺的本意,是想立三子窩出爲繼承人,然而窩出在早年間戰死,所以窩闊臺又想立窩出的長子失烈門爲繼承人。

但是由於窩闊臺突然駕崩,沒來得及立下遺詔。而此時貴由出征在外,窩出的長子失烈門尚且年幼。於是便有人提出建議,由窩闊臺的皇后乃馬真暫時監國(貴由的生母),等庫裡臺大會的時候再來推舉出新的大汗。

皇后乃馬真監國長達五年時間,在這五年間,爲了能讓兒子貴由順利繼承汗位,她濫行賞賜,極力拉攏宗室和大臣。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才於1246年舉行庫裡臺大會。

此時朮赤的兒子拔都在軍中威望最高,聽說要推舉貴由爲大汗,心中大爲不滿,以稱病爲由拒絕赴會。

貴由繼位以後,對此懷恨在心,便舉兵西征,討伐拔都,結果爲蒙哥繼位埋下了伏筆。

貴由這廝命不太好,僅僅在位兩年,便在西征的途中病逝了,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臨朝稱制。拔都爲了對抗窩闊臺系,以長支宗王的身份邀請各大臣、部落首領去他的領地召開庫裡臺大會。

這顯然是“違制”的,於是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都拒絕參加。

在此次大會中,拖雷的長子蒙哥在拔都的提議下,被大家推舉爲新的大汗。但是,由於窩闊臺、察合臺兩家拒不承認,蒙哥只得邀請各大臣、部落首領到蒙古斡難河畔再次召開全蒙古的庫裡臺大會。

在此期間,蒙哥的母親、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藉助拖雷生前的聲望,極力拉攏各宗王貴族。最終於1251年庫裡臺大會上,蒙哥在各大臣、貴族的擁戴下順利登基。

自此,蒙古帝國的汗位由窩闊臺一脈轉移到了拖雷一脈,大伴也引發了後來蒙古帝國的分裂。

蒙哥死後,蒙古帝國再一次發生了汗位爭奪的鬧劇。這一次的主角是蒙哥的兩位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他們比前面幾位更厲害,甚至發展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

1259年,蒙哥去世,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想方設法誘使忽必烈回到草原,逼其擁戴自己爲大汗。然後忽必烈並沒有就範,而是於1260年,在開平城率先宣佈繼任大汗。

在忽必烈宣佈繼任大汗的幾個月後,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庫裡臺大會上被擁立爲大汗。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兩大汗相抗衡的局面,蒙古帝國因此陷入了歷時四年之久的激烈內戰。而忽必烈憑藉中原地區雄厚的財力、物力支持,最終打敗了阿里不哥。

可是,在忽必烈獲勝後,支持阿里不哥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徹底從蒙古帝國分裂出去。

1271年,忽必烈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系。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爲大元,確定以大都爲首都,正式成爲皇帝——而不是大汗。

這一系列的變亂,其實都跟庫裡臺大會有關,而從這些事情中則可以發現幾個關鍵點:

一是,庫裡臺大會至少在名義上擁有最高權威,以至於可以決定大汗的歸屬。

二是,庫裡臺大會的決議,不是不能強行用武力打破,然而即便打破,蒙古人也未必真正信服。

三是,庫裡臺大會的具體召開時間是沒有明確規定的,而是可以由呼聲較高、實力較強的首領號召並聯絡蒙古各部召開。

四是,庫裡臺大會召開並選舉出新任大汗之前,一般由前任大汗的遺孀暫時監國攝政,這位監國的“國母”本身所掌握的權力與大汗相差不大,且同樣有召集並召開庫裡臺大會的權力。

然而,此時畢竟已經不是蒙古帝國的早期,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四大汗國早已是昨日黃花,“大元帝國”也只剩一個名義,更重要的是,土默特本身只是達延汗設置的六個“三萬戶”之一,如果單從理論上來說,鄂爾多斯部大汗頭頂上還多了一個“濟農”的尊號,相當於全蒙古的“副汗”,地位還在土默特之上呢。

所以,土默特部的庫裡臺大會,理論上只是他們本部的大會,不能推廣到全蒙古來說。

然而這裡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順義王所主持通貢互市的權力不僅僅包括土默特本部與大明交界之地,也包括了東套、西套乃至青海。

因此高務實表示,這次庫裡臺大會應該是全蒙古的庫裡臺大會,而不應該侷限於土默特一部。

但他的這個說法,不僅恰臺吉明確表示反對,鍾金哈屯也默不作聲,甚至大成臺吉本人都半天沒敢開口。

高務實看着他們三人,露出一抹嘲笑:“怎麼,三位都看不出這件事的好處麼?”

恰臺吉馬上接口道:“不瞞欽使,脫脫只知道這是違背達延汗所定製度的,用你們漢人的話說,就是‘逾制’,不是忠誠之人所爲。”

高務實又朝鐘金哈屯望去,鍾金哈屯畢竟是親明派,不能不說話,只好微微蹙眉道:“不管怎麼說,大汗在世時,可沒有要跟圖們汗完全撕破臉的意思啊。”

高務實也不回答,又望向把漢那吉,把漢那吉一臉爲難,遲疑道:“欽使,你的智慧是我萬萬不能相比的,我只能看出,這樣做會激怒圖們,我土默特雖然不怕他,但現在辛愛的態度尚未明確,如果再得罪圖們……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處,請你指點。”

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15章 封爵?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57章 財迷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28章 恩憲?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30章 立威
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15章 封爵?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57章 財迷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28章 恩憲?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30章 立威